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我的父亲赵士贵,曾用名赵拉锁,小名拉锁则,1929年3月10日(阴历)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南依涧乡南依涧村,属蛇,家庭出身下中农,本人成份农民,入伍前初小文化程度,入伍后高小文化程度,1944年8月,15岁的父亲在本村由赵丁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 1989年11月退休,2000年6月22日8时05分因病在本村逝世,享年72岁。</b></p><p><b> 父亲的小名叫拉锁则是有说法的。我的爷爷、奶奶共生有四男一女,第一、二、三为男儿,但从小夭折,第四为我的父亲,为了不再夭折,取名拉锁则,即:拉住、锁起来之意。</b></p><p><b><span class="ql-cursor"> 父亲的家庭成员有:我的爷爷赵廷楹、我的奶奶梁氏、我的姑姑赵芬云和父亲共四口人。</span></b></p><p><b><span class="ql-cursor"> 1941年土改前,有土地18亩,窑洞一孔半。1941年土改后,家庭成员没有变,有土地20亩,窑洞两孔半。</span></b></p><p><b><span class="ql-cursor"> 我的爷爷,1887年生于平遥南依涧乡南依涧村,属猪,1945年病故。我的奶奶梁氏,约1913年生于平遥襄垣乡罗鸣后村,1945年病故,病故时约32岁。</span></b></p><p><b><span class="ql-cursor"> 我的爷爷、奶奶病故后,16岁的父亲和13岁的姑姑相依为命,过起了没有父母的生活。</span></b></p> <h3><b> 父亲从15岁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后,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反清算、打日本、斗蒋匪、保家园的革命斗争。父亲入伍后,从华北军区独立22团到北京军区防空军高射炮团再到广州军区防空军,从山西到天津再到广东,将他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建设。父亲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先后任生产队长、武装部长、采矿厂长、工业局科长、武装部长、气象站长、乡党委副书记等职务,为地方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b></h3> <h3><b> 父亲一生两袖清风,为人正直,工作认真,乐于助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为我做出了榜样。</b></h3> <h3><b> 父亲病逝后,虽然没给我们姊妹留下多少财产,但留下了他做人、做事的美德,这些比什么都珍贵!</b></h3><h3><b> 怀念父亲!感恩父亲!</b></h3> <h3><b>父亲的简历(一)</b></h3><h3><b> 1938年2月至1943年2月,在本村上学,证明人本村赵丁新。</b></h3><h3><b> 1943年2月至1944年7月,在本村种地,参加民兵,证明人本村赵春元、赵德康。</b></h3><h3><b> 1944年7月至1946年3月,在本村种地,担任民兵排长和本村武委会副主任,证明人王平栋。</b></h3><h3><b> 1946年3月至1947年12月,在本村种地,担任本村武委会主任和二区区公所职委,证明人为赵子英。</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1944年7月以后在本村任武委会副主任、主任时,组织人员制作、整理的南依涧联委会民兵花名登记表。南依涧民兵组织的全称为:平遥县人民武装支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第二大队即二区的民兵)。制表时间为1945年4月,整理时间为一九四六.二.一.</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本村任武委会主任时,中共太岳区平遥县委组织部给父亲开具的前往地委受训的介绍信。介绍信内容如下。</b></h3><h3><b> 王达同志:兹介绍本县村干部赵士贵同志到地委受训,他系中共正式党员,希接关系,党费已交到六月份了。致,礼。中共太岳区平遥县委组织部孙彬,7.26</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众英雄各显神通——民兵英雄故事选集之二》(太岳武委总会编印,1947.10),该选集编录了山西太岳区介休、平遥、赵城等县民兵的34个英雄故事</b></h3><h3><b> 一、《神鬼难防的“六把盒子”》,写介休县焦家堡村指导员罗来福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捉“张飞”》,写翼城县民兵申清溪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圣人涧的里应外合》,写平陆县建东村曹忠厚、曹建忠亲兄弟俩的英雄故事。</b></h3><h3><b> 四、《民兵的旗帜》,写济源县杜八联留庄指挥员、特等英雄薛平华的英雄故事。</b></h3><h3><b> 五、《水陆英雄李传玉》,写济源县杜八联左山村李传玉、张佐雨战斗队的英雄故事。</b></h3><h3><b> 六、《“飞毛腿”侯文清》,写新绛县二区武委会主任侯文清的英雄故事。