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春天的尾巴

韩正山

<h3>  北国之春,往年多有不同,今年五一前后的“倒春寒”,使今年的春天走的慢慢腾腾。为抓住春天的尾巴,受同学之邀,周日一起尾春徏步,路线我们“洪向导”早己拟定好。辉县柿园水库、山西壶关黄崖底、蒿坡,再翻越春秋古寨一一齐王寨,然后回城。</h3> <h3>蓝天白云,风轻云淡。好天气带来了好心情。早上五点半起床。县城吃早餐后一行十人驱车四十多公里,停驻柿园水库后,在极度亢奋中开始了今天的徏步之旅。</h3> <h3>标园水库一角</h3> <h3>  柿园柿园,柿子树是不能少的。青山白云间挺拨丰茂的柿子树。</h3><h3> 象这样二、三百年树龄的柿子树随处可见。</h3> <h3>真正的青山绿人。</h3> <h3>恬静舒适的小山村</h3> <h3>山峦叠嶂,青翠欲滴!</h3> <h3>刚成雏形的小核桃</h3> <h3>上学时就最调皮的同学,嚷嚷着“家花没有野花香”,非要我照一张。</h3> <h3>城市花园里看不到的不知名小黄花</h3> <h3>小野花遍地都是一一什么都是小的乖!</h3> <h3>微风下,磷光闪闪!</h3> <h3>刚落花的连翘(中药材)</h3> <h3>风景如画!</h3> <h3>小花椒</h3> <h3>蒲公英</h3> <h3>蒿坡小梯田</h3> <h3>上田里干活,也离不开的小梯子。</h3> <h3>准备爬上这个豁口</h3> <h3>好难钻的多年未走过的“路”</h3> <h3>再次小息</h3> <h3>小心谨慎一一虽深可见底,但一飞将不起。</h3> <h3>双拐支撑一一但愿能节省一点点体力。</h3> <h3>偶遇不知名的野生兰花。</h3> <h3>随处可见被野猪拱过的痕迹。</h3> <h3>好陡!四五十度的小土路。</h3> <h3>三个半小时,终于登顶。</h3> <h3>12000步,856米垂直高度。老徏门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休整下再次出发。</h3> <h3>曾经有重庆朋友五万多买的“石榆”树,号称地球上的“制氧机”。在这里每平方米都有几棵。要么说齐王寨的负氧离子高出城市好几倍呢。</h3> <h3>山地“高速”</h3> <h3>左边深不见底,右边深底不见!</h3> <h3>不知名的小果果</h3> <h3>一个小时后,终于望到沟底。</h3> <h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小心走好每一步,但千万别“一路走好”。</h3> <h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会儿才体会到诗情画意!</h3><h3> 唉!上学时老师们怎么不带我们多爬爬山呢。<br></h3> <h3>艰辛!</h3> <h3>漫漫羊肠道</h3> <h3>途中小花</h3> <h3> 到达齐王寨沟底。</h3><h3> 太行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山脉,北起拒马河谷,南至豫晋边境的黄河沿岸,峰峦起伏,崔巍苍茫,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是华北大平原通往黄土高原的天然屏障。而要穿越这道绵亘八百公里的屏障,昔时仅有八条悬挂在绝壁上的险路羊肠,史称“太行八陉”。岌岌可危的崖岸上,幽幽深邃的沟壑中,零零星星、毫无规则地散落着许许多多不知何时,也不知何人始建的村寨和山庄。说是村寨和山庄,其实昔时大多只有十几户人家,甚至仅有一户或一人。东山崖唱戏,坐在西山崖上,看得一清二楚;岭下人家揭开锅盖,岭上人家能闻到菽米的芳香。但要聚到一起,却要攀上爬下,绕山环行,走上一天或几天的路程。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造化之神为什么恶煞煞地将山峰削得那样陡,将岩石铸得那样坚,将山谷凿得那样深,惟独没有在山庄村寨间,留出一些路来。年年春花开,岁岁秋叶黄,一世又一世,一代又一代,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难以往来,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远离尘世的生活。</h3><h3> 走进齐王寨</h3><div> 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十六年(应该是公元前221)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并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div><div> 又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七《秦记二》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王贲自燕南攻齐,猝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遂降,秦迁之共,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齐人怨王建不早与诸侯合从,听奸人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div><div>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历史事实,虽然过去两千两百多年了,她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要不然,短命王朝秦的始皇帝,也不会与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联系在一起。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明白,秦灭六国,齐最为窝囊,受秦人“远交近攻”战略影响,齐国更像是不战而降,末代王,建被俘后秦王曾经答应的五百里封地,五里也没有得到,最后活生生的被饿死在松,柏间。</div><div> 据说齐王建最后的封地在辉县的百泉,他的幼子被仆人偷偷带出,隐居在南太行深处香木河附近的山沟里,于是乎,就有了齐王寨。有关齐王建的那段历史,我太熟悉了,不过咱就是一个草根,并非历史学家,是非曲直,不敢评论,但是有一点我是有看法的,就是“强势母亲对后代培养”存在“毁灭性”。建的母亲,君王后执掌大权数十年,建做王期间,是在母亲的庇护下成长,母亲嫣然是治国的国君,不给孩子留下空间,最终令建没有主见,没有执政能力,更别说国家主张了,最后母亲临终也没有把可用之才,告诉建,结果是可想而知的……。</div><h3> 太行山,从北京的灵山算起,到河北的涿鹿,武安,涉县,再到山西的长治,陵川,以及河南的林州,辉县,修武等,把她比做中华民族的“脊梁”,她像母亲河“黄河”一样孕育了民族的性格。这里,处处厚重,处处都有故事,有历史。</h3><h3> 魏巍太行的嵯峨与峥嵘;奇峰与绝壁;峰峦与叠嶂;峡幽与谷深近就打动着每位到过此地的贵客特别是近年来,焦作的云台古道,净影,辉县的九莲山,秋沟,关山,天界山,韩口,王莽岭,马五寨,东西灵山,以及小五台静候爱美爱静爱奇爱幽更爱微微冒险的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