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恥,辱也。凡人心生惭愧,不觉会面红耳赤,这是人性本善使然。知耻之心是人之天良。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知恥是保全人心念、行为不离正道的护栏。故曰:“耻可以全人之德”。知恥而后能不自欺。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h3><h3><br></h3><h3>生活中有許多恥與不恥的事情,發生在人們的身邊。通常人們不予理睬,可是在信息化的攻堅期往往成為吸引人們眼球的利器。其實恥與不恥,在人心。知恥與不恥在個人。</h3><h3><br></h3><h3>在你我的生活中,發生很多的事情,看似很美好,可是真正經驗以後發現,與自己的理解差距很大。與自己所獲得的信息,差別很大。與自己所想要的,落差實在太大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恥與不恥,知恥與不恥的關係。</h3><h3><br></h3><h3>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人們,都需要團結協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或者一項事業,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往往人們在尋求團結,合作的同時,确出現了互相連累,拖累的怪事情。於是人們發現,拖累,連累他人是一件可恥的事情。</h3><h3><br></h3><h3>一個人與一個人之間,很難形成合理的,正確的倫理關係。生活中的很多的強勢,一言堂,一家之言獨大等情形,往往助長了小人得志。人都有私心,在私心未萌之時,沒有被發現和阻滯,确任其生長。看似一片繁榮景象,其實並非如此,其實繁榮的是人的私心,私慾。違逆的是人之場論,敗壞的是社會的公共道德。不知恥的言行思,豈能讓人不知恥呢?小人得志,勢必老實人,踏實之人會受委屈,吃虧啊。社會風氣勢必日漸低落。道德滑坡如泥石流一般,勢不可擋,氾濫在社會道德領域,敗壞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h3><h3><br></h3><h3>今天信息社會呈加速發展,信息的高速發展的前提是信息的龐雜。一個非常普遍的現實是,不知從何時起,人們的思想不再單純,變得非常複雜。事事想得太多,而做地太少,真想得太少,瞎做地太多。人倫失常,道德滑坡嚴重。</h3><h3><br></h3><h3>於是會發現,思想複雜會麻木人的知恥心。思想複雜的人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天下皆醉我獨醒。往往思想複雜的人,自己不認為自己思想複雜,反而認為他人會更愚鈍,放棄與之溝通、協作的積極和主動,轉而強拉硬扯地善於打破各種倫理規則。可以肆意干擾他人的生活,隱私,同時讓人恥與表達和思考。</h3><h3><br></h3><h3>思想複雜,不僅僅可能侵犯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能侵蝕著人們的健康。思想複雜會讓人不知恥,精神失守,不守節操,肆意妄為。最終健康會成為大問題,不僅自己健康出問題,還會像病毒一般傳染給無辜的他人。嚴格意義講,無節制地思想複雜,其實是一種精神失常。它讓人忘記了恥,也就不知恥了。</h3><h3><br></h3><h3>社會的發展,勢不可擋地向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好生活前行。人的自主性變得越來越緊迫,越是自主的人在社會中獲得成功的概率越大。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推行各種人性解放的思潮,個性張揚地生活作風,打亂了人們原有的寧靜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放棄安於現狀的生活,去追求自我,放棄基本的社會倫常。這是多麼可怕的社會實踐啊。</h3><h3><br></h3><h3>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清靜中度過的,正所謂平平淡淡纔是真啊。追求自我,個性的生活,勢必人們會放棄掉原本清靜的生活,也就沒有了原有的平淡,會勞累自身去尋求更安穩的生活。在願本應該童蒙養正德時候,沾染上了歪風邪氣。在本該少年勵志的時期,確深受心靈雞湯的腐蝕,如吸毒一般不可自拔。過分的個性與自我,讓人們放棄了許多本該屬於自己的,包括健康,快樂,幸福等。而健康,快樂,幸福這些都是人自己去尋找的,可見人們放棄健康,快樂,幸福地同時,麻木了的是對恥的認知,成就了人們不知恥的現實啊。</h3><h3><br></h3><h3>倡導人的自主性並沒有壞處,人是因為自主才能生生不息的。過分張揚個性,自我去尋求人的自主這是損人不利己的。生活的艱辛的讓人們被迫放棄很多,錯誤的道路同樣會讓人們錯失許多值得珍惜的。</h3><h3><br></h3><h3>世是美好的,可是還得需要一顆發現美好的心啊。有美好就有不美好,總得有個人倫在啊。知恥,總會引導人向善。懂得不恥總能讓人驅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