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之旅】之六:回望统万城

树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陇西行》</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陈陶</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无定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陈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一说为唐《杂诗》•无名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3.《夏州道中》</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许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蝉嘶折柳,有寇似防兵。</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耐饥寒迫,终谁至此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统万城,在诗的韵律中消失。</h3><h3> ——题记</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如此的苍凉,冲击着读者的心灵,使人泪目。试想身临其境的树琪先生在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亦或许是诗句萦于心、而曾经奔涌的万千思绪,却在一时间突然静止了?在您的篇首集中读到的三首诗,给我们的感染是相当强烈的!这是一种享受,当然要感谢您。</h3><h3> 有爱生感慨,因爱生思考。《回望统万城》,积淀何深厚!白城若有知,定当谢先生。篇留图文意,无虑白城失。先生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了我们,消失的是有形,而故事长存;废墟虽无言,兴衰有见证。内部争斗——不可以、民族歧视——不可以、无德无信——不可以、不爱百姓——不可以。</h3><h3> 曾诗无蝉嘶折柳,又道有寇似防兵,预之不耐饥寒迫,切问终谁至此行。遥知自有后来者,行唯至此情独钟!</h3><h3> ——附:美友泥泥的美评</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 在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地区,有两个历史上闻名的自然景观:</h3><h3> 一个是无定河,它是榆林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伴随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和文人的诗作而载入史册。</h3><h3> 另一个是毛乌素沙漠,它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从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牧场退化成万顷沙漠,经历了漫长的一千年;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又因建国以来不间断地植树造林、风沙改造、植被移植等,使得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而名动天下。</h3><h3><br></h3> <h3><br></h3><h3> 然而,说起榆林,最著名、最有研究价值的却还不是这两个自然景观,而是一个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人文景观:统万城(赫连城、白城子)遗址。</h3><h3> 透过漂浮的历史尘烟,似乎还能够从那白色的废墟中,还原出那座曾经奢华而又坚固的大夏国都城;站在那荒芜寂寥的旷野之上,似乎也能感受到千百年来在这里发生过的那些壮怀激烈的故事。<br></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我在旅行中,有好几次是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过黄河到陕西的榆林,又穿过毛乌素沙漠进入宁夏和甘肃地界。</h3><h3> 但说也奇怪,几次路过榆林,却从来就没想过,要去近在“咫尺”的榆林靖边县那个统万城遗址瞧瞧!</h3><h3><br></h3> <h3><br></h3><h3> 这个统万城,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是占有一席之位。它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南匈奴族酋长赫连勃勃称王建国后,突入河套地区后建造的大夏国都城。</h3><h3> 然而,作为一个国家,大夏国仅仅存在了两代三王25年(407—431年)。</h3><h3> 统万城作为大夏国的国都虽然只有短短的25年历史,但却被后世统治者作为北方军事重镇,兴盛长达570多年。</h3><h3><br></h3> <h3><br></h3><h3> 寿命不长的国都统万城为什么会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青睐?</h3><h3> 那是因为它的存在,见证了华夏大地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草原文明与黄土文明交汇融通的历史变迁,也揭示了匈奴族从兴旺发达到销声匿迹的特殊历史过程。