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柔情婍美人

莲年有余

<h3> 李婍,女,河北衡水人,散文家,畅销书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廊坊师专作家班。已出版作品20部。主要作品:历史文化图书《莫问奴归处》《红楼女儿梦》《胭脂魅》《隔岸女人花》《对镜贴花黄》《爱的教育》《五代十国的那些后妃》《五代十国的那些皇帝》《赵四小姐》《月在花飞处》《萧红》《丁玲》《汉朝脸谱》;长篇小说《紫月亮》《舌尖上的战争》;散文集《人生旅途》《紫陌红尘》《夜在窗外》《五个人的天堂》等。作品《莫问奴归处》获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对镜贴花黄》被评为首届河北十佳图书。散文《七夕,中国式爱情》获第二届丰子恺优秀散文奖。</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创作感悟</b></font></h3><h3> 李婍</h3><h3> 近年来,我写的最多的是中国历代女性系列作品。</h3><h3> 从远古时空下对着铜镜细细梳妆的古代美女,到民国烟火里风情万种摇曳生姿的亦新亦旧女子,我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典雅生动的语言,轻松的叙述风格,一一解读那些女性,再现她们繁复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从中寻找能给现代人带来的感染力的启迪作用。</h3><h3> 我努力去做了,力争把历史深处那些已经冰冷僵硬的旧事叙述的生动一些,让那些或哀婉或传奇的人生故事多一点女性的人性化柔情。</h3><h3> 写着写着,一不留神便写了十几部历史女性作品,有收获,也有遗憾。</h3><h3> 感谢多年来给我支持和帮助的诸多师友,我还将继续写下去,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也为了不辜负自己初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一寸柔情</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 李婍</b></font></h3><h3><br></h3><h3> 我的新浪博客曾用过一寸柔情的昵称,一位好友总也记不住这个网名,每每见到我便问:你的一地柔情还在写吗?</h3><h3> 我一片茫然,不知我的一地柔情出自何方。</h3><h3> 他指点迷津,你的博客不是一地柔情吗。</h3><h3> 我恍然有悟,他把我的博客记成一地柔情了,可是,我哪有这么多的柔情啊。</h3><h3> 一地柔情,让我无意中想起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沸沸扬扬飘飘洒洒没有规则满地都是,很泛滥很铺张的感觉,怎么都拾掇不干净。洒满一地的柔情,很博爱啊。</h3><h3> 许多人说我一寸柔情太少了些,就这么短短的 </h3><h3> 一寸,过于吝啬,为何不多一些,一地柔情确实太多了有些浪费,一片柔情总可以吧。</h3><h3> 其实有这一寸已经足够了。</h3><h3> 只有一寸,柔柔的,绵绵的,纯纯的,深深的,浓浓的,很精品的一寸。</h3><h3> 熙熙攘攘满是陷阱满是诱惑的市面上,能经营好坚守好这一寸已经很不错了。方寸之间,这点温婉和缠绵必须精美,必须韵味十足。</h3><h3> 一寸柔情是从古韵悠悠的唐诗宋词中婷婷袅袅走出来的,宋代文人吴文英曾有这样的诗句:“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把一寸柔情描绘得很美,也很凄婉。我喜欢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句,但是不喜欢整首诗的氛围,早春时节听风听雨的凄凉愁绪让人陷进黛玉葬花般的哀怨中,过于伤感。宋代词人王易简的《酹江月/念奴娇》中的“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中的情绪也不好,在衰草寒芜的长安古道边悲悲戚戚的。我喜欢没有哀伤的一寸柔情,杨柳依依中的缠缠绵绵只要魂牵梦萦的离情,不要离伤,离伤总是有的,但要淡淡的,淡到古诗中最美的境地。</h3><h3> 怀有一寸柔情的女子应当温婉贤惠善解人意,这一寸的柔情要柔的恰到好处,具有含羞走,却把青梅嗅的含蓄,顾盼流连的眼波杀伤力不可太强,能醉倒该醉的人就行了。这女子要儒雅知性宽容,如若有些娇媚姿色尚可,就要把美装扮得与一寸柔情相贴切,过了,就没味了。</h3><h3> 一地柔情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啊,读柳咏、晏几道的词,总让我产生一地柔情的联想:偎红依翠,今宵酒醒何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流连于妓家的风流多情男儿自然是处处留情,情满九州。一个女子倘若一地柔情就应当有三十年代大上海交际花的风情和随机应变能力,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对各种各样的男人应当有处惊不乱的应对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情字只是做事的一种手段,撒出一地的柔情,愿者上钩,但是如果你真上钩,未必会相中你;横波一扫倒下一大片,这一片被蛊惑的俘虏中,有些货色或许都不会被正眼瞄一下。</h3><h3> 一地的柔情,多了就泛滥了不精细了不专一了,可选择的对象多了,就容易变来变去的,永远没有什么唯一,也不必渴求什么唯一,呼叫转移很正常啊,业务忙着呐,没空总在你这里磨叽。虽然也叫做柔情,撒了一地,就柔不到哪儿去了。</h3><h3> 一寸柔情发展到一地不容易。</h3><h3> 一地柔情回归到一寸更难。</h3><h3> 那么,有一寸就把握好一寸,有一地就施展一地。</h3> <h3><font color="#167efb"><b>名家评介:</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著名文学批评家苗雨时:</b></font></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关于李婍的《莫问奴归处》</b></font></h3><h3> 从多少有些驳杂的日常诗意书写转向专注女性的情恋世界,并且从现代转向古代。这一转向,使她的创作有独立自足题材领域和审美空间。从分散到集中,为读者提供了一处独特的人文风景。</h3><h3> 创作进入自由状态。这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表现。她过去的散文虽也中规中矩,但多少有些拘谨。而这部作品则完全放开了,它仿佛如歌的慢板,从容自在,不带任何刻意性,当叙事时则叙事,该抒情处则抒情,或征引或阐发,挥洒自如,无拘无束,一任心泉流布,在婉而有致的叙述中,最终总能抵达极致的精神境地。</h3><h3> 她的语言优雅、柔媚也不乏鲜活和谐趣。其文化语境是古今贯通的,它是现代人用现代话语讲古代故事。如果说还不能完全烙印出作者个性特征的话,但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调性、韵味和风致。</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b>关于李婍的《隔岸女人花》</b></font></h3><h3> 这部《隔岸女人花》,作者更把笔触伸向民国年代,揭示和展现了历史错动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讲述了那飞花流年岁月的一系列新女性的爱情故事和人生运命,记叙了她们的浪漫与梦想,向往与追求,以及失落与忧伤。不仅逼真地再现了记忆中的历史影像,也使她对女性文化的探寻与体察进入一个新的更深邃的层面。</h3><h3>……</h3><h3> 纵览全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和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她不仅从浩繁的史料中广泛搜集,打捞钩沉,细心地找出一个个民国年间的传奇女子,并聚焦在她的爱情故事,经过审视、辨析,拂去灰尘,还历史本来的面貌,而且写作时,更是以满怀深情,重返历史现场,直击人物的命运,与她们交流与对话,聆听她们哀伤的倾诉,她甚至进入到人物的心灵,感同身受地和她们一起面对波折的命运,与她们同哭同笑,同喜同悲。这样,通过她以心灵和泪水的洗刷和塑造,那一个个民国女子活了起来,栩栩如生的来到今天的人们面前,讲述她们各不相同的悲情遭际……。因此,这部著作是作者用生命写成的。她用自我的女性生命,扶起和托举出了那些民国女子辉映现世的鲜活的爱情生命。放下书稿,掩卷默然,颇为感动,对那一个个历史女性的运命,不胜慨叹、唏嘘和思绪万千……</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关于李婍的《丁玲》</b></font></h3><h3> 最近,女作家李婍新出版了一部女性文学传记《丁玲》,这是她的第二十部著作了,与她之前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部作品也是以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展现了丁玲传奇的一生,她以女性视角把读者带进书中,娓娓道来,开合有度,舒卷自如,用散文式的语言,为读者奉献出又一部有韵味有深度有广度的经典力作。</h3><h3>李婍的作品,因为带着浓重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切入点并不宏大,却新颖独到独辟蹊径,平淡的背后蕴含对人生和生命宇宙思考,读着,便被包裹在温柔轻松愉悦的语境中,不由自主投入进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李婍| 七夕,中国式爱情</font></b></h3><h3><br></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七夕的雨</b></font></h3><h3> </h3><h3> 记得七夕总是爱下雨的,在山东有些地方,人们管七月七的雨叫做“相思雨”或者“相思泪”。</h3><h3> 由此来说,七夕的雨是该下的,今年的七夕偏偏无雨。