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旌歙古道

非吾意

<h3>旌歙古道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因此又称隋唐古道,是旌德县到古歙州府的重要官道,那时候的官道的地位绝不亚于现在国道了。五月三日,风和日丽,我跟旅游团来到古道起点--旌德县白地乡,开始期待已久深山古道行。</h3> <h3>古道就是一条石板路,约有1-2米宽,它是徽州到宁国府(宣城)官道中最精致的一段,较好保存了古道历史风貌。踏上古道,眼前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大山是天然的屏障,古道隐匿其间。</h3> <h3>行走在青山幽谷间,有着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溪水潺潺一路相伴,同行的旅游队友中,两个小朋友一直走在最前面,打小困在水泥森林里的孩子们兴奋极了,跑着、闹着,笑声不断。</h3> <h3>大自然像是个神奇的导演,不断给我们变换着沿途的风景,一会儿推出浓密厚重的杉树林,漫山遍野伟岸挺拔;一会儿展现青翠欲滴的竹林,一根根一排排亭亭玉立;还有那清澈透明“叮叮咚咚”的溪水,不离不弃,一直跟着我们前行。</h3> <h3>这条古道在过往的千年岁月里,不但是官家、商贾的通道,还是山里缺粮农民去旌德县城挑粮的唯一大道,那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修起一条公路,方才弃用。今天的古道上阳光明媚,除了三三两两的游客,只遇到一位背着竹篓采茶的妇女和在山坡上护理茶园的农民,再就是两、三位维护路面的路工了。</h3> <h3>爬过一段陡坡,绕过山梁,古驿亭-五里洞,就在眼前。这里的路亭与别处不同,是沿着山坡用条石骑路而修的一个拱形的圆洞,这样建筑坚固安全耐用、防火防风防落石,洞壁砌嵌有石碑,岁月消磨文字已难以识别。游客中谁也没有挑担负重,个个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古人在此建亭,让行人小憩,真是科学合理,令今人都心存几分温馨和感恩。</h3> <h3>首先到达五里洞的旅友不过三、五人,爬山的确有些费力,两位小朋友和大队人马已不知落在后边什么地方了,游览本应至此返回,按要求回去时间还早,我们几个人商量决定向下景点 --如来柱攀越。</h3> <h3>如来柱屹立在山脊突出的小块平地上,一边是大山深坳,一边紧贴古道,石柱四米来高,宽约半米,上顶莲花毗罗帽,柱身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偈语,好像是尊天神默默守护着古道,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来往过客,柱下顶礼膜拜祈求平安,渴求佛祖保佑。</h3> <h3>距此不足100米还有处“靠壁洞”,同行旅友游兴正浓,相约一鼓作气抓紧再去看看。步伐一快路程变短,靠壁洞很快到了,这是座傍山而建的石洞,园拱顶,花岗石砌筑,长宽约两米,洞深超过两米,“当境土地”四字深深刻在石壁上。坐在洞内石凳上,不免让人静思和遐想:北宋时王安石从江西经古道入徽州,兴许会路过洞前停驻吧?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穿古道去黄山,是否进洞休憩?石洞吹拂过隋朝的风,沐浴过盛唐的雨,我们的到来应该是个缘分,是一次与古人最近的邂逅……</h3> <h3>时间不早,我们匆匆下山,踏着被岁月磨砺得起伏不平的石板路,一路上我还在想,徽州大山里深藏着很多这样崎岖漫长的小路 ,如果没有这些石道,安徽的历史将会抹去多少传奇的篇章,恐怕连那些走出大山的名人、徽商们也会失色不少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