</h3><h3><br></h3> <h3><br></h3><h3> 有研究者说,统万城及其遗址从古至今已存在了1600多年,其历史地理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等,决不小于新疆罗布泊的楼兰故城、吐鲁番的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以及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城故城。</h3><h3><br></h3> <h3><br></h3><h3>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翻检历史史料便可知道,统万城是我国现存为数极少的早期北方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匈奴民族建立的国都,并且是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在内地建立的都城。</h3><h3><br></h3> <h3><br></h3><h3> 如此说来,倒是应该去一趟,实地看看这座当年琼楼玉宇、繁华无尽的特殊都城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还剩下些什么。</h3><h3> 我去了,从靖边县城出发,近六十公里的路程,越走路越窄,越走越荒凉。</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 当我站在这片废墟之上放眼望去,竟被眼前这满目苍凉和雄奇的混合情境所困扰。</h3><h3> 我很难想象出,在象今天这样的一个不毛之地上,怎么会有一个国都的都城存在!</h3><h3><br></h3> <h3><br></h3><h3> 近前仔细观看,所谓都城遗址,剩下的只是那一圈踪迹可循的奶白色残破城墙,其它建筑早已在16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中荡然无存。</h3><h3> 这残存的城墙很是神奇,完全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土城墙。它的颜色呈奶白色,据说是用江米汤和白色粘土混合夯实而成,至今仍结实异常。正是因为它天然的不同寻常的色彩,人们都把它称作“白城子”,以至于在当地询问统万城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问起白城子那可差不多是尽人皆知!</h3><h3> </h3> <h3>  <br></h3><h3> 大略观看一下城垣遗址,由于它的色彩,在周边荒芜的四野中,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城墙的位置和走向。</h3><h3> 城墙四边遗址是完整的,其高度从2、3米至10几米不等,南面城墙基本完好。四城角各有角楼,除东北角外,其它三座角楼均在,西南角角楼保存最好,现今仍高达30多米。</h3><h3><br></h3> <h3><br></h3><h3> 如果从城垣遗址的痕迹看,当时能够修建这么庞大的都城,不仅需要足够的财力,也需要繁华的街市和繁荣的贸易,才能支撑得住它的存在与持续发展。</h3><h3> 据史料记载,当年建城时,这里的确是一个水草丰美、山川秀丽、骡马兴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直到宋代,在“人祸”的助虐下才渐渐地被大漠风沙所侵扰,衰败了下去,把往日辉煌变成了一段被人们淡忘了的历史。</h3><h3><br></h3> <h3><br></h3><h3> 统万城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直至宋代,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最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其繁华的约600年间,始终承担着河套地区重要的城市功能。</h3><h3> 特别是在晚唐、五代、宋初年间,统万城与敦煌、河西间交往频繁,其间的主要通道均以统万城为中心,连接关中、中原与西域,是当时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主干道之一。</h3><h3><br></h3> <h3><br></h3><h3> 作为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结合的产物,统万城的存在,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军事、建筑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是毛乌素沙漠生态环境变迁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历史见证。</h3><h3> 因此,该城遗址被认为是研究大夏和西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物史料。</h3><h3><br></h3> <h3><br></h3><h3> 有专家学者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统万城有着自身丰富的历史性、纯粹的文化性和永远的生命性,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完整性。</h3><h3> 不管这“六性”概括得是否准确,往事早已越千年。