</h3><h3> 缺少了雨水滋润的中国情人节就缺少了悲怆的审美情趣,中国式的爱情之美好只有在悲剧色彩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演绎和展现,就像自古及今的情诗,无不充满美丽的忧伤。</h3><h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吧。短短的几句诗把天河两岸的一对情侣相思不得相见的情态描绘的生动形象。盈盈天河水隔不断爱情也隔不断相思,却可以使天各一方的有情人脉脉不得语,他们不可以发短信,也不可以上网聊天,只有默默承受,忍着!一忍忍一年,到来年的七月七搭成鹊桥才得以匆匆相见,见了面自然就得哇哇痛哭,感天动地的哭声怎能不顿做倾盆雨?这雨该就是相思泪化成的相思雨吧。</h3><h3> 倒是无雨的冬日里那个西方情人节更显得活泼随意一些,一束玫瑰一瓶香水几块巧克力,只要自己认定有点喜欢她或者他,尽管送上去,都不必太认真,情人节也可以当作愚人节过,没有谁为谁哭泣,只有半真半假的游戏。</h3><h3> 我们的情人节太认真太沉重甚至太隆重了,天上人间都调动起来,让苍天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都感动的泪流满面,让人间到处变得烟雨朦朦。</h3><h3> 在细雨霏霏的日子,在中国情人节的忧郁气氛中,正在某一种感情纠缠中的男男女女们的心情也会阴天下雨吗?</h3><h3>还好,今日无雨,这个无雨的七夕,想必人们的心情也是晴朗的。</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牛郎织女</b></font></h3><h3> </h3><h3> 不知为什么中国的神仙都在天上。</h3><h3> 在浩淼无际的天上过他们的日子也就罢了,最烦人的是经常有个把不安分守己的,悄悄遛跶到地上的人世间骚扰一回。天上的仙女个个美丽可爱,人间的凡胎俗子哪经得起这种美人计的诱惑啊,漫说古代读书读的有些呆呆傻傻的董永,即使今天聪明伶俐的帅哥也照样将计就计。</h3><h3> 织女贵为天庭里的公主,一般男仙人她是看不上的,一般人也不敢招惹她。遇上牛郎是个意外,她寂寞难捱到人间观光旅游,就意外地和牛郎相遇了。许多一见钟情都产生在意料之外,越是意外碰撞出来的火花越灿烂。</h3><h3> 牛郎则属于无钱无知则无畏的那种比较迂腐的凡间男人,对遥远的天宫他没有什么概念,天上掉下个七仙女,啪嗒砸在他身上,换个聪明人也要琢磨琢磨这样的女人能往家娶吗?牛郎毫不犹豫就娶回家了,爱情往往就喜欢光顾这种傻人。</h3><h3> 女人的爱情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实你认定的那棵歪脖树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是一棵比较差的,但是你就认准了他,即使有再好的也难入脑入心了。织女作为天上的仙女,居然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h3><h3> 天上如织女般痴情的女人不知多不多,因为我们不了解仙人的情感生活。天下如牛郎般痴情的男人确是不多,身边见识过太多太多的负心汉,牛郎的执着让我们对天下男人刮目相看,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坚守的,忠诚地按照曾经的诺言一年一度赴鹊桥会。牛郎作为凡间男子,在人世间自然找不到织女那样的美丽高贵的女人,但是,保不齐就有个把年久失修的小寡妇主动上前勾引骚扰,此类女子虽然不美但是实用,如果牛郎立场不坚定,也未必能一贯的坚守,漫说千年万年,三年五载都支撑不下来。</h3><h3> 远方的爱情浪漫凄美,那应当是高层次的世间情爱,必须有真正的爱情做支撑。</h3><h3> 所以我敬佩织女,更敬佩牛郎。</h3><h3> 一般女人没有勇气做织女,一般男人也没有勇气当牛郎。</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王母娘娘</b></font></h3><h3> </h3><h3> 楚楚动人的七仙女舒着广袖从云里雾里飞来了,和董永恩爱了一把,迫于天宫中央政府和高干家庭的压力,又舒着广袖飞走了,留下天上人间爱情的泪水和惆怅。于是人们把痛恨的目光集中在王母娘娘这个老太婆身上,觉得她是爱情的罪魁祸首,让天上人间美好的情爱历尽磨难,有情人只能在每年的“七夕”匆匆晤上一面,之后又是一年漫长的分离和思念。不过站在王母娘娘的角度换位思考,也是无奈,人家天上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全了天上人间的爱情,就破坏了人家的制度,给爱情一个“七夕”,已经睁一眼闭一眼满人性化了,人间男男女女的感情尚且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更何况憨愚的董永搞了一个远在天上的仙女美媚,能不费些周折吗。</h3><h3> 其实王母娘娘召回女儿是必须的,爱情是一回事,亲情是一回事,作为过来人,王母娘娘以经验之谈以为时间长了,女儿自然就把地上那个男人忘却了,慢慢就会移情别恋,爱上天上的什么神什么仙,她没想到织女就认准了地上那棵歪脖树,下定决心就在那一棵树上吊死,天上即使有再多的歪脖树,她连看都不看一眼。</h3><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中国式爱情</b></font></h3><h3> </h3><h3> 被千古积尘压得沉甸甸的远方爱情有些沉重,却味道醇厚,拂去历史尘埃依然闪烁人性的光芒。远方爱情,困难的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心的距离,如果让心灵贴近就能弥补空间的距离。</h3><h3> 有一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远距离的爱情有时候很美丽,但更多的时候是凄苦和无奈。爱着远方一个人,除了思念还是思念,夜夜魂梦相牵,相思漏短,孤枕难眠,心薄裘寒,泪眼凝霜,这种牵肠挂肚的相思在遥远的古代更加刻骨铭心。就那么干巴巴的想着,想啊想啊,最后连对方什么模样都想不起来了,还在想。唐代的白居易把这种思念比作相思始觉海非深,宋代的晏殊则说: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元代的王实甫把相思写得形象生动: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h3><h3> 织女,一个独守空房温婉柔曼妩媚的女子,怀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思念之苦在眉头和心头交替着,在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惆怅中渐渐红颜老去,她思念期盼君心似我心,期盼远方思念的那个人不负相思意。路迢迢,心遥遥,无数青春,无数良辰美景就在思念和期盼中苍桑下去,她似乎无怨无悔,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不悔。</h3><h3> 好在还有一个七夕。</h3><h3>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鹊桥会,相思泪肯定会流的,但泪中不仅仅有悲更含情,片刻的欢愉,他们一定倍加珍惜,不会一直就那样傻傻的哭下去,千丝万缕的思念、爱意悠悠的柔情化作无限缠绵,天上娇媚的仙女一定比地上的俗女子更风情万种,撩人情怀,勾人魂魄。</h3><h3> 每年拥有一个“七夕”,给爱情一个通行证,这对天上人间的有情人算是幸福的了。许多地上的爱情远没有这样幸运,拿着旧船票满心惆怅站在船边不能登上客船的,两情相悦咫尺天涯的,其实比这天上人间的爱情更痛苦。</h3><h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话是大宋才子秦少游说的,但是更多人还是喜欢平平淡淡,朝朝暮暮的爱情,有情人厮守在一起慢慢变老虽然有些平庸,没有天上人间的情爱那样浪漫经典,却是有情人追求奋斗的终极目标。</h3><h3> 当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瞬间,我们为真挚的爱情强烈鼓掌,掌声过后,地上许多女子都是泪眼濛濛,其实她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比织女幸福,织女还有个痴情的牛郎,她们只有满心的累累伤痕。</h3><h3> </h3><h3> (<font color="#b04fbb"><b>本篇作品获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王国桥| 作家李婍和她的女人们</b></font></h3><h3><br></h3><h3> 想起2010那一年。</h3><h3> 那一年似是被朋友挟持的一年。五月的时候,朋友刘守安给我拿来他的散文作品,凡80篇余,说是要出书。中秋时节他又拿给我看他新写就的60篇。这个逃离了文学圈20多年的作家像是疯了一般杀了回来,简直就是个写作机器。刘守安弄得我很难堪,心想,我怕是要废了。</h3><h3> 那两年因颈椎出问题,眼部视力也很困难,很少阅读,况笔下文字?可朋友的作品是必须要读的。刘守安的电话从石家庄打过来,问我下一步写什么,怎么写?这很是让我语塞。心想,我若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就不会成废人了。我说,写你想写的……写你能写的吧。</h3><h3> 也就在这个时候,女作家李婍来了,送我一本她刚刚出版的散文集《莫问奴归处》。</h3><h3> 朋友们的事,了得。</h3><h3> 我和这个女作家是有故事的。三十多年前曾做过两年同事。在《廊坊文学》做编辑,那时候我是已婚单身,她还是待自闺中的秀女,刚刚走出大学院门,是从廊坊师院作家班笼子里飞出来的金鸟。</h3><h3> 那时候廊坊的风沙之大是著名的。院子里的丁香开和不开似乎和我们没关系,各自关住屋门,把风沙挡在外面,青灯长卷“修行”也苦。后来居然都离开了这个“寺庙”,虽然仍同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讨生活,却是各自奔波着自己的辛苦。平日里觉得她就在眼前抿着嘴笑,但见上一面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h3><h3> 带了这样一种心境读李婍的书。</h3><h3> 中秋的那些晚上我打开了李婍的《莫问奴归处》,单是这本书的装帧就给了我一种很有“文化”品质的感觉 。幽黄的纸配以古代美女画,一种“作旧”的情味传递出遥远而沉静的文学之特有的气息。