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交流、鼓励的过程,也是同事们一路同行的美好风景——梅花中心小学听课组一周纪实

人生如水

<h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听课组本周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h3> <h3>  听了张振永老师一节语文常态课,很实在。语言和蔼。学生读书声音响亮,教师也及时给予表扬。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张老师首先抓住本课最难写字"扇"在句子中识记生字,以及它的多音字。看似容量如此之大的一堂课全然不会觉得紧张忙乱。这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识字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教学认读的基础上,如果再让学生写一写这个字,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了。(孟娜、刘曙明)</h3> <h3>  陈芳老师的课堂非常新颖独特。从“认识动物”的分组小游戏开始,分组比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根据每组的最后积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不但复习了之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寓教于学,让课堂真正的生动起来。(周游)</h3> <h3>  李伟业老师的课,质疑导入,让学生通过预习去寻找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整节课注重朗读,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让学生明白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语言诗意,重难点把握较好。(谢昕宇)</h3> <h3>  邵老师的课,复习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扇形的特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掌握扇形的大小与圆的半径和圆心角有关,整节课让人感到轻松,值得学习。(张新平)</h3> <h3>  程老师这一节课上的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程老师充分结合了五年级上册unit8 Christmas的话题引入本单元学习,程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包括日期,食物和风俗习惯等,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外,教师在复习季节和星期类的词汇时,巧妙的引入月份的词汇。以旧带新,实现了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潘晓兰)</h3> <h3>  苏娇老师设计的这几个练习从形式上、内容上、层次上都是很好的,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了提升,且有梯度,数量上有保证。(叶花)</h3> <h3>  学习张楠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张老师复习的很细致,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板书清楚认真,并且她上课时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上课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李怡颖)</h3> <h3>  学习韩小雪老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新授课,学具的选用独具匠心,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同学在课桌上动手操作,探究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和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手感知是并用的,合作学习讲究实效的,体验感悟是深刻的。(周荣、杨玉婷)</h3> <h3> 今天聆听了吴老师的练习讲评课,收获很多。吴老师在讲评时,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让学生讨论,加深印象。对原题讲评后,还能对试题做进一步的拓展,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曹静茹)</h3> <h3>  学习陈老师的一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教师以旧知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顺利的过度到新课的教学即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在课堂中,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描述很完整,在练习环节,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而且层次不一,由浅入深,另外在练习中让学生动手拿一拿摆一摆并说一说,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取其中一份的含义,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林珊珊)</h3> <h3>  学习了陈老师的精彩片段教学,陈老师能在课中始终贯彻学生是主阵地的主体,充分展示了他们读的技能和在读中的理解,品读中升华了对课文的理解。陈老师声音甜美,教态自然大方,思路缜密,是不错的教学能手,值得我欣赏!(曹培凤)</h3> <h3>  学习王芳老师的习题课,课上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引领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带领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后又设计了几个典型的练习,从形式和内容上又强化巩固了学生对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张婷)</h3> <h3>  学习吴雨潼老师《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新授课,吴老师课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学习数学过程,例如在探究30—8和34-8算法过程中,老师让每一个学生尝试参与,想到可以摆小棒和直接口算方法来算,尤其是30-8的算法探究,想到先算什么再什么,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了算理,在经历探究中明晰了算法,枯燥乏味的计算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周荣)</h3> <h3>  学习朱妍老师的《What time is it》新授课,印象最深刻的是朱老师每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起始以brain storm的形式带领学生们复习数字1-12,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习过程性通过对比Liu Tao’s timetable,MissZhu’s Timetable,学生明白了,A good timetable makes you successful!之后朱老师趁热打铁,让孩子自己制作timetable ,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懂得了,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时间!(潘晓兰)</h3> <h3>  学习叶永翠老师认识分数,叶永翠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数的理解,并且在教学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时重视与除法练习中求平均的联系,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就学到了知识。(蒋金环)</h3> <h3>  学习胡明慧老师一节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cartoon time)新授课,胡老师注重创设情境,从What's this?/What are these?导入,引入本课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胡老师很注重语法的教学,新知联系旧知,让学生对于“三单”的用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胡老师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参与,达到了很好的输出,学生当堂就完成了课文背诵的目标。(王瞳歆)</h3> <h3>  学习王娟老师的On the farm新授课,王老师用McDonald had a farm歌曲作导入,学生们在歌曲中学习动物单词,轻松愉悦。接着王老师趁热打铁,与同学们free talk 引入本课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每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由浅入深。(张瑨珩)</h3> <h3>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把自己的所得进行运用。达到“生活即有语文,语文即有生活”。</h3><h3> 听了张先彤老师《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首先用语音播放生词听写,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也能让孩子更快进入课堂。</h3><h3> 紧接着张老师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一遍遍地让学生去朗读,发挥自我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教师的示范朗读,使学生的语感有了层次性的转变。又通过语音播放课文语段,更能让学生读出台风与小卫星的心里特点,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他们的接受能力。(孟娜)</h3> <h3>  高黎娜老师本节课内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重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再通过举例验证,学生可以较好的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最后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课堂内容循序渐进,高老师语态温柔,学生积极性高。(陈舞)</h3> <h3>  忙碌的一周即将结束,抓住最后的小尾巴学习了金老师的一节课,金老师的古诗教学扎实,高效!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孩子们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古诗课也更加丰富起来,诵读环节,金老师反复指导,让孩子们读正确,读流利,读出画面感,逐层提高阅读要求,值得学习!(赵颖颖)</h3> <h3>  听课的过程是探讨、交流、鼓励的过程,听课者、被听课者均表示到收获很大。这也成为我校同事们一路同行的一道美好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