统万城,是匈奴民族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匈奴民族书写的一部不朽史书,是匈奴民族创造的一座历史丰碑。</h3><h3> 这一点,是不该、也不能抹灭的!</h3><h3><br></h3> <h3><br></h3><h3> 回过头来想想,倒是有些好奇。</h3><h3> 为什么关外大漠的匈奴统领,会率领他的族人,突破长城边关,在关中这样一块比较偏远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他的国都?</h3><h3> 为什么在三国战争后期,司马家族在巧取曹魏、建立了全国统一政权后,却又将北方大好河山拱手相让给了本已相安无事的“关外胡人”呢?</h3><h3> 这就不能不提到历史上那段众说纷纭的百年历史——“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十六国纷争”。</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h3> 公元291年,在西晋统治阶层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宫廷争斗,史称“八王之乱”。这场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权利角逐内乱,彻底地将西晋王朝推向了灭亡。</h3><h3> 这场内乱的核心人物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和司马王室家族的八个封王。</h3><h3> 引发内乱的根本原因,是皇权旁落与皇权之争。</h3><h3> 导火索,是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任命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了朝政。</h3><h3><br></h3> <h3><br></h3><h3> 继立的晋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了杨骏;当年六月,又促使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h3><h3> 贾后掌握实际皇权后,于元康九年废太子司马遹,次年又杀了他。这一下引发了司马诸王的强烈不满,继而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诸封王全部卷了进来,朝野上下一片混乱。</h3><h3><br></h3> <h3><br></h3><h3>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野心膨胀的赵王司马伦利用贾后独掌朝纲后对他的信任,利用太子司马遹余党对贾南风的痛恨,利用掌握禁军的便利,在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发动政变,废掉了贾后,然后用金屑酒把她毒死。</h3><h3> 随后,又在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掉惠帝司马衷,自己做了皇帝。</h3><h3><br></h3> <h3><br></h3><h3> 同年,齐王司马迥、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起兵讨伐赵王司马伦,从而使得各地镇守边关的军队也卷入了内战。</h3><h3> 战场从洛阳、长安延伸到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结果赵王司马伦被杀,惠帝复位。朝政被依靠军事实力占据京城的齐王司马冏掌握。</h3><h3> 齐王当政后,也是大肆任用亲党,排斥异己,又奢侈腐化,这就与同样觊觎朝政的河间王司马颙产生了深刻的矛盾。</h3><h3><br></h3> <h3><br></h3><h3> 河间王联合同样失势的成都王司马颖一起声讨齐王罪行,并故意挑动京城动乱,杀掉了齐王。朝政被实力较弱、但近水楼台的长沙王司马义掌握。   长沙王虽然小心翼翼治理朝政,但还是被没有达到目的的河间王司马颙找到借口,于是河间王再次联合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指京城。战争的旷日持久最终引发京城内乱,司马义被杀。 </h3><h3><br></h3> <h3><br></h3><h3> 十年战乱,西晋王朝便有一个皇帝、一个皇后、五个封王被杀,只剩下了三个封王和一个新继位的傀儡皇帝。</h3><h3> 这以后,朝廷内继续上演着尔虞我诈的宫廷内斗和王室战争,到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惠帝中毒而死,又有两位封王被杀,八王中仅剩下一个东海王司马越;皇太弟司马炽被立为皇帝。</h3><h3><br></h3> <h3><br></h3><h3> 连年内战延续十六年之久,使得北方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遭受到极大痛苦,西晋的统治力量也已消耗殆尽;而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却先后兴起。</h3><h3> 西晋最终在公元三一六年,被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国灭掉。 </h3><h3><br></h3> <h3><br></h3><h3> 在十六年内乱的同时,中国北方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分裂混战,晋朝皇庭已无暇也无力顾及到北方边疆的动乱。