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学会“第九届名校名师进农村 ――走进凌源” 活动纪实

张晶

<h3></h3><h3> “高桥飞架驰苍野,省城名家送宝来。”随着高铁的开通,加速了区域间教育人才的流动,促使区域间的协作沟通更加融合并向纵深发展,凌源的教育也享有了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5月13日,凌源市教育学会期盼已久的由辽宁省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名校名师进农村——走进凌源”活动,正式拉开帷幕。</h3> <h3>  5月13日,辽宁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于月萍同志,副秘书长李颖同志,沈阳市浑南区八小的数学教师沈扬老师以及沈阳铁路五小的的语文教师于淼老师风尘仆仆来到凌源。她们不顾舟车劳顿,在朝阳市教育学会会长、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乔立阳同志,副秘书长、教科所王晓红所长,凌源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金龙同志,凌源市教育学会会长曹文山同志和秘书长张晶同志的陪同下,直接驱车30多公里,对我市牛营子中心小学和实验小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参观考察和课题指导。<br></h3> <h3>  省、市领导在牛营子中心小学参观检查!</h3> <h3>  学生活动室摆满师生的手工作品,琳琅满目!</h3> <h3>  令人震撼的手工作品: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基地区域“微景观”――天安门城楼、长城、地道战剖面图……深深吸引着省、市领导!<br></h3> <h3></h3><h3></h3><h3> 省科研专家于月萍会长面对面指导立项课题!</h3> <h3>  省、市领导又来到凌源市实验小学参观考察,指导工作!</h3> <h3>  于会长对学生的科技作品饶有兴趣!</h3> <h3>  省、市领导参观校园文化和专用教室!对实验小学的“人为本、德为根、爱为魂”的本根教育思想、内涵和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h3> <h3>  于会长明确指出这两所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均提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办学理念,拓宽了校园文化空间,并能通过校史、校训、校歌、校徽等形式的展示和传播、德润人心。牛营子小学的“红色文化”和实验小学“本根教育”思想的提出,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时代内容,体现在校园环境和班级建设每一细节,使其成为陶冶情操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两校都能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让科技活动成为每个孩子培养兴趣、张扬异彩的平台,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发展。</h3> <h3>  座谈中,于月萍会长对凌源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论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凌源市牛营子中心小学,还是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实验小学,均在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方面取得很突出的成绩。</h3> <h3>  历时半天的检查指导,于月萍会长中肯的评价,让我们在最基层就能聆听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她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大爱无声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和折服。</h3> <h3>  5月14日上午,省、市领导驱车来到省学会“第九届名校名师进凌源”的活动现场――凌源市凌河小学!</h3> <h3> 省、市领导参观了凌河小学的校园。</h3> <h3>  凌河小学围绕着“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构筑绿色教育理论体系并创新实践,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特色鲜明。</h3> <h3> 凌河小学的会议室早已座无虚席。</h3> <p class="ql-block">  朝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乔立阳同志,凌源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金龙同志,朝阳师院教科所副所长王晓红同志均出席本次活动!</p> <h3>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朝阳五县二区的主管教育学会、教育科研的领导和老师们,凌源市教师进修学校部分研训员以及凌源市31所小学的教学领导和老师们共300多人。</h3> <h3>  8点20分,辽宁省“第九届名校名师进农村——走进凌源”活动正式开始。</h3>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两部分:一是举行辽宁省教育学会“名校名师进凌源”活动开幕式;二是省“名师名家”送教、研讨活动。</p> <h3>开幕式由凌源市教育学会的曹文山会长主持。</h3> <h3>  凌源市教育学会主管局领导王金龙局长代表凌源市教育局致欢迎词,对本次活动能够在凌源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省、市领导和专家不辞劳苦来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鼓励与会教师珍惜这次难得的与专家零距离交流机会,虚心学习,积极接受新理念,感受新变化,体验新方法, 切实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  </h3><h3> 辽宁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于月萍会长做了语短情浓的讲话。她说,此次活动让省教育学会感受到了凌源市从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到教育学会对“送教下乡”这项活动的重视,对提升区域的教育质量和区域教师队伍素质的紧迫需求;同时对两位送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讲座寄予了厚望;对凌源市教育学会今后的工作方向、方法给予了重要的指导。</h3> <h3>“送教、研讨”活动由凌源市教育学会秘书长张晶主持。