文章很好读,几十万字,每一篇都是独立的,又是关于美女的爱情故事,才情故事。或关乎诗,或歌、舞、妓。既写美女们的情感经历,又写她们在各自历史时代的沉与浮……一口气读下几篇,突然找到了回答刘守安的那句话。“写想写的,写能写的。”看来这不是一句“太废”的话。作家李婍独自开出了一条路,读书,和古人对话。她写了一群历史上的美女,并试图解读这些走得遥远了的女人的生活情性,把曾经的传奇写成了普通女人的普通生活、私密生活,有故事、有作家自己的思想认知,文字也很有趣。</h3><h3> 应该说,有一种文化现象已经热闹了很久,如今依然很“潮”。比如“玩儿古董”的,“探索与发现”的,“百家讲坛”的,这个演绎、那个传说……有意思的是人家都是为了“钱”去,李婍呢,只是一路向“前”去。李婍的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古玩圈里的“做旧”、“高仿”,人家是以假乱真,李琦却是把旧的弄成了新的。有旧有新,李婍很智慧。</h3><h3> 《莫问奴归处》激活了一群历史美女、明星。</h3><h3> 人说女性作家多有自己的生理情性,其写作思想也很有性别特点,细腻而又往往带一点“巫性”。有才情的女作家尤甚。</h3><h3> 李婍是一个不太爱热闹的人。李婍安静地坐在屋子里读书,那神态,绝对能像小孩子搭积木,任你“西窗雨”。我想,是一个春天,太阳懒懒的,人也谴倦,李婍就轻轻推开了一扇门,自己走进了一个属于历史的天空,在一片烟云苍茫中施了一点“巫术”,就有一群走在古道边上的历史美女、才女们重新活了过来,梳洗打扮,象旧戏舞台上的人物,粉了墨、舞了袖,燕语莺声地走到台前来。每人都有一段故事,很象一折戏,爱恨情仇……</h3><h3> 李婍让我想起了西方那个传说中泥做的美女“潘多拉”。这小女子因为好奇打开了一只“魔盒”,于是,妖魔和邪恶一股脑全都跑了出来。李婍也是好奇,只不过是“借尸还魂”,给我们带来了一片凄美,一群美丽——带来了一群历史舞台上的才女、明星。</h3><h3> 李婍的这本书里弄活了一群人物。一般说来,塑造人物主要是小说的任务,讲故事也大体都是小说的长项,李婍在这本散文集里用了来。当然,她不是小说,更象“故事新编”。也许有读者说,小说里的人物是虚构的、假的,这里是历史的,是真实的人物。</h3><h3> 关于历史的真实永远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做了这么多年新闻,对历史的真实有了另一种认识。不要说司马迁,单是《尘埃落定》里的“书记官’惨烈之死,让我对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你身边的人的真实都多多少少打些问号。任何事物,一旦进入了文字记写,便蒙上了一种人为的情感色彩。也许有人说,小说里的人物毕竟是虚拟的。这也无妨,如今网络上那虚拟空间里的人,真的假的?鲁迅先生曾不管计划生育的国策,弄出来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扔在了世间,活在我们身边,奈何?当然,李婍是把这些人物当作历史的真实人物去写的。</h3><h3> 看得出,李婍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其资料的搜集,史料的考究很是费了心神,又何况她要寻找的是“为我所用”的。</h3><h3> 也许还有人一定要找出李婍文章里哪些哪些不真实,历史不是那个样子的,另一种记载是什么样,传说是怎么样……这就犯傻了,就算李婍哪里真的弄错了她也不会承认,她也不想承认。因为她写作的目的不是考究历史,她要传递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思想认知,自己的思想情感。真的错了也无妨,在李婍笔下的这些人物就是这样,你要哪样那是你的事。</h3><h3> 李婍是个会读书也是一个会用书的作家。会读书又会用书的乃为真“学问”。</h3><h3> 一本书,搭建起历史与现代的桥梁。</h3><h3> 阅读《莫问奴归处》,可以说,作家带我们走进了一群有血有肉,有着鲜明性格的和超凡智慧的才女明星的生活环境,也可以说她把这些美女明星从历史的隧道带到了现实的空间,曝光了她们的私密。我想李婍的真实目的是把历史和现实两相对照,读者也一定能从书里找到现实中的什么。</h3><h3> 女人在生活中为爱情奔波,女作家更关心女人的爱情。从这一点上看,女人要比男人勇敢并坚韧得多。</h3><h3> 爱情是一个美好的事物,也是一个很险要的领域。人性很有意思,即欲望美好又喜欢探险。想一想女人有多么地了不起,她们从内在灵魂到外在肉体一直走在一条险要的道路上。如果是草根野花们的爱情也就罢了,穷困着也美好着,只要“爱”,一般没有人打扰。若然高贵,美丽超凡再才慧过人,这些人的爱情就不一般了。权势、钱势、政治便都挤进爱情里边来,诸多凶险。李婍笔下的这些美女、才女、明星大都是走在了这样的一条路上。</h3><h3> 阅读李婍,阅读李婍笔下的美女,着实被吓到了。</h3><h3> 几年的时间,李婍以现代智能的时光速度,一路拈花惹草,让历史上的众多美女在阳光下集合:《红楼女儿梦》《胭脂媚》《隔岸女人花》《对镜贴花黄》《爱的教育》《五代十国那些后妃》《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月在花飞处》……十几部作品漫散开来。这样的一种播种和收获实在令人惊讶,我几乎认不得这美女哥们儿了。而李婍依然轻松而安闲地走着城里的马路,一任风摆长发。</h3><h3> 面对李婍累摞起来的著作,突然发现,历史这棵大树纷繁的枝桠上居然结出那么多美而奇异的果实。而百年千年后,却被李婍这样一个好奇的女子作家摘了下来放进自己的书兜里。想想便觉得也是一个传奇,就发生在眼前。</h3><h3> 面对李婍,熟悉而又陌生,读不懂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李婍‖ 奴归何处</b></font></h3><h3><br></h3><h3> 岁月无情,一切的姹紫嫣红都会随风吹雨打去。</h3><h3> 在今天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曾经,世世代代行走过怎样一些女子,她们也青春过,美丽过,也有过一如我们正在上演着的爱恨情仇,总想从远逝的历史烟云中捕捉些许有关女子的生动影像,聆听她们的一声叹息。</h3><h3>奴归何处,几乎是历朝历代所有女子的一声诘问。</h3><h3> 当女人们日渐走进城市,成为白领,很中性地坐在办公室,很浪漫地把玩着红酒,很小资地搅动着苦咖啡,内心深处依然有一处迷惘,她们的迷惘和苦衷,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看似幸福的表层下,激荡的是怎样的思绪,男人们不知道。</h3><h3> 偶尔走进灯红酒绿的歌舞厅,杯觥交错浅斟深醉间,男女紧紧相拥迷离的眼神中,女子即使不把自己当做奴,男人也用他们的气势把你打压在奴的位置,所以,很少再端起酒杯,很少走进歌舞厅。</h3><h3> 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即使你看似很强大,你是王熙凤式的女强人,在某些方面照样是奴。</h3><h3> 女人不愿为奴,却难摆脱奴的命运,昨天是这样,今天依然。情归何处,爱归何处,女人自己说了往往不算数,女子的本性让她们心甘情愿在情感上沦为奴,固守着一份动荡的风雨飘摇的爱情,直到自己的坚守已经土崩瓦解,还不忍寻找新的归处,其实原来住在这个爱情城堡中的男人早已住进新的城堡,早已忘记了还在苦苦守望的这个奴。</h3><h3> 莫问奴归处,只是女子的自怜,有谁会在乎你归何处,谁会问你呢,只是你的自问自答罢了。</h3><h3> 奴去也,莫牵挂。谁会牵挂你呢?</h3><h3>奴归何处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去寻觅吧,一定寻觅一个最适合你的相对安全的归宿才好,千万别再受伤了,弱女子经受不起太多的伤害。</h3><h3> 奴归何处?含着泪水扭转身,不要回头,不要让人看到你泪水留下来,冲掉脸上的脂粉,花自漂流水自流,何处不是归处。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下,我看到无数袅袅娜娜女子的背影,她们怀着一腔愁绪,走进泛黄的历史深处,不断又有新的背影填充上来……</h3><h3> 写于《莫问奴归处》出版发行之际</h3><h3> </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莫问奴归处》李婍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 此书获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b></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b>著名文学评论家张东焱:</b></font></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关于李婍的《莫问奴归处》</b></font></h3><h3> 我们追问人性的缝隙,其实就是追寻心灵的缝隙。其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写出人物对自己的背离,性格的多面性以及关键时刻溢出常规的行为等等。譬如,美女的丑行;热爱生命者的决绝弃世;儒雅者的野性鲁莽;才女的智商在爱情面前的零判断力;淑女的疯狂报复性等,都是人对自己性格的出轨,这样才是真实丰富的人生和真实的心灵存在。</h3><h3> 总之,《莫问奴归处》再现了古代女性繁复多彩的经验世界和心灵时间。这个世界的核心是守望爱情,守望生活,守望被压抑的欲望。作品既写了女性各种欲望被压抑的强大自虐性,也写了女性欲望释放、宣泄的穿透力。这种女性生命的召唤与对女性心灵缝隙的发现、发掘是始终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性别姿态是明确、放松的,她写得随性,所以往往更机智、犀利,间或穿插记录民众网上的疯话和作者自己的心里话,可谓古为今用,隐喻比附,笔调自然。作者的审美态度与《也在窗外》相比,也趋向平和、深沉。特别是对抗不再进入作者烛照女性命运的文化结构,而是更多地着眼于人学的大背景。她断然拒绝女性寄生的生活方式,对主动、自由、自在的生活采取肯定认同和赞扬的态度。对女性自身的弱点也给以客观冷静的审视,能比较洒脱地面对一个个女性的故事的悲剧、喜剧和正剧,不懈地寻找女性自身的解放之路。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表现和揭示人的灵魂的真实,揭露用平凡的语言不能说出的人的秘密。”