</b></h3><h3><b> 七、《虎口里拔獠牙》,写临石县梧桐村康占福(原系平遥县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八、《宋国强》,写洪洞县民兵的头儿宋国强的英雄故事。</b></h3><h3><b> 九、《七英雄奋战大胡麻》,写赵城路西大胡麻村辉达战斗队王文通、董保善、陈文杰、高林生、高柏林、大红砖、小红砖七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张锡满的战斗故事》,写介休县张锡满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一、《张七奎的二三事》,写赵城七奎、家顺、偏生、保保和吉壁村武委会主任安发田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二、《虎窝里捉拿恶老虎》,写临汾四区武委会主任高发奋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三、《雷的故事》,写洪洞县史兆普、阴东喜、张保智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四、《蛟龙胜不了地头蛇》,写垣曲县二区赵元圣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五、《抓顽固》,写晋城远征二营二连一排副魏乐旺、卫生员孔升孩、通讯员薛齐祥、七班长秦喜春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六、《飞毛腿二打南两水》,写介休县秦世昌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七、《一网打尽倒算者》,写灵石县三区焦伸村民兵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八、《“把门将军”何作俊》,写赵城二区胡垣村武委会主任何作俊的英雄故事。</b></h3><h3><b> 十九、《王银河“马上立功”》,写济源县栲栳村战斗英雄王银河的故事。</b></h3><h3><b> 二十、《“黑谋”和他的冷枪队》,写平遥县坡底村王三模、四儿、铁炮、二狗、铜牛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一、《崔小毛》,写垣曲县白鹭联防区崔小毛的英雄故事。</b></h3><h3><b>二十二、《找着机会就搞》,写赵城三区武委会干事王明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三、《赵信智活捉裴玉管》,写闻喜县后川村武委会主任赵信智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四、《张良民兵的生长》,写介休县二区张良村抗勤主任乔德功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五、《好汉程忠义》,写介休县下李后村民兵程忠义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六、《房清德是个好班长》,写山西安泽县四区野战民兵连六班长房清德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七、《你们的爷爷来了》,写洪洞县一区民兵战斗队张百福、秦启昌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八、《马志坚战斗队三次立功》,写安泽县马志坚战斗队的英雄故事。</b></h3><h3><b> 二十九、《赤腿胯民兵》,写霍县民兵汾河杀敌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十、《看门虎温湖海》,写平遥县长则村温湖海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十一、《草人鞠躬》,写平遥县西泉村任明瑞(麻留锁)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十二、《战术真灵活》,写介休县一区政委李秀山及一区李应奎、三虎等人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十三、《老套筒》,写赵城好汉、62岁的韩金虎的英雄故事。</b></h3><h3><b> 三十四、《算功不算功》,写某县二区王文礼的英雄故事。</b></h3> <h3><b>父亲的简历(二)</b></h3><h3><b> 1947年12月至1949年3月,在本县二区区公所工作,任青委,证明人侯士恭。</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平遥县二区区公所任青委时,平遥县前线指挥部给父亲出具的优待乘车证。优待乘车证内容如下。</b></h3><h3><b> 出车站站长:兹有我县二区老乡、干部等人来前方,公干毕回(平遥),希予以优待乘车为荷。敬礼!平遥县前方指挥部。</b></h3> <p class="ql-block"><b> 上图为父亲在平遥二区区公所任青委时,上交枪支时区公所给父亲出具的收条。收条内容如下。 </b></p><p class="ql-block"><b> 今交来本区公所武器破枪(七九三支、六五一支)共四支、冲锋枪壹支、夺角牛枪壹支、三号小炮壹门。七月六号。</b></p> <p class="ql-block"><b> 上图为父亲在平遥二区区公所任青委时,平遥县青委会薛红1948年给父亲写信要求父亲统计上报二区的有关情况。信的内容如下。