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玉龙县“2018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第五期送教下乡培训活动

白沙完小

<h3><br></h3><h3> 在“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五月盛夏里,玉龙县“2018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第五期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如期在巨甸镇巨津学校进行。</h3><h3> 5月17日上午8:30开幕式开始,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县教育体育局杨晓泉局长、县教育体育局教科中心主任、教师进修学校和斌校长、玉龙县西部四乡镇中心校校长,县幼儿园园长,县级送课专家组,县教研师训中心,巨甸镇、塔城乡、鲁甸乡、黎明乡四乡镇全体小学、幼儿园教师共计365人。</h3> <h3>  开幕式上,首先由巨甸镇中心校杨尚平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接着杨晓泉局长对玉龙县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做了详细分析,杨局长希望全体教师勿忘初心,坚守岗位,潜心育人。增强信心,提高质量。接着和斌校长对本次培训活动的目的、要求、流程做了具体安排,严格按照集中培训、研究实践、总结反思三个环节进行。</h3><h3> 开幕式结束后培训活动按:小学课赛组、幼儿园课赛组、名师送课研讨组分头进行。</h3> <h3>9:35分主会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琴老师的古诗一首《乞巧》,生动的向同学们展示了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牛郎织女》,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h3><h3>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华琴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读、解、悟、拓四个环节。借吟诵悟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借画面补充,达到补充资料、丰富阅读信息、了解古诗的背景的目的。华老师播放了学生喜爱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动画片,让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领悟“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来由,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继而出示织女的资料,渗透古诗学法,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吟诵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一步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七夕节又叫乞巧节的原因及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h3> <h3>  第二节是由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丽萍老师带来的《年、月、日》,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h3><h3>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李丽萍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目标定位:</h3><h3> 1、任务驱动,利用预学单的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预习、梳理、运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h3><h3> 2、预学成果的分享、解读,以及年历卡、数学书的学习让学生头脑里模糊的知识逐渐清晰,并形成知识网络。</h3><h3> 3、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标一标、填一填渗透农历的知识,感悟中华文明,体现数学的价值。</h3><h3><br></h3> <h3>  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将学和用结合起来,教师实时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分享、交流、表达。重视对话交流,培养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同时还进行查阅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的训练。数学知识是一个体系,我们要将不同的、分散的知识点窜成线,最终形成网络。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起点开始进行教学。另外关注学生学法指导也是孩子受益一生的大事,细化和丰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匹配的素材是孩子发展的保障。</h3> <h3>  最后一节课是英语教学名师余绍央带来的五年级第五单元《My clothes A》部分。本课是对话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伴随恰当的语气、动作等进行有效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收拾房间整理服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有关询问物体主人的表达法。依据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的思想,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又适当补充了有关于服装的新单词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强调学习过程要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即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余绍央老师在本节课中通过视听对话,实物演示表演,游戏操练及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通过真实情景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操练时,教学活动以意义为核心,体现了情境、话题、功能、语法、词汇等这些语言技能活动中必备的要素,听、说、练、用层层推进,促进了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h3> <h3>  下午2:00,由丽江市教育体育局教科所副所长侯俊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策略》。侯老师从教师成长的两条路:自发成长,成为经验型教师,成为培养学生毁灭自己的蜡烛。自觉成长,成为研究型、创造型、学者型教师,成就学生铸造自己的双赢。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需要更多的研究人才,教育人要做有教育思想的人,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我们不能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年复一年,产生怠倦。正好教育教学研究就是一剂良药,坚持撰写教学论文能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课改理念。参与教学研究,提升反思意识能力。改进教学工作,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广泛交流研讨,分享成功教学经验。</h3><h3>然后又从教学论文的写作准备、选题、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提纲的编制、层次序码的规范使用、论文类型、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每一位老师都在思想上被洗礼,头脑中被冲击。</h3> <h3> 当天的另一项议程是,巨甸中心校校长杨尚平就巨津学校集中办学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交流,巨津学校创办于2015年是玉龙县最年轻的一所半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的新模式解决了山区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条件滞后、质量不保证等诸多问题,在玉龙县基础教育瓶颈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典型。是值得的学习和推广的!</h3><h3><br></h3><h3>  最后和斌校长对全县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和斌校长说,本次模拟考采用统一标准化监考,统一阅卷,多维度卷面分析,综合评价。接着对各乡镇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各分段学生数逐一进行分析。</h3><h3>对发现的问题也做了客观公正的分析:</h3><h3> 1、部分学校领导对毕业班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h3><h3> 2、学生双基不扎实,没有良好的习惯。</h3><h3> 3、学生应试能力较差。</h3><h3> 4、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较弱。</h3><h3> 5、卷面上答案书写不规范、不清晰。</h3><h3> 6、部分学生对模拟考的测试态度不好。</h3><h3> 7、作文写作时间分配不合理。</h3><h3>对后一阶段复习工作提出几点要求:</h3><h3> 1、各乡镇要认真分析本次成绩,精心梳理考点,形成网络。</h3><h3> 2、各科教师要注重讲与练的合理分配,避免重复、简单的复习。</h3><h3> 3、对学生要进行专项辅导,落实到人。</h3><h3> 4、各中心校要明确目标、责任,咬住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确确实实的提高教学质量。</h3><h3> 至此,玉龙县第五期“国培计划”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顺利完成!</h3> <h3>  丽江市小学数学李丽萍名师工作室在此次活动中完成了送课活动,工作室成员和梅老师团队完成课赛两节。李丽萍老师、和梅老师完成《年、月、日》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团队成员在此次活动中就课程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效果进行了仔细分析讨论,收获满满。下一步将进行返岗研究,实践提升工作。</h3> <h3>  报: 丽江市教育体育局</h3><h3> 玉龙县教育局</h3><h3> 送: 白沙镇中心校 巨甸镇中心校</h3><h3> 黎明乡中心校 塔城乡中心校</h3><h3> 鲁甸乡中心校</h3><h3> </h3><h3><br></h3><h3> 策划 : 玉龙县教育体育局教科中心 </h3><h3> 教师进修学校 </h3><h3> 文稿: 李丽萍</h3><h3> 摄影: 和梅 和晓会</h3><h3> 校验: 张舟</h3><h3> 审核: 和斌 </h3><h3> 2019年5月18日</h3>

学生

中心校

教师

玉龙

老师

教学

教育

进行

年月日

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