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不是要调查分析英国装修工人的劳动生存状况,是我女儿家正在改造装修房子,使得我和这些工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发现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态度和中国工人有着很多的不同,下面就简单说说我对他们的观感。</h1><h1> 女儿装修改造工程的内容主要有:房子内部要扩大客厅、次卧改成两间卧室、三个卫生间重装、多开两个窗户,花园里盖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厨房等等,签了一家装修公司,预计四个月完成。我们到伦敦的时候已经开工几天了,见到这些工人是我们来伦敦的第四天早晨,除了周六周日休息外,英国动不动就会增加一天公共假期,我们去的时候正好他们连休三天。楼内楼外同时开工,楼上干活的是两个年龄大点的师傅,英国人长得老,我看他们要五十岁以上,也可能实际年龄没那么大。门铃响我去开门,大概他们已经知道我们要来,热情的和我打招呼,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楼外干活的是三个年轻人,都不到三十岁,他们一进来让我吃惊不小,一是那天的气温最低不到十度,他们却穿着短袖体恤和短裤,吓了我一跳,喝牛奶吃黄油长大的真不怕冷啊;二是三个小伙都非常帅气,棱角分明,体格健壮,洋溢着青春气息,比那些小鲜肉强多了。</h1><h1> 他们施工我很少去看,语言不通没法交流,工程质量监理公司每道工序都来人检查并拍照存档,用不着我去管,即使让我管实际上也管不明白。两拨人虽然是一家公司的,却是各干各的,互不关联。他们干活的时候都要听音乐,年龄大些的两位时不时的还哼几句歌,三个年轻人把音乐声放的比较大,一边干活一边说笑,有时还哈哈大笑,非常阳光。老伴做小土豆,这几个年轻人没吃过,跑过来问这是什么,太香了,老伴拿出叉子让他们尝,他们连连夸好吃,逗得我们都笑了。前些年邻居家加盖阁楼,是另一家公司的工人,九点多来上班,停了一院子的车,到下午一点左右,哗一下车就全开走啦,我和老伴说这才工作几个小时啊。没想到我们家装修时也这样,两个年龄大些的八点到,十二点半就走,年轻的九点多到,一点多也走了,一天工作四五个小时。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中间很少休息,但是一天就工作这么几个小时,工期得啥时完啊。临来伦敦的时候,我们家的楼上邻居也在装修,中国工人大多是早晨七八点钟就来,天黑才走。一天楼上的瓦工干活,晚上十点半了还在干,声音大搅的我睡不着,到楼上让他们停工,又拖了半小时才走。小区旁边的建筑工地更夸张,天亮就开工,天黑了打着探照灯还干,三五天就起来一层楼,英国工人哪有这种干劲?不由得感叹,勤劳智慧的中国工人呐,只有你们才最有资格先过上好日子!装修公司和女儿签合同的时候计算成本是每个工人每天250英镑,换算成人民币2200多元,就工作这么几个小时,值吗?公司收这么多钱,不可能都付给工人,但是这些工人的收入也不会低。六七年前我们请过中国人开的公司,工人都是中国人,很多工人没有身份,老板每天给他们100英镑。有一年请一位管工安装卫生间水管道,工钱是每小时60英镑,英国人工就这么贵,你想这些英国工人的工资能少吗?我估计老板是将活承包给他们的,要不老板怎么能挣到钱。工人们可不管这些,不仅到点就走,周六周日还照常休息。这可能是西方人的价值观,有钱够用就行,吃好玩好,用不着死乞白赖地去挣钱。不仅他们那样,很多大型购物中心周日都不营业,一天得少了多少营业额!英国法律规定,周六装修早九点以后才能开工,周日不许施工 ,主要是怕影响邻居们休息,在这里想多干也难。</h1><h1> 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资本家残酷压榨工人的血汗,“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们绝不罢休”,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就在英国。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英国似乎已经感觉不到有吸血鬼了,再看这几位工人,哪里像是被榨干血汗的样。他们的乐观情绪也感染了我,尽管家里装修弄得乱七八糟,我还是照样到河边去看风景,到公园去听鸟叫,让自己天天都有好心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