</b></p><p class="ql-block"><b> 赵士贵同志:晋中区委青委会来信向咱们要的以下材料。(①②③略)。因上级青委会对青委工作还没有明确指示与方针,因此,可先收集以上材料赶本月底前送来县青委会,最近我可能到地委参加青委会议须带这些材料,希通过中心工作很快完成这一工作是荷。致以,敬礼。平遥县青委会薛红,十月廿三日。</b></p><p class="ql-block"><b> 上图还有父亲在平遥二区区公所任青委时,为平遥县青委会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制作的统计表做的统计。</b></p> <h3><b> 上图为1948年平遥解放前,平遥人民编写的《平遥人民控诉阎锡山歌》。经辨认如下。</b></h3><h3><b><br></b></h3><h3><b>请同志快坐下听我表明,</b></h3><h3><b></b><b>临死的阎锡山害死咱们。</b></h3><h3><b>抗战时不抗日孝义逃难,</b></h3><h3><b></b><b>日本鬼投降后把城强占。</b></h3><h3><b>抢粮食派壮丁铡刀刺人,</b></h3><h3><b></b><b>糊说你是伪装强迫转生。</b></h3><h3><b>拿铡刀给粮食真是可恨,</b></h3><h3><b></b><b>拿乱棒搞转生坏尽良心。</b></h3><h3><b>老汗汗吃上糠强迫挖壕,</b></h3><h3><b></b><b>妇女们饿上肚强迫送砖。</b></h3><h3><b>小孩们雇住你把石头捣,</b></h3><h3><b></b><b>派饭吃老婆婆每天送饭。</b></h3><h3><b>派布换起代购又要军购,</b></h3><h3><b></b><b>人丁粮备战粮又要合谋。</b></h3><h3><b>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等税,</b></h3><h3><b></b><b>乡公所村公所乱起经费。</b></h3><h3><b>买卖家出不起想要收x,</b></h3><h3><b></b><b>雇住你雇亏本非闹不行。</b></h3><h3><b>客人来亲朋住三保联单,</b></h3><h3><b></b><b>妇女们不准你去住娘家。</b></h3><h3><b>为统治你实行兵众合一,</b></h3><h3><b></b><b>刨土地抽青年残忍毒辣。</b></h3><h3><b>害的那好夫妻不能相见,</b></h3><h3><b></b><b>害的那亲父子你东我西。</b></h3><h3><b>平遥城敌逃时空室清野,</b></h3><h3><b></b><b>雇走的小学生真是可怜。</b></h3><h3><b>父母亲在家里怎地想念,</b></h3><h3><b></b><b>可恨的尹遵党罪恶ⅹ天。</b></h3><h3><b>(辨认者注:尹遵党,人名,时任平遥县长)</b></h3> <h3><b> 上图为父亲保存的1948年平遥解放后的《平遥解放小调》。</b><b>经辨认如下(有的未辨认出,有的可能辨认的不对)。</b></h3><h3><b>1、七月十三天气清,共产党解放平遥城。</b></h3><h3><b>秋毫无犯纪律明,出布告来安民。</b></h3><h3><b>宣传政策安定人心,军民是一家人。</b></h3><h3><b>2、党中央,毛主席,规定了平分政策。</b></h3><h3><b>贫农雇农分土地,团结中农要xⅹ。</b></h3><h3><b>消灭封建半封建,工商业保护住。</b></h3><h3>3、阎伪人员赶快听,<b>宽大政策说的清。</b></h3><h3><b>只要悔过立大功,</b><b>将功折罪能ⅹⅹ。</b></h3><h3><b>如果还要反革命,</b><b>必定要受严惩。</b></h3><h3><b>4、政策好来政策明,</b><b>平遥城真光明。</b></h3><h3><b>工厂商号全拆开门,</b><b>ⅹx公司照样做工。</b></h3><h3><b>电灯公司没拉熄灯,</b><b>随便出入城门。</b></h3><h3><b>5、平遥解放风调雨顺,</b><b>庆贺前方徐司令。</b></h3><h3><b>解放军胜利积极前进,</b><b>包围了太原省。</b></h3><h3><b>捉住阎锡山大家公审,</b><b>打倒蒋贼享太平。</b></h3> <h3><b> 1948年11月,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时任二区青委的父亲,在平遥县二区区长郭铁成的带领下,与二区及平遥城区的民工参加了“天下第一碉”孟家井战役的支前工作。</b></h3><h3><b> 上图为父亲保留的在太原战役期间,平遥县委会宣传部印发的“今后应大力报道支前与支前中的秋耕秋征”通知。</b></h3> <h3><b>父亲的简历(三)</b></h3><h3><b> 1949年3月至1951年1月在本村务农,担任人代会主席,证明人赵丁新、赵生贵。</b></h3><h3><b> 上图为平遥县第二区南依涧民主村公所为南依涧村烈士家人向平遥县民政科开出的证明书。证明书内容如下。</b></h3><h3><b> 民政科负责同志:兹有我村烈士张振芳、赵三六在一九四七年在沁源卧牛坪对敌斗争光荣的牺牲,现在尸体还在沁源埋葬,家里人想要去领尸体,乃因家中困难没有办法,希民政科负责同志设法领与埋葬费,好教他们去领尸体为盼。此致,敬礼。平遥县第二区南依涧民主村公所主席 赵登云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四号。</b></h3> <h3><b> 上图为平遥县第二区民主区公所为南依涧村烈士向平遥县民政科开出的证明书。证明书内容如下。