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比免疫力更厉害的“神医”,可改善约70%的病症!简单4招,轻松激发它

BTV养生堂

<h3>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远离喧嚣的山林里常常住着位“神医”,他们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大部分都能够药到病除。</h3></br><h3>其实,我们的身体里也住着这样一位“神医”,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不至于一点小伤小痛就往医院跑,才不会轻易地被疾病打倒。</h3></br><h3>这位默默奉献的“神医”是谁呢?就让可可来告诉你吧。</h3></br><strong>1</strong><p class=""><strong>比免疫力更厉害的自愈力</strong></h3></br><h3>说起免疫力几乎人尽皆知,而自愈力这个词,听过的人可能不多。但它比免疫力更厉害,因为免疫力只是自愈力的一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愈力呢?</h3></br><h3> 1什么是自愈力?<h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strong>人体自愈系统</strong>,其他还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修复系统等。</h3></br><h3>当某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遭到外来因素破坏时,自愈系统会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strong>(自愈力)</strong>,诊断身体病症,调动其他子系统进行“代偿”,修复身体损伤,改善亚健康状态和部分疾病。</h3></br><h3>自愈力由<strong>遗传</strong>获得,就像是一位时时备战的医生,当人体出现不适或生病受伤时,<strong>神经系统</strong>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异常,并向<strong>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strong>下达指令,调动身体各器官作出适当的反应,比如分泌<strong>激素、抗体</strong>等,帮助身体恢复健康。</h3></br><h3>举个例子,手上不小心划了道口子,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痛,然后血小板在第一时间赶来止血,血管紧张素等促进伤口收缩,细胞开始增生并形成瘢痕,最后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伤口完全愈合。</h3></br><h3> 2自愈力可改善约70%的病症<h3>德国健康期刊《生机》研究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strong>60%~70%</strong>的不适和疾病。这是因为身体内的<strong>激素</strong>就是非常好的“药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可以配出<strong>30几种</strong>“药方”来。</h3></br><h3>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表示,<strong>从某种程度上来说</strong>,医生治病,也只是激发和扶持了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并不是药,而是人体自己。</h3></br><h3>比如,医生给伤口消炎以后,愈合伤口靠的是自愈力;给骨折处上夹板,只是为了固定位置,生长修复靠的也是自愈力……这么看来,为了保持健康,身体可能比我们更努力。</h3></br><h3> <strong>2</strong><p class=""><strong>这些常见病症</strong></h3></br><p class=""><strong>依靠自愈力就能改善</strong></h3></br><h3>自愈系统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只要身体受损不严重,或在自愈系统的能力范围之内,即使没有经过刻意的治疗,一些病症也能痊愈或改善。</h3></br>1感冒<h3>感冒是由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症状较轻,一般可以不用吃药。因为身体在受到病原体攻击时,自愈系统会迅速组织免疫细胞,对病毒进行“剿杀”。</h3></br><h3>感冒时,通常还会出现的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其实这也是自愈系统在帮助身体排出病毒。而吃药只能减轻这些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往往仍然需要<strong>一周左右</strong>的时间才能痊愈。</h3></br><h3> 2发烧<h3>发烧其实也是机体<strong>自我保护</strong>的一种表现,它不仅能抵御一些病毒的繁殖,还能增加体内的抗体,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肝脏的解毒能力,从而辅助机体消灭病原体。</h3></br><h3>如果是<strong>低于38℃</strong>的发烧,注意休息、多喝水、适当补充营养就能有所缓解。但如果体温<strong>高达39℃</strong>,就要及时就诊,用药物辅助调控。</h3></br>3腹泻<h3>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时,自愈系统会启动防护措施,通过腹泻的方式尽快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h3></br><h3>通常来说,如果一天腹泻<strong>5次以内</strong>,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注意饮食清淡,很快就能痊愈。但如果一开始腹泻就用药压制,反而可能造成有害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引发第二次腹泻,甚至加重病症。