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朱熹曾说过:“一个人的书法无异于他的灵魂的画像。”</h3></br><h3> <h3>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h3></br><h3> <h3>书画篆刻艺事之道,远绍先秦汉唐,源自有流,代有贤能,传自有序。艺术有别于其它学科门类。在审美上无一个标准定式。关键在于艺由心造。故艺之道要见于性情。从艺者需心诚手勤多思多悟,要有深刻的精神性和强烈的人文内容。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打动他人并引起共鸣。如何使自己的艺术语言更加精炼表达内心丰富的感情,且具有独特的个性语言,这更需为艺者必须参悟与思考的。悟有两种,分顿悟与渐悟。艺术家分才气型与苦学型两大类,所谓才气和苦学是相对而言的。才气不高而靠功力取胜者,终难为大家。然仅凭才气天赋,而疏于功力者也难成气候。</h3></br><h3> 群邦生于齐鲁莱地,自幼喜爱文艺。自中学时学习书画治印。常与同好者同游。齐鲁自古文风气盛,当下尚文墨艺事者不逊于前世,群邦初求学问道于京华,孜孜以求。滋滋于艺事。潜心学习书法、绘画、治印之道 。群邦生性简淡,不修边幅,有山林野逸之气,言语不多,也不喜随声附和。常给人一种无所谓的神态处世。他全凭个人喜好,其作品常不拘小节,随处着墨使色。然也时出己意,笔墨率性可人,奇逸之气溢于尺素。在我看来群邦治印是乐事趣事,他重感觉重性情。将笔墨之感觉奏刀于顽石之上,刀与笔结合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章法上布局上,群邦不屑于刻意安排,疏密任其自成。</h3></br><h3> 为艺之道一在于才情天性,二在于问道有发,三在于持之以恒,四在于功底扎实。孜孜复矻矻,兀兀以穷年,难臻老辣妙境。</h3></br><h3> 许雄志(中国书协理事、西冷印社协会理事)</h3></br><h3> <h3>哑石山房-名家书画、文房雅玩赏析。书画、艺术爱好者交流学习平台。推广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品销售。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推荐作品,展示交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