</b></h3><h3><b> 民政科负责同志:兹有我区属之南依涧村赵本x同志,在太原第十八分区四十一团五连工作,在临汾战役光荣地牺牲了,但家中之困难甚多,但他现没有领回抚恤金,特此证明,希贵科负责同志发一证明以便领取恤金为盼。此致,敬礼。平遥县第二区民主区公所 政委郭芸兰 区长郭铁城 四月十四日。</b></h3> <h3><b>父亲的简历(四)</b></h3><h3><b> 1951年1月至1951年6月,带领本村12名民兵自愿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华北军区独立22团3营7连,任班长,证明人郝树德。</b></h3><h3><b> 1951年6月至1952年4月,在华北军区独立22团3营7连,任副排长,证明人安永富、李三货。</b></h3> <h3><b>父亲的简历(五)</b></h3><h3><b> 1952年4月至1952年5月,部队整编后调到平遥县南政村驻军干部训练大队三中队九小队任小队长。</b></h3> <h3><b> 上图为父亲(后)与战友合影。</b></h3> <h3><b>父亲的简历(六)</b></h3><h3><b> 1952年5月至1952年6月,调到山西省军区人武大队五中队一区队三小队学习,任学员,证明人冯学贵。</b></h3><h3><b> 1952年6月17日至1952年8月,调到山西省忻县分区人武部工作组工作。</b></h3><h3><b> 1952年8月至1954年9月,在山西省河曲县五区武装部任军训干事,证明人温金达、赵春元。</b></h3> <h3><b> 上图为父亲(后)1952年与战友在平遥合影,有同村的赵振芳(前右)。</b></h3> <h3><b>父亲的简历(七)</b></h3><h3><b> 1954年9月至1955年1月,在华北补训1团2营6连(亦有统训1团4连记载),任排长,证明人为安永富、李先锐。</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1953年版的《新中国分省图。》</b></h3> <h3><b>父亲的简历(八)</b></h3><h3><b> 1955年1月至1955年12月,在北京军区防空军高射炮兵(4301或73191部队)514团2营6连,任指挥排长、副连长,证明人为李广成。</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在北京军区防空军高射炮兵514团(驻地在天津)时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b></h3> <h3><b> 上图中为父亲。</b></h3> <h3><b> 上图为1955年2月17日父亲与战友在河北遵化合影。左起:父亲、郝德成、郝树德。郝树德与父亲为同村战友。</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遵化合影照片背后的文字。</b></h3> <h3><b> 上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1955年11月30日给父亲发请柬时用的信封。</b></h3><h3><b> 上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1955年11月30日给父亲发的请柬。</b></h3><h3><b> 请柬内容:订于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日下午一时,在公安军天津市总队礼堂(六区镇江道一号)由北京军区防空军首长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举行授予防空军驻津单位校、尉官军衔典礼。请你届时参加接受军衔(凭此柬入场)。北京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卅日。</b></h3><h3><b> 上图为1955年12月2日,父亲接受军衔进入公安军天津市总队礼堂的座位号及注意事项。内容如下。</b></h3><h3><b> 赵士贵同志:1、请你提前于十二时到达会场。2、请理发、修面,着新棉服、皮鞋,佩带帽徽军种符号,扎武装带。进入会场时脱帽(授衔时将帽子放在座位上)。3、你的座位在会场第20排第595号。</b><br></h3><h3><b> 上图为1955年12月2日,父亲接受军衔完毕后参加宴会、庆贺晚会的注意事项。内容如下。</b></h3><h3><b> (一)下午四时半请到天津市干部俱乐部举行宴会,请按名签就席;(二)下午七时于公安总队礼堂举行庆贺晚会,届时请你按发给的票号入座;(三)请着今冬棉服、并佩军衔,进入饭厅、会场时请脱帽。</b></h3><h3><b> 上图为1955年12月2日,父亲接受军衔完毕后参加庆贺晚会的入场卷。</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华北防空军高射炮兵514团2营6连时,1955年12月13日73191部队收取父亲的军官寓所费、军官伙食费后为父亲出具的收据。</b></h3> <h3><b>父亲的简历(九)</b></h3><h3><b> 1955年12月至195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任排长、副连长,证明人张君岭、曲长超。</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时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时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执行任务时,支队为父亲等15人出具的介绍信。