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宁城县一肯中乡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现场会纪实</h3> <h3> 2019年5月15日,宁城县一肯中乡中心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教学成果展示观摩培训会议在一肯中乡中心小学召开。宁城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宁志军,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教研部主任赵春林,副主任赵国义、岳海民和全体小学教研员,以及全县县直小学和乡镇总校(中心校)业务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赵春林主任主持。</h3> <h3> 整个会议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一肯中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引领所有参会人员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蔬菜实践基地;一肯中中心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展示课;一肯中中心校校长郝兆民做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汇报;指导中心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员于萍老师进行课程点评和下一步工作部署,教育教学指导中心教研部副主任赵国义为一肯中中心校颁发奖牌,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宁志军进行总结讲话。</h3> <h1><font color="#010101"><b> 蔬果花开争烂漫,诗词雅韵竞风流</b></font></h1><h3> 整个活动从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简介开始,一肯中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代表通过解说导游的形式,从校园种植整体的设计思路到每一棵树木的种植理念,从基地中每一个种植品种的生长习性介绍到根据蔬菜创作出诗句进行现场展示,学生们精炼简洁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神态,让与会领导、教师大为赞叹!通过春华、夏荣、秋实、冬青四个园地的种植介绍、诗词展示,让所有参会人员对学校的绿化美化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学校诗教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尤其是宋佳宁同学现场根据花生创作诗句“沙土翻开笑脸扬,颗颗饱满带清香”,更是让参会教师竖起拇指为其点赞。</h3>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筑梦诗坛绘锦程,课堂展示显风采</b></h1><p> 1、走进校园种植——花生</p><p> 三年级学生从对花生起源调研展开,通过对花生生长习性的了解,到对土质的调查;从如何选择种子,到怎样开展种植;从营养价值研究,到适应禁忌人群;孩子们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整个课堂展示过程中涉及综合实践与语文、数学、音乐等几个学科的整合,充分体现了我校积极探索“学科整合”,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p><p> 2、走进元曲大家——关汉卿</p><p> 五年级学生从关汉卿生平简介开始研究,整个课程涉及经典元曲展示,学生创作剧画展示,学生原创古体诗词展示和经典剧作《窦娥冤》片段演出。课堂中学生用出色的演出征服了现场观众,当小窦娥声泪俱下祈求苍天护佑时,所有人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p><p> 两节不同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让与会领导和老师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各个领域、各种能力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展示可谓精彩纷呈,为与会人员呈上一份秀色可餐的文化大宴。</p>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素质教育大舞台,快速整合见成效</b></h1><p> 郝兆民校长在汇报中讲到,原一肯中和八肯中两个地区在历史上就并无交集,因此无论是2005年12月合乡并镇前,还是2013年新成立一肯中乡以前,两个地区的师生一直生活工作在两个乡镇,既没有历史上的比较,又没有在统一的管理下进行过工作学习,如何快速整合两个地区形成统一的学习风气就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新成立的一肯中乡是全市万亩大棚种植基地之一,无论八肯中还是一肯中的老百姓都把种植大棚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学生非常了解各种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于是结合实际为学生开辟了劳动实践园地,组织学生开展自然学科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自然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恰逢蒙东地区八里铺农民诗社成立,郝兆民校长本着诗歌教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提倡“诗教”,就是提倡一种美育的理念,同时结合当下国家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契机,邀请八里铺诗社社长张秀丽老师作为诗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人文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校“校园诗词、快乐种植”活动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一肯中乡中心校在2016在全县小学毕业年级质量测试中,获得教育教学综合质量二等奖,其中及格率百分之百;在2017年全县小学毕业年级质量测试中,获得教育教学综合质量二等奖;在2018在全县小学毕业年级质量测试中,及格率排在全县第一;2018年12月被赤峰市诗词学会评为宁城县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诗教先进单位”。一肯中中心校真正做到了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成长成才,用成绩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p>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专家引领指方向,扎实科研促成长</b></h1><p> 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于萍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对全县综合实践课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课程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形态,它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富有特色、符合本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p> <p> 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宁志军、教育教学指导中心教研部副主任赵国义为一肯中中心校校长郝兆民颁发奖牌。</p> <p> 宁城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宁志军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各兄弟学校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开齐开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p> <h1><b style=""><font color="#010101"> 汗马砥砺有矢志,仁师耕耘无悔心</font></b></h1><h3>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基层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让学生经历读诗、写诗、种植、收获的过程,更是让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学校的工作,更充分的进行资源整合,将校园诗词、快乐种植这两门综合课程进行系统归纳,与国家学科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鲜明的学校特色,并进行深入研究,力争两到三年时间形成八门以上小课程。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领头雁,在各学科教研员的倾力指导下,阔步走向课程改革的深水区,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