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崂山的狮子峰!登上狮子峰远眺望大海,景色非常美丽!这很多年以来,我每次到崂山仰口,都要登上狮子峰上去看看!饱饱眼福!狮子峰位于仰口太平宫东北,为崂山四大奇石之一。危峰耸起,因峰顶巨石背山面海,酷似一只威猛凶悍的张口雄狮傲视沧海群山而得名。整个山峰,由无数巨石组成,顶峰有一巨岩翘起,向西突出,与下面另一巨石形成狮口,上下颚之间,由于常年风化剥蚀,岩石上形成了清晰可见的“牙齿”,十分逼真,为崂山四大奇石之一。从雄狮胁下下面穿过石洞,向上攀可以登上狮子的背部,上面很平坦,峭壁边缘设置了围栏,顶面很平敞,设有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憩,此地视野开阔,因而也是观海上日出的理想之地,峰顶观日出被誉为“狮峰宾日”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题刻“仙山揽胜”,字镌于狮子峰北面登山阶旁之崖壁上,字径70厘米。1980年12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草书。</p><p class="ql-block">题刻“寅宾洞”,地处登狮子峰必经之洞口,字镌于洞额,字径约25厘米,篆书,陈沂所书,署名石亭,石亭乃其号,时在嘉靖癸巳(1533年)九月廿有四日。“寅宾”其义源出于《尚书》中的“寅宾出日”之句,寅宾即恭敬引导之意。《尚书·尧典》中记有:帝尧委派羲仲到东方掌握农时,命他每天要毕恭毕敬地把太阳引导出升,然后带领农民从事劳作。据此引伸出狮峰宾日之语,并成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狮岭横云”。</p> <p class="ql-block">在狮子峰顶观日出,因地势较高而且离海较近,故视野开阔,一望无际,可尽情领略沐日美景。明清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其游记和诗词中,饱笔酣墨地称颂狮子峰的景色。清代文人林钟柱登狮子峰诗曰:“独登狮岩顶,危峰拔地高。四围低乱嶂,万里矗惊涛。澎湃声犹壮,风云气易豪。眼前村落小,点点俯平皋”。 </p><p class="ql-block">有时云雾缭绕,远处观看狮子峰,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雾在狮子峰山腰间飘渺,似流水、如行云,这一景观又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称之为“狮岭横云”。顶部及周边石壁上留有很多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的古诗石刻,很具观赏价值。峰顶面南刻有草书“狮子峰”三字,字径3米,为已故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余修书,1982年秋镌刻。</p><p class="ql-block">狮子峰上的题刻“山海奇观”。刻石与明明崖并列,明隆庆二年(1568年)冬十月江右邹善题,字径40厘米。</p> <p class="ql-block">狮子峰后面岩石上的诗刻“登狮子峰诗”。诗为明代进士、监察御史即墨人蓝田所作,文为:“高峰危坐临沧海,暮雨萧骚冷似秋。潮落潮生天地老,日月圆缺古今愁。金丹负我何时就,碧海娱人可暂留。谁识远游轻举意,请从渔子买扁舟”。诗镌于狮子峰前,书法家蒋维崧草书。</p> <p class="ql-block">太平宫后的石崮上还刻有游“狮子峰”诗,共4行56字,字径约6、7厘米,为清代山东巡抚崔应阶所作,诗为:“枕上初闻晓寺钟,起来月色尚溶溶。拿舟未探鲛人室,拄杖即登狮子峰。碧浪已浮沧海日,白云犹锁万山松。耽游千里谁言老,选胜搜奇兴颇浓”。现今狮子峰与周边的 “绵羊石”、犹龙洞、“混元石”等景观石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