介绍信内容如下。</b></h3><h3><b> 潮阳县人民委员会:今有本部赵士贵等同志共15人去你县桑田岛附近执行任务,希协助他们为荷。此致,敬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九支队。一九五六年三月廿七日。</b></h3> <h3><b> 上图为父亲(左)在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时于1956年4月6日在汕头与战友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1956年12月5日在广州军区防空军干部轮训大队政治处参加文化学习后取得的高级小学毕业证书。</b></h3> <h3><b> 上图为父亲(后左2)在广州军区防空军4519支队时于1957年6月23日在广东汕头刘陇乡与战友留影。这是父亲离开部队、复员回乡与他的战友及战友的家属分别纪念照。</b></h3> <h3><b> 上图为父亲1957年6月复员返回山西平遥时,广州军区防空军复员训练大队给父亲出具的优待介绍信。介绍信内容如下。</b></h3><h3><b> 樟木头火车站负责同志:兹有本部复员建设军人赵士贵同志等一名乘火车返山西省平遥县,请按复员建设军人优待办法(乘火车半票、汽车九五折、贰佰吨以上轮船五折)优先售票。此致,敬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复员训练大队。1957年6月24日。</b></h3> <h3><b> 上图为1972年6月25日父亲在平遥县武装部换发的《复员军人证明书》。</b></h3><h3><b> 证明书显示:1957年6月5日填发。也就是说,1957年6月5日决定父亲复员,父亲在广州军区防空军复员训练大队参加训练,1957年6月23日父亲与战友们合影分别留念,1957年6月24日父亲就持广州军区防空军复员训练大队给父亲出具的优待介绍信开始返乡。</b></h3> <h3><b> 从父亲的几份履历表看,父亲在部队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队前嘉奖五次。</b></h3><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华北解放纪念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3年10月25日增送的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1954年2月17日增送的纪念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部队佩戴的领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部队佩戴的肩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部队佩戴的帽徽。</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b></h3><h3><b> 1957年6月至1957年11月在本村参加生产,任生产队长,证明人赵辅晋。</b></h3><h3><b> 上图为父亲复员后办理的《预备役军官临时证明书》。</b></h3> <h3><b> 上图为父亲复员后办理的《预备役军官兵役证》。</b></h3> <h3><b> 父亲的简历(十一) </b></h3><h3><b> 1957年11月至1958年5月,在平遥县北依涧乡政府工作,任武装部长,证明人邢国俊、王平栋 。工资类型为补贴干部每月32元。</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北依涧乡(后改为南依涧乡)工作时平遥县武装部给父亲的委任状,委任父亲为南依涧乡民兵队长。当时县武装部长为常振兴,政委为任井夫。</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二)</b></h3><h3><b> 1958年5月至1958年12月,在平遥县朱坑公社工作,任武装部长,证明人王平栋、裴德富。工资类型为补贴干部每月32元。</b></h3><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与朱坑石膏厂人员合影。</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三)</b></h3><h3><b> 1958年12月至1960年7月,在平遥县采矿厂工作,任厂长,证明人闫锁柱、贾建润。工资类型为工人级每月45元。</b></h3><h3><b> 上图为父亲(二排左5)1959年7月16日与平遥采矿厂同事合影。照片上书写的字为:采矿厂欢送赵厂长士贵荣调留念。荣调到哪里,在父亲的简历里没有。而且在这以后的照片和资料显示,父亲仍在釆矿厂。</b></h3> <h3><b> 上图为1960年6月平遥采矿厂移交给平遥铁厂时的工具器材、财务账目、工会费用移交表。</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四)</b></h3><h3><b> 1960年7月至1961年2月,在平遥县工业局工作,任副科长、科长,证明人裴计发、王峰山。工资级别为行政23级,45.5元。</b></h3><h3><b> 上图为时任平遥县工业局科长的父亲1960年春节与采矿厂人员合影。</b></h3> <h3><b> 上图应该是父亲(左)1959年前后与同事们的合影。