《莫问奴归处》中,多篇故事旨在“说出人的秘密”,追问人的灵魂的缝隙,并且大体完成了精神对精神的对话,这种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人的一生中,总会留下许多致命的伤口,作家不是卫生员,这种伤口并不因作家的抚摸与体贴而愈合。一个人,顺也好,逆也好,其实都脱不开灵魂孤独的境地,你只有正视它,并没法克服它,自由和快乐才会向你招手。</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关于李婍的《丁玲》</b></font></h3><h3> 李婍在《丁玲》里,还巧妙地悬置了道德判断,十分固执地坚持“写情”的路数,这是颇有见识的选择。专一是爱情的本性,却难成为人的本性,尤其不是血肉男女的本性,忠诚的爱情都是靠了克制人性的自然倾向才得以维系的。撒谎者不畏惧上帝,却惧怕凡人。丁玲不是撒谎者,她的光明磊落的爱情,如初升的朝阳,可歌可泣。用歌德的名言“永恒之女性”来总括,实不为过。丁玲生就一尊情欲饱满的身体及一颗敏感之心,她成就了文学,也成就了几个成长的真男人,而非登徒子。在爱情之中,丁玲更深刻地彻悟了人生和女性。她的内心不再有奴性幽灵。恋爱是短暂的,而生命的绽放却是永恒。优秀作品是道德判断悬置的领域,这正是小说的道德和智慧之所在。</h3><h3> 读李婍的《丁玲》,若清风徐畅,滋润心田。融情抒写之间,荡涤着女主人抖落精神奴性的深层意蕴。“抖落”,其内核是昵近“心灵的自由度”,且断然挣脱精神的锁链。那些灵魂寄宿之人,其奴性深植于心。作为人性最大的弱点,奴性,迫使人们的心魂在传统面前低头,使个人的身体充满了陈旧的精神,直至把它们变做一座座只有骨灰和腐物的坟墓(纪伯伦语)。奴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存在,它可以把人的身体变成影子,把人的声音变作回声。“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李婍笔下的丁玲,不是低温之人,她喧嚣的脸庞,百感交集。她之抖落奴性的心路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女人是月亮”的依赖、依靠、依附;②“女人不是月亮”的觉醒、挣脱、抗衡;③“女人也是太阳”的平等、自豪、沉静;④“女人认识你自己”的警策、自省、彻悟。不单丁玲,几乎所有中国知识女性,大多走着或走过这样的一条成长之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隔岸女人花</b></font></h3><h3> 李婍</h3><h3><br></h3><h3> 一转身,回眸就是百年。</h3><h3> 民国女子有些人有些事,似曾就在眼前,那醉人风情还氤氲在没来得及泛黄的空气中,那迷人的笑靥还生动在旧上海的月份牌上,那缠绵的爱情还凄美在留声机的老唱片中,她们却已经渐行渐远,变成一片朦胧美丽的红雾。</h3><h3>美丽总要老去,总要流逝,唯有爱情,不管有过多少悲伤多少惆怅,却可以变成了千古传奇,生生不息地流传……</h3><h3> 特殊时代造就特殊的爱情,乱世中的民国爱情女子有些唯美,有些凌乱,有些不真实,红唇间一缕香烟,一袭修长旗袍的民国爱情不同于之前历朝历代的呆板,也不同之后的浮躁和喧哗。</h3><h3> 民国纯天然的绿色爱情,让中国女子的爱情第一次自主呼吸。从千年禁锢和桎梏中骤然放松了一点手脚的民国女子,面对前所未有的崭新世界,她们跃跃欲试,一些最先觉醒的女子开始走出家庭,寻求社会空间和心灵解放。在中西交融的浮华中,她们的爱情生活显得凌乱和不真实,她们敢爱敢恨,飞蛾扑火般投入到自认为很唯美的爱情中,却留下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惆怅。</h3><h3> 她们虽然开始有了女权意识,但是,依然是最弱的弱者,骨子里依然是守旧者角色。</h3><h3>新思想旧道德不但禁锢了她们的爱情,也禁锢了她们的道德和观念。她们一边憧憬着女权,一边在爱情上寻找在精神、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呵护支撑她们男人做靠山,为了爱情不惜把自己的姿态低到尘埃中,不惜做情人做二奶。她们一边精神彷徨着,一边大胆行动着,一旦爱情失手,就会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h3><h3> 另外男性世界对这些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在思想和观念上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男女爱情角色和理念的不对等,致使她们自认为美好浪漫的爱情理想无法实现。所有的爱情,出发的时候,美丽光鲜,经过一轮实战之后个个都变得千疮百孔,碎成一地碎片。</h3><h3>民国时代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反叛、觉醒和抗争并不能改变爱情走向幻灭的结局。往往是女性意识越强,精神内涵越丰富,受得伤害越惨重。</h3><h3> 民国一个个唯美的、凄婉的爱情传奇,是一曲曲最悲哀的旧日情歌,漫化成沉醉婉转的时光流水,在老式唱片中以独有的韵味慢慢吟唱着。她们每一个人的爱情故事是独有的,但是,爱情中的人性光辉古今中外却是相通的,曾经有这样一些乱世佳人,曾经在人世间这样爱过,活过,她们的故事对后来的人们依然是启迪,读她们的故事,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h3><h3> 写她们的故事,总有时光倒流的恍惚感,恍然间自己也常常会幻化成一个民国女子,脚步轻轻地走进她们中间,陪她们叹息,落泪,陪她们在旧日的光影中手握一卷旧书,很小资地寂寞在午后的茶香中……</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李婍‖谁家女儿贴花黄</b></font></h3><h3><br></h3><h3> 《对镜贴花黄》,我的一部书的书名,这是一本女性韵味很浓的图书。古色古香的封面设计,古韵悠悠的书名,马上让人联想到遥远时空下对着铜镜细细梳妆的古代美女,一股古雅的气息穿越时空扑面而来……</h3><h3> 这本书是多年来对中国古代女性系统研究的又一成果,该书沿袭了自己一贯的文风,独特的女性视角,典雅生动的语言,深刻灵动的思想以及亦庄亦谐,鲜活、谐趣、幽默、轻松的叙述风格。</h3><h3> 曾经在古旧的岁月中,古代仕女画为中国封建农耕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过一点亮色,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画面上虽然以女性角色为主,但是因为男画家们的男性审美视角和审美标准,古代仕女画的本质还是男性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h3><h3> 古代仕女画以年轻美丽女子为表现对象,为欣赏者传达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中国许多古代仕女画取材于传统故事,如果仅从画面上看,根本看不明白画面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镜贴花黄》就是从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入手,解读那些古代著名的仕女画,再现古代女性繁复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从那些富有感染力的画作中,找寻一些对今人有启迪作用的感悟。</h3><h3> 用图文互解的方式是这个书的一大特点,一边欣赏古色古香的仕女画,一边读画作的解读文字,这种解读不是简单的画评,而是触动人心的一个个或哀婉或传奇的人生故事。这些古代女人伴着她们的传奇故事穿越时空,走近读者,把她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时空下她们彼时彼刻的喜怒哀乐传递给今天的人们,让读者在心灵深处产生深刻的悸动。她们或许是《步辇图》里大唐帝国皇家最雷人的美女仪仗队,或许是《捣练图》中在捣练声中消磨爱情的寂寞宫女,或许是《瑶台步月图》中在月光下默默思念情侣的宋朝闷骚女人,或许是《王蜀宫妓图》中一身妩媚的王蜀后宫的女人们。</h3><h3>作为女性作家,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代仕女的爱恨情仇,便多了一些女性的关照,让那些传奇故事多了一些女性的人性化柔情,这种女性的柔美视角,使原本一些在历史深处变得有些冰冷生硬的旧事,染上了些许阴柔和灵动。</h3><h3> 《对镜贴花黄》的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西风吹书,随便翻开一篇读来,都是一个独立成章的小品,跳跃式、碎片化为特征的阅读方式更适合现代人阅读。</h3><h3> </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对镜贴花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2014年被评为首届河北省十佳图书</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2015年入选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b></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李婍|纤笔一支谁与似</b></font></h3><h3><br></h3><h3> 《丁玲》自序</h3><h3> </h3><h3> 那个寒意料峭的初春之夜,终于完成了《丁玲》的初稿。</h3><h3> 长吁一口气,望向窗外烟笼雾罩的夜空,心中骤然轻松很多。那一夜,难得睡得很香,无梦到天明。</h3><h3> 这些年,写过无数历史女性,感觉最难把握最不好写的便是丁玲。</h3><h3> 这个女子,集民国文艺女子的小资与革命女性的铿锵于一体,文学,爱情和政治是她一生的三个主题。</h3><h3> 丁玲曾是旧式家族的大小姐,祖上辉煌的背景让她的父辈有足够的钱财做悠闲公子哥,那样的幸福时光过眼烟云般在她的童年时代散去。父亲逝去后,当这个四岁的小女孩和母亲坐在租来的小轿子中,孤苦伶仃回到常德城西外婆家的时候,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会是另外一种景象。