第三课 ACR“细节面板”详解

细节面板是ACR中进行锐化和减少杂色(降噪)的面板——照片后期高级处理的两大神器 <p>一、锐化</p><p>位置:细节面板上部</p><p>功能:锐化照片</p> <p>数量:锐化的程度,数量越大锐化越强烈。</p><p>&nbsp;半径:锐化使边缘反差加大,半径滑块控制其影响范围,数量越大影响范围越大。 </p><p>细节:锐化会突出细节,同时让照片噪点增多。将细节滑块向左侧移动可以抑制噪点,但是锐度也会降低;向右滑动可以让照片更锐利,但是噪点也会很突出。&nbsp;<br></p><p>蒙版:这个和 Ps 中的蒙版没有任何关系,利用该滑块可以根据照片信息来控制锐化作用范围。向右侧移动该滑块,锐化范围会减少。&nbsp;<br></p> <p>操作详解:</p><p>&nbsp;1. 放大图像 </p><p>在 ACR 中打开照片,然后单击右侧面板栏第 3 个图标,进入“细节”面板。此时在左下角将 画面显示比例设置为 100%,甚至是 200%,然 后观察调整的细节。这时候可以按住空格键,切 换为抓手工具,然后拖动鼠标以更改画面视图。&nbsp;<br></p> <p>2. 数量滑块&nbsp;</p><p>将视图移动到想要锐化的区域,然后将数量滑 块向右侧滑动,以增强锐化效果。将其设置为 105,可以看到花瓣明显变锐利,但是画面上的 颗粒感也明显增加。<br>要消除这些颗粒感,要靠“细 节”滑块。下面先通过“半径”滑块来控制锐化 的范围。<br></p> &nbsp;3. 半径滑块 <p>4. 细节滑块<br></p><p>细节滑块的默认值为 25,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锐化造成的颗粒感。不过过度调整会导致照片锐度下降,所以需要寻找平衡点。如果将它归零,照片的颗粒感会很弱,但是锐化的强度也会随之减弱。&nbsp;<br></p> <p>5. 蒙版滑块&nbsp;</p><p>视图调整为“符合视图大小”,调整的时候,依然需要按下 Alt 键的同时调整“蒙版”滑块。蒙版的默认值是 0,此时画面会变成全白,这意味着所有区域被锐化。提高数值,会出现黑色区域——不被锐化影响区域。被锐化的区域将向照片中物体的边缘集中,逐渐缩小范围。按住 Alt 键的同时用鼠标拖动“蒙版”滑块,画面由白色慢慢变黑,只有物体边缘是白色。此时该滑块的数值是 50。再强调一遍,此时必须在按下 Alt 键的同时拖动“蒙版”滑块才能进入该视图模式。黑色区域代表不锐化区域,而白色区域则是锐化的区域。因为只需要锐化景物的边缘,所以将其调整为这样,以免背景受到锐化的影响,而使画质降低。&nbsp;<br></p> 锐化操作非常主观,需要靠自己的眼力和经验来进行调整,而且需要权衡每个滑块的数值,让所有效果配比达到最好的效果。不断练习才能 胸有成竹,所以要耐心练习。&nbsp; <p></p><p>二、减少杂色 (降噪处理)</p><p>减少杂色的功能:就是降噪,消除画面中的亮度噪点和颜色噪点。亮度噪点:在照片画面中的表现为颗粒感,它会造成锐度降低,影响到画面的细节。</p>颜色噪点:是指画面中出现的假色,使得本来该纯净的画面出现色斑。<br><p>&nbsp;&nbsp;<br></p><p>噪点是画面出现颗粒、假色等让画质降低、细节损失、锐度下降以及过度失真的现象。通常是高感光度和长时间曝光这 2 个因素会产生噪点。&nbsp;<br></p><p></p> <p>操作详解</p><p>1. 放大照片&nbsp;<br></p><p>在降噪的时候,和锐化一样,要把图像放大到 200 ~ 300% 甚至更高,仔细观察降噪滑块对画面的影响。这是一张感光度为 ISO 2 000,且有大面积暗部的照片,可以看到画面上明显的亮度噪点。&nbsp;<br></p> 2. 调整明亮度 <br>要消除亮度噪点,将“明亮度”滑块移至 25左右,观察噪点的消除情况。此时“明亮度细节”滑块会自动跳到默认值 50,让照片在亮度噪点消除同时,还可以保留更多细节。此时可以继续调整“明亮度”,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张照片而言,30 是个不错的数值。 <p>3. 还原细节&nbsp;<br></p><p>现在就可以开始观察照片的细节损失了。如果发现锐度有所下降,细节需要还原,可以适当提高“明亮度细节”滑块。对于本例,将滑块调整为60,得到了理想的效果。此时无需调整“明亮度对比”。&nbsp;<br></p> <p>控制颜色噪点</p><p>控制颜色噪点的是细节面板最下面的 3 个滑块:颜色、颜色细节和颜色平滑度。它们的默认值是 25、50、50。&nbsp;<br></p> 滑块解读<br>颜色:该滑块控制颜色噪点降噪效果,数值越大降噪效果越强烈。<br>颜色细节:如果过度降噪,会造成画面中颜色缺失、饱和度下降等问题。该滑块的作用是还原被“误伤”的颜色细节。<br>颜色平滑度:控制颜色的过渡是否平滑。拍摄色彩变化大的物体时,可以使用较低数值;拍摄过渡均匀、颜色变化平缓的物体时,可以使用较高数值。一般来说,保持在 50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