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太行记

亚明

<h3>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有着太多撩人眼目的景色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人心向往之。</h3> <h3>一个偶然的机会,不知是朋友的鼓动,还是我一时的冲动,我和登山爱好者一起乘上了去安阳的火车,下车后径直来到了南太行的山脚下。</h3> <h3>举首仰望,石壁陡峭巍峨壮观,群山宛如天公刀劈斧凿而成,间夹着一层又一层的绿色灌木,如裙带似的随山绕向山顶,重叠在山巅,悠然飘荡的云朵里。</h3> <h3>壮丽的景色没能增添我征服的勇气,毕竟早过花甲之年,虽不服老,但身体的痛痒不时提醒我,大概我真的老了。出发令下了,夹在人流里的我被前呼后拥的迈出了犹豫的步子。</h3> <h3>算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吧,可毕竟岁月不饶人,紧追慢赶的,还是落在了后面。</h3> <h3>看他们轻快地转过了一个个弯还不时摆个pose留个影,心里不禁嘀咕,他们怎么能像妖怪巡山似的轻车熟路。</h3> <h3>我气喘吁吁,汗如雨下,暗思:难道这次登山是错误的选择?</h3> <h3>正当我踌躇不前时,几位老队员来到我身边不住的安慰:"慢慢来,放心,登山队是一个整体,绝不会丢下你一个。"他们教我如何调节呼吸,以及正确使用登山杖,根据路况调整攀爬姿势。</h3> <h3>经过他们的调教后果然好了许多,放松了紧张的心情,我不紧不慢的边爬边调匀呼吸,还能顾及欣赏附山而攀的枝藤和沿途而生的野花。</h3> <h3>那些花大都朵不大、散洒着,簇拥着。有的垂视山脚,有的素面朝天。风来了,他们便一起摇曳着,向我们致意,那么动人可爱。朋友把它拍摄下来,我说带回去养着,他们没名份,回去给他们起个好听的名字,朋友说,他们生于斯,长于斯,顺乎自然,并不想被人删叶修枝扭曲摆型,得一虚名而失其本真,我想他说的是对的。</h3> <h3>喘息后的我继续策杖前行,可脚步越来越沉,时时想驻足歇息,但又不敢拖大家后腿,只得举步维艰的手脚并用,吃力的向上迈着。</h3> <h3>偏偏此时腿抽筋了,队员们急忙上来,帮助松弛肌肉喷药,并递上巧克力,当然更少不了的是安慰,一种被人照顾的感觉,虽有些不自在,但让人心里暖暖的。</h3> <h3>旗帜,我抬头看到了旗帜,我知道,快到山顶了,此时,在我痛苦的感觉里,渗进了一份自豪与成就感,并化作一股动力。</h3> <h3>我听到了山谷里回荡着队员们的喊声:太行山我来了!顿时心里荡起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莫名的激动。</h3> <h3>我登上一块崖石,伸肢展臂,仰面朝天,大有唯天与我同齐的感慨,正应了清代袁枚的一首诗:我来登此如登天,无物与我堪齐肩。白云蓬勃生足下,红日皎皎当胸前。我想非亲历登临是难以体会这种高处览胜的感觉的。</h3> <h3>山顶并不宽,只一小院住一户老人。上山所带的水早已成汗撒在来路上了,老人指着院中的缸说,可以喝。我用瓢小心把水倒入瓶中,却并未问及水源的来处,顺手递给老人一支烟,并打算把剩下的半包给他,老人摆摆手说:下山的路还很长,你留着慢慢抽。看着老人床边的烟杆烟袋,感触很多。老人的品质和大山一样,朴素真实,毫不做作,让人一见就有亲切感,。我想我会常常想起他来的。</h3> <h3>都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正准备下山,突然大雨,夹着黄豆大的冰雹落了下来,好在下的时间不长,但已把我冻得咬着牙关不停的颤抖。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先前的一切好像并没有发生过一样。</h3> <h3>有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也有反说的,但对我来说上山难下山更难。</h3> <h3>原本抽筋的腿受寒冷刺激,抽得更厉害了。由小腿延伸到大腿,以至于身体都变得僵硬起来。我不得不变化着身姿,甚至用脚跟着地以缓解疼痛。</h3> <h3>于是,领队帮我背上包,并把登山杖也给了我,说是两根杖使用能更缓解腿部压力。领队大家都叫他光光,他言语不多,但沉稳干练有安全感。</h3> <h3>看到山脚了</h3> <h3>下山的一路只听见自己带着节奏的喘息声,脑袋是一片空白。这时,突然生些许感悟,我觉得这登山的一路就是人生历程,现实版的演绎,任何语言都多余。</h3> <h3>还有的队员说,我们文化不高,对着大山只会嗷嗷叫,我倒认为有些美好的感觉是体验出来的,并不需要文字的修饰,当叫声在山谷回荡就是山谷,对你的最朴实本真的应答。</h3> <h3>下山一路有她们陪着,有几次想休息都没好意思忍着,一步一痛,伴着一路暖心的叮嘱,向山下走去。</h3> <h3>到了山脚下,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还有对平坦的路的亲切感,还有挑战成功的喜悦感</h3> <h3>夕阳西照,将对面的石壁涂抹的金光灿灿,我想这大概是上天颁发给我们的一块大大的金牌吧。</h3> <h3>仅以此篇答谢一路,关照我的领队及队友们,生活需要更多的体验,才会丰富,你准备好了吗?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