</h3><h3> 她注定做不成大家闺秀,寄人篱下的女孩没有底气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安坐闺房,扮出发髻斜坠眉纤入鬓的娇媚。</h3><h3> 她有一个新潮,心理强大的母亲,母亲三十岁走进女子师范学校读书,这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强悍自然会影响女儿的一生,丁玲惊世骇俗波澜壮阔的人生,便从这里出发。</h3><h3>在人生路上,她彷徨过。青年时代,留着短短剪发,穿着素色学生装的丁玲也曾踟蹰北平街头,为她寻找不到生活道路而落寞惆怅,一如她笔下的莎菲女士。</h3><h3> 她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反叛精神,不依附他人,追求独立个性的女子,与那个时代万千女子不同的是,她还是一个追求进步,追求革命的女子。民国诸多才女中,唯有她义无反顾选择了一条曲折的红色道路。她是左联的女作家丁玲,她是国民党监狱的女政治犯丁玲,她是在延安被革命领袖称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她是新中国的作协领导丁玲,她是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的丁玲,她还是被打成右派发配北大荒且坐过秦城监狱的丁玲。</h3><h3> 有作家评价:“丁玲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道悲壮的风景,足以妆点照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h3><h3> 独特的个性气质也影响她的爱情。在爱情上,她永远是一棵橡树,渴望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爱过的每一个男人,都曾经是她志同道合的战友,无论是投入过浪漫真情的丈夫“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无论是擦肩而过一生彼此牵挂的蓝颜知己冯雪峰;无论是噩梦一场有过无限遗恨的冯达;无论是挚爱深沉白头终老的陈明,任何一段爱情中,丁玲都展现一个真实的女人最真实的一面。一个真实的女子,会始终的以爱去生活,她的生命中不能缺少爱情,丁玲便是这样的女子。</h3><h3> 这个女子苦过、痛过、哭过、笑过、辉煌过、沉寂过,二十年代的长沙,她是一身素雅学生装的民国美丽女中学生,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她是一袭精美旗袍的妙曼少妇,四十年代的延安,她是身着灰色粗布戎装的八路军干部,五十年代的北京,她是身穿朴素制服的文化高干,到生命最后的年月,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丁玲,是一个头发全白,满脸皱纹,穿着布衣布鞋的老太太。此时,她已经遍尝人间百味,一切表象的东西,在她眼里,都是过眼烟云了。</h3><h3>生命最后的日子,她语调轻松地和家人说着玩笑话:“你们大家高兴吧,我肯定能成佛。”</h3><h3>那时,她参透了人生,唯一舍弃不下,唯有爱情。弥留之际,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丈夫陈明说的:你再亲亲我。</h3><h3> 这样敢爱敢恨的真实女子,唯有丁玲。</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张东焱︱点评李婍新作《丁玲》</b></font></h3><h3><br></h3><h3> 李婍新作《丁玲》,重心写丁玲为女人的存在与际遇。该书属于“非虚构写作”范畴,强调在场的力量,解释、反思是关键词。实生活比虚构更精彩,经验的故事比想象的情节更有魅力。</h3><h3> 《丁玲》毅然甩开搅乱于人物的各种政治命名及诸类是非,严谨、鲜活地呈现她在追爱道路上,外抖落男权歧视,内抖落奴性羁绊的惊世人生。有见识有创获,视阈新阔。</h3><h3>这是种比纪实文学更为“讲人情”的写作,对业障深重之人,其难度更甚。</h3><h3> 丁玲的故事最难写,她历尽坎坷,除外在因素外,与其性格轻度变异紧相关。人热情有余,刻薄相伴;“争胜好斗”,四面出击,伤了不该伤的人。《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她的“替代品”没找对。在她自身,“我依然是个王者”。这是另一个丁玲了。只可惜,“刘郎已恨蓬山远”哪!</h3><h3> 李婍在《丁玲》里,还巧妙地悬置了道德判断,十分固执地坚持“写情”的路数,这是颇有见识的选择。专一是爱情的本性,却难成为人的本性,尤其不是血肉男女的本性,忠诚的爱情都是靠了克制人性的自然倾向才得以维系的。撒谎者不畏惧上帝,却惧怕凡人。丁玲不是撒谎者,她的光明磊落的爱情,如初升的朝阳,可歌可泣。用歌德的名言“永恒之女性”来总括,实不为过。丁玲生就一尊情欲饱满的身体及一颗敏感之心,她成就了文学,也成就了几个成长的真男人,而非登徒子。在爱情之中,丁玲更深刻地彻悟了人生和女性。她的内心不再有奴性幽灵。恋爱是短暂的,而生命的绽放却是永恒。优秀作品是道德判断悬置的领域,这正是小说的道德和智慧之所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张东焱︱点评李婍新作《丁玲》之二</b></font></h3><h3><br></h3><h3> 读李婍的《丁玲》,若清风徐畅,滋润心田。融情抒写之间,荡涤着女主人抖落精神奴性的深层意蕴。“抖落”,其内核是昵近“心灵的自由度”,且断然挣脱精神的锁链。那些灵魂寄宿之人,其奴性深植于心。作为人性最大的弱点,奴性,迫使人们的心魂在传统面前低头,使个人的身体充满了陈旧的精神,直至把它们变做一座座只有骨灰和腐物的坟墓(纪伯伦语)。奴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存在,它可以把人的身体变成影子,把人的声音变作回声。“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李婍笔下的丁玲,不是低温之人,她喧嚣的脸庞,百感交集。她之抖落奴性的心路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女人是月亮”的依赖、依靠、依附;②“女人不是月亮”的觉醒、挣脱、抗衡;③“女人也是太阳”的平等、自豪、沉静;④“女人认识你自己”的警策、自省、彻悟。不单丁玲,几乎所有中国知识女性,大多走着或走过这样的一条成长之路。</h3><h3>应当承认,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逻辑还是观念层次上,对女性歧视的男性霸凌根深蒂固,性和性别的分离,简直是对女性的肢解。中国十七年或文革时段文学,几乎没有讲述过女性如何成长女人的故事。林道静、改霞、李铁梅等,不过是“各种男性本位创造的神话”而已,即便偶有女人倡导女权,几个回合下来,不是被妖化,就是被巫化,雌而雄之,也是对女性的阉割或歪曲。没有皱纹的“老祖母”,非妖即巫。女性主义有时认定的良善男人,常属银棒蜡抢一类,而有钱有势的男人,则往往“始乱终弃”。至于个别赃官,犯了事,还嗔怪女人们“蜂拥”,那铁定是流氓逻辑,其性别歧视的尾巴裸露无遗。</h3><h3> 丁玲抖落了奴性,但她之社会身份要求她具有明星意识,而本性驱遣她追逐心灵的自由与快乐。两力牵扯,于她尚需抖落分裂的苦痛。临终前,她一句:“这下我可以死了……”,道尽了人间无尽的惆怅。正所谓,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丁玲,说不完的话题。</h3> <h3>桑干河</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赵玉洁︱李婍《赵四小姐》读后</b></font></h3><h3><br></h3><h3> 2019年4月17日下午3时,读完了李婍《赵四小姐》的最后一页。与其说是读完一本书,不如说是看完一场电影,电影结束,大幕拉上,灯亮起来了,还坐在原地不想离去。</h3><h3> 和李婍相识二十余载,她是我上届作家班的师姐,无论为人为文都令我非常敬重,虽仅年长我两岁,但在我人生的许多方面都给予过有益的指导。她的才气自不必说,有一本本书为证,她的勤奋,也是令我自叹不如,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学创作,她的艺术之树硕果累累。</h3><h3> 李婍也在创造奇迹,就连岁月都奈何不了她,看上去永远都是正青春的样子,就像好友云清笔下的重彩人物画,有浓浓的古典意韵又不乏时尚元素,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违和感。</h3><h3> 李婍对语言文字有极强的驾驶能力,她不会扳着脸讲人生大道理,而是擅长用现代俏皮的甚至时尚的网络语言叙说人和事,把作品中的人物轻而易举拉到了现在,给人一种亲切的当下感,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她引领着和主人公一起展颜,一起悲伤。这已然形成她独特的语言符号。</h3><h3> 李婍以她一贯灵动细腻的笔触把少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溶入到那段并不久远的历史当中,没有谁的命运能逃离开历史的大背景,更何况是制造历史的风云人物。</h3><h3>在《序》中,她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古到今,男人都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女人都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从见到张学良那一刻起,赵一荻早已经放低了身姿,为了爱人,她把身姿低到尘埃之中。”</h3><h3> 如此说来,赵一荻远比那个孤高自傲的张爱玲要幸运,她不仅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还结出了爱情的果实。</h3><h3> 其实,有些爱情远不是两个人的事那么简单,正如《倾城之恋》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苏,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又如何能成就一对平凡夫妻。</h3><h3> 有些事总是惊人的相似,正如少帅自己坦言“平生无缺憾,唯一好女人,假如不是西安事变,我不知道我会有多少女朋友。”假如没有西安事变,恐怕赵四小姐也只是少帅若干个女朋友之一吧。