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晨,在一夜淅淅沥沥的雨水中醒来,撩开窗帘,滮水岩就在窗外不远的的地方。我说,自旋,赶紧洗脸,我们去干点浪漫的事。于是,我们撑起雨伞,让身体和灵魂漫无目的地游走在美丽的滮水岩……”。</h3> <h3><font color="#ed2308"> 云雾像一层薄纱包裹着滮水岩村</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雨中滮水岩</font></h3> <h3> 这是我到滮水岩的第二天朋友圈里发出的微文,配合着这些文字,我发了一组个人照片,在金平县马鞍底乡这个叫滮水岩的村子里,我身着墨绿色的文艺风长裙,脚踏一双白色平板鞋,背一个米色民族风双肩包,撑一把紫色的雨伞,在蒙蒙细雨中或行走在村中的青石板路上、或在水车旁嬉戏、或爱怜地凝视着、抚弄着路边的一朵野花、或在村子中那个天然的舞台上回眸一笑。烟雨中的滮水岩村别有一番意境,滮水岩瀑布的水声从雨中隐隐传来,细雨、村庄、街道、房舍、打着雨伞偶尔走在雨中的村民,一切都在薄纱似的雾中变得诗意胧胧,久旱后的雨水和景致,惹得我也生出几分浪漫的情愫,于是我唤起同宿的自旋忍不住跑进雨中,尽情感受这难得的雨中情愫。</h3> <h3> 我爱极了这个村中的舞台,在头一天观看村民们演出的时候,我就陶醉于这种自然山水和歌舞融为一体的意境里。滮水岩瀑布和村中舞台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和谐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舞台后面,是梯田造型的水体,旁边是转动的水车,水从水车上不停的流下来,流到梯田造型的水体上,再流到滮水岩村下面的梯田里,形成一个集灌溉、景观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梯田水体后面,是一片平整的草地,再过去就是一座绿色的山,滮水岩瀑布就从这绿色的屏障里奔泻而出,像一条白色的哈达飘在山间。从舞台往瀑布的方向望过去,这青山和瀑布就成了舞台天然的动态背景图,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当这幅天然的舞台背景图第一次以诗意的感官入侵我眼帘的时候,我除了震撼和叹服,再也找不出更适合的词汇来描述我内心的感受。</h3> <h3><font color="#ed2308"> 青山和瀑布构成了舞台天然的背景</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在山水之间舞蹈</font></h3> <h3> 细雨夹杂着一丝凉意,一些雨丝越过我的紫色花伞,钻到我的发丝上,衣服上,给我一种湿漉漉的存在感。这湿淋淋的感觉,我像期待了一个世纪。今年开春以来,云南气象异常,干旱少雨,整个红河州旱情严重。全州大部分县市滴雨未下,红河几乎断流,梯田干裂,农作物干枯,农民焦心不已。从闷热久旱的红河来到马鞍底滮水岩的第一个夜晚,龙王就大驾光临了这个地方,毫不吝啬地洒出雨水,热烈地欢迎了我们。在他乡遇见这场雨,我们像在荒漠中遇到了一汪清泉一样激动,大家的朋友圈里都是各种晒雨水的文图。</h3> <h3><font color="#ed2308"> 从我们住的房间里拍到的滮水岩瀑布</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在雨中的滮水岩村行走别有一番意境</font></h3> <h3> 雨,淅淅沥沥的落在滮水岩村,滋润着万物,也温润着人们的心灵。我和自旋忘情于这美丽的山水间,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次是为参加红河南岸文学创作笔会暨金平蝴蝶谷采风活动而来,几乎忘记了此时应该是大部队集中吃早点的时间。正摆着各种造型拍美照,一起参加笔会的扬华打电话来了,说方姐,快点来吃早餐,他们住宿的老乡家女主人,已经早早弄好了吃的,让我们过去。我担心女主人没有煮够我和自旋吃的,正犹豫着要去笔会安排的早点店吃,扬华说,方姐够吃的,快点来。我和自旋就走进这户叫普门楼的女主人家,和这个从未谋过面的女主人吃了一顿美美的早餐。在我们红河,早餐的标配大多是馒头包子、卷粉米线,我们吃的早餐,其实就是她们家的早饭。5个家常菜加一碗清酱蘸水和一锅米饭,早晨8:00钟,我第一次吃这么早的早饭。就这样,我们红河去参加笔会的马老师、自旋、扬华、苏师和我,享受到了其他作家没有享受的高级待遇,单独吃了小灶,美美的吃了一顿温馨的早餐。女主人普门楼告诉我们,滮水岩村是金平县实施美丽家园工程时建设的一个民俗文化村,村民建盖房屋的时候,政府补助了10万元,他们每户自筹15万元,2015年入住后,2017年大部分人家开起了民宿,每个标间收费80元,她家开的民宿隔三差五还是有客人入住,开民宿的收入加上丈夫在福建打工的收入,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讲这些的时候她的脸上满是信任和友好,似乎跟我们认识了很久。</h3> <h3><font color="#ed2308"> 云雾缭绕的滮水岩村像仙境一般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滮水岩村下面是一片梯田,村寨和梯田和谐相生</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这个叫普门楼的村民热情邀请我们吃早饭</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这是一顿温馨的早饭</font></h3> <h3> 滮水岩的美,不仅仅是景致的美,村庄的美,它的美更在于村民的淳朴和善良。这是一个有261户人家1088人的哈尼族村寨。