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等少数民族军阀争杀的战场,各个“胡”族首领纷纷建立政权,与西晋和后来的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h3><h3><br></h3><h3><br></h3><h3>【这是网上下载的东晋各国分布图。】</h3> <h3><br></h3><h3> 造成这样混乱局面,既有西晋内部争斗带来的恶果,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h3><h3> 公元46年后,东汉朝廷就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游牧民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h3><h3> 到了西晋时,匈奴、鲜卑、渴、氏、羌等陆续内迁的少数民族,大量居住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呈现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h3><h3><br></h3> <h3><br></h3><h3> 在混杂居住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这些少数民族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不仅需要纳税,还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h3><h3> 胡汉摩擦的状况没有改善,当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便趁机举兵。</h3><h3><br></h3> <h3><br></h3><h3> 因此,在西晋王朝内部皇权争斗引发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由于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这是形成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的重要原因。</h3><h3><br></h3> <h3><br></h3><h3> 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并于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2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在百余年时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h3><h3><br></h3><h3><br></h3><h3>【这是网上下载的东晋十六国形势分布图。】</h3> <h3><br></h3><h3> 公元五世纪初叶,匈奴铁弗部单于刘卫辰败于鲜卑拓跋氏,其子刘勃勃投奔后秦受命安北将军镇守朔方。</h3><h3> 兵权在握恢复元气后的刘勃勃恩将仇报、反目叛秦,于公元407年(东晋义熙三年)建立大夏国,自称天王大单于,率兵先是南下掠占后秦岭北数城,继而西吞南凉,成为“十六国”乱世中的一方枭雄。</h3><h3><br></h3> <div><br></div> 随后,刘勃勃又亲率大军越过沙漠,横扫西北,所向披靡。<h3> 公元413年,刘勃勃率领10万军民突入陕西靖边,在朔方水(今无定河)北、黑水(一说为今纳林河)之南营建了大夏国都,取名“统万城”。</h3><h3> 这是个奇怪的名字,它来自于刘勃勃自己的胸怀:“朕正要统一天下,统治万邦,可以用统万作名称。”</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h3> 说起刘勃勃,还真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他有一半匈奴血统、一半汉族血统,是汉高祖刘邦和亲政策的产儿。当年,为了稳定边防,免受大漠匈奴游牧民族的袭扰,刘邦把女儿嫁给了匈奴大单于冒顿,后来其子孙便以母亲刘姓为氏。</h3><h3> 刘勃勃出生后,其父为其起名勃勃,隐含着家族兴旺、勃勃生机之意。</h3><h3><br></h3> <h3><br></h3><h3> 刘勃勃长大成人后,按照匈奴人的规矩当了兵。初为后秦姚兴的部属,后来拉出一彪人马脱离姚部,挑杆独干。</h3><h3> 据陕西横山县志记载: “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六月,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刘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国号大夏,都统万。”</h3><h3> 其鼎盛期的疆域:“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大致包括今日陕西渭水以北、河套地区、山西南部以及甘肃东部地区。</h3><h3><br></h3> <h3><br></h3><h3> 作为单于冒顿后裔的刘勃勃,却一直认为匈奴人应该是大禹、即夏后氏后裔,因此他在开国后就把国号定为“大夏”。</h3><h3> 他自己说,他的组上自打从北方迁到内地后,原本姓改姒氏,不太顺口,因此随了母氏姓刘。但子从母姓,不合常理和礼教,因此应该顺从天意,回归王道之名。</h3><h3><br></h3> <h3><br></h3><h3> 他认为,帝王是天之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遂自己改姓为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h3><h3> 就这样,刘勃勃把自己改称为赫连勃勃,凤翔五年(407年)先后攻入咸阳、长安,登坛灞上“建元”即皇帝位。