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昔,岁月如歌(下)

楊晨曦

<h3></h3><h3></h3><h3></h3><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333333">我们一家人(上)</font></b></h1><h3><b><font color="#333333"> 我的先生朱冰,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院,被分配至北京《文艺报》,工作一年后他自愿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省文联工作直到退休。他人很朴实、勤奋、谦虚、忠厚,经同学介绍,我们认识后交往密切,相互关爱。三年后决定结婚。 </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那是1960年底的困难时期。街道人民公社所发的黄纸印的结婚证书,一张2寸的黑白照片、一把糖、一把瓜子就算结了个婚。</font></b></h3><h3></h3><h3></h3><h3></h3><h3></h3><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当时文联给我一间较好的房子作新房,而这时文联后院的资料室正搬家,退出两间小平房,一位同志与我们作了交换。小的一间九平米就作了我们的新房。大的一间十几平米的作了妈妈、尕女子和大家公用的平房。这样,我妈就算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在这以前,妈原住的小平房被当时的街道人民公社要去办食堂,我们被赶了出来,暂住在一位同学家的厨房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大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一直处于动乱,后才分配工作。我因家庭出身好,又有老人、小孩等原因,被分配至七局一中(后为省建一中)当音乐教师直至退休。</span><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当我生大儿子晓东的时候,休学在家里半年。第二年去铁路第一小学代课,这时尕女子患了肺病,怕传染给孩子,只好忍痛把孩子送到重庆的婆婆家。当我由重庆回兰州时,真好像丢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一样,夜夜泪流不止,多日都睡不着觉,后来才把他接回来。他极其可爱,老师们都叫他是“小西哈”。他又帮助我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每天去食堂买饭,有时到煤场买煤,带着妹妹、弟弟玩耍。没有玩具他可把瓶瓶罐罐摆的很好,很有想象力,聪明、爱学习。高中毕业后,老朱的介绍信,他去四川美院进修了一年,师大美术系毕业后经历了不少风波,现在广州一高职院校任副教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一家人(下)</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我们的女儿晓梅出生时又白又胖,更是十分可爱,她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上小学时,班主任老师说:“谁想当班长?”她就主动举手说:“我当。”以后就一直是班长,是老师的好助手。那时我在中学教音乐,常组织演出队去工厂、农村演出,当我们的演员还来不及换衣服时,晓梅就登场了,她也就是那首不变的代表作《卖花姑娘》,每次眼睛还没来得及睁开,就能听到台下观众的热烈鼓掌,结束后都拥到台后看这个小演员。她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佼佼者。她的普通话很好,后成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还当过甘肃省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但她并不想从事主持播音的工作。高中毕业时,班主任老师就说她报考“北二外”完全可以考上。而她自己则选择了师大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幼教战线上勤奋努力地工作,从省保育院教研室研究员到厦门市华侨幼儿园、市实验幼儿园的副园长,一直到松柏幼儿园、思明艺术幼儿园的园长。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拿到了华中师大的硕士学位。一直是幼教战线的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的幼教名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72年老小晓丹出生了。我并不重男轻女,觉得女孩更好,因为女孩子更细心。可这个男孩更优秀。虽然小学时调皮捣蛋,可中学时就是兰州市的三好学生。思想特别活跃,家里来了客人,他和姐姐两人总是要表演节目,对唱刘三姐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学还没有毕业,老板就叫他跟到敦煌等边远地区去搞装修。后来白手起家,靠着吃苦耐劳,干得越来越好,现在当了老板,但他还是谦虚低调,从不张狂,人缘关系很好,也很孝顺父母,有怜悯之心,婚姻也很专一。</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三个孩子都从来不向父母伸手,再困难也是自己想办法,体贴家里的难处。真是要感谢上天赐给我们的产业和多年党的教育。三个孩子各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如果大家在一起都很和睦,而且可以组成一个小合唱团,有朗诵的、有伴奏的,非常和谐统一。现在三个孩子都天各一方,很难团聚在一起,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努力奋斗。</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三个孙子更加优秀,大孙女朱玉洁从小努力学习,大学时就只身去日本,并一直勤工俭学,还考上了日本大阪大学社会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到一家大公司埃森哲工作直到现在。外孙子强朔考上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班,后又去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习数据科学,还未毕业就拿到了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美图等多家互联网大公司的offer。小孙女朱雀,今年高中毕业,成绩优异,是个“娃娃王”,同学们都喜欢她,听她的。她是全校的长跑冠军,钢琴弹得好,德智体全面发展。她一定会考上个好大学,有美好的前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 享 晚 年</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00年后,我们先后退休了。老伴朱冰是个画家,一生从事美术创作、编辑、评论及组织工作,自己很勤奋,为人很谦让,人缘关系很好。由领导提名,大家都选举他为省美协的驻会副主席、主席,中国美协四届、五届理事等,还作为中国美协代表团成员出访过德国。他乐意为大家举办展览,推荐作品,写评论、介绍、编辑出版各种画册,出席各种会议讲话,到学校讲课,接待外宾、跑腿等等,总之,忙的不亦乐乎。</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自退休后,就可以提起笔来多画点画了,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单位邀请他去旅游、写生、作画。这样,我也可以沾光了。以前在中学,整天忙于上课,只有一次,学校给每个老师拿出一百元钱前去旅游,叫“看看祖国大好河山”,而且必须到火车站,等上车以前才能拿到钱。</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现在可好了。我和老朱就能到了张家界、黄山、九寨沟、三峡、青岛、烟台、威海、北京、南京、苏州、杭州、东北、四川以及甘肃、福建等地方,有时也是自费。真正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一次去了日本东京等地,并展出了我与老朱的各两幅国画作品,(退休后我还到老年大学,学画牡丹,作品风格独特,曾获“杨牡丹”的雅号)真正地大开了眼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我们年老手脚不灵活之际,我们的党 和国 家还这样关心老人的吃饭问题。在兰州市老年饭桌的墙上,挂着一张习 近 平 总 书 记到兰州来的时候亲自为一位老人(听说那位老人曾是彭德怀元帅的通讯员)端饭的大型彩色照片,大家看后都十分感动,对总书记有这样平易近人的作风非常钦佩。兰州市政府特意为老人设立了老年饭桌,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进行补助,而且越办越好,各个饭店的老板热情地说:“老人家您们一定要吃好喝好!”大家都很激动,实在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去年暑假我们俩还到厦门“迦南安养中心”,居住了一小段日子,条件优越,服务周到。一个月的时间,真是对我们实实在在的关怀体贴,我们要再三地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今年我已年逾八十,虽腿脚不便、各种病痛,但感谢上帝,儿女孝敬、一家人平安和睦,我们得以安享晚年。回想今生,真是悠悠往昔,岁月如歌!</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 "><b>杨永珍 2019年5月于厦门</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