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能做到的 做最好的自己——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坐山看云起

<h3>断断续续,加之工作遇到问题常常查找式的反反复复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h3> <h3>《做最好的老师》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锻造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转化“后进生”、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等十个部分,83篇教育生活、工作反思、感悟,上百个例子和教育琐事,31万余字分享了他的教育精华。正如推荐所说的,这本著作汇集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近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看似独立的章节、独立的教育“故事”,却以反思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再做的好一点?如软金串玉,玉玉相扣成为一个整体。他的工作是快乐的幸福的,每天都有满满的收获的。愚随心而记罢了,如您不幸看到,愿不耽搁不渎大师。</h3> <h3>一、名家名句</h3><h3>1.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教书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写出来,读者读起来是享受,我相信他写书也是享受。把教学当作享受,同时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老师,是好老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李镇西老师的赞誉</h3><h3>2.正是这种有所发现的欢乐,正是这种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的欢乐,乃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h3><h3>以下为李镇西老师教育“语录”</h3> <h3>3.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h3><h3>4.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 </h3><h3>5.为学生美丽人生定美好的基调。</h3><h3>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h3><h3>7.童心是师爱之源。</h3><h3>8.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 </h3><h3>9.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h3><h3>10.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h3><h3>11.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h3><h3>12.不要把什么都推给“体制”。</h3><h3>13.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h3><h3>14.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h3><h3>15.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 </h3><h3>16.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教语文。 </h3><h3>17.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对每篇课文的肢解分析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有的审美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心灵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精神主体的“人”失落了!</h3><h3>18.“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生命。</h3><h3>……</h3> 二、分层递进教学值得细研追学(为了不影响阅读原汁原味的呈现)。<h3></h3><h3>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即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编成不同的教学组,采用鼓励性、激励性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把学生分为四个教学组──“带头组”(学习能力最强,知识基础最好);“普通组”(学习能力中等、知识基础一般);“提高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基础组”(学习能力极弱、知识基础极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要求、测验考试等各个教学步骤中体现出四个层次,以体现出教学鲜明的针对性。每个学生所属的四个教学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步,每个学生都可能按“基础组→提高组→普通组→带头组”递进流动(当然,对个别学生而言,也可能出现与之相反方向的流动)。</h3> <h3>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师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大大增强。对学生而言,这种“分层递进教学”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了他们──尤其是“差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位学生都有学习上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激励着他们向新的学习目标迈进。就整个班级而言,“分层递进教学”促进了班级浓厚学习风气的形成,进而推动了整个班风的明显好转──连原来学习最差、最不想学习的学生都开始把兴趣转向了学习,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自然就少了。</h3><h3></h3> “分层递进教学”尝试的初步成功启示我们,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使他们从学习中体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快乐,这既是教育者教育艺术的体现,更是我们充满人性的教育所应达到的目的之一。<h3></h3> <h3>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对每一个学生的,他的眼里有着学生的优点和可塑可圈可改能优的发展美好的眼光,他做到了“为学生美丽人生定美好的基调”。</h3> <h3>三、教育的真情怀和高超的处理引导“后进生”技巧。</h3><h3>我对第八章转化“后进生”读了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33页两万多字,以《我和万同的故事》为标题,用15个真实的实例展现了“后进生”转化,更是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真情怀和高技巧。可以说万同(顽童)的影子让我太清晰了,每一个教育者都会面对这样的学生,但是至少我缺少李老师的睿智、坚持、持之以恒的不离不弃的坚持。想起自己几乎每月都会给朋友的朋友支招和孩子交流觉得很是肤浅和轻率。</h3> <h3>从教即将25年,我深刻的感受到“后进生”遇到一位好老师,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和幸运。他们在学习中找不到或者体验不到“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就只能破坏或者不参与这个活动了。顽劣的学生的行为与成绩可能一样差,但是我们要培养他们的品格,高贵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这个不会因为财富、胖瘦、权利、地位……而有差异。</h3> <h3>以爱为总览,按照“民主、科学和个性”为基本教育思想的“后进生”转化,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个人和学校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是总结了他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和推荐好书10个高招。基于以上,他和他的同事们尝试教学中的分层递进教学。我应该告诉学生: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比认真活过更重要,每个人最好的作品,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都是昨天的“后进生”,而不是明天的!</h3> <h3>四、扬长是个性化教育教学集中体现,如何是扬长不仅仅扬长,还可以化短、补短,甚至改短为长是教育人最应该投入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这给我在以后的教育细节中给了启示。</h3> <h3>李老师的教育比管理大师德鲁克强调:“成就最能够激励人,所以发挥自己的擅长最能激励人。”落实的更人性化。学校里每个人都是CEO,首先是自己未来的CEO应该成为全体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平等的与学生与同事与家长相互成长,不应该全部是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扬长避短。</h3> <h3>五、从“他律”到“自律”,或者说教育就是埋下“他律”的种子,长出“自律”的果实过程。“他律”—一言一行都在受外在因素的约束,是一种被迫的“循规蹈矩”。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勇于自我教育和善于自我管理来实现。自己战胜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人的智力相差并不大,但是“自律”差别就是天壤之别了,基础教育是孩子的塑造期和开发期,我们更应该大张旗鼓的培养“自律”。所以研究学生就尤为重要。</h3> <h3>治学授课如烹大餐,不单单是食材、调料,更重要的是清楚你的客人是谁?他喜好什么?需要(想吃)什么?而不是给一群奔跑而来的少年一桌满汉全席,却独独缺了水。想一想,不研究学生的需求,这样的一桌满汉全席你需要付出多少?而学生看着又能吸收多少?他们首要任务是解渴,其次才是饱餐,否则你得到的评价就不言而喻了。只有引爆他的“自律”点,学生自然会向着梦想奔跑。</h3> <h3>六、两个思想不矛盾。钱文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今天的学校教育有没有这句话的对立面:教育,请别再以“为了你、对你负责”的名义对孩子责斥、拔高和按照你的想法理解孩子。李老师给我一个全面的答案,没有“客户是否满意”的评价,那么就不要指望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负责。一心一意干好自己现在能够干好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h3> <h3>……</h3><h3>当然还有李镇西老师的很多的真挚的教育见解,如应对学生心理变化的调适,语文教育的实例,班级管理技巧……不一一赘述了,要想获得真金请您拜读李老师的大作,体会感受他作为教育人的自信自豪和孜孜不倦的激情澎湃的独特魅力。本痴语采用网上部分图片和余崇拜偶像李老师活动照,不妥之处,敬请谅解。</h3><h3>美篇处女涂鸦,掩饰不住自己的对她的崇拜。</h3>

学生

教育

教学

语文

学习

李镇西

后进生

递进

李老师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