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迎接全国第二十九个助残日,积极倡导国家的“自强脱贫,助残共享”的活动主题。博山生命之光公益社团,于2019年5月19日全国助残日,举办“以残助残,公益一日行”公益活动,走访博山区5位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每户捐助现金300元,所有的捐助均来自生命之光公益社团每位成员。<br><br></h3> <h3>我作为参与者全程跟踪拍摄,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感人的故事。生命之光公益社团的成员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本身都是一些身体有残疾,甚至是重度残疾的弱势群体,他们本身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资助,但是他们抱团取暖成长,互帮互助,身残志坚。自发组织起以‘’生命之光‘’命名的公益社团组织,旨在:以残助残,扶残共享。</h3> <h3>早上7点,万杰新星超市集合,走访第一家:<br>聂超,男,44岁,博山区域城镇徐雅村人,肢体残疾二级,生活不能自理,由75岁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生活起居,没有生活来源。<br> <br></h3> <h3>大家询问聂超身体近况,他说身体现在每况愈下,尤其心脏,晚上难受的厉害</h3> <h3> <br>方吉彬,男,55岁,博山区石门村人,身体二级残疾,患有强制性脊柱炎,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儿子也患有强制性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农村低保户。<br><br><br></h3> <h3>一个家庭,两个重症患者,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方吉彬的妻子还能外出打工挣点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家里虽然非常困难,但是女主人把家里收拾的干净利落,心里由衷敬佩女主人,不被生活重担压垮,不屈服命运的不公!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支撑!</h3> <h3>看到这背影,让人感动,公益社团成员是亲人,遇到台阶或者遇到陡坡,会不自觉的牵起对方的手...</h3> <h3><br>范新军,男,48岁,博山区山头镇乐疃村人,肢体残疾二级,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由74岁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br>范新军母亲说,他们刚从区医院出院,花了一万多元,还没去结账...</h3> <h3>走访第四家: <br>丁睿光,男32岁,博山区八陡镇北河口村人,高位截瘫,肢体残疾一级,多年生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以前有奶奶照顾,奶奶年事已高,现由辞去工作的父亲在家照顾,农村低保户。<br><br></h3> <h3>走访第五家,南博山镇:谢宜波,男,58岁,博山区博山镇五老峪村人,肢体残疾二级,身体不方便的他和多年偏瘫在床的89岁老母亲相依为命。<br> <br></h3> <h3>一走进谢大哥家,公益社团成员马姐,已经提前赶到,忙活着切肉,切菜,烧火,准备给大家做大锅菜。马姐看到大家的到来非常开心,热情的张开怀抱拥抱大家。</h3> <h3>马姐先把五花肉煸炒,放入芸豆再煸炒一番,最后倒入大锅一锅炖,用烧火慢炖,这菜该有多香啊!</h3> <h3>照片的背景,是谢大哥母亲的房间,她老人家在休息,我进屋看了看,房间里光线昏暗,89岁老母亲躺卧在被窝里,我看到的是背影,光是这个苍老,而且是躺卧在被窝里的背影,我感觉快门怎么也按不下去,立刻转身出了房间。</h3> <h3>开饭了,只是简单的炖大锅菜,还煎了一个香椿芽鸡蛋,就着咸菜,大家其热融融,吃的舒服,坦然,更多的是香甜!</h3> <h3>半天的跟踪拍摄结束了,满心的感动,这感动五味杂陈,看到生命之光公益社团的成员,他们互帮互助亲为一家,看到他们特别容易满足,特别懂得感恩,看到他们以以己微光捆绑在一起去照亮别人,帮助别人,感动我们这些正常人,发挥着正能量,传递着正能量!我不知道插入一首什么歌曲,感觉爱的奉献,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这句口号喊的实在是太俗,太无力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献给生命之光公益社团的每一位成员。</h3> <h3>海英说,要把此次的捐助活动明细张榜,做到公开透明,让成员监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