假如大姐于凤至不得癌症,赵四小姐不过是张学良的女秘书。假如赵四小姐对张学良没那么痴情,没有视爱情高于一切的执拗,她何苦抛却大城市的安逸,别离唯一的儿子,用自己的青春去陪伴一个遭幽闭之人。如果那些假如都成立,又如何能成就一段传奇爱情!</h3><h3> 生活没有那么多如果和假如。西安事变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张学良的命运,那个曾经叱咤疆场的少帅一夜之间变成失去自由的阶下囚,不仅切断了他的仕途之路,也斩断了风流少帅的一切情缘。</h3><h3>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于赵四小姐来说,自从16岁那年和少帅私奔,被老爸堵死回家的路时起,她就视张学良为唯一的亲人。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没有名分,不能进帅府,孩子不能姓张等等,哪怕再苛刻的条件她都答应。“每个温润可爱的女子都曾经是天使,为了自己爱的那个人,她们宁愿折断翅膀飞落凡间,为自己心仪的那个男人不再腾飞。”</h3><h3> 赵四小姐为了心爱的男人张学良,自己折断了翅膀,心甘情愿放弃一切追随他而去。没有人要求她尽什么义务,她也没什么义务可尽,因为她只是个秘书,是个侍从。</h3><h3> 无论在别人眼里她是张学良的什么人,这些都不重要,在她的心里,张学良就是她的最爱,是她一生的爱人。只要爱人高兴,她就高兴,他痛苦,就用温柔体贴帮他化解。</h3><h3> 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感动了少帅的结发妻于凤至,感动了帅府的张家人,甚至感动了宋美齡,她的爱感动了所有人,终于,在相依相伴36年后,成为了张学良名正言顺的妻子。</h3><h3> 在李婍的笔下,赵四小姐是那么美,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幽禁时的布衣素颜,始终是那么气质优雅,端庄娴静,就连病逝时,她依旧美丽、优雅、华贵。人生暮年时,都不免令张学良惊叹:“柔弱的赵一荻居然有那样强大的力量,用娇弱的身躯为自己支撑起一片蓝天,她什么样的福都能享,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什么样的罪都能受,什么样的委屈都能忍,上得厅堂下得草堂进得厨房……”</h3><h3> 这一切都是爱情的力量,爱情的力量强大的令人无法想象,一个女人一旦遇到一生的真爱,做什么都愿意。</h3><h3> 张学良配得上赵四小姐的爱。有哪个女人会不被他倾倒呢!他英武,儒雅,做事有底线,再喜欢女人也绝不会和属下的女眷有半点牵扯,他绝对不吃窝边草。在民族大义上更知道进退,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赵四小姐在《张学良是怎样一个人》里如是说:</h3><h3>“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诚实而认真,从不欺骗人,而且对他自己所做的事负责,绝不推诿。”</h3><h3> 在读《赵四小姐》的时侯,眼前总有一个影子在闪现,有时是穿一身旗袍的端庄大气,有时是着一身时尚衣裙的娇美可爱,有时是一身粗麻布衣的勤劳娴淑,无论哪一个都那么美。</h3><h3> 赵四小姐,为了陪伴爱人,奇迹般地一次次战胜顽疾,创造一个个传奇,她用一生践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演绎了一场不老的传奇故事。</h3><h3> 想想,李婍在夜晚或清晨,在一片寂静中,把这些早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中的传奇人物一一拉到我们面前,为我们回放那段过往,这本身也是一个传奇。</h3> <h3>李婍 书画评论</h3> <h3>谢永增画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秋山秋水最多情<br></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读谢永增的山水画</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b></font></h3><h3> 李婍</h3><h3> </h3><h3> 迷恋中国水墨画由来已久,在中国水墨画中最喜欢的是山水画,那迷朦淡雅,晕染着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墨痕,演绎出一种迷离飘逸的美。</h3><h3> 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把自己对水墨画笃爱的雅兴消磨的几近湮灭,这两年努力打理出一点空闲和心情,参观一些书画展,偶尔碰到一幅好画,总要驻足久观,不忍离去。</h3><h3>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谢永增的山水画,是我最近看到的最美的水墨画之一,无论是淡墨写意下的徽州美景,还是浓墨淡彩的北国秋山秋水,都充满美的韵味和意境,画家在宣纸上挥毫落墨,把最美的情致表达的如此酣畅淋漓,这种表达比我们作家更直接更感性。</h3><h3> 谢永增是我的乡党,少年时代就相熟,对他在故乡工作时的绘画略有了解。近来读他的山水画新作,惊奇地发现他的画风与N多年前已经完全不同,画面上的猎猎故乡风已经远去,走出色彩绚丽的玉米地高粱地,走出低凹逼坎的乡间小路,走出喧哗热闹的山野和场院,他的目光已经放远到更加宽广辽阔的空间,他的视角转变为平远的俯瞰式,画面更具有视觉张力和厚重感。笔墨间少了炫目的明丽,却多了飘逸灵秀和浑沉与大气。</h3><h3> 谢永增早期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转变画风之后,他的绘画创作依然是独特的,他的山水画不矫饰,不做作,摆脱了传统山水画的陈旧模式,匠心独运表现自我的审美感受,鲜活而不落俗,新颖而不轻狂,立意高远,质朴广博,情理兼备、意境相融。他潜心于艺术道路上的探索,颇具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一直受到画界和社会的关注,多年来他的画作曾获得过多项大奖。</h3><h3> 他钟情于山水的和谐,喜欢用浓淡墨色勾勒出的秋天的美景,秋山秋水,是他山水画作中表现最多的内容。他笔下的秋色是辽远宽阔的,山峦丛林在画面上被抹上了一层墨色,放眼望去一片迷蒙。迷蒙墨色中,那山,那水,那云,那树,那村落意境深邃如诗。他注重墨色的渲染、烘托,那淋漓的水墨,层层叠加,黑白交织,墨色隐没相溶,尽显物象含蓄、朦胧、葱郁的神态,水墨放得开,收的住,虚虚实实晕染出人间一派美好秋色。</h3><h3> 《居安风正佳音多》《山居图》《细水长流》《吕梁深秋》《吕梁秋雨》《秋雨润无声》等作品中,画面上都是秋景,秋云尽散,秋雨缠绵,在亘古天地间,北方的秋色雄浑厚重,那是一种脱凡出尘的苍茫虚远,是安静淡雅之后的厚重,即使有秋雨的洗刷,即使秋叶被秋风染上金黄,染成一片如醉酡红,那秋色也是无声胜有声的静美。那是太行、吕梁的山山水水,北方的秋色就该是这样的秀逸,秋林映着落日,暮色浸染清澈的凉意,山中人家被掩在一片幽寂中。</h3><h3> 少年看花,中年看云,走过了看花的季节,已经步入人生之秋的画家心境是淡泊平和的,把这些秋景入画的时候,他是经过了深刻思考的,他笔下的山山水水,都是他无数次写生足迹所至的地方,他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尊崇之心去创作,他画中的山川,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人世的一份终极人文关怀之情,他画中的秋色是纯净的,不带一点矫饰,画面上即使有荒寒萧瑟的残山剩水,也无萧条之意,让人感受的是自然之美。</h3><h3> 对于谢永增的山水画,因为自己的审美取向,最欣赏的是他画徽州的那批作品,古朴简洁,细腻婉约,尽显江南气韵。依然是秋色,这江南的秋,这皖南的秋,却与北方的格调完全不同了,墨色明显淡了去,线条的勾勒明显变得温婉柔美了许多,凝气飘忽的淡墨中:粉墙黛瓦,层楼叠院,飞檐斗拱,石砌小桥,那古韵悠悠的古徽州气质,那水中倒影中的宏村,层叠着马头墙的西递,千般神韵,万般柔情,跃然宣纸之上,纸上的云烟如诗如梦。赏画的人每一眼落下,都为那种宁静的美所慑服所陶醉,是的,那是人们心目中诗意的徽州,是无法用摄像机照相机拍下来的徽州美景,去过徽州之后不绝如缕的那份诗情,只有用这种情调这种墨色的水墨画,才表达得更充分。</h3><h3> 惊叹于谢永增的驾驭能力,他可以驾驭磅礴大气墨色沉重的太行山水,也可以转而写意南国的小桥流水,他可以用浓烈的色彩表现梦中的故乡,也可以用素色水墨演绎大千世界,这种变,恰恰证明了一个画家的实力,就如同作家,原本是写小说的,也能把诗歌散文写的很好,超越自我凭的是能力,但更需要勇气。</h3> <h3>谢永增画作</h3> <h3>张玉华画作</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水墨童年的一缕乡愁<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张玉华中国画读感</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b></font></h3><h3> 李婍</h3><h3> </h3><h3> 乡愁是记忆深处带不走的童年,乡愁是画家笔下最柔软的笔墨,乡愁是藏在心底经逝水流年勾兑而成的醇香老酒。读张玉华近期创作的一批以幼童稚子为表现对象的绘画,总能让人不经意间触摸到一缕浓浓的乡愁,这乡愁是画家的,也是每个读画的人自己的。</h3><h3> 人世间,最亲切的永远是故乡那独特的乡音,虽然迷失在都市的喧嚣忙碌中,内心深处,故乡在每个人心中永远是一帧珍贵的水墨丹青画,萦绕在记忆中的故乡往事,不会因了流年岁月而有半分的消减,反而会在梦中越来越清晰。张玉华的人物绘画,把对乡土和童真最直接的画面写意在素色宣纸上,那童趣盎然的笔墨,那在水墨晕染下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把每一个赏画的人带回对遥远童年的追忆中,记忆中贫瘠而美好的岁月里,故乡的面貌除了一片模糊的怅惘,还有那么多纯真可爱的快乐时光。</h3><h3> 那些你的,我的,他的童年时代,还记得吗?</h3><h3> 童年是一支清远的笛,吹响在每个人的梦,从画家的笔墨之端,从画面的世界里,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那用乡音唱出的童谣,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h3><h3> 张玉华的故乡在河北省大城县子牙河畔,清澈的子牙河从小村旁蜿蜒潺潺流过。