</h3><h3> 他定都长安本是顺理成章之举,为什么又要回师白于山北、秦汉长城之间,建都毛乌素大漠呢?</h3><h3><br></h3> <div><br></div> 赫连勃勃自立不久后,想要出兵讨伐后秦,但当时诸将都反对出兵后秦,建议他先固守高平,稳固根本,然后才图长安。<div><h3> 但他认为,大夏国初建,实力仍弱,关中这个地方一直因为后秦的强大而没能攻取,若果自守一城,必会引来后秦各镇的联手攻伐,终兵败亡国,故此特意不长居一处,以游击战术,出其不意,让对方疲于奔命,以取岭兵、河东之地,再待后秦君主姚兴死后才攻取长安。</h3><h3><br></h3></div> <h3><br></h3><h3> 因此,赫连勃勃突入关中后,将历代帝都长安设置为南台,由太子赫连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并于公元413年在其境内大赦天下,改元为凤翔。同时,任用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征集了岭北各族军民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统万城。</h3><h3><br></h3><h3><br></h3> <h3><br></h3><h3> 统万城建设前,赫连勃勃“亲运神奇,参制规矩”,做过勘察、设计、规划,力求“重威之式,有阙前王”。所谓“参制规矩”,指“乃远惟周文,启经始之基;近详山川,究形胜之地,遂营起都城,开建京邑”,借鉴了周、秦、汉的建都经验。</h3><h3> 由其“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之形,险绝之状,固以远迈于咸阳,超美于周洛”的颂词判断,统万城背倚东西横亘400余里横山山脉,面对奢延河(即无定河)洪流,黄河要津在左,南北逶迤200余里的子午岭诸塞居右,高墙“石郭”,“险绝”易守,有意要与秦咸阳、汉长安、周洛邑比美,并超越之。</h3><h3><br></h3> <h3><br></h3><h3> 从地理上说,统万城处于阴山、横山之间的黄河大弯曲部,拥有富庶的河套和广袤的草原做经济支撑。</h3><h3> 从战略上讲,统万城位于大夏国与东魏国接壤要地,如果要统一整个北方乃至全国,首先就要灭掉拓跋魏这个心腹大患。若以长安为国都,一旦魏国侵犯边境,则长安距离统万城这个要地有几百里地,驰援来不及,就会有不守之忧。</h3><h3> 要想“统万”,这个地方是必须固守而不能有任何闪失的。</h3><h3><br></h3> <h3><br></h3><h3> 据史料记载,统万城历时7年方建成,规模十分宏伟。周围数里,“城高十仞”。</h3><h3> 古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3部分组成,内城设有4门:南为朝宋门、东为招魂门、西为服凉门、北为平朔门。</h3><h3> 城内楼台高大,殿阁宏伟,装饰土木,极其侈丽。</h3><h3> 418年,宫殿基本建成但尚未完工,赫连勃勃就入住统万城,并于419年改元真兴,刻碑立传,歌功颂德。</h3><h3><br></h3> <h3><br></h3><h3> 然而,拥有坚城利兵的大夏国还是短命了!为什么?</h3><h3> 有研究者认为,大夏国短命的因由主要有四个方面:</h3><h3> 一是由于赫连勃勃对后秦、北魏王朝采取了一会儿臣服一会儿反叛、反复无常的方法,在人格上毫无信义可言;加之其军队在战场上时时采取“屠城”、“活埋”、“积人头以为景观”、杀敌将士万计累积号“骷髅台”等残暴无度的战争手段和对待俘虏的残酷办法,只能激起相邻割据政权将士的仇恨并与之誓死拼杀。</h3><h3><br></h3> <h3><br></h3><h3> 二是对内亦执行多疑暴虐政策。据史料记载,赫连勃勃性情暴戾、凶残好杀,常常凭自己的好恶和情绪,来随意地决定他人的生死。他的弓剑几不离身,对周边人稍有嫌忿,便顺手杀之。这种不问是非曲直以杀人为乐的君主,怎么可能凝聚内部力量、同心同德地一致对外呢?</h3><h3><br></h3> <h3><br></h3><h3> 三是为争帝位,父子、手足相残;偏安一隅,缺乏宏图大略智谋。赫连勃勃称帝后,封长子赫连璝为太子,封余子赫连延、赫连昌、赫连伦、赫连定、赫连满、赫连安等为“公”。</h3><h3> 真兴六年(424年),赫连勃勃又欲废太子赫连璝而立少子酒泉公赫连伦而引发诸子争权内讧。赫连璝先发制人,发兵八万攻杀赫连伦;太原公赫连昌率一万骑袭杀赫连璝,旋即亲领八万余众回统万城“逼宫”。</h3><h3> 赫连勃勃无奈之下,只好以赫连昌为太子,其本人亦于次年(425年)病死于统万城,年45岁。赫连昌即帝位。</h3><h3><br></h3> <h3><br></h3><h3> 四是鱼肉百姓,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夏王朝只能落得昙花一现的短促结局。再坚固、再险峻的城池也是人力所致,若不以人为本,不惜民如己、爱民如子,最终必然导致离心离德、遭人力攻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与老百姓为忤的政权,又怎么可以“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呢?</h3><h3><br></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3><h3> 天赐良机,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岂能放过!</h3><h3> 拓跋魏趁乱伐夏,统万城被魏攻陷、赫连昌被俘遭囚。