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园艺师傅

唐瑭

<h3>文字:唐瑭</h3><h3>图片:网络,致谢</h3> <p class="ql-block">认识这位师傅是在1982年,我刚参加工作在园艺场的时候。虽然只有两年时间,却对我的印象很深,在我的人生历程里,似乎又多走了一道磨砺之路。但这也好,生活需要磨砺,人生也需要感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喜欢那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这是南宁市高坡园艺场,离南宁市城只有30多里路程。周闱环境很美,林木葱郁,果园飘香,一排排老式的红砖平房宿舍,搭建在群山环抱之中,而那栋6层高的办公楼,在这里是比较豪华气派的了。</p><p class="ql-block">园艺场分为四个队:稻田队、菠萝队、果园队和养殖队,我分在果园队,种植柑橘。每队大概有40几个职工,在队长的带领下,集体劳动着。那时出勤,象在农村生产队一样还要记工分,一个小本子,记载着沧桑岁月,记载着劳动者的辛勤和汗水。</p><p class="ql-block">果树在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工作方法。春季剪枝杀虫,夏季锄草,秋季收果保苗,冬季施肥松土。一年一年,循环反复。当我每天走在果园里,看着绿色一片,闻着果的芳香,真正累也快乐着。尤其在收果季节,是最辛苦最繁忙之时,汗水从头顶流下来,心里却有一种丰收喜悦之感。看到工人们那摘果的姿势,喜笑颜开,就觉得他们很美。</p> <p class="ql-block">我的这位师傅叫陆传培,担任果园队分队班长,管理着20几号人。对于大我20几岁的师傅,自然又敬之为是我的长者。不用说,拜师学艺更易于近人。</p><p class="ql-block">师傅是文革前毕业的高材生,从事园艺工作近二十年了,满腹的学问技能,往往是从他的做事风格里表露出来,让人敬佩不已。有一次学果树剪枝,我总是看见他把那些粗壮的顶枝剪去,不明白为什么?师傅告诉我,说:这果树啊,一到了春天就长势快,但也要给它一个限度,不能让它一枝独秀,占了别个的便宜。说着,他又演示给我看,一根美丽的独枝瞬间就一剪没了。</p><p class="ql-block">师傅说眼下是成长期,剪去顶枝,有利于果树长出更多的旁枝;要调节好果树生长和结果,衰老和更新的矛盾,建立相对平衡的统一关系,然而进行合理修剪;通过对枝条的剪留,控制促进局部和整体的生理活动情况,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变枝条方向,稀疏密集的枝条,增强阳光的普照……呵呵,就比如一个人,在成长的时候,不也尽量让他往多方面发展吗?</p> <p class="ql-block">师傅的这番话颇有哲理,让我肃然起敬。原来剪枝的道理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啊!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而师傅的传授,也并非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想办法激发你的求知欲。在这样的师傅的影响下,我的恐惧感消息了,使未知变成了可知,从而拓宽了我的视野。</p><p class="ql-block">师傅还常这样说:“果园就是家园“。做一个好的园艺人是要不断磨练的,所谓一年之计育谷,十年之计育树,百年之计育人啊!感谢师傅的一言一行,教我如何做人与做事,让我看到了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够体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格,这就是人们所欣赏的素质吧!我很幸运,遇到这样一位好师傅,这是我的千里之缘,人生最美好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对“师傅”这个尊称,我一向是很敬佩的。在学校,开导我启蒙的是老师,授我以知识的是老师;而走向社会,指导我学以致用的则是师傅,教我做事本领的也是师傅。韩愈在他的《师说》里开头就这样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师者,虽然指的是老师。但我以为,老师和师傅,只在称呼的不同,而其实,都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尤其是师傅,凡初涉人世者,不可不是拜学的对像。</p> <p class="ql-block">我想,向师傅学习应该说是人生一辈子的事,而为我师者,也并非仅仅是资历丰富的长者,即使是教导过我的晚辈也可尊称为师傅。要知道,如今世上新人赶旧人,处在一个“后喻时代”,新的观念新的潮流新的科技,年轻人接受更快,比如电脑,我就要请教儿子。借用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p class="ql-block">很喜欢“师傅”这个名字的尊称,如果自己走在路上,对面的朋友看过来喊我一声:“唐师傅!”我一定也会喜之不尽——感到受宠若惊了!</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谢谢欣赏</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