</b></h3> <h3><b> 上图应该是父亲(左)1959年前后与同事们的合影。</b></h3> <h3><b> 上图应该是父亲(前左1)1959年前后与同事们的合影。</b></h3> <h3><b> 上图应该是父亲(右)1959年前后与同事们的合影。</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五)</b></h3><h3><b> 1961年2月至1971年6月,在平遥县襄垣公社工作,任武装部长,证明人常山海、王国奎。工资级别为行政23级,45.5元。</b></h3><h3><b> 上图为平遥县武装部1961年3月1日给父亲的委任状,委任父亲为襄垣公社武装部长。当时县武装部长为王庆文,政委马石纪。</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襄垣公社期间(二排右2)于1963年6月16日在晋中军分区参加学习后与平遥县各公社的武装部长合影。现在能想起来的还有:侯玉民(前左4)、李占元(后左4)、侯步云(后左5)。</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2)在襄垣公社期间与侯步云(前左4)、侯玉民(后左1)等武装部长们合影。</b></h3> <h3><b> 上图为1963年11月16日平遥县武装部发给父亲“在民兵工作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奖状。</b></h3> <p class="ql-block"><b> 上图为父亲(二排左2)在襄垣公社期间于1965年3月5日欢送温学增(前左3)时与襄垣公社的同事们合影。参加合影的还能认出有郝春忠(后左1)。</b></p> <h3><b> 上图为1966年5月10日平遥县南依涧人民公社南依涧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给襄垣公社负责同志出具的证明材料,证明父亲的家庭成份为下中农。</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在襄垣公社期间于1970年4月在文峪河工程汾阳韩家桥段与战友同事们合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文峪河工程汾阳段合影照背后记录的文字。</b></h3> <h3><b> 上图为父亲(二排左6)在襄垣公社期间与襄垣公社1970年入伍的人员合影。其中二排左5为时任襄垣公社武装干事后调入平遥火柴厂的张林贵。</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汾河水库纪念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材料。</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材料。</b></h3> <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红书袋。</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六)</b></h3><h3><b> 1971年6月至1982年6月,在平遥县气象站工作,任站长,证明人于荣根。</b></h3><h3><b> 上图为1971年6月2日山西省平遥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给父亲开具的到气象站工作的干部介绍信。</b></h3> <h3><b> 上图为1971年12月25日父亲(前排右3)参加完晋中军分区气象训练班后与军分区首长和训练人员合影。</b></h3> <h3><b> 父亲到气象站工作后,平遥县武装部几乎每年在征兵时都要抽父亲到征兵办公室帮忙。我1976年12月参军那年父亲就在征兵办公室。</b></h3><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4)1978年冬季与征兵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2)1981年11月6日与平遥县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合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中)在气象站工作期间于1981年与平遥县当年的部分半脱产干部下乡时合影。其中二排左2为在南依涧乡任书记后调平遥县人事局任局长的裴林明。</b></h3> <h3><b>父亲的简历(十七)</b></h3><h3><b> 1982年6月至1984年12月,在南依涧公社工作,任党委副书记,证明人刘青政。工资级别为行政21级。上图为父亲(前排左12)1987年5月16日参加完南依涧乡第九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后与全体代表合影。其中二排右1为我的妻子郝紫云。</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排左12)1987年8月31日参加完中共平遥县南依涧乡第八次代表大会后与全体代表合影。</b></h3> <h3><b> 上图为1982年9月5日平遥县人民政府发给父亲的树权证,持证人:南依涧公社南依涧大队赵士贵;座落地点:赵振昌牛房堰枣树叁棵。</b></h3> <h3><b> 上图为平遥县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平遥县县志编纂委只会办公室1983年3月10日编印的《史志资料通讯》第五期。