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延林的藏书票——博大精深的“齐文化”(一)

黑白子

<h1>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公元前1051年,周武王把兴周灭纣的首席功臣姜尚(姜太公)分封至此,建立了齐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国都,长达800余年。春秋战国时期,临淄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中国东方文化中心,被誉为“海内名都”。 </h1><h1>尤其是齐桓公称霸后的齐国,政权强大而稳定,经济发达而繁荣,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在这样优雅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与日俱增,“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蹴鞠)者”(《史记•苏秦列传》)等丰富的文体活动,其中,以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最能说明齐国文娱活动的水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奏韶乐》</font></h1> <h1>韶乐,史称舜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因韶乐有九章,故亦名“九韶”,是一种集诗、乐、曲、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姜太公建齐国,《韶》传入齐。在齐国“因俗简礼”的基本国策影响下,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丰富、演变,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故而孔子入齐(公元前517年),当看到齐国化的《韶》乐时,便情不由衷地赞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记•孔子世家•述而》)。《论语•述而》也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至今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北,还留有镶嵌着“孔子闻韶处”的一方石碑。《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暇日以偷乐”,可见屈原在齐国,也受到了包括《韶》在内的隆重接待。</h1><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韶舞》</font></h1> <h1>韶舞,中国传说中舜时的乐舞,既有钟磬管弦之声,也有手舞足蹈之容。这乐舞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何晏集解:“《韶》,舜乐也。尽善尽美,故取之。”《汉书•儒林传序》:“称乐则法《韶舞》。"”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忽有一人,长丈馀,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br><br></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建鼓舞》</font></h1> <h1>建鼓起源于殷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建鼓舞的雏形,多用于征战、礼仪性庆典、祭祀和巫乐中。建鼓舞是一种击鼓而舞的传统舞蹈,具有舞、乐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多数为男子双人对舞,必须要有相同或协调的舞姿,相同或和谐的鼓乐,注重情绪宣泄和技能表现。</h1><h3><br></h3><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吹竽》</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竽,中国古代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就是成语“滥竽充数”历史典故的来历。古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见《杂咏三首》)。</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鼓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瑟,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形状似古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古时,瑟常常与琴或笙合奏。鼓,在古诗文中与"琴"、"瑟"联用一般作动词,弹奏、敲击的意思。《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击磬》</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磬,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和礼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磬,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尚书》。</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撞镈》</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上面多有龙蛇图案,青铜制,形似钟而口缘平,器形巨大,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有纽可悬挂,以槌叩之而鸣。盛行于东周时代。一般自铭为钟,自铭为镈的仅有春秋时代齐国的“素命镈”、“叔夷镈”。镈多为是古代大型单个打击乐器。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常将它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能原镈是一成组的编镈。《周礼》记载“镈,如钟而大。”&nbsp;</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