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历历难忘怀

渴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逆水西行访故旧》</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月春风杨柳新,</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沅江两岸尽芳芬。</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乘船逆水观风景,</b><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旧地重游感叹深。</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古话云,人过七十古末稀,弹指一算,已快进古稀之年了。时光飞逝,人生坎坷,回想往事,令人唏嘘。乘尚能走动,邀请几位当年好友,乘船西行,重访当年下放地,那是我们贡献了青春的方,有着太多的情感纠结,终生难忘。</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返下乡地》</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四下农村,八年望眼回。</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旬走故里,犹似梦中为。</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公路通门口,荒山满绿荫。</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家家通电网,户户水清清。</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一九六八年,时年十四岁的我,响应号召,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再教育。摸爬滚打,饱经历练,整整八年,才回到城里。每每想起这段往事,实在令人难忘。而今已到“奔七”之年,决定重访第二故乡,看看当年的乡亲们,看看那熟悉的田园。</b></h3> <h3>  船过丑溪口,进入了当年舒溪口辖地。本人就是于1968年11月,响应号召,下放到舒溪口公社澎溪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修地球去了。</h3><h3> 闲着无事,先聊聊舒溪口的隶属变更吧。(民国18年),舒溪口设为第五区,区治设舒溪口。下辖43乡、镇:计官地乡、梅子乡、洞底乡、白马岭乡、油溪乡、荔溪乡、三青南乡、三青北乡、北下乡、舒溪镇,舒溪乡、耍溪一乡、耍溪二乡、耍溪三乡、耍溪四乡,杨溪乡、金溪一乡、金溪二乡、金溪三乡、金溪四乡、金溪五乡、槐子上乡、槐子下乡、津头乡。</h3><h3> 原新平乡区划为6乡:辛女乡、煤乡、江东乡、南庄乡、上乡、九殿乡。</h3><h3> 原南坪乡区划为:鉴溪外乡、船溪内乡、田湾乡、樟枣乡、杨眉㘭乡、散水一乡、散水二乡、散水三乡、散水四乡、印家乡、杉木乡、船溪镇、岩头乡。(资料摘自沅陵县志)</h3> <h3>  据本人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下放时,舒溪口公社是全县的大公社之一,辖17个大队,17000多人。具体为江南有:青木大队、炉头㘭大队、大力溪大队、梅子山大队、安龙头大队、斗坦坪大队、野柘大队、杨溪口大队、曹中坪大队。胡家坪大队、舒溪口大队。江北有:小龙溪大队、澎溪大队、红岩大队、三州大队、董家坪大队、婆田大队。如此庞然大物,近年被筲箕湾镇划去了野柘大队及斗坦坪大队,余下并入了盘古乡,终结了一段不凡的历史,令人感概。</h3> <h3>  踏上澎溪地界,第一眼就看到了这条熟悉的水渠,尽管时间过去了近五十年,但走向,地段还是原样。只是从原来的三合土内壁改为水泥浇筑,更加保水净水。现在这条水渠的主要功能是,让高山上的小龙头水库洁净水源,流向山顶的佇水池,通过管道送往村民家里,使户户通了自来水。真是料想不到的哟!而当年只是单纯的输水抗旱,看到此时,不由的回想起那时候守水的故事来。</h3><h3> 当时,每年七八月份久晴无雨时,小龙头水库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灌溉着小龙溪,澎溪两个大队上千亩良田。由于用水的生产队多,于是商定轮流放水,有时候轮到我们生产队放水时正好是大半夜。生产队长打着手电筒提个闹钟,叫上我一起守水,实际上是他一人蹲在那荒山野岭中有点害怕。要我陪他一起去,当时农村人蛮迷信的,怕鬼,说我是未成年人胸口有团火,鬼不敢拢边。碰上月黑天,四周黑洞洞的,只见遍山都是螢火虫一闪一闪的,像鬼火一样,变幻着名种图案,使人产生联想,确实有点害怕。而且大热天蛇晚上爬出洞觅食,也是一种威胁。一次我差点踩着一条眼镜蛇身上,把我吓得半死。</h3><h3> 我二人坐在分水口边上,天南地北的胡扯,我望着远处方向的亮光,那就是泸溪县城的灯光。此时多么思念城里日子哟,没有心思答理队长,心早就飞向了远方。</h3> <h3>  老哥们一路走下山,来到上澎溪生产队的仓库遗址前,因为五强溪电站修建,将原来仓库淹没水下,现在只是一片汪洋。当年宽大的晒谷坪是全大队最热闹的地方,这里跳过“忠字舞”,大队文艺宣传队在此也演出过,特别是公社“8.75”毫米电影巡回放映队,隔山差五的来此放电影,村民们像过节一样高兴!大家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儿童及少女少妇们,小伙子们早早地来到晒谷坪,等待电影开映。</h3><h3> 别看当年的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在当时来说还是十分先进的,胶片宽度只有8.75毫米,故称为8.75毫米放映机,十分轻便,适合当年农村放映。因当时农村没通公路,全靠人力搬运,又沒通电,8.75毫米放映机配备了一部人力脚踏发电机,跟自行车一样。</h3> <h3>那时候不管是城里和乡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除了八个样板戏外,就是为数不多的几部老片子。知青们编了个顺囗溜来形容当时的电影状况。“八板,三战,纪录片,《闪闪红星》看不厌”。八板,即八个样板戏,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还有什么“中国片,打打闹闹,朝鲜片,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片,蛐蛐叫”。真是形象到位。放映前大队书记按贯例要鼓动一番村民,显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什么一切行动听指挥,机不可失呀,多种经营什么的。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老人家意犹未尽,真恼火。</h3> <h3>就是在这种单一的宣传背景下,引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大事。那是一个六月天,正值夏至汛期。连下了几天大雨,新修的婆田水库尚未完工,沒有畜水,溢洪道也尚未完功,但能溢洪。按理说沒有什么安全风险,但是时任澎溪大队新上任的大队书记,是个年轻人,年龄跟我们差不多,正在婆田水库工地指挥工作。他看多了《南征百战》这部电影,突发奇想,认为大雨不停会造成水库不安全,要求大兵团作战,保护水库安全。于是他下命令要两位知青下山送信,调全大队社员上水库防洪。时值大雨磅沱,两位知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冒着倾盆大雨下山送信。要知道,从婆田水库到澎溪大队有十里之遥,而全是高山峡谷,悬崖峭壁,二人快速前进,刚走到地势开阔处,后面的岩石发生了大塌方,将上山的路堵死了,好险哟!慢几分钟,两人将被塌方压死。由于道路被堵死,过了一天社员们才上山,看见水库安然无恙,有位长者指责了那位年轻书记,乱弹琴,瞎指挥,要是当时那两个知青被塌死了怎么办?上面肯定会调查的。如今老哥们在一起还开玩笑说起此事,说二人苍天有眼,福大命大。要不就没有今日团聚了。</h3> <h3>  过去的不再想,冬天过后有春光。好在改革开放,农村城市迎来了大变革,大变样!这是有目共睹的。昔日故事多,细细来诉说。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渴望</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0一九年五月二十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