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革命圣地 追寻红色记忆一一记杭州市总工会机关退休一,二支部四明山党员活动

阿龙哥

<h1><b>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即将成立98周年之际,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丰富退休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5月20日,杭州市总工会机关退休一,二支部在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的配合下联合组织40多位党员走进四明山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党员活动。</b></h1><h1><b>  为记录这次有意义的党员活动,在金力群,胡明等党员提供的照片基础上,特制《瞻仰革命圣地 追寻红色记忆》美篇一个,並配上蒙克演唱的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希望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b></h1><h1><br></h1><h3><br></h3> <h3>   ****  ****  ****</h3><h1><b>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位于宁波市余姚梁弄镇,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被团省委、省旅游局命名为“浙江省百万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b></h1> <h1><b>  上午十时许,全体党员到达梁弄后,迫不及待地要去瞻仰烈士陵园。</b></h1> <h1><b>  为纪念革命史绩和牺牲的烈士, 余姚市梁弄镇创建了四明山革命纪念馆,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h1><b> 烈士陈列馆系两层混凝土结构楼房,总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一楼为休息室、报告厅,备有教育用音像设施,二楼为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室共展出贝介夫、杨贤江等100余位革命烈士照片和生平事迹,同时也展出了浙东游击纵队发展壮大的历程。</b></h1> <h1><b>  在纪念馆一楼演播厅观看专题录像片</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认真观看学习。</b></h1> <h1><b>  为纪念抗战以来的革命烈士,弘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精神,余姚市人民政府历时4年,于1977年9月在梁弄狮子山建成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b></h1><h1><b>  狮子山,高102米,是1943年新四军浙东游击队挺进梁弄时,打败敌伪军的主战场。革命胜利后,为纪念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800多名革命烈士,就在狮子山划地60亩,于1973年11月兴建四明山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b></h1> <h1><b>  项一星书记和朱小枚共携花圈带全体党员迈步走上陵园纪念碑。</b></h1> <h1><b> 在上登石阶基部处,有大方柱两根,柱上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对联,系毛泽东书写放大体。</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碑前有上下石阶,分五层共219级。</b></h1> <h1><b>   纪念碑耸立在狮子山顶,高18.5米,用花岗石垒砌,雄伟挺拔,碑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为郭沫若同志题写,碑基四周有两层平台,面积3600平方米。</b></h1> <h1><b>  在碑前平台,全体党员四路纵队先进行敬献花圈仪式。</b></h1> <h1><b>  党校老师在布置党员烈士陵园系列活动内容和要求。</b></h1> <h1><b> 杭州市总工会机关退休第一,二支部敬献烈士的花圈。</b></h1> <h3>全体党员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感恩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h3> <h1><b>  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朱小枚领读入党誓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温入党誓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祭奠结束,绕纪念碑一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体党员合影</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退休一支部党员合影!</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退休二支部党员合影!</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祭奠活动结束,感慨万千!</b></h1> <h1><b>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摄下美好有意义的一瞬间。</b></h1> <h1><b>  祭奠活动结束,思绪万千:我们的先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今天祖国的独立强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当下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十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绝不让苏联亡党亡国的惨剧在中国重现。</b></h1> <h1><b> 简单的中餐后,我们接下去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和横坎头村红色旅游。 </b></h1><h3><b> **** **** **** ****</b></h3><h1><b>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整个景区完整保留了根据地党、政、军、经、文、卫、工等各类元素,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系统保留各类遗址遗迹的抗日根据地。</b></h1> <h1><b>  纪念馆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内容,陈列各类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标和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b></h1> <h1><b> 纪念馆内设有专门的陈列室,用图片和文字生动的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看着陈列的图片、照片、地图、战役图等,仿佛看到了先烈们铮铮铁骨及赤子之心,不由肃然起敬。</b></h1> <h1><b>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也在这座大院里。1944年10月,为培养高素质的党政军人才,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成立,为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人才。</b></h1> <h1><b> 檐下为王芳手书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b></h1> <h1><b> 张爱萍题词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b></h1> <h1><b>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正是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谭启龙同志旧居、《新浙东报》报社旧址、浙东银行旧址,一个又一个红色遗址,那是一段抹不去的红色记忆。</b></h1> <h1><b>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b></h1><h1><b> 努力建设富裕 、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员们参观横坎头村展览馆。</b></h1> <h1><b>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冒着雨,专程来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走村入户看望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在同村委会座谈时,习近平指出,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b></h1> <h1><b>  走村入户看望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b></h1> <h1><b> 习近平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横坎头村的美好愿景!</b></h1> <h1><b>  返乡创业的"乡村红二代"一一夏再龙还曾经在杭州市总工会工作过!</b></h1> <h1><b>  祝福横坎头村早日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为浙江争光!</b></h1> <h1><b>  衷心感谢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给我们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b></h1> <h1><b>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优良作风,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作为退休了的老同志,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站好最后一班岗!</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