</b></h3><h3><b> 该期收集了抗日期间任平遥县委书记郝一民(山西平遥人,解放后在中组部、中宣部任职)的回忆录。</b></h3><h3><b> 该期还收集了抗日期间先后任平遥县一区情报站站长、五区武委会副大队长、二区武委会主任丁一(后任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的回忆录。</b></h3><h3><b> 该期还介绍了抗日期间任平遥县妇女会会长梁奔前烈士的英雄事迹并附有当年审讯梁奔前烈士的翻译官渡边龟二郎1957年写给中国红十字会访日代表团的忏悔信。</b></h3> <h3><b> 上图为父亲(前左5)与南依涧乡同事们合影。合影中左起,前:赵中文、张光信、侯旺云、李成生、董修身;后:王建国、梁学华、乔智远、赵世孝、田志远。</b></h3> <h3><b> 上图为父亲的战友赵子英给父亲的来信。</b></h3> <h3><b> 1984年7月1日父亲被中共平遥县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员干部。</b></h3> <h3><b> 父亲的简历(十八)</b></h3><h3><b> 1984年12月至1989年11月,在南依涧乡工作,任调研员,1989年11月退休,证明人为原世德、裴林明。</b></h3><h3><b> 上图为父亲1989年随同南依涧乡考察团到陕西考察后在西安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1989年随同南依涧乡考察团到陕西考察后在华清池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1990年7月15日(阴历)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1990年7月15日(阴历)留影。</b></h3> <h3><b> 1958年4月,父亲当选为平遥县北依涧乡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h3><h3><b> 1963年3月,父亲当选为平遥县襄垣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h3><h3><b> 1965年8月,父亲当选为平遥县襄垣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h3><h3><b> 1983年3月6日,父亲当选为平遥县南依涧供销社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代表。</b></h3><h3><b> 1983年6月,父亲当选为平遥县南依涧人民公社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h3><h3><b> 1987年8月,父亲当选为中共平遥县南依涧乡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b></h3> <h3><b> 上图为父亲使用的个人印章。</b></h3> <h3><b> 上图为父亲在我家院子内留影。</b></h3> <h3><b> 上图为父亲与同村战友赵振芳的妻子在南依涧村留影。</b></h3> <h3><b>父亲的入党时间有两次。</b></h3><h3><b> 第一次的入党时间为,1944年8月在本村由赵丁新介绍入党。但这次入党后,父亲因在平遥县二区区公所工作时,组织调动父亲南下,父亲没有去,1949年3月,父亲受到平遥县委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b></h3><h3><b> 第二次入党时间为,1956年11月1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防空军干部轮训大队由张君岭、曲长超(亦有李广成介绍的记载)介绍入党,预备期一年,1957年11月13日按时转正。</b></h3><h3><b> 上图为父亲留存的几份履历表。</b></h3> <h3><b>父亲当年为什么没有南下。</b></h3><h3><b> 从父亲的四份干部履历表、一份干部简历表、一份职工干部登记表、一份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中看,有以下三个原因。</b></h3><h3><b> 一、1949年3月,父亲在本县二区区公所工作时,调动父亲南下,父亲思想不通没走。</b></h3><h3><b> 二、1949年3月,父亲因家中二位老人去世,无人看管一个小童养媳,父亲没有走。</b></h3><h3><b> 三、1949年3月,父亲因身体有淋病、疥疮,父亲没有走。</b></h3><h3><b> 关于第三个原因,有当年平遥县二区区长郭铁成,二区区公所侯士恭、贺福盛等在1988年12月出具的证明材料。</b></h3><h3><b> 上图为父亲1963年底填写的履历表。</b></h3> <h3><b>父亲的参加工作时间应该有三个时间。</b></h3><h3><b> 一、从1947年他在平遥县二区区公所(即区政府)担任青委开始,但组织上没有认定。</b></h3><h3><b> 二、从1951年1月他带领本村12名民兵自愿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华北军区独立22团3营7连当兵开始。但这个参加工作时间只是在1993年平遥县人事局给父亲填写的《山西省晋中地区老干部经济待遇手册》上才有,父亲在这以前的履历表上都没有填这个时间。