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初夏,5月16日,在教研员刘敏老师带领下,越秀区小学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相聚在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阶梯室,围绕“聚焦深度学习,以可视化思维提升阅读力与表达力”的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能使学习过程更高效、更具创造力。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是本次活动的研讨重点。</h3> <h3> 本次活动主持人来自东山实验小学的谢晓玲</h3> <h3> 来自育才学校的叶慕兰老师执教阅读课《刷子李》。</h3> <h3> 叶老师直接聚焦人物描写方法,围绕核心问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作家是怎样写出来的?引领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自读、写批注、自主汇报。而后引导学生运用比喻、联想的方法,融入听觉、视觉把动作写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让学生感受到了发现和创造的快乐。这既为学生指明了写作的借鉴方向,又培养了学生的单元整体思维。小练笔设计基于学情有梯度,做到了因材施教。</h3> <h3> 叶老师极具教学魅力,教态从容又温柔,语言热情又亲切,循循善诱,层层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孩子。叶老师的课如西湖龙井一般,清新嫩绿,扎实活泼,样样俱全,耳目一新。</h3> <h3> 来自培正小学的董小移老师执教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课——《一个特点鲜明的人》。</h3> <h3> 董老师用猜谜游戏导入,让学生猜猜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并且追问学生为什么能猜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引出了习作主题——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董老师还别具匠心地设计了“起别号”环节,通过一个“别号”一个“特点”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提炼人物的“特点”,围绕特点进行选材和行文。</h3> <h3> 课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课中再次借助思维导图和前置作文纸相结合进行教学,教给学生抓鲜明特点、用恰当方法、举准确事例等技巧来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落到实处。“下水文评改”环节强化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与习作自评、互评环节前后衔接,教方法、练方法、用方法,层层递进,水到渠成。董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助力习作教学,给习作课带来新鲜感,给老师们开展“可视化”工具下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借鉴。</h3> <h3> 两节精彩的课例展示后,刘敏老师为我们进行课例点评及讲座。刘老师高度肯定和赞扬了两位老师为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作为广州市小学语文中心组导师的叶慕兰老师和作为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董小移老师,在自身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高尚情怀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无论在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上,还是在教育情怀上,这两位老师都值得我们学习。</h3> <h3> 随后,刘敏老师为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并带来主题为“单元整体备课,聚焦读写结合,以导图提升表达力”的讲座,从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教给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单元习作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提供写作支架,层层突破习作难点,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h3><h3> </h3> <h3> 优化的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获益匪浅。相信我们的教师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实践、不断提高,在幸福的语文教学路上,不断前行!</h3><h3> 新闻稿 惠福西路小学 欧思莹 </h3><h3> 美篇制作 水荫路小学 蒋玉君</h3><h3> 图片来源 登峰小学 李恬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