</h3><h3> 东晋十六国后期,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的有北魏、夏、西秦、北凉、北燕等,其中北魏占据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建都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h3><h3> 在连年征战中,北魏采取了固内渗外的稳健策略,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注意农业生产,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的政权,开始图谋统一北方。</h3><h3><br></h3> <h3><br></h3><h3> 当时阻碍北魏对西北地区统一的主要势力是匈奴族赫连氏的夏政权。它占据陕北、关中和内蒙古、宁夏、甘肃各一部分,扼制着北魏统一西北的战略地带。</h3><h3> 北魏为实现其统一北方的目的,必先灭夏。因此,魏、夏之战即成为不可避免之势。</h3><h3><br></h3> <h3><br></h3><h3> 北魏始光三年(426)九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听闻夏主赫连勃勃在统万城去世,诸子互相残杀,局势动荡,认为伐夏时机已经成熟,遂调兵遣将突袭夏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一举成功后顺势直取长安。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氐羌皆降于魏,北凉主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均遣使附魏。</h3><h3><br></h3> <h3><br></h3><h3> 十月,拓跋焘亲自帅军自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出发,于十一月进至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时值黄河封冻,遂率轻骑两万越河袭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因城坚难下,遂于城北大肆抢掠,俘、杀数万人,得牛马十余万,于次年元月徙其民万余家返回平城再图。</h3><h3><br></h3> <h3><br></h3><h3> 北魏始光四年(427)三月,魏帝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h3><h3> 四月,大夏军分兵数万,出统万城向长安进发,想收复长安;拓跋焘审时度势欲乘虚袭统万城,调集马步兵十万余人向统万城开进。</h3><h3> 五月,拓跋焘留下一部分兵力以防柔然入侵后,便自率大军离开平城,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从君子津渡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h3><h3><br></h3> <h3><br></h3><h3> 六月,拓跋焘留下大多数大臣和所有的步兵以及辎重,亲率轻骑3万倍道先行,奇袭统万城。</h3><h3> 拓跋焘率军至统万城后,分兵埋伏于深谷之中,以少数人马至城下诱战,大夏军坚守不出。魏帝退军示弱,另遣5000骑西掠居民;夏主得知魏军“粮尽”,且步兵未至,乃急率步骑3万出击。魏军假装溃逃,引夏军追击。</h3><h3> 时遇风雨,飞沙蔽天,魏军逆风而动,不利作战,拓跋焘便分出两队精锐骑兵为左右两队,绕到夏军主力身后而顺风击之,大败夏军。</h3><h3><br></h3> <h3><br></h3><h3> 赫连昌来不及退回城里,便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魏军攻入统万城,获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马5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h3><h3> 与魏军相持于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城已破,亦奔上邽。拓跋焘率军东还,以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镇守统万城。</h3><h3><br></h3> <h3><br></h3><h3> 赫连定据平凉即帝位,被魏军团团包围于平凉北原。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为摆脱北魏威逼,遂向西攻灭西秦,并胁迫西秦民众十余万人由甘肃临夏西北向黄河南岸摆渡。正渡河时,遭遇吐谷浑首领慕璝率领的十万骑兵袭击,赫连定被俘,大夏国随之灭亡。</h3><h3></h3><h3> 统万城被攻克后,从此被设置为统万军镇,存在了近600年,直到北宋赵匡义年间被废。</h3><h3><br></h3> <h3><br></h3><h3> 据说拓跋焘进入统万城之后,见夏国皇宫如此富丽堂皇,遂感叹到:这样一个小国,竟敢如此滥用民力,如此奢华,怎能不灭亡呢!</h3><h3> 有不少大臣向拓跋焘提出,应加固京城的城防,加强城建。拓跋焘没有采纳,并告诫大臣们,赫连勃勃造了那么坚固无比的统万城,最后还是被攻灭,国破家亡。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更需要人力上战场去打仗,而不是发动老百姓去建造房屋城墙。</h3><h3> 由此也可从一个方面佐证,大夏国的灭亡,与它的横征暴敛和糜烂奢华是分不开的;而拓跋魏之所以能够最后统一北方,也与拓跋焘及其后来统治者的亲民勤俭理政分不开。