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成长

浣溪沙

<h3> 5月12号,我们家庭读书小组第八次活动相遇世上最温暖的节日母亲节。花香书香陪伴大家度过了难忘的一上午时光,赋予了这个节日特殊的意义。(共时性吧,参加活动的老师恰巧都是母亲或未来的母亲)<br> 8:30,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位老师准时开始了读书活动。</h3> <h3>欢乐开场</h3> <h3>读书的老师们声情并茂,很有代入感</h3> <h3>读书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就本章学习后各自的感悟、收获以及问题和疑惑纷纷发表意见,小组带领人黄绮老师进行了重点内容讲解和答疑,使大家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消化和理解。10:30,本小组进行了家庭治疗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首次家庭访谈。</h3> <h3>读书和访谈结束后,大家交流分享感受</h3> <h3>本次读书和实践活动,大家即获得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和循环技术的提升,又观摩学习了黄老师和罗老师的精彩实操演练,每个人都收货满满,感慨良多:<br></h3> <h3>宁翠敏:本章让我看到患者长期与医疗机构打交道,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固化,一方面让疾病去为自己的失措担责,减少自己的负罪感,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让他人认为自己的健康是医护的治疗在起作用,因而削弱了自我成长的动力,让习惯成为了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小妖怪。</h3> <h3>吴玉波:本章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咨询师的眼界。家庭治疗中咨询师除了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互动模式,还要看到家庭以外的关系,看到这些关系对病人的重要影响,比如本章医院的大夫和护士。这些关系对病人的影响也很大,不良的关系可能使病情慢性化,咨询师如果忽视或者看不到这些关系,只盯住本人和家庭,可能导致病人疗愈困难。打开视角,关注所有与病人有关的关系是治疗中应该注意和重视的。</h3> <h3>容素端:病人的病情是自己的认知和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造成的,在医院久了,医护人员又扮演了家庭成员的角色,用相似的模式与病人互动,其实是把病人的症状从家里搬到了医院。只有打破这种关系模式的僵局,病人才有可能疗愈。</h3> <h3>曹云彩:医患关系的不对等令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在精神病院,患者被强求统一,使人丧失个性。因为医患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患者即使症状好转也要“装傻”症状依然存在,正如文中所说的一样,如果症状消失了,那是医生的医术高明,患者是不会成全的,所以为了不让医护人员感到满意,关系就会被维持下来,成为治疗慢性化的条件。作为研究项目,挑明并打破这种循环,让医患共同看到造成慢性化的原因,使治疗关系找到了一个出口,患者也得以从循环中走出来。</h3> <h3>王春兰:第八章读书感悟:当患者长期在精神病院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比他们在家庭里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还要重要,就会表现出在家庭与机构中交际模式的相似性,机构难以提供新的视角促使患者发生改变;当患者奇怪的行为被解释成疾病,就产生了“去交际”的过程,患者自主的能力、对自己生命负责人的能力被掩盖,就形成了慢性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照顾与责任”的两难处境,存在精神病院与患者的关系中,也存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中,两难的左右摇摆,对人们的智慧是一种考验,只有当患者在被看成是疾病的受害者的同时,也被看成是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主体时,只有家属们看到被标注为“有障碍的”、被剥夺了交际资格的家庭成员还具有能力的一面时,改变才可能出现。</h3> <h3>潘茜:1.精神病医院工作人员对住院患者的帮助致疾病慢性化的认识<br>住院患者每一个行为不总是百分百的被看作疾病的结果。而住院患者的心理功能存在“正常”区域。医院工作人员如果把患者每个奇怪的行为都看作是疾病的原因,而把病人好的行为认为是通过治疗的结果。导致患者可以不用为自己错误行为负责,同时对于自己好的行为失去了作为主体的体验。长期以往这样的互动模式,就使得疾病维持下来。<br>2.尽管会谈多数是二人对话,但治疗师通过利用循环提问 、前馈提问、假设提问等技术,呈现出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的互动模式。使人更多的思考,疾病的慢性化,不是来自于住院本身,而是对精神病个体的行为和疾病的态度。把精神病个体当作一个独立的客体对待,看作是一个具有行为能力的主体,对于社会功能恢复可能会有一定的意义。</h3> <h3>刘宏:本章节读书最大的感悟是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即在精神病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院,从中了解到一直以来的医患关系和模式却也会对病症具有固着和慢性化的影响,其症结就在于能否或者说何时可以把精神病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可承担自己责任的个体。这对于医院和有病人的家庭来说具有思考的意义。</h3> <h3>罗增彦:本次读书选择了观察组的角色,整个过程不说话,结束前方可发表观点或谈感受,开始以为会出现憋着不说话不舒服的感受,但进入角色后静心倾听伙伴们分享,发现可以从外部视角看读书,本次听到同学们对“去交际”“慢性化”“治疗师及时刹车”三个点的讨论从模糊到清晰,有了新的认识,体验到黄琦老师精心设置读书小组的妙处,每个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因有团队才有珍贵的体验!</h3> <h3>鲁书芳:本次读书感悟:这次读书活动选择了观察组的角色,整个过程不说话,分享进入角色后静心倾听伙伴们分享,还是很享受的一次体验。听同学们的讨论,对“去交际”“慢性化”“治疗师及时刹车”三个点的讨论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黄琦老师精心讲解,让我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感恩黄老师的带领!</h3> <h3>靳彦芳:读书感悟:一个长期的“疾病”是有它慢性化的条件的,长期的住院治疗,使得好多东西都已经成了习惯,一切就好像该是这样,并且由此还陷于两难境地,好了,就不能拿疾病来说事了,并且不想把功劳归于医院甚至病着就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事情,病着就被人视为异类,“去交际化”这个词,我认为就是让一个人在社会上边缘化,就像是温水煮蛙的那样,慢慢地沉在其中,不能自拔,连自拔的意识都没有。观察着不说话,也可以是一种享受,接着观察。案例真的作用巨大,黄老师和罗老师两个人的提问处理就是教科书,循环提问,奇迹提问,等等都是清晰可辨,两个人的互相补充恰到好处,觉得在这个小组好幸福。</h3> <h3>王永利:8.精神病院的作用/机构的帮助导致的慢性化 读书感悟:1.精神病院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精神病院的医生和患者的“生态小生境”,医生行使治疗责任,医生把患者的奇怪行为解释为疾病的症状,尽管患者的行为不总是百分之百都是疾病导致的结果,但都被作为疾病的症状被“固化”,导致治疗过程受到阻碍,被慢性化。2.医患关系:治愈成功,关系结束,保持关系,永远就不能治愈。3.病人在医院里,即使被治愈但这种交际模式——“去交际”的交际模式依然存在,“病人”就可以持续待在疾病里(被慢性化)享受被照顾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对“病人”来说,医院就是一个“舒适区间”,很享受。4.思考:医院对待已经治愈的病患应该怎样后续设置,医生怎样看待鼓励和支持治愈的病人,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5.感谢罗增彦老师为大家提供很好的家庭实践学习资源,黄老师和罗老师用现实版的家庭提问的技术,为大家的理论学习寻到了“用武之处”的实践机会,收益颇多!</h3> <h3>感谢家庭治疗和马老师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有缘相遇在四级班的课堂;感谢学习实践小组,让我们一同朗读,彼此支持,思想碰撞,情感流动;感谢每位老师,为自己、为彼此、为小组创造了一个柔暖而坚固的系统,让我们互相见证、共同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