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不一样的花龙船

消失的村姑

<p class="ql-block">五月五,是端午。</p><p class="ql-block">门插艾,香满府。</p><p class="ql-block">吃粽子,蘸白糖。</p><p class="ql-block">龙船下水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畔,一直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在端午时节扎龙船、划龙船,村民聚集在湖边看划龙船、听龙船调、嬉笑打闹,船上船下互动,融洽祥和,歌舞升平。</p><p class="ql-block"> 龙船多是就地取材,村民自己制作,可以随时拆装;龙船调以即兴编词为主,说唱身边事,借此庆祝丰收,娱乐生活,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花龙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见过赛龙舟,花龙船虽然叫龙船却不是大家熟知的竞渡的龙舟,从起源传说、文化内涵、发展历程与赛龙舟都大同小异。花龙船与赛龙舟虽然都是水上项目,而它比的不是速度,而是以演唱龙船调一决高下。如果把赛龙舟称之为“武”龙船的话,那么我们家乡的花龙船就是“文”龙船了。</p>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的舟与花龙船的船结构是完全不同的,赛龙舟的舟,多有龙的花纹,形象像一条龙,龙头龙尾与龙身是整体结构的,为了减少阻力,舟身又窄又长;而花龙船多是用平日用于摆渡或打鱼的小船上加装竹木和彩纸组装而成的龙头、龙尾、由牌楼和顶蓬组成的龙身。龙头龙尾相对简易,唯有高大宽敞的牌楼和用竹子与木料扎成一个整体的顶蓬骨架,颜色鲜艳、喜庆而又夸张,随时可以拆装。骨架上用彩纸粘贴的各色人物禽兽花草等图案,细细看去,都孕含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不用的时候就会整体拆下来,放到岸上保管起来。因为这是一种节日时期的群体性游戏,常常村庄与村庄之间借此往来,联络感情,会到周围的村庄去表演,有时路途遥远或堤坝阻隔,就将架子与船拆离,抬到目的地或翻越障碍后再和船体组装到一起。这是因地制宜入乡随俗逐步演变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的龙船调也非常的特别! 音乐界传唱的龙船调有固定的歌词,而我们家乡的龙船调多以即兴编词为主,说唱身边事:</p><p class="ql-block">塘湾好似西湖景,一天变化百万千。</p><p class="ql-block">这边早上一番景,妇女漂洗大发言。</p><p class="ql-block">哗哗水声听不见,吵得塘里起狼烟。</p><p class="ql-block">你一言来我一语,一搓一洗抢着言。</p><p class="ql-block">又有嘛嘛话孙女,又有妯娌起隙嫌。</p><p class="ql-block">塘坝上面人走路,工农商学都占全。</p><p class="ql-block">或庆祝丰收,赞美生活:</p><p class="ql-block">时令真好风雨骤,年岁丰收好梦圆。</p><p class="ql-block">每家每户丰收景,又有小麦油有添。</p><p class="ql-block">承包政策真是好,收成一年当几年。</p><p class="ql-block">吃油今年超历史,小麦每户几百斤。</p><p class="ql-block">完成统购有余剩,收入每家几十元。</p><p class="ql-block">也可自嘲,愉悦身心,歌词幽默诙谐,体现出演唱者的即兴智慧:</p><p class="ql-block">别人没请自弹唱,好此一口才是真。</p><p class="ql-block">提议今年我主唱,意见统一是他们。</p><p class="ql-block">由此勾起我戏瘾,坐上船来不歇音。</p><p class="ql-block">要问缘由只一个,烟酒牌九也有瘾。</p><p class="ql-block">瘾头一过不问事,调转船头我收兵。</p><p class="ql-block">当时坐在船中的人员和岸边的人员,皆可入词,互动现编现唱,有时歌词衔接不上,演唱者往往会把尾音拖得很长很长,还没等他想好下一句,被别人抢了过去,此时则不免会引起围观者的一阵善意的哄笑,融洽的氛围喜庆而又热烈。当然,演唱也不全是这种机智斗趣,有时也会唱唱小曲,那是由一个个传统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改编而成,通俗易懂,打情骂俏不免从通俗滑落到低俗,甚至是需要加以改进和摒弃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唱腔也不一样!一唱三叹、摇头晃脑、风趣毕现、并在基本押韵的前提下,不时掺入乡俚俗语,听来尤感亲切,群体参与的景象,非亲身经历,你永远感知不到它的乐趣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花龙船与赛龙舟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是比赛比速度快,一个是游戏,一步三回头,为了取乐。</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花龙船有一个最有情趣,最有情怀的项目叫“吊龙船”</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是靠近在鄱阳湖的延伸部分,有一条堤坝把我们村前的一汪湖水与大鄱阳湖隔开,而围绕湖边坐落十几个村庄,村与村之间相隔不到一公里路,村民之间都非常熟悉,相互联姻的很多。</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这种节日的群体性游戏,常常村庄与村庄之间互相去表演,借此同乐同喜,联络感情。</p><p class="ql-block"> 当有哪个村庄扎了花龙船时,湖边的其它村庄纷纷发出邀请,邀请龙船去他们村表演,表演方,根据邀请的村庄和路线,双方达成意向约定时间,龙船便按照约定的日子,一路吹吹打打唱着过去,到达后,便开始一番迎接和游玩的仪式。这时龙船并不是停止在岸边进行演唱活动,而是船上的全体人员相互配合,根据岸上的动态和演唱词的内容,一会儿将船划离岸边,假意要走,这时岸上用铳炮、烟花或爆竹请龙船返回来,龙船就慢悠悠划回来,唱上一会儿,龙船又假意离开,岸边又响起爆竹声,龙船又折返……这样来来回回之间,岸上铳炮不绝于耳,船上鼓乐歌声震耳欲聋,景象甚是热闹。我们当地,便把这种来回接引的过程,称之为:吊龙船。</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仪式当中,接待方还得包上红包送给划龙船的一方。如果划龙船的一方有女儿嫁到接待方,或者船上的人员中与接待方有亲戚关系,这时接待方的相关人员便会送来一床喜庆的被面挂到龙尾,以示祝贺,我们当地称之为:披红,大概这也是披红挂彩一词的来源之一吧。又或者包上红包送过来。有些热情好客的,甚至还会送些点心给亲戚和划龙船的人吃。</p><p class="ql-block"> 有的比较热情的村庄,或者有花龙船一方有女儿嫁到这个村庄,便会杀猪宰羊接待所有花龙船上的人吃饭,</p><p class="ql-block"> 龙船靠岸后,免不了要觥筹交错一番,以显示接待方的热情。之后,再把乐器搬下船来,在村里演唱起来,以酬谢接待方的盛情款待。有时接待方兴之所致,也会加入到演唱者的行列,甚至要一较高下。融洽的氛围喜庆而又热烈。</p><p class="ql-block"> 表演结束,走的时候又会来来回回的“吊龙船”,以显示接待方的不舍和挽留,而花龙船上,为了客气和礼貌,还会在船上又继续演唱一番。有时会在一个村足足逗留一天!</p><p class="ql-block"> “吊龙船”把乡村这种村与村之间的情谊、情趣演绎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近几十年来花龙船几近失传。2018年我的家乡芦家园村举行“龙舟搭台,电商唱戏”民间花龙船活动,喜迎端午佳节,花龙船再次下水了,本村游子们不远千里万里回来参与,人们奔走相告,方园几十里的村民前来观看,那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p><p class="ql-block"> 并于当年入选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