</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北方各少数民族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汉族人民也学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丰富和提高了生产知识。他们还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h3><h3></h3><h3></h3><h3><br></h3> <h3><br></h3><h3> 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均田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h3><h3> 统万城,也就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保存了下来,北魏、西魏乃至隋唐各朝,曾分别在此置镇、州、府、郡,成为延续数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br></h3><h3><br></h3> <h3><br></h3><h3> 彻底毁灭统万城的,是北宋与西夏军事对峙中的宋太宗赵光义。<br></h3><h3> 北宋军事家、科学家沈括率部屯扎陕北抗击西夏时,曾到无定河详细考察过,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余常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h3><h3> 可见,易守难攻的统万城,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北宋初期,党项人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割据陕甘宁蒙边界地区,建立夏国(西夏)并经常以统万城为据点发动战争。</h3><h3> 淳化五年北宋夺回统万城后,为避免后患,皇帝赵匡义下诏迁走城内居民,摧毁了统万城的城垣及赫连氏的祖庙、明堂、社稷和通房连阁,使得这座“临广泽而带清流”、位于水草丰美的大漠绿洲上的统万城,从此消失在因无休止的战争而毁灭了的生态植被和流沙、尘暴的掩埋之中。</h3><h3> 值得庆幸的恰恰是这人迹罕至的荒凉,让统万废墟奇迹般留存到了今天。</h3><h3><br></h3> <h3><br></h3><h3> 如今,当人们站在这荒凉寂寞的断壁残垣之上,却怎么也找不到或想象不出当年雄心万丈的赫连勃勃描述的那种景象:“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若斯之美!”</h3><h3> 但并不妨碍人们去设想一下,假如当年赵匡义不下令毁弃统万城,那么现在所能见到的统万城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h3><h3></h3><h3><br></h3> <h3><br></h3><h3> 一个重要城池的盛衰,能够反映出国运的盛衰。从统万城的兴衰,也恰恰反映出历代王朝对待西部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对待战争防御上的战略战术。<br></h3><h3> 北宋在统万城取舍上暴露出的内心孱弱,也充分体现在它治国理政和对外交往的软弱政策上,一路传继下去,最终导致了北宋灭亡。</h3><h3> 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获后,囚于上京(即今哈尔滨阿城市)白城子。虽然阿城白城子与靖边白城子风马牛不相及,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呢。</h3><h3></h3> <h3><br></h3><h3> 统万城繁华了五百多年,其中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生存发展和古城的兴衰,也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及其农耕文化的交融。</h3><h3> 统万城遗址的存在,为深入考察河套地区沙漠地理变迁提供了典型例证,其兴衰历史也反映了那里人地关系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h3><h3><br></h3> <h3><br></h3><h3> 苍苍暮色中,千疮百孔的城墙像一条僵死的巨大蟒蛇,蜷卧在黑黝黝的草莽之上,似乎在向人类展示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h3><h3> 我转过身去,慢慢地向车的方向走去。当我再一次地回过头来,望望暮色中这座孤寂萧瑟的大夏故城的瞬间,不知为什么,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幽幽感觉。</h3><h3> 我不知道这种感觉为什么会产生、到底是什么;我也真的不知道我在想些什么、还希望些什么。此时此刻,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h3><h3> 就这样,我带着迷茫的空白和没有答案的不知,离开了这座上演过近600年历史大剧的舞台、如今萧瑟的废墟。</h3><h3><br></h3><h3><br></h3><h5>(文中部分内容,参考和摘编自有关资料,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并指正;三张统万城遗址全貌和两张少数民族割据的图片,来自网上下载。谨向原作者表示感谢。)</h5><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