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汾阳里

明哥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在广州当兵工作了30多年,早就听说广州有个地方叫“汾阳里”,作为汾阳人感到这个地名特别亲切,心里在想这个地方一定与汾阳老家有一定关系,因工作忙一直沒有机会去现场考察一下。</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现在退休有空了,今天终于到广州汾阳里认真考察了一遍。并有幸拜访了郭氏后代郭勤佳老人,对广州汾阳里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b></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广州汾阳里,是我们山西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修建的居所。郭氐后人先从汾阳迁移到江西,又从江西迁移到广州番禺,民国六年在广州海珠区买了地,建起汾阳里。郭氏祖宗,为了让后人记住我们家族的根在山西的汾阳,故把这里起名为“汾阳里”。</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汾阳里是汾阳人在外的历史印迹,也是汾州文化的传承象征。走进汾阳里一种亲切的感觉!象似脚踏在老家汾阳的大地上。</b></h1><p><br></p> <h1><b><font color="#167efb">  广州汾阳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龙骧大街侧。根据地名定位系统——《广州地名图册》的记载,汾阳里西北起歧阳横巷,后折转东北和东南方向约100米止。花岗岩板石路面,青砖黑瓦,比想像里还古色古香。巷里还有如此老旧的中堂。</font></b></h1> <h1><b>从这进去就是“汾阳里”。</b></h1> <h1><b>汾阳里4号大院。</b></h1> <h1><b>汾阳里7号大院。</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汾阳里北邻岐阳横。</b></h1> <h1><b>汾阳里西靠顺和里。</b></h1> <h1><b>汾阳里内仅保存的几个旧门。</b></h1> <h1><b>汾阳里的以前的木趟栊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防盗门。</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古时因为战乱,北方汾阳郡郭氏家族迁居广州,从此广州就有了汾阳里。在广州汾阳里,找到了一群祖先从汾阳迁移过来的郭姓子孙;在汾阳里,找到了汾阳人历史变迁的影子。</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关于汾阳里的历史年龄,在《广州地名志》上清楚地记着:清代汾阳郭氏家族在此建祠堂和茶叶店,故名。但是根据汾阳里居住了八十三年的郭勤佳老先生回忆,汾阳里和祠堂是在他五叔公靖堂公手中建立,时间是民国六年,已然过去了清代。为了证明不是记忆错误,郭老先生还搬出了族谱:靖堂公讳乃安,字显幼,号靖堂,广东番禺县明经乡人,先世由江西吉安迁粤,传十四世至,靖堂公生于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三,终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是汾阳里的创建人,他的父亲德坡祖被尊为汾阳里郭氏宗祠的源头,故该祠堂名为德坡郭公祠。德坡郭公祠前面还有戏台。</b></h1><p><br></p> <h1><b><font color="#167efb">殷维明在采访郭勤佳老人时的合影</font></b></h1><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167efb"> 居住在汾阳里10号的郭勤佳老人是目前汾阳里仅存的三家郭姓之一,他在附近的南武小学教了二十多年的美术,自幼喜欢涂涂抹抹的他对汾阳里的建筑构造一清二楚,甚至还留有汾阳里的建筑复原图。提起历史,郭老先生十分兴奋:“那时候的汾阳里是整—个大院子,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后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园,祠堂和住宅之间是一条甬道,我们今天行走的街道那时是郭家的内巷,内巷的两边分列着对称的五所大屋,大屋的后头还有更楼。花园里基本上是各式各样的果树,我小时候还有,可惜六十年代的时候被珠江金属结构厂的仓库给占了。郭勤佳老人口中的围墙如今只剩下了巷口短短的一截,更楼也被装修改造成了临街的门面,后花园的果树难觅踪迹,巷口刻着“五桂”的门额也被水泥厚厚地封住。</font></b></h1><h3></h3><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不过在岁月和人为的侵蚀破坏下,如今所剩无几。如今郭氏公祠已经变成了厂房,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运动中,郭家的祠堂变成厂珠江金属结构厂,在1998年前国有企业的改组中,汾阳里1号又被一个生产保险柜的民营企业所占据。</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如今“大宅门”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三家。据郭老先生说,汾阳里建于民国六年,当时他的五叔公郭靖堂和一些郭氏子弟从番禺乡下来到广州,汾阳里那时所在的区域叫龙导乡,周围是一片农田,郭靖堂从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户手中买下这块地,建起了现在的汾阳里。</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现时汾阳里的郭家人已经不多,一大部分是解放前去了国外或香港,而1958年的房改让更多的外姓人搬进了汾阳里。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将这些房子的产权发还郭家,也不见有多少人回归,汾阳里的郭姓今天只剩下了三家。</b></font></h1> <h3></h3><h1><b><font color="#b04fbb">  汾阳里的建筑是美丽而对称的,没有—般街巷那种参差不齐的时代感,一眼看去必定是设计者统一建造。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种用料,一种结构。它十分容易让人联想起著名的旧广州西关大屋,用水磨青砖砌壁,打磨得平滑而有光泽。门庭高大,装饰讲究,平面布局向纵深发展,有三进之多。</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大门分有三道,用广州话说有三层门扇,临街的第—扇门是屏风门,矮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栊和现代家居安置的铁闸门原理如出—辙,直径为八厘米粗的大圆木,横架做成,如倒放的栅栏,坚实异常,容易开合,功能是防盗。趟栊之后才是真正的大门。汾阳里的这些门厚约八厘米,门脚旋转在石臼中,由此可以想象这种门扇住当年的坚固程度。