在我们停留滮水岩一天半的时间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给我们呈现出了哈尼人热情善良的秉性,我们入住的曹高斗家,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我们的车子到达村子之前,就早早等候在停车场的附近,接到我们后,他热情地一个人提着我和自旋的两个行李箱带我们到了他的家中。第二天早晨,他出去干活之前叮嘱我们,等一下他们家里没人不要紧,把门关上就可以走了,不要落下带来的物品;雨天的早晨我和自旋去附近的村民家借雨伞,那个不知道名字的村民大姐并没有因为我们陌生的面孔而拒绝,很信任的把雨伞借给了我们;请我们免费吃早饭的普门楼,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她家的饭桌上,我们跟她告别时,硬是要把自家种的芭蕉和辣椒送给我们。在我们前往拉登瀑布群的路上,那个我不知名的女士,为了大家安全出行,冒着雨在指挥车辆。在边境线上执勤的卫兵,冒着烈日严谨地查看边民的证件。为我们介绍蝴蝶、对蝴蝶谷情况了如指掌的杨镇文,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夕阳照在金河上泛起的金色一样的光芒,温馨、温暖、美丽。感动着他们留给我的美好,我偷偷拍下了他们美好的瞬间。</h3> <h3><font color="#ed2308"> 房东小伙子曹高斗热心的帮我们提行李</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和房东曹高斗以及他父亲在家门口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普门楼和婆婆吃好早饭,准备到地里干活了</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这位在雨中指挥交通的女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车上偷偷拍下了这张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在天生桥守卫国门的卫兵和越南边民</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蝴蝶王子”扬镇文在给作家们介绍蝴蝶谷情况</font></h3> <h3> 在参加红河南岸文学创作笔会暨金平蝴蝶谷采风活动之前,媒介给我的金平标签是蝴蝶谷、苦聪人、然后是白桦、彭荆风、赵季康、公浦、陈柱国等曾经在金平生活过的军旅作家群创作的文学作品,还有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烈士陵园里安葬了全国20个省135个市县的814名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笔会初衷,我内心更多的期待是为一朵会飞的花——蝴蝶谷的蝴蝶而来,因为蝴蝶大爆发时上亿只蝴蝶翩跹在山野中的景致,光想想都是够美了。笔会结束后,我对金平的印象又更丰满了些,踏足在金平的山水之间,与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有了交集,对这个地方又多了一份认知,我看到了一个资源禀赋和朝气蓬勃的金平。</h3><h3> </h3> <h3><font color="#ed2308"> 鸡窝寨古茶树</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一步跨两国的天生桥景观,河对面就是越南</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五台山拉登瀑布群</font></h3> <h3> 金平人喜欢把蝴蝶比喻为 “一朵会飞的花”,它舞姿蹁跹,身姿轻盈,美得360°无死角。因为蝴蝶谷,因为这朵会飞的花,金平的对外形象就多了一份文艺的气质,它吸引着像我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走进金平。这朵会飞的花,就像一根串联珍珠的线,串联起了金平所有的美好。我想象自己就是这朵会飞的花,蹁跹在金平的山水间,从金河到烈士陵园,从鸡窝寨到天生桥,从滮水岩到五台山拉登瀑布群,以一朵会飞的花的视觉,看到了边陲金平的神秘、梦幻、美丽和壮观;看到了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凝固着的悲壮豪情;看到了金平在作家笔下流淌出的文学情怀;看到了边境线上家家户户高悬的宣示着中国颜色的五星红旗;看到了金平37.8万人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不畏艰难,奋力攻坚的拼搏精神;看到了普通的金平人民勤劳善良淳朴、努力追梦的美好,他们都是一朵朵会飞的美丽的花。</h3><h3> 这许许多多会飞的花,蹁跹在金子河畔、高山原野、田间地头、脱贫攻坚一线、边境国门,他们舞动的姿势,勾勒出一个美丽的名字,她就叫——金平。</h3> <h3><font color="#ed2308">金平人把蝴蝶称为“一朵会飞的花”,诗意扑面而来</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蝴蝶像一根串联珍珠的线,串起了金平所有的美好。这朵会飞的花盛开的那一刻,真的好美。</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随处可见的脱贫攻坚宣传标语</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边境线上的村寨,家家户户插着五星红旗,宣示着这是中国的土地</font></h3> <h3> (备注:文中大部分照片是本人拍摄,因文章需要,采用了朋友圈里的部分照片,若有不妥,敬请谅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