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滨河公园已见雏形

峪头河

<h3>傍晚,按惯例要外出溜达一圈。突然心生念想,去附近在建的高新区滨河公园看看进展如何。</h3><h3>滨河公园景观工程位于高新区石府路与鲁泰大道之间,依涝淄河而建。公园建设较前几个月大有起色,整体工程已见雏形。公园内的景墙、凉亭、健身广场、爱心捐赠雕塑、儿童活动场、休闲广场等基本建成,尚有几处等待进一步修饰。10余组文化雕塑,包括“亲尝汤药”“游子吟”“看书”“孝感动天”等铜雕,“弟子规”石雕刻字,“太公家教”“尊贤尚功”石雕,以及“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玻璃钢雕塑皆已安放到位。白皮松、大叶女贞、雪松、白蜡、朴树、五角枫等苗木,绿篱、地被种植大叶黄橘、金叶女贞、绿叶麦冬等,也已完毕,古树奇木已绿袍加身,渐露峥嵘。</h3><h3><br></h3><h3>公园南门处的景墙建筑</h3> <h3>公园南门处的景墙建筑</h3> <h3>公园南门小广场堆满着建筑用模板等杂物</h3> <h3>公园西邻的双营幼儿园</h3> <h3>这幼儿园建设的不错。这里是我家小伙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h3> <h3>园内种植的树木、草皮及其它植物都已绿蔚清湛</h3> <h3>南门盈门的景墙 </h3> <h3>南门景墙前的一组雕塑 </h3> <h3>南门西侧的宣传牌</h3> <h3>洗手间,基本装饰完毕</h3> <h3>公园内的景观道</h3> <h3>绿油油的草皮</h3> <h3>一组雕塑</h3> <h3>弟子规石刻</h3> <h3>又一组雕塑 </h3> <h3>从另角度看这组雕塑</h3> <h3>儿童游乐场</h3> <h3>健身娱乐器械</h3> <h3>游乐场四周供游人休息的坐墩 </h3> <h3>孝心雕塑,这时天色已晚,画面较暗 </h3> <h3>孝心雕塑</h3> <h3>孝心雕塑</h3> <h3>园内的一处景观</h3> <h3>景墙建筑用的青瓦</h3> <h3>一片银杏林</h3> <h3>《亲尝汤药》雕塑。《亲尝汤药》是一个讲述的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h3> <h3>亲尝汤药雕塑简介</h3> <h3>亲尝汤药雕塑 </h3> <h3>公园分东西两部分,中间隔涝淄河。涝淄河发源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大北山北麓,流经临淄区边河乡、张店区沣水镇、张店城区,桓台县果里乡,至索镇城南入乌河。</h3><h3>治理后的涝淄河河道宽阔、河水清清,边坡采用花格砼高标准衬砌,桥涵、拦水闸焕然一新,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h3><h3><br></h3><h3>滨河公园跨越涝淄河的景观桥</h3> <h3>涝淄河桥西首的一尊奇石 </h3> <h3>涝淄河桥</h3> <h3>桥面护栏</h3> <h3>清澈的河水,那端便是鲁泰大道桥</h3> <h3>园内的宣传栏景观 </h3> <h3>加工中的一扇木窗</h3> <h3>一辆小型挖掘机,累了一天,正在休息</h3> <h3>公园东侧的一处木结构凉亭,很靓 </h3> <h3>公园北门的景观</h3> <h3>公园北门处的宣传牌</h3> <h3>北门内的小广场</h3> <h3>北门内迎门的景观</h3> <h3>北门东侧的宣传牌</h3> <h3>公园东侧中间位置上的文化雕塑——太公家教</h3> <h3></h3><h3>太公家教为古代训诫类蒙书之代表,近世失传,是唐宋之际广为流行的童蒙读物之一,唐代曾风行全国,敦煌文献中数量不少的《太公家教》抄件即是明证,其中存有若干件写卷,自其发现以来前人多有著录研究,是我国可贵的教育史料。</h3><h3>《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於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据考证为唐朝宰相姜公辅编撰),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於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h3><h3><br></h3><h3>《太公家教》雕塑</h3> <h3>太公家教</h3> <h3>《太公家教》《尊贤尚功》背面便是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的体育场围墙</h3> <h3>公园东临的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体育场,远处的建筑是体育馆</h3> <h3>《尊贤尚功》雕塑</h3> <h3>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 “尊尊而亲亲。”姬旦道。</h3><h3>又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 </h3><h3>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 </h3><h3>这个传说见诸《淮南子·齐俗训》,又见乎《汉书·地理志》。它真实地道出了齐、鲁两国在建国方针上走两条不同道路的状况。</h3> <h3>尊贤尚功 </h3> <h3>尊贤尚功石刻</h3> <h3>公园的东南角,还未清理</h3> <h3>公园东侧的景观道</h3> <h3>做什么用的亭子?全是木质结构,地面也是木板铺成的,这是南半部</h3> <h3>木亭的北半部 </h3> <h3>一处景观墙</h3> <h3>这树有些年岁了</h3> <h3>木亭</h3> <h3>又是一株奇树</h3> <h3>景观墙</h3> <h3></h3><h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易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h3><h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是清华校训。</h3>公园东侧的雕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h3>公园东侧的雕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h3> <h3>公园东侧的雕塑</h3> <h3>公园东侧的雕塑</h3> <h3>公园东侧的雕塑</h3> <h3>公园东侧的雕塑</h3> <h3>暮色中的涝淄河景观桥</h3> <h3>涝淄河景观桥</h3> <h3>涝淄河成为滨河公园的亮丽景观</h3> <h3>涝淄河景观桥远眺</h3> <h3>滨河公园东临的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明德楼西端。第一小学是我家小伙子上小学的母校</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明德楼</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大门左侧</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大门左侧</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门房</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内景,迎面是厚德楼</h3> <h3></h3><h3>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厚德载物,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h3><h3><br></h3>厚德载物,知行合一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招牌 </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门房</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宣传栏</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宣传栏</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宣传栏</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宣传栏</h3> <h3>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报告厅</h3>

高新区

淄博

雕塑

公园

小学

君子

景观

淄河

家教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