</h3></br><h3> 4三高等慢性病<h3>在三高的早期阶段,通过合理的膳食、运动等进行调节,可改善激素分泌,调节身体代谢,从而起到改善及预防三高等慢性病的作用。</h3></br><h3>以<strong>高血糖</strong>为例,在糖尿病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strong>糖前期</strong>。在此期间,如果能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就可以逆转高血糖,远离糖尿病。</h3></br><h3>再比如<strong>高血脂</strong>,通过健康饮食、积极运动的干预,肝脏、肾脏、肠道等脏器也会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产物的排出进行调节,清除多余的胆固醇,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改善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h3></br><h3> 5营养不良或过盛<h3>许多<strong>营养素缺乏、失衡</strong>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就可达到改善甚至使疾病痊愈的效果,如:缺铁性贫血、缺钙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等。</h3></br><h3>因<strong>营养过剩</strong>引起的轻度脂肪肝、腹型肥胖等疾病,健康减重后也可减轻甚至消失。</h3></br><h3> <strong>3</strong><p class=""><strong>日常4招</strong></h3></br><p class=""><strong>帮你激发自愈力</strong></h3></br><h3>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药物,甚至滥用药物。但这样的做法容易削弱人体的自愈能力,导致一些本可以自愈的疾病也不得不用药物来控制或解决。</h3></br><h3>世界卫生组织曾呼吁<strong>“摆脱对药物的依赖”</strong>,拥有真正的健康,应该提高自愈能力,让药物成为辅助。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愈力呢?</h3></br>1拒绝滥用药物<h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strong>毒副作用</strong>,而且药效越强的药物,一般毒副作用也较大。</h3></br><h3>对于常见的病症,比如感冒等,不要急着吃药,尤其不要胡乱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自愈能力,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也有助于减少病菌对药物产生<strong>耐药性</strong>的可能性。</h3></br><h3>当然了,如果病情严重,也不能盲目拒绝用药,以免耽误病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将危害降到最低。</h3></br><h3> 2饮食丰富多样<h3>自愈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了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在内的多个系统。而每一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都离不开<strong>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strong><strong>等</strong>营养物质,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良好的营养来源,尤其对于人体不能合成的营养素来说,丰富多样的饮食至关重要。</h3></br><h3>生活中一定要注意<strong>食材丰富、粗细搭配</strong>,适当增加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的摄入。</h3></br>3睡眠充足、心情愉悦<h3>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缓解疲劳、放松精神,排出身体中的代谢废物,恢复体能,从而增强自愈力。</h3></br><h3>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也会使体内环境失衡,影响<strong>内分泌</strong>,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肿瘤的发生率。而愉悦的心情则能调节和改善内分泌,起到提高自愈力、预防疾病的作用。</h3></br><h3> 4补肾健脾,双管齐下<h3>肾和脾分别是人体先天及后天之本,调补好这两个脏器,也有助于激活自愈力,帮助抵御疾病。</h3></br><h3><strong>板栗</strong>,形状似肾,下行入肾经,被“药王”孙思邈称为“肾之果”;《本草纲目》又指出,板栗能“厚肠胃”,熟板栗可醒悦、补养脾胃。也就是说,板栗兼具<strong>补肾、健脾</strong>的双重功效,既能养先天,也能补后天。</h3></br><h3>脾虚、肾虚、阳气不足的人,平时不妨适当吃点板栗,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将其熬粥食用,达到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的目的。</h3></br><h3><strong>补肾健脾板栗粥</strong></h3></br><h3><strong>食材:</strong>粳米100克、板栗200、桂圆肉15克、大枣10枚。</h3></br><h3><strong>做法:</strong></h3></br><h3>1.粳米淘洗干净后沥干,再放到冷水里浸泡30分钟;</h3></br><h3>2.板栗去外壳放入冷水浸泡三小时;</h3></br><h3>3.取出粳米和板栗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用武火烧到沸腾再转文火,煮45分钟左右;</h3></br><h3>4.加入桂圆肉、去核的大枣以及少量白糖,再煮10分钟直至浓稠即可。</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