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赴鹭岛 内涵提升促研修——高陵进校第二批培训者赴厦门研修活动纪实

美友8126915

<h3>  在课程改革的崭新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师培训管理水平,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我校组织培训者队伍奔赴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城市厦门进行研修学习培训。2019年5月14日至5月20日,在邢小军校长、郑秀义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八人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之旅,期望通过本次研修,可以更有力地推动区域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嘉庚精神,涤荡心灵</h3><h3> 在厦门集美区,我们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充分感受了陈嘉庚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为他热忱为国兴学育才的先进教育改革观念和卓越功绩所震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陈嘉庚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厦门集美区人。他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的强烈使命感,毕其一生,倾其所有,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大量栋梁之才。 他提出的“诚毅”校训,成为一代又一代集美师生的座右铭。陈嘉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聆听报告,醍醐灌顶 问道厦门,幸遇盛会,在海沧区,我们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聆听了全国各地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前沿的科学思想、区域教育改革的创新做法、一线教师的感人奋进故事,使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一、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李政涛教授将教育与最先进的科技发展联系起来,引起大家的思考。他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设计者、介入者、引领者、指导者,教学活动的对话者、互动者、合作者。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带给学校、教师以挑战与改变:带来了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 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带来了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带来了智能教育助理,形成了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归根到底:人工智能时代,让教师的智能与人工的智能交融共生、共生共长。<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二、郭文斌——好老师是一盏灯</h3><h3> 著名作家、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认为教育最终是为了唤醒,生命是一个幸福源,教育就是点亮孩子的心灯。他用《寻找安详》、《农历》、《乡愁》等作品唤醒人们的幸福感,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他希望教师一定要教给孩子幸福力,让孩子们认识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h3> <h3></h3><h3></h3><h3></h3><h3></h3><h3> 三、杨春茂——教师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 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杨春茂报告认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增加教师数量,减少班额,保证教育质量;减少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增加信仰素质的培养;多培养人文素质,平等公平的使用人才、任用人才。<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四、滋养 激活 赋能——建设区域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实践探索 厦门市海沧区教育局介绍了海沧区近年来教育崛起的发力点,即教师。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海沧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好教师”,路径即滋养、激活、赋能。滋养即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累积教师职业认同,提高教师生命质量;激活即从机制激活、岗位练兵激活、多元交流激活、资源引进激活四方面做起,激发教师动力;赋能即从科研赋能、培训研修赋能、名师引领赋能、课改教研赋能四方面提高教师能力。多措并举,长效机制推动,让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持续获取前行的能量,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教育,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br></h3><h3></h3><h3></h3><h3></h3> <h3>   五、海沧区教师成长故事分享</h3><h3> 海沧区李鹏校长、黄丽红老师、蔡一娉园长、李燕玲老师等五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成长故事,在海沧这个培养教育名师的摇篮里,他们茁壮成长,感受教育的幸福。</h3> <h3>   六、区域教育发展改革创新案例分享</h3><div><h3> 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域教育局长、校长、主任等管理者分享了本地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为全国教育发展不同层次的地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其中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研修改革做法值得我校学习借鉴。</h3><h3><br></h3></div><h3></h3> <h3> 基地考察,聚焦管理</h3><h3> 为了充分了解厦门教育的实际成果与先进做法,我们走进厦门滨水学校、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及其附属学校,进行了厦门教师发展核心项目的观摩考察,这4所学校被选为标杆学校,不一样的发展理念、管理机制、创新成果,带给我们许多启发与思考。</h3> <h3>   滨水学校的水文化亲和力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有深度,品味高,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细致。<br></h3><h3><br></h3><h3></h3> <h3>   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在厦门被誉为“清北的摇篮”,学校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办学设施、多彩的校园生活,跳绳为学校突出体育特色,成绩斐然。</h3> <h3>  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是海沧区政府新创办的一所公立学校,根据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引进优质资源,开展多元化合作。构建专家指导团队、学科中心指导组、名师工作室等研训机制,通过写字、阅读、教育戏剧、“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等项目探索教学改革路径,目前已健全机制,强化过程管理,走科研兴教之路。</h3> <h3></h3><h3>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为福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戴曙光校长作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汇报,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从立足校情抓团队、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实践显成效、寻找对策求突破四方面做了精彩的汇报,会后我们实地参观了校园。学校环境优雅,部室齐全,设置多处读书场所,文化氛围浓厚,处处体现书香、学术、开放的气质,其办学理念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br></h3><h3></h3> <h3>  紧张而充实的研修学习时光飞快度过,思想在学习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在思考研究中不断探索,我们把研修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思路、经验方法带回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践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培训管理水平,助力高陵教育。每次学习都是下一步出发的起点,愿我们都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者!<br></h3>

教师

教育

海沧区

研修

学校

赋能

厦门

进修学校

发展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