虽然离开故土已经三十多年了,但记忆中的故乡早已定格在他心里:乡间曲曲的小路,村边弯弯的小河,小路上、小河边那些整天在土里摸爬滚打的孩子,都是童年的故乡必不可少的风景,后来,这些风景都被他画进了画作中。</h3><h3> 春天,故乡的春风温柔地抚动树枝,僵硬了一个冬季的村庄田园变得柔软起来,初春的乡村被一层层的雾气笼罩着,田园的草要绿了,花要开了,孩子们比地里的小虫更早地接收到了春的讯息,他们能敏感地感觉到春的脚步在一步一步悄悄的走近,比如,谁家篱笆墙内的小草发了一个芽,立即便有一群孩子趴在篱笆墙外看那个新冒出的小芽芽,那幅《篱笆里的景》便是这样一个画面。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强的,他们喜欢小花小草,喜欢小动物,奶奶新买了一窝小雏鸡,立即便引来一群好奇的孩子。画作《小雏鸡》中,那些守在鸡笼旁边看小鸡的孩子,被画得惟妙惟肖,他们忍不住用小手去摸毛绒绒的小鸡仔,如果奶奶看到,一定会大呼小叫把他们驱散。</h3><h3> 夏天,子牙河水在雨水的滋润下猛涨,河水浅吟低唱,碧波荡漾。那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他们在河边垂钓;那柳树成荫的河堤上,也曾是他们的野外临时课堂,蝉鸣声蛙鸣声伴着他们读书写字。酷暑时节,男孩子们脱光衣服往河里一跳,暑热顿时被驱散,全身清凉舒畅。大孩子在河里游泳嬉戏,小孩打着水仗,我泼你,你溅我,顿时水花飞溅,河中一片欢乐,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声。张玉华的画作中,有许多作品表现子牙河夏日的风土人情,在酣畅淋漓随意挥洒的笔墨中,将童年的夏日表现得惟妙惟肖。</h3><h3> 秋天,是孩子们最幸福快乐的季节,秋风凉了,村北果园里的苹果要熟了,枣子要红了,各种的果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萦绕在鳞次栉比的房屋上空。当果子压弯枝丫的时候,那甜甜的诱惑让孩子们忍不住聚到果树下,把小手伸向树上的果子。秋色越来越浓,秋阳斜照在农家院的葫芦架上,青绿色的小葫芦渐渐长大渐渐变黄,桔黄的葫芦在多情的秋风中轻轻摆动着,千般妩媚万种风情,那硕大的葫芦也是孩子们的最爱。他的作品《青苹果》、《大红枣儿甜又甜》、《福禄娃》描绘出记忆中的美好秋日,秋的香甜味道穿越时空从画面上款款飘来,让人在会心的笑意中品到一丝淡淡的乡愁。</h3><h3> 冬天,子牙河畔的风是硬的,那时候寒冽的北风总能吹来大片洁白美丽的雪花。下雪了,四野一片洁白,那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们相约走出小村庄来到旷野,在厚厚的雪中想堆多大的雪人就堆多大。那幅《瑞雪丰年》中,趴在雪地上堆雪人的孩童们,还穿着露屁股的开裆裤,那裸露在寒风中的小屁屁一定冻得比小脸还红……</h3><h3> 春夏秋冬,无论哪一季,都有儿时的温馨记忆。时光,如流水般潺潺而过,如今,那童年的往事永远留在了过去,偶尔回趟老家,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红木专业村的家园,找不到往昔的痕迹了。张玉华眷恋故乡的那一份乡情,怀念童年家中摇曳的那一盏灯影,他用笔墨追忆记录下了那逝去的童年岁月,画中那些调皮、摘果、戏水、嬉闹的天真烂漫孩子中,便有一个是他。</h3><h3> 赏画的人便也从这朴拙烂漫的画里面找回了自己的童年。或许,他们的童年与画家不同,不是这个样子,但是,画景中的情愫如一条温柔的线,牵引着读画的人回首流年,怀旧思乡的念头便青藤般爬满心头,那些淡去的人和事,隔着遥遥的岁月长河,忽然间就变的格外清晰起来……</h3> <h3>张玉华画作</h3> <h3>王鹤森画作</h3> <h3><font color="#167efb"><b>李婍||水墨丹青绘乡情 ——王鹤森中国画作品赏读</b></font></h3><h3><br></h3><h3> 和王鹤森最初相识并不是因为他是画家,而是因了他是婆家村里的乡亲,论乡亲辈,我还要管他叫叔叔。</h3><h3> 那个紧邻大城县城的小村庄,能走出去在外面工作的人并不多,能成为文化人的更是少之又少,或许因为我们都与文化沾了边儿,便感觉比别人近了许多。 </h3><h3> 后来在各种画展上,画册上看到王鹤森的美术作品,特别是有关北方乡音乡情的那一类画作,那枣乡的风,那城郊一隅孤独的树,那遒劲的老树林,那春风中舞成一团的新绿,都似曾相识,曾经,伫立在婆家村庄的村口,这样的景色我也见识过,由他用水墨绘制出来,便又呈现出另外一种美感。 </h3><h3> 大城县出画家,王鹤森是大城籍画家中有才华且肯用功的一位。他的美术作品,中国画笔墨的情趣、韵味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特别是表现大自然多彩多姿方面,可谓揽之意味无穷。他的画作无论题材还是笔法都不拘一格,作品中有墨色山水、有花鸟写意,也有仕女人物,在笔墨渲染下,无论是花鸟人物还是山水景色,都有一种活泼率真的天趣之美,笔墨技巧上既不失传统又极富有新意,用墨淋漓尽致,清新质朴,生动传神。那些描绘自然景观及风土人情的作品,表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h3><h3> 王鹤森的大多数作品,来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他有一幅画,画的是城郊边的乡村:远景,正在建筑中的新楼已经拔地而起,脚手架还未撤去;中景,是屹立在荒草丛中几棵孤独的树;近景,蜿蜒的乡村小路上,有羊群缓缓走过……。工业文明的脚步已经惊扰了传统的乡村生活,故乡的地盘越来越紧缩,农业文明渐行渐远,没有故乡的人只能去远方。读这幅画,读出了无限的乡愁。画家能用自己的真切目光和独特语言,把生活用精妙笔墨表现出来,这种自我感受的真实表达,比任何一种拟古的山水画都更有味道,这种追求创造的独特精神是值得肯定的。</h3><h3>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自己,都在追求各自不同的情趣、意境,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少年时代,他师承著名画家陈继荣,陈继荣的家与他的家乡相隔不足三里地,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为他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功底。后来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又得到大城同乡、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刘进安教授的亲传。他吸众家之所长,牢牢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中国画的创新上走出了自己可喜的一步。多年来,他潜心探寻、摸索,使他的画作显示出独特的气质和气韵,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美术大赛上展出并获奖,这对他的艺术探索是一个最好的肯定。</h3><h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出一方画家,地域和环境也影响着王鹤森的艺术创作。如今,王鹤森是大城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他还坚守在故乡的那块阵地上,与从那块土地上走出去的画家们不同的是,他身上依然保留着最纯正最质朴的家乡特质,这些性格、气质表现在作品中,成为艺术上的自我,从而形成他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h3> <h3>王鹤森画作</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李婍美文‖ 走进秋季的女人</b></font></h3><h3> </h3><h3> 这静美的秋日,静的如同入了禅,从哪天起,狂烈的盛夏已经渐渐褪去暑热,秋近了。</h3><h3> 不再喧嚣,不再躁动,窗外,满眼滴翠的树叶以及绿意盎然弯弯曲曲的藤蔓,被秋阳涂上一层深沉,矫情的夏花谢了有些俗媚的娇艳,有果实沉沉的隐在有了浅浅凉意的日光下。</h3><h3> 不知觉间,已步入早秋,正如一个青春妙曼女子,行走在岁月中,走着走着,已然人到中年。</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步履不再匆忙杂乱。春花夏雨的虚华远去了,雪蝶飞舞的年少轻狂不过是人生的经历和过程,即使梦想做一个永远生如飞花的女子,一旦走进秋天,也变得恬静了许多,滤去浅薄,生命的本真底色便慢慢呈现出来。</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是素雅的。开至荼蘼的春日繁花已随风成齑,绚烂瑰丽的夏花业已凋零,留下的是多情的叶脉,是充满魅力的秋韵。风雅依旧在,只是变得低调了许多,其实,花开之后的优雅才是真的优雅,那优雅如一幅朦胧婉约的水墨画,在秋天的阳光下,温暖、饱满、丰腴,红尘中,这样的女子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是安静的。经历过或真或假惊心动魄的爱情,经历过有缘无缘刻骨铭心的邂逅,在秋风中冷却千丝万缕的心事,让思念变瘦,瘦成秋夜一缕纤弱的白月光。参透人生,参透爱情的女子,内心依然浪漫,却能把一份感情深藏起来,静坐蓝天白云下,看云卷云舒,安之若素,过去所有的情事,已然隔了春隔了夏隔了一百年的久远苍凉时光,远了,渐渐远去了,如天际间那朵愈行愈远的云。</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是温婉的。美丽的锋芒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和漂洗,已经磨圆了棱角,磨成一块精美的雨花石,那脱俗的温润秀婉,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子装不出来的,那日复一日的成熟,纵使眼角雕刻上细细的皱纹,也掩不住骨子里透出的恬淡柔美,一瓣兰馨,美丽依然。</h3><h3> 走进秋季的的女人,是大气的。揣着一颗素心,置身于清平雅淡,不再追求浮华若梦,她们用目光擦亮高远蔚蓝的天空,开始活得轻松洒脱,随心随意,无拘无束。