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42年前参加的一次汇演

花花-4889947

<h1>  前不久,在翻阅我以前的记事本时,无意中发现夹在本子里的一张纸片,纸片用油墨印刷,只有名片那么大,纸质很薄,上面印着“安海公社国庆群众文艺汇演大会演职员证”;没填写单位和日期,我自己也忘了这是哪一年参加演出时留下的。</h1><h1> 后来碰巧看到颜昌瑞老师保存的1977年国庆节《安海公社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汇演》大会手册,翻阅时发现在参加汇演的单位里有溪边知青农场,再细看,溪边知青农场有三个节目参加演出,有个节目是《揭黑市》,看到这里突然唤醒我沉睡40多年的记忆。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这张“薄薄的纸片”是1977年国庆节我参加安海公社文艺汇演时发的演职员入场券。</h1><h1> 1977年刚好是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年,举国欢庆,一个小小的安海,就有学校、企业、工厂、农村大队等38个代表队参加汇演,有80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地点是安海工人俱乐部,所以要凭票入场。我们知青场自编自演快板《揭黑市》,剧本是由当时知青场的沧海场友编写,我和阿妙场友用闽南语演出的。剧本内容大部分忘了,只记得开头是“各位兄弟和姐妹,听我从头来讲起......”,有一句是</h1><h1>“黑手一下伸,</h1><h1>流毒到处是,</h1><h1>阴风一下刮,</h1><h1>黑烟共瘴气.....”</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搁说贩卖搞投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市场越紧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就越欢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请看五谷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卖豆卖麦呷卖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喊大叫吵半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揪揪拻拻好嘴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渗杂渗假满满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阁“就zua”(发誓)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做手会现煞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h1> 还有“黑市......”。 这里的“黑市”一词是当时的词语,指当时政府有关部门不允许的个体商品交易活动。在那个物资匮乏,什么都得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农民的农产品买卖都被禁止,是“黑市”交易,受打击的,当时我们知青场也有一批送来劳动改造的搞“黑市”交易的市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才有《揭黑市》这个节目。</h1><h1> 为了参加这个节目演出,农场领导很重视,我们可利用劳动时间排练节目,记工分,所以能选上参加排练、演出算很荣幸。当时知青场还没建房,我们是借住在溪边老乡的房子里,70多人的食堂设在村祠堂里,当时阿妙是在厨房帮厨,因此我们经常在祠堂里排练。当时正是大热天,厨房有个任务是烧茶水送到赤土埔,让地里劳作的知青喝(当时可没饮料或矿泉水,保温杯也还没出世呢(偷笑))。记得有一天要送水时,阿妙出主意说,我们到田埂打快板给知青农友听,让他们提提意见。因此我们就抬水到知青劳作的地方,吆喝大家休息喝水,我俩站在田埂上表演,知青们就坐在开垦的地上看。在那个深受“男女授受不亲”影响的年代,我们与男同胞讲话也不多,印象很深的是,由于田埂离地里太近,因此在表演时我们的知青队长“根啊同志”头都不敢抬起来直视我们,我们表演10分钟,他头一直低着看地上,我想这10分多钟对他来说很漫长(偷笑),看到他这样,我们也很尴尬,还好有女同胞和有些外向的男知青给我们起哄鼓掌,我们也算是很开心。</h1><h1> 我们这个自编自演的节目因针对时痹,通俗易懂,表演生动,在汇演时很成功,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当时的汇演没评奖,要是有评奖,我想我们应该会得个荣誉证书的(偷笑)。</h1><h1> 当时我家有安装晋江县的有线广播,汇演后的一段时间,每天中午都能从有线广播里听到我们的快板演出(这是事后听妈妈讲的,说她每天都准时等收听。)我当时己回农场没听到,可惜当时没有录音录像,也没留下任何照片,但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是很有趣、很特别的。</h1><p><br></p> <h1>77年国庆节,本人参加安海公社汇员的演员证,</h1> <h1>大会手册封面</h1> <h1>首页是毛主席语录,很有时代特征</h1> <h1>会议简介:安海当时学校、企业、工厂、农村大队等,有38个代表队参加汇演,有8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h1> <h1>溪边知青农场属农村代表队</h1> <h1>当时我们农场参加三个节目的表演,我与阿妙参加第一个节目“揭黑市”快板表演。第二个节目是相声“欢头喜脸”,由伯聪场友创作,并和炳镇场友演出。第三个节目是独唱“革命溶炉火最红”,忘了谁演唱(偷笑)</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