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国旅游日 风雨金刀峡

张遇鸣

<h3>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重庆和全国一样很多景点在这一天免费开放,这么好的日子怎么说也得出去逛一逛啊。我们原本准备就近到金刀峡去看看,谁料大雨从头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个不停,硬是把人堵在家里无法出门。捱到<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午时分,雨终于停了下来,我们立即出发直奔60公里外的金刀峡。</span></h3> <h3>原以为这么大的雨到金刀峡的游人一定很少,哪想到到达景区时发现大门外面的停车场都停满了,保安引导我们进入售票处附近才把车停下。</h3> <h3>此处海拔900米左右,感觉气温比山下低了好几度。天上仍然飘着小雨,但我们乐观地判断不会再有大雨了,所以放心大胆地往前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15年前游过金刀峡,那时的门票也是70元/人,但上山的路很破很危险,景区入口处没有这么宽敞的道路,没有这么大气的游客接待中心,也没有千步梯上下索道(单程30元/人),唯一的通过方式就是步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景区</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从上峡口(北门)到下峡口(南门)全长9公里,总高差400米,要先从陡峭的千步梯下到谷底,然后在地缝般的峡谷中沿着崖壁上的栈道走到下峡口。今天</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们本来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所以特意不乘索道直接步行走下去。</span></h3> <h3>这里是千步云梯的起点惊魂台,下面是万丈深渊,站在崖边往下看,脚杆不由自主有点打闪闪的感觉。传说当年华蓥山游击队遭国民党军队围剿时,有几位战士撤退到此弹尽援绝无路可走,毅然从这里跳下悬崖壮烈牺牲。</h3><h3><br></h3> <h3>以前只见过扁圆形的蜗牛,这种长钉形的蜗牛还是第一次见到。</h3> <h3>这里是索道下站,附近有犀牛洞、藏刀洞等景点。其实此处离沟底还有一段距离,因此那些乘坐索道下来的游客,仍然要下好长一段梯坎才能进入峡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道路总是蜿蜒曲折起伏不平的,即使是下到了沟底,也不能说就不再爬坡了哈。</h3> <h3>顺着之字形的道路刚进入峡谷栈道路段,雨点开始变得越来越密了。</h3> <h3>这两天下了那么大的雨,峡谷里水流仍然不大。</h3> <h3>有些路段的崖顶向外倾斜,下面可以暂避一下风雨。</h3> <h3>这是峡内著名景点悬天飞瀑,记得15年前这处瀑布比现在壮观得多,因此我当时觉得这应该是整个景区的第一亮点。今天这个样子太令人失望了。此时雨突然下得更大了,完全是瓢泼大雨的架式。</h3> <h3>好在冒雨前行不久就进入了隧道,这个隧道是以前所没有的。隧道里的灯光很梦幻,亮度略显不足。估计隧道避开的应该是以前最险峻,栈道经常垮塌维护又非常困难的路段。</h3> <h3>沿着隧道走了大约两、三百米,钻出隧道回到了地缝般的峡谷中,峡谷两边都是近乎90度直插云端的绝壁。跨过横跨溪沟的小桥,又踏上了在绝壁上抠出来的凹槽栈道,这种凹槽栈道也是15年前所没有的。</h3> <h3>在绝壁夹峙的凹槽栈道中走了很长时间,其间又过了几次板桥或索桥,在溪沟的左岸与右岸之间反复切换,凹槽栈道虽然遮住了风挡住了雨,但人工痕迹太重而且建造手法粗劣,加上溪沟中没有了湍急的水流,所以远没有15年前那次的感觉那么原始、那么美妙、那么惊险、那么震撼了。</h3> <h3>来到中峡,有一段大约200米没有开辟栈道必须乘船通过(单程10元/人)。此时天老爷好像专门和我们过不去一样,雨水哗啦哗啦瓢泼般直往身上浇,在排队等船和乘船摆渡的大约半个小时中,虽然打着伞但全身上下仍然被淋湿透了,峡谷中的风阵阵吹来让人感觉受不了。小狗多多真的淋成了落水狗,蜷缩着身子冷得直发抖,担心狗狗受凉我只好把它紧紧抱在胸前。</h3> <h3>这片悬崖下面是以前的猴山,应该棲居着一群野生弥猴,但今天怎么没看到猴子的踪迹呢?</h3> <h3>走近了才发现,原来这些调皮的家伙全都被抓进笼子关起来了。看来它们在笼子里过得并不开心,而且有些还得了皮肤病,全身的毛掉得光光的。</h3> <h3>过了中峡,再也没有遇到过隧洞,基本上都是从崖壁上架设的栈道上走过,这让我找回了记忆中金刀峡的样子。栈道下面的溪水也变得有些深邃湍急的样子,有好些路段景色都很美,确实体现了奇险清幽、景随步移的特色,很值得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和慢慢寻找拍照的角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由于雨一直不停地下全身已经湿透,担心歇下来会感冒,我们只好一刻不停地向前走,背在背上的摄影包根本就不敢打开,所以相机也没有拿出来的机会。加上天色渐晚,所以只能匆匆地用手机拍一下。</h3> <h3>从进入剪票口(景区北门)算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冒雨跋涉,我们终于走完了9公里游览路线,胜利到达下峡口(景区南门)。</h3> <h3>出了下峡口,又站在风雨中排队半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挤上了由下峡口开往上峡口的中巴车(30元/人)。</h3><h3>本来上峡口的游客接待中心有代驾服务,可以在游客进入景区后由代驾司机把车开到下峡口,但120元/车的收费确实太高了,所以绝大多数游客都宁愿从下峡口乘中巴车回到上峡口去开自己的车,也不愿意请代驾。</h3><h3>中巴车沿盘山公路上行20公里把我们送回停车的上峡口(景区北门)。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山风吹在身上冷得瑟瑟发抖,我们赶紧钻进自己的车子,打开热风并调到26度,立即踏上归程,结束了这次风雨兼程的金刀峡之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