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第二中学小学部

通州二中小学部 张聪

一、学校概况<br>&nbsp; &nbsp; &nbsp;通州区第二中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安士学道院,安士学道院后改名富育女学校,是一所只招收女生的小学。<br>&nbsp; &nbsp; &nbsp;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飞速发展,全区人口迅速增长,给全区小学入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为缓解这一严峻形势,有着百余年历史的通州二中,首次向辖区内的一年级小学生敞开了胸怀,2017年9月新增小学部。小学部,目前有8个教学班,两个年级,378名学生。继续秉承着二中“以本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校安为本,师生至上”的办学宗旨以及“知感恩、懂负责、会选择、爱生活”的育人目标,着力打造适合小学特点的教育。 <h3>二、课程建设突显一贯制特色<br>&nbsp; &nbsp; &nbsp; 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及"知感恩,懂负责,会选择,爱生活"的培养目标,设计育人课程,促进学生成长。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突显九年一贯制特色的课程内容。因此,小学部从建立伊始,就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育人目标设计了低年级的课程内容。</h3> 1.开设特色阅读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学科<br>&nbsp; &nbsp; &nbsp;特色阅读课程的设置,助力了语文学科的发展,也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中高考形势的内在呼唤,更是为学生语文学科打好基础的关键所在。特色阅读课程的开设,让我校的语文学科已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 2.传承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开设节日课程<br>&nbsp; &nbsp; &nbsp;德育课程,在传承“孝”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先后开发和设计了 “中秋课程”、“端午课程、“清明节课程、”“重阳节课程”等。通过节日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了解节日习俗、节日诗词、节日内涵的过程中,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从而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三、打开思路,让学生享受多元教育<br>&nbsp; &nbsp; 学校育人的途径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小学部依托各种资源,举办了各种社会实践、特色入队仪式、特色家长会等活动。<br>再有,学校还依托课后一小时资源,开设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中,与校外教师学习,与同伴学习。目前,学校开设了舞蹈、健美操、魔术、主持人、足球、科技等11门社团课程。社团课程的开设,也为学校开辟了一条育人的有效路径。 四、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br>&nbsp; &nbsp; &nbsp; 在上好国家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更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学科开展了“ 我爱古诗词、 ” “ 诗配画 ”、 “童眼看中秋”、“我眼中的秋天”、“春之韵亲子阅读”等实践活动。英语学科则通过“乐考”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学生们在学科实践中,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五、教师队伍介绍 李红芳老师,本科学历,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语文学科。工作中总是以“坚守淡泊与勤勉的率真,写好三尺讲台的每一笔每一画”勉励自己,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获得。曾获北京市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秋实杯一等奖等;辅导学生参加通州区第一届诗词大赛,古诗词诵读大赛获得一等奖。 陶金泽老师,从教四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坚信教育是爱的事业,是值得期待的生命美景。她带着青春梦想在教育这方热土践行着“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连年被评为张家湾镇骨干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所带中队获优秀少先队中队称号。多次获北京市“新星杯”词汇游戏大赛多次获初级组指导一、二、三等奖。2018年5月经学校选拔参加通州区第三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通州区一等奖。 六、学校荣誉<br>&nbsp; &nbsp; &nbsp; 通州二中小学部自 2017年至今一直秉承“知感恩,懂负责,会选择,爱生活”的教育理念,荣获了许多奖项<br>2018年7月,荣获了“小课本,大舞台”课本剧优秀作品奖<br>2018年度“小课本,大舞台”课本剧活动获得先进学校称号<br>2018年11月通州区小学第二届诗词大会上荣获二等奖<br>2019年4月通州二中小学部一年级组被评为2018年度教育系统青年文明号 &nbsp; &nbsp; &nbsp; &nbsp;通州区第二中学小学部建立的时间虽短,但是,却为这所古老的百年老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校也将继续探究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有效途径,努力成为城市副中心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顶层设计上,学校将继续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知感恩、懂负责、会选择、爱生活”中快乐成长!

课程

学生

学校

育人

通州区

学科

小学部

特色

语文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