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中的混浊与清澈

互联星空

<h3>  光阴似箭,年华流逝。好多学生时代的鲜活记忆,总是不经意浮现在脑海。那时候的天空是清新蔚蓝的,我们纯真的笑脸也是充满着奋发激进的憧憬,学习、娱乐、劳动,吃的,穿的,都是那么自然纯朴惬意。</h3> <h3>  记得那是1987年的一个“北京夏令时”的放学时光,面临中考的我,补完课,跟同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都惦记着观看每天晚上由场部团委组织的青年舞会。那时我16岁,正是小鲜肉一枚,刚到家,就听母亲说:“你爸爸新开了一块田”,一个人正在平整田地呢,你赶快去搭把手,早点回来吃饭。</h3> <h3> 我放下书包,去凉房拿了一把锹,骑着自行车,过了大坝,远远就看到父亲一个人在荒滩中正挥舞着耙子慢悠悠干着,到了跟前一看,好多堆积好的石子堆,还没有装车呢,接着我就把小驴车推到跟前,迅速干了起来,也就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就把地里的石子堆都倒掉了,干完后就听父亲说,每天加紧干点,怕错过了季节耽误了庄稼,我说还需要干什么?父亲说:“干的活还多着呢,新开的荒地,必须要把整个生土翻过来,让太阳晒几天,否则庄稼也不长,还要拉粪、引水渠”。看着他老弱劳累的样子,我说你歇会,我去挖水渠吧!。</h3> <h3>  记得当时也就50米长的小水沟,急性子的我一鼓作气,挖了一个小时多就把水渠挖到了新开的田地边。虽然体力累,但,心不累。正当我坐在地上看着早已湿透的鞋垫,往出倒鞋子里的沙土时,父亲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唉!还是年青娃娃有力气!”当时 受到父亲的夸赞,我也是由衷感到高兴,也意识到年少动力的充沛。干完活,太阳已落下了地平线,淡淡的紫霞已挂在天边。我们赶着毛驴车走在了回家的路上。</h3> <h3>  记得刚上高中的第二学期,农场的房子只有父母和我住。父亲人老闲不住,为了满足父亲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心愿,在种田方面我就成了他的主要帮手。每当星期天,为了赶时间,干的活就多了,撒粪、梨地,耙田埂、播种、浇水、锄地样样都是大活。</h3> <h3>  在农忙时节,由于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每天放学索性就不住校,也不在矿区的家里住。于是家里又买了一辆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让我上、下学用。矿区学校离农场15里的路,我创记录的一次,竟用了28分钟就回到了农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放学刮着逆风,到家后,为给庄稼积肥,大约有半卡车的炉灰渣过筛,我用了2个多小时就干完了,满脸都是灰尘,进屋洗漱时,我对父亲说:“做肥料用的炉灰我都筛完了,下一步就能跟粪拌在一起发酵了”,当时父亲听了我把好大的一堆炉灰都筛完,他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从他沌浊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对我劳动的钦佩,以及他自身表情流露出来那份自信和慰藉。</h3> <h3>  诚然,随着我们年轮的增加,人的‘斗志也会随时间旷日持久而减弱。每每想起当初与父亲一起劳功的场景,我还是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必定那时父亲是67岁的老人还带着病,而我17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也是燃烧青春的年龄。可以替他分担,帮他做很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 P1989年《牵念我心》笔记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