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三台子

若愚无言

&nbsp;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沈飞公司建厂初期,当时内部称之为112厂,对外则称之为松陵机械厂。那时的三台子是一个让人感到十分神秘的军事禁区。<br>&nbsp; &nbsp;我们小时候,三台子规模很小,且远离市区,周边都是农村,很荒凉,农田不多,乱坟岗子倒是不少。记得当时唯一与市内连接的只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而且只通到北陵公园正门,我们要想到市内去,得徒步走到公园的正门才能坐上车,那时人们连自行车都很少,所以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是轻易不去市内一趟的。公共汽车应该是大卡车改装的那种,很简陋。后来终点延伸到工厂四号门附近,也就是现在沈飞宾馆附近,我们才方便了许多。公共汽车走的路线就是现在的陵北街。当时的马路是水泥路面,时不时的马路中间还遇有古松,可见那时人们对古松的保护意识比现在的人还强呢,宁可马路绕弯,也不绝伤害古松。<br>  公共汽车终点处有一道哨卡,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哨兵站岗。要想进入三台子,职工和家属要出示通行证,来串亲访友的要出示介绍信,逐个核对登记,才可以进入。记得我姥姥家当是住在市内大南关的金觉寺胡同,我的姨和舅舅们从来不到我家来串门,主要是嫌麻烦,都是妈妈带我们去姥姥家串门的。 <h3>我们当年居住过的苏式宿舍</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时的公共汽车就是这个样子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宫,同时也是三台子一个标志性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文化宫内景</font></h3> &nbsp; &nbsp;我们家1953年刚来三台子时,文化宫南面,也就是现在的四百多栋一带还没有盖房子,还是一大片乱坟岗子。但是242医院已经建成,每当半夜我们生病时,妈妈抱我们上医院,每每路过这片乱坟岗子时总是胆战心惊,那坟地里鬼火时有时无,发着幽幽的蓝光,随风飘荡,还夹杂着乱七八糟的风声,阴森森冷飕飕的,令人毛骨悚然。<br>  我们家住的楼房是苏式建筑,两家一个厨房,屋内有地板壁橱,床和桌椅板凳,连同厨房的碗架柜都一应俱全,不象现在得自己装修。1957年时,前面所说的乱坟岗子地界平地拔起一片居民区,就是现在的四百多栋一片。我们家就从67栋搬到了新居,新居同原来的房子比较起来只是面积大了一些,但是得三家共用一个厨房,屋内没有地板,也没有壁橱 ,我们家住在三楼 ,房顶是刨花板的,连白灰都没有挂,绝对是原装原样,相对比较起来,比原来的房子简陋了许多。记得我们家搬家时是冬天,那时冬天很冷,几乎总是下雪。一般人家都没有什么细软,各家各户也都没有太多的东西,除了锅碗瓢盆,就是被褥,应季衣服都没有多少的,更没有家具。搬家很快的 ,既没有搬家公司,也不用手推车,都是肩扛手提的,我们小孩子就用自己做的冰车,用绳子拽着就把家搬完了,简单得很。由于新居没有壁橱,父亲就买了两个柳条包用来装家里的换季衣物,柳条包就放在床铺底下,直到文革以前,才到北行买了两个比较像样一点的木箱子,这也就是我们家的唯一的家具了。<br>  那时我们眼里的大人们,现在都是耄耋老人了,就连我们这些当年的小孩子,现在也几乎都年逾古稀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哪。<br>  三台子当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外面的闲散人员是进不来的,每家每户的房门有没有锁是无关紧要的,即使有锁,那锁鼻子也是挡君子不挡小人的那种,几乎用手就可以拽开,不像现在又是防盗又是加固的,费尽心思还挡不住小偷。当时在三台子工作的所有人几乎都是112厂的职工,什么商店、煤场、粮店、派出所、学校等等,凡是为112厂服务的统统都是,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br>  由于处于封闭状态,我们小时候时候几乎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一直受的是正统教育,老师都是工厂的职工,由于当时我国与苏联很友好,再加上工厂里有许多的苏联专家,我们从上学起,就学俄文,就连工厂的员工都会一句半句的俄语。 <br>  在这种闭塞的环境下生活,我们一个个的在现在的人眼里看起来是很傻乎乎的那种,不会骂人,不会打架,连撒谎都不会。记得在大串联时我们在上海火车站看到有的红卫兵为了能挤上火车,用提包把车窗玻璃砸碎,然后爬进车厢,直到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进入车厢除了车门以外,还可以从窗户进去的。看到外地红卫兵小报上经常提到匕首一词,我们曾经为匕首到底是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后来还是查了字典才知道是一种刀具,你说我们傻不傻?是文化大革命让我们知道了这个社会除了文明以外,还有暴力一说。<br>  我们孩提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周末在体育场看露天电影了。那时节,每到星期六晚上,只要没有雨,一般都会放映一部故事片的,放映片子是和文化宫里放映的同步。每当到周末,我们就早早的赶到体育场放露天电影的地方占地方,或用砖头或用瓦块,早早地坐在那里等候。实在去晚了,就到银幕的后面看,只是看到的是反方向,字幕都是反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呵呵,那时我们还是小孩子嘛。几乎所有的电影我都是在露天电影看过的,文化宫也去,但是得花一角五分的电影票钱,都是在没有露天电影的时候去,有露天的绝不会去文化宫去看的。那时每到中午,总有广播喇叭在响,今天或者是明天上映什么什么片子,票价一角五分,在文化宫和食堂边售<br>票口售票,云云。<br> <h3>孩提时,看露天电影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光。</h3> <h3><font color="#010101">曾经的百货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进入六十年代,10路公共汽车终点改在文化宫老年乐园的位置,开始时是汽车上背着煤气包的那种。随着西大道(现在的黄河北大街)的开发修建,文革中又开通了6路无轨电车,三台子的封闭状态也就自消自灭了。只是在陵东体育学院处和陵西航空学院处立有用多国语言书写的“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牌子,还能让人想起这里是不同于别处的地方。改革开放后,那牌子三挪两挪的,不知不觉间就不见了。三台子就渐渐地融入社会了,直到发展到现在的模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沈飞宾馆</font></h3> <h3>孩提时我们就读的学校,当年很有档次的一所学校,现在是民品总公司的办公楼。</h3> <h3>曾经读过三整年的小学,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就读的中学,原先叫“四0一业余工学院附属中学”,后改为沈阳松陵中学</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