</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相邻大屋之间有青云巷隔开,青云巷中都有—口水井。据说,如果每家把对着青云巷的侧门打开,从第一间到最后—间都是相通的。这也反映了整个汾阳里建筑的统一性和历史上汾阳里居民的家族性。汾阳里的大屋内基本上都装修有鎏金木雕、蚀刻彩色玻璃等。</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 那时的汾阳里的郭氏家族是旺盛的,凡是婚庆大喜、过年祭祖,各房各支都聚集到祠堂,颇有电视剧《大宅门》的影子。:</font></b></h1> <h1><b>83岁的郭勤佳老人。出生在汾阳里,在这居住了一辈子。</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汾阳里的移民色彩影射出广州数千年来的移民文化。从中原到江西再到岭南,汾阳里的先祖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印刻着广州这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痕迹。早在春秋战国,长江流域的楚国人就南下蛮夷之地,建立楚庭(关于广州的最早称呼,一说为部队驻扎地,一说为官府衙门)。继而,秦始皇驱动50万大军抵达岭南,广州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二批移民。再往后,雨水光照充足、生活安详平静的广州不断接收北方因为灾荒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今天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移民文化的特点是流动、开放和包容万象。台湾的女作家龙应台曾经说:“移民文化是最有创造力的文化。”流动性赋予了广州开放的内在气质,开放的内在气质又令广州具备了包容万象的风范。在汉代,广州就是中国的九大城市之一,到了宋代以后,来自北方的种植技术和造船能力让广州成为了南中国的鱼米之乡和通商口岸,即使在闭关锁国的明清时期,广州也是全国唯一可以通向世界的窗口,到了近代,开放的广州再次走在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尖。</b></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汾阳里发生的迁移已经过去.广州的移民文化却还在继续,每年从全国各地涌人广州的人口不下百万,有书生意气的大学毕业生,有精干老练的商人,也有终日劳作的打工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描绘着新的广州,在这里,粤语与国语齐飞,移民共羊城一色。</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汾阳里我找到了中国的寻根文化。</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数千年来,不论政治领域的扩张,天灾人祸的迁徙,经济环境的发展,即使天涯海角,也忘怀了他们的老家来自于何方。这等伦理精神的凝铸,家族观念的团结,依赖于一种骨子里的根系观念。“树有根,水有源”,传统的中国文化特别讲究“根”,讲究“源流”,无论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谆谆教诲,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民间谚语,都体现出中国人对追本溯源的重视。</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汾阳里的郭姓子孙正是受此影响,所以才给这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起了个家乡的名字。其实在中国,每一姓氏发祥的过程,也是每个子孙寻宗追远的根据。</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寻根文化,它提倡对过去历史厚重感的表达和生命本真意义的反省。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外来文化也被“拿来”,一些文学作品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往往游离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外无法与之水乳相融。历来植根于儒家文化的中国文人作为这一文学现象的对立曾经创造了寻根文学。</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寻根文学的作家注重表现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或者执着追求沉眠于文化土壤中的民族伦理,道德心态,从本质上看,他们和汾阳里的居民因为怀念家乡和先人而用原籍的郡名来命名自己新的居所殊途同归。</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人们迁徙到城市后仍有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在移民城市——广州的历史上,有很多外来的“开基创业”者喜欢用原籍的郡名、县名、乡名来命名新的居住点。在过去的二龙街(今天的龙凤街)一带,有渤海里(渤海郡伍氏)、汝南巷(汝南郡陈氏)、陇西巷(陇西郡李氏)、汾阳里(汾阳郡郭氏)等好几条街道。转出汝南巷,走进岐阳横巷,几进深处,终于在右边发现了找寻已久的汾阳里。她安静地,淡然地停在那里,背靠繁华的南田路,市环立交,处之泰然……</b></h1><p><br></p> <h1><b>汾阳里3号。</b></h1> <h3></h3><h1><b><font color="#39b54a">  根据我对郭勤佳老先生提供的汾阳里郭氏族谱研究,始祖郭永泰公从江西迁移到广州番禺,再传十四世,至靖堂公,来到广州汾阳里。</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汾阳郭氏”的始祖郭子仪,是郭隗的第二十九世裔孙。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后,“汾阳郭氏”的根源,固然是以山西的“汾阳”为依归。所以一提到汾阳里郭姓家族,我就联想到了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创立赫赫功勋保全唐室的江山后,被皇帝赐封为“汾阳王”,其后他那些枝叶茂盛的子孙,便以“汾阳”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表记。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那便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崇敬之情溢于言表。</font></b><br></h1> <h1><b>  汾阳里内每个门里都是个小胡同,每个胡同里都有一眼井,用于生活用水。</b></h1><p><br></p> <h1><b>后记:今年是建国70周年,文化自信是强国圆梦的主题,弘扬汾阳历史文化,寻找汾阳的历史印迹,寻求汾阳文化在外的传承与沿革,是每个当代汾阳人的义务和责任,我愿意尽点微博之力。</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