她们不再纠结于人生的细枝末节,包容别人,看淡一切该看淡人和事,秋风徐徐吹过,除了生死,在她们心间,没有灵魂牵一世的爱恨情仇。她们不期待灿烂,在淡泊从容中,幸福快乐却会不期而至。</h3><h3> 走进秋季的的女人,是一瓶珍藏了几十年的老酒,经过苦辣酸甜岁月的酿制,醇美可人,甘洌沁脾,只有懂得的人,才能品出独有的醇香。</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是一杯泡得刚好的红茶,苦涩的味道已经滤去,浓浓的暗红色变成了迷人的琥珀红,茶气沉香扑鼻,呷上一口,古雅怀旧的气息缓缓袭上来,茶香伴随两三分让人品不透的淡然的韵味,这茶,是会醉人的。</h3><h3> 走进秋季的女人,是一片美丽的秋叶,清风中还有淡淡的梦、淡淡的情,静沐秋风,她们不是等待飘零,而是用自己的色彩点缀这美好温馨季节,夏季过去了,冬天还遥远,趁着叶片依然青青,继续编织自己的诗和远方,远方有多远是远方的事,她们只在乎今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4fbb"><b>李婍 ¦ 爱情探戈</b></font></h3><h3><br></h3><h3> 我说我不会跳舞几乎没人相信。</h3><h3> 但我确确实实不会跳舞,任何一种都不会。或许最初是意识的问题,我不喜欢被某个男人用滚烫的大手揽住腰肢拥在怀里暧昧的感觉,因了最初的心理抗拒,后来就永远也学不会哪怕最简单的交际舞了。</h3><h3>虽然不会跳舞,却喜欢欣赏别人的舞姿,喜欢在某个半明半暗的舞厅,迷离的灯光下把玩一杯咖啡,不要任何人打扰,看别的男男女女纠缠在一起或和谐或别扭的舞动,从各式的舞步和各类搭档的神情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h3><h3>交际舞是否与爱情有关我不知道,但我自己认定所有的舞蹈都与爱情有关,没有爱情最初肯定不会产生任何舞蹈,没有爱情也不会使各种舞蹈延续下来并发扬光大。</h3><h3> 在所有的交际舞中,华尔兹的浪漫柔情和拉丁舞的激情肆虐,诉说的只是爱情的某个美好阶段,只有探戈把爱情的美丽忧伤,分离的无奈,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进退两难的矛盾演绎得最到位,最淋漓尽致,惊心动魄,跌宕起伏。</h3><h3> 那左顾右盼的迷人眼神,那看似冷漠却充满欲望的脚下动作,那转身的萧瑟哀怜和甩头的毅然决绝,那难舍难分的勾腿的纠缠。优雅华丽里埋藏着忧郁、激情、欲望、颓废甚至悲壮,优美、凄美、壮美,一种舞蹈承载如此多的内容于一体,从这一种舞蹈中可以体味爱情的全过程。最经典的探戈以小腿的动作为主,男女以天衣无缝的配合舞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舞步,互相缠绕的肢体、严肃的面部表情,深情的相互凝视以及快速拧身转头、左顾右盼,没有品味的男女,没有经历过真正爱情的人是断然跳不好探戈的,只是动作的到位似乎不对,表情要到位,眼神也要到位,全凑齐了实属不易啊。</h3><h3> 在探戈的故乡阿根廷那个叫做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市,当初的探戈酒馆已经落寞下来,那曾经被激情、被音乐、被爱情渲染得令人热血贲张的地方,只有飘摇的灯光依稀还记得那曾经的岁月。探戈爱情已经成为阿根廷人昨天的记忆,现在他们从舞场玩到了足球场,不需要音乐,不需要零距离的肌肤相亲,男人在球场上玩命地表现力与美,美女们静坐场下为心仪的男人做粉丝。</h3><h3> 不管爱情在球场还是在舞场,人们转移的只是场地而不是爱情,探戈音乐的创始人皮亚佐拉时代虽然已渐渐走远走进了历史的皱褶,但爱情没有变。被探戈演绎的那种蕴涵生命原动力的激情依然全方位地在这个时代重演着,尽管走进了电子时代的人类观念意识甚至音乐舞蹈都在变,还是有许多人在喜欢探戈,喜欢探戈绮艳柔靡和低吟委婉的高雅,喜欢探戈激昂决绝和看似冷酷实则热烈的内涵。某个灯火飘摇的高档舞厅,偶尔还会时光倒流一般飘出冗长的略带沧桑略带忧伤的皮亚佐拉音乐,合着乐音,一些男女在那快速琐碎的行进音与戛然而止的顿音很投入地舞着人生,舞着酸甜苦辣的爱情。</h3><h3>恼人的舞步不休 你的手沾湿了我</h3><h3>寂寞一失神便燎原成火 耳边语那么轻柔</h3><h3>喝不完醉人醇酒 让心事归于沈默</h3><h3>短暂的幸福啊如烟似火 我只求片刻的温柔</h3><h3>午夜的最后探戈 请与我相拥 这一刻什么都别说</h3><h3>伴著红灯绿酒 任爱销魂蚀透 淹没滚滚的红尘之中</h3><h3>午夜的最后探戈 盼时光别走 可惜爱只能活一宿</h3><h3>曲终莫要回头 留住指尖温柔 过了今夜 请你忘了我</h3><h3> 这首歌叫做《最後探戈》,MV故事很俗套,但是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本来也是一样的俗套。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探戈演绎的爱情大抵也是如此,似乎很符合现代人的爱情心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李婍|遥远的故乡湖</b></font></h3><h3><br></h3><h3> 夜晚颇不安静,我居住的小区旁边,一个城中村正在拆迁,日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声,把炎热的夏夜搅得愈发躁动不安。</h3><h3> 城中村的消亡是历史的进步,在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替中,有些乡村必然要消失。在另外一个城市,我故乡的小村庄也早已在几年前变成了陌生的高楼大厦。</h3><h3>不安宁的夜,睡意浅浅,好不容易睡去,梦便恣肆泛滥起来。</h3><h3> 很久梦不到故乡了,最近的夜晚,却总能梦到那个永远回不去的老屋,梦到还是过去模样的遥远的故乡湖。</h3><h3> 冷夜微悠,清风拂我思乡梦,梦中的故乡湖,依然是少年时代记忆中的湖光水色。我以为我把它遗忘了,遗忘在记忆中晦暗的角落里,当那湖清晰地平铺在梦中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它从来没有走远,就静静地安放在那儿,等着我去掀开关于故乡所有记忆中最美丽的一页。</h3><h3> 于是,便生出无限乡愁。</h3><h3> 乡愁是月明星稀夜晚沉沉的思念,乡愁是水墨画中一缕淡淡云烟,乡愁是故乡湖中一叶渐行渐远的小舟……</h3><h3> 关于故乡,许多年于我只是一个符号,甚至浓缩成一个城中村一个家的符号,牵引我回去的是浓浓的亲情,是妈妈盼儿归的眸光。无数次从那座城市走过,却忽略了城中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景色,每次回家都是直奔主题:探亲,看望妈妈,然后匆匆离开,回到另一座城市。心理上反倒与自己生活工作的那座城市更近一些,错把异乡当故乡,许多人大约都和我差不多。在故乡,曾经的那些踪迹,已然被时光遮盖,积满岁月厚尘,自己总以为,在那里发生过的所有故事都平淡无奇,不曾有过轰轰烈烈爱情,甚至不曾谈过一场哪怕朦朦胧胧的初恋,没有感情上任何藕断丝连的牵挂,便觉得,我不过是一个被故乡遗忘远走他乡的女儿。</h3><h3> 微信铺天盖地的时代,忽一日,被母校衡水中学的校友拉进了同学群,群里的人都是当年的同学少年,刹那间,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便穿越时光停驻下来,让我清晰地又看到了旧时岁月中的某些片段,也让我突然感觉自己和故乡的距离近了。从微信群只言片语的信息中,能深切感受到,生养我的那座城市越来越美了,母校名气越来越大了,少年时代经常游玩的故乡湖,如今也成了城市名片。</h3><h3> 从宣传图片上看,那湖,确实比当年多了许多韵味。</h3><h3> 少年时代的衡水湖,不过是个北方平原上不起眼的自然湖泊。春天虽然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我却更喜欢另外那些季节的故乡湖。夏日,水草丰盈,芦苇丛生,薄雾般迷蒙的水汽缥缥缈缈笼罩着水面,偶有水鸟掠着湖面飞过,湖对面的村庄、青纱帐像朦胧的水墨画。到秋后,湖水便瘦了许多,瘦成长长的一条,却在秋风中风情万种。冬季,湖中的绿色虽然凋零了,但暖阳下的芦花在萧瑟北风中飘呀飘,飘出万千柔情。</h3><h3> 那时候,有一位比我年长许多的姐姐在冀县工作,我们是文友,也算是闺蜜,某个深秋周末,我骑着自行车到七十里外的那座县城去探望她。从市区到冀县,故乡湖就静卧在路边,一路相随,绵延几十里。正是深秋时节,秋风凉了,芦苇在湖水随风摇曳, 在秋风的摩挲下苇塘飒飒作响。那个年月,还没有私家车,公路上车马寥寥,因了这湖水相伴,几个小时骑行的疲劳和寂寞,都被忘到了脑后。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夕阳把瑰丽绚烂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洒在芦苇上,大雁在天与地的光影里排着方阵急急南飞,这样温暖的画面,在记忆中曝光成像,诗一般唯美,唯美的有些不真实。</h3><h3> 毕业后回故乡工作过一年,湖边,是朋友们经常举行聚会的地方。原生态的野生湖泊,租一叶附近村民的小木舟,划行在湖心,自生自灭的野荷兀自盛开着娇美的花。绕开芦苇,绕开野荷,撒上一网,能捕到几尾并不肥硕的鱼虾,那绝对是无污染的纯绿色食品,鲜美无比,这样的美味现在湖边的故乡人也享受不到了。</h3><h3> 十年前的清明节,为父亲扫墓去过一次湖边,那一次只是到了湖边,并没有到湖中观景。刚刚开春,湖里的芦苇初生淡淡绿意,湖水透着丝丝寒意,已经开发过的湖面不似旧时模样,这湖于我有些陌生。那天,在湖边还没舒展枝叶鹅黄的嫩柳下拍了张照,与湖水合了张影,很有些某某到此一游的慌张与匆忙,然后便离去了。</h3><h3> 屈指算来,又有十年没看过故乡湖了,老屋拆迁之后,家搬迁到了比过去靠西靠南的地方,离湖似乎又远了一些,但是,路顺,开车去很方便,十几分钟就能到。每每说去看看,却每每又有各种借口没有去成。</h3><h3> 前些日子,弟去湖边写生,回来告诉我,去看看吧,现在的湖比过去美了许多。初夏,小妹也去了一次故乡湖,据她说,我真的该再看看今天的衡水湖,美着呢。</h3><h3>嘴上说就去,就去,月初回了一次老家,还是因为七事八事的没去成。</h3><h3> 虽然这些年人与湖相隔很远,却一直魂牵梦绕。或许,我真的应该再去一趟故乡湖了,那里有我的根,无论走出多远,无论我是否记挂着它,却割不断血脉相连的亲情,有些符号是嵌刻在基因中融化在生命中的:我是衡水湖的女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