</h3> <h3>  两位名师专家以“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现场互动”三种形式呈现了课程改革最前沿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h3> <h3><font color="#010101"><b>“课堂观摩”——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一次高效课堂的典型示范。</b></font></h3> <h3>  沈扬老师执教的是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于淼老师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一首古诗词教学《示儿》。</h3><h3> 两位老师充满智慧的课堂深深吸引了听课老师。</h3> <h3>  聪慧睿智的沈扬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她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试写―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验着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及其重要性和优越性,引导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化!</h3><h3> 整堂课沈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风趣和蔼,极具亲和力,处处体现名师的自信与机智。</h3><h3> </h3> <h3>  温文尔雅的于淼老师,整堂课沉着地引导着孩子们走进陆游,阐释历史,体味情感;于老师紧紧抓住诗眼,有效链接课外的资料,创设情境朗读,不断地引领着学生去体会优秀的中国古诗那“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h3> <h3><b><i>感悟:课堂是教学研究的活水源头,每一名好老师无不是深深地伏下身子走进课堂,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像蜜蜂采蜜一样精心采撷、酝酿,才会让课堂呈现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教师要博采众长,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新路。</i></b></h3> <h3><b><i>“专家讲座”——聆听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分享名师的成长历程。</i></b></h3><h3><b><i></i></b> 两位名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感悟。</h3> <h3>  沈扬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站在学生立场 深耕数学教育》。沈老师思维敏捷,功底厚实,她的“让孩子站在正中央”的理念深深烙在与会者的心中。她在告诉每一位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就是“以学定教”。老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要准确把握学生基础,用旧知唤醒学习新知的欲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会“洗尽铅华,返璞归真”。</h3><h3> </h3> <h3></h3><h3> 于淼老师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思辨语文》。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有关“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思辨的课堂,去引发学生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让他们稚嫩的思想在宁静而热烈的思考和探讨中逐渐走向成熟,让他们的人生因为思考而灵动丰盈。简单地说,“思辨”就应该不言他人之言,有创造性、有批判性地进行思维。老师培养学生不是工厂生产产品,而是在努力培养具有“求异、创新”思想的活生生的人。</h3><h3>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绝不能在一个环形的跑道上辛苦地拚命奔跑,要把“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当做毕生的追求……</h3> <h3></h3><h3><b><i> 感悟:一堂好课的背后是什么?它绝不是简单地只花上一两个小时写份教案,不是在网上下载、拷贝现成的教学课件,不是做教学参考书的忠实执行者,是需要不断学习积淀、研磨反思,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准备和钻研的事业。</i></b></h3> <h3><b><i>“交流研讨”——与名师现场互动,比对教学,提升自己。</i></b></h3> <h3>  交流激发碰撞,碰撞产生智慧。听课教师尽情释放灵动课堂带来的思维碰撞引发的诸多思考。台上台下,老师们在交流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提升感悟。</h3><h3> 凌源的老师们勇敢质疑,提出心中困惑;专家答疑解惑,解答高屋建瓴,一语中的;仿佛拨云见日,柳暗花明。</h3> <h3>听课教师积极参与于淼老师讲座!重新解读《将相和》</h3> <h3></h3><h3><b><i>感悟:学习是增加文化底蕴的源泉,培训是丰富理论指导实践的途径,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的火花碰撞、升华后达到的最完美的融合;实践是提升教学素质的沃野。每一次磨练就是精彩的绽放,每一次积淀就是精彩的留存。</i></b></h3> <h3>  总有一种探求的渴望,总觉时间太短。台上的互动研讨虽然结束,但台下的思考,情感仍在延续。辽宁省教育学会的主办的“第九届名校名师走进凌源“活动,以“送教活动作纽带,名师引领为途径”的教研方式,打破了校际、市际,乃至省际之间的壁垒,搭设了交流的桥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终能形成“同磨出精彩,共研结友谊”的美好氛围。</h3> <h3>  至此,由辽宁省教育学会主办、凌源市教育学会承办的“第九届名校名师走进凌源活动”圆满结束。</h3><h3> 今后,凌源市教育学会将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方向,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们专业成长助力。</h3> <h3><b><i>  “初夏熏风心神醉,教育醍醐眼界开。”我们期待辽宁省教育学会的再次光临……</i></b></h3>

凌源市

教育

学会

名师

凌源

老师

教学

教师

小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