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训是唤起、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一扇窗子,带着这个目的我们出发了。我校一名教师在教研室马老师和黄老师的带领下,赴南昌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观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一天上午</b></font></h1> <h3>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主任王永春教授为我们做了关于小学数学《生本学材》的总介绍。</h3> <h3> 王永春教授指出,生本学材将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小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②学生获得这些本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③重点内容怎么学习?④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数学的本质?</h3> <h3> 他认为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核心素养等是数学的本质。老师要构建实现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多种学习方式融合的基本教学范式。</h3> <h3> 之后人教社胡雪丹老师对《生本学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做了简单的介绍。着重说明了《生本学材》的优点以及它与我们人教版教科书的区别。</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一天下午</b></font></h1> <h3> 首先由天津的孟庆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本课的思想孕育于方格之中,凸显三角形面积的数学本质,帮助学生贯通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的求真、求简之美,实现知识、思维、能力三个纬度的共同成长。</h3> <h3> 第二节课是由江西省南昌市邓颖洁老师执教的《分数除法》。本节课力求透过算法理解算理,根据算理推出算法。以学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层层推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数学表达、抽象概括、迁移类比等能力,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类等思想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h3> <h3> 第三节课是由山东省济南市丁莉老师带来的《百分数》。本节课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为起点,以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百分数为研究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运用的优越性,从而更为深刻的理解百分数的含义。</h3> <h3> 最后由马云鹏教授和史宁中教授为这三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二天上午</font></b></h1> <h3> 第一节课是由江西南昌的黄芬老师带来的《10的认识》,本节课把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且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拉近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h3> <h3>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的穆诤老师教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把学生的真实需求作为教学目标,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从计算方法中悟出算理,从算理中提炼出方法,法中有理,理中见法。力图体现数学知识的迁移,更是对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的培养。</h3> <h3> 最后一节课是由内蒙古包头市的田红霞老师带来的《垂直》一课。本节课从现实背景出发,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突出概念本质,注重知识关联,发展空间观念,同时关注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h3> <h3> 刘加霞教授为三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强调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的本质,深挖教材,课程设计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二天下午</b></font></h1> <h3> 大会最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数学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为大家做了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h3> <h3> 他指出:数学基本思想归结为三个核心要素:抽象、推理、模型。通过抽象,人们把现实世界中与数学有关的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形成数学的研究对象,思维特征是抽象能力强;通过推理,人们从数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在一些假设条件下,有逻辑地得到研究对象的性质以及描述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和计算结果,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思维特征是逻辑推理能力强;通过模型,人们用数学所创造的语言、符号和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构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思维特征是表述事物规律的能力强。</h3> <h3> 史宁中教授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开拓了我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围绕这种核心思想,抓住“抽象、推理、模型”这条线,培养具有数学特征的学生。</h3> <h3> 独行快,众行远。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学习平台,期待下一次的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