没有填这时间的原因是不是与他从部队到地方办理的是复员手续而不是转业手续有关。但无论是复员还是转业,在部队的时间是应该算工龄的,不知道为什么。</b></h3><h3><b> 三、从他1957年6月部队复员后,1957年11月在平遥县北依涧乡政府工作开始,父亲填写的所有履历表都是这个时间。</b></h3><h3><b> 第一个参加工作时间没有被认定,可能是当年让父亲南下没有去受到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造成的。但父亲只是受到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并没有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不知道父亲为什么当年就回到本村担任了村人代会主席,也不知道当初对党员和区公所人员的处分是怎么规定的。</b></h3><h3><b></b><b> 上图为1993年平遥县人事局发给父亲的《山西省晋中地区老干部经济待遇手册》。</b></h3><h3><b> 从这个手册的第一页显示:</b></h3><h3><b> 1、父亲的参加工作时间为1951年1月;</b></h3><h3><b> 2、父亲1995年6月4日领到的退休工资是380.40元。</b></h3><h3><b> </b></h3><h3><b></b></h3> <h3><b>父亲没有办成离休。</b></h3><h3><b> 由于第一个参加工作时间没有被认定,父亲没有办成离休。</b></h3><h3><b> 根据离休文件规定:凡是解放前在农村担任“主干”的即可办离休。</b></h3><h3><b> 1998年5月20日,父亲向平遥县人事局提交了由退休办为离休的申请。因为父亲1946年以前就担任本村武委会主任,是解放前农村的主要干部,但最终还是没有办成。</b></h3><h3><b> 上图为1998年5月20日,父亲向平遥县人事局提交的由退休办为离休的申请。</b></h3> <h3><b> 父亲没有办成离休,他的战友和同事也为他惋惜。因为和他有同样情况甚至比他情况还差的人都办成了离休,不能不说父亲一生的耿直、实在,也印证了亲人、战友、同事、村民对他的评价:给公家办事认真负责,给别人办事不惜代价,给自己办事总是不愿意开口。</b></h3> <h3><b> 上图为1997年1月19日(平遥邮政的时间为1月21日)父亲写给我和我女儿、儿子的书信。父亲的这封来信讲:他的退休工资从1995年的380元涨到了520元。这也是父亲的最后一封来信。</b></h3><h3><b> 父亲给我的来信如下。</b></h3><h3><b>良勇如面:</b></h3><h3><b> 从我回来一直未给你们去信,原因和自己的人回晋一定顺利的,所以今天才给你们去信。</b></h3><h3><b> 春节到了,以前打算和你母亲到你那里过年,看来去不成了。因为我俩年老出门太不方便,因此不去了。你们全家在那里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吧,耐等暑假期再回来住几天好了。</b></h3><h3><b> 今冬我们的身体很好,就是比以前能睡觉,体重增加,不是好现象。别远念。</b></h3><h3><b> 平日(注:我的弟弟)们全家都很愉快,不别惦念。</b></h3><h3><b> 别不多谈。</b></h3><h3><b> 父名不具 </b><b>1.9号</b></h3><h3><b><br></b></h3><h3><b> 父亲给我女儿、儿子的来信如下。</b></h3><h3><b>玲玲、冬冬:</b></h3><h3><b> 你们学习好吧。</b></h3><h3><b> 我和你奶奶过春节不去了,希你俩用学习成绩报应我俩的福如东海吧,等到今年暑假期再看你们的答卷。</b></h3><h3><b> 远盼你们学习天天进步,祝你俩新年快乐。</b></h3><h3><b> 爷爷、奶奶。1.19</b></h3> <h3><b> 父亲的一生与枪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从1943年参加民兵到1951年入伍没离开过枪,从1951年入伍到1957年复员没离开过枪,从1957年复员到1971年离开武装部长岗位没离开过枪,从1971年到气象站工作到“文革”结束前他身边还有一支小马枪。因此,在“文革”时我没少玩他的枪。我的第一枪就是用父亲保存的汉阳造七九步枪射出的。以后玩过也打过父亲和他同事们的盒子炮(即驳壳枪,德国造,父亲任武装部长时佩用)、八音子(即八音响,比利时造,朱坑乡武装部长佩用,当年子弹已稀缺)、三八大盖(日产)、三八小马枪。</b></h3><h3><b> 上图为父亲退休时的档案照。</b></h3> <h3><b> 父亲爱枪,爱武装,爱军人。因此,他把我们仨姊妹中的兄弟俩——我和弟弟毫不犹豫地送到了军营。</b></h3><h3><b> 上图为父亲1998年3月10日于洛阳在我给父亲办的生日宴上留影。</b></h3> <h3><b> 父亲是严肃又慈祥的、威严又宽容的。他纯朴善良,爱子如命,爱孙辈又胜于爱子。他对子孙们的爱藏在心里、藏在细微的举动中。我参军时父亲从县委党校一直无声地陪着我走到火车站,把我送上闷罐车的情景我一直没有忘。</b></h3><h3><b> 父亲的一生平凡、平淡,但令我叹服,令我敬畏!</b></h3><h3><b> 祝父亲在那边安好!您的音容笑貌在我心里永存!</b></h3><h3><b> 上图为父亲在老家旧院的大门口留影。这是父亲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留影。</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