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兰州战役主战场——沈家岭遗址/董彦伟

昨夜星辰

<h3>  小时候听老人讲过“马家军(西北地区军阀马步芳直系部队)”解放前在西北横行霸道、残害百姓,滥杀无辜的故事。后来在彭德怀解放大西北“兰州攻坚战”中被歼灭……</h3><h3> 出于对历史的偏爱,还有对这段惨烈战斗的缅怀。看完《决战兰州》的记录片后,我决心走访兰州攻坚战主战场——沈家岭战斗遗址。</h3> <h3>5月16日早上7点跟同事相约从九州出发,转两路车途径洪子门——双城门——兰州36中学下车,到达距离南山沈家岭7公里的南山脚下。</h3> <h3>由于没有直达山上的车,我们选择徒步上山。</h3> <h3>抵达兰州战役攻坚战第一道战壕</h3> <h3>69年前的年8月25日凌晨,兰州战役总攻打响,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兰州城西南的沈家岭第一道战壕发起猛烈的攻击。</h3> <h3>沈家岭山势陡峭,是一道南低北高、呈葫芦状的山梁,是马家军固守兰州、控制黄河铁桥的一道天然屏障。敌人把沈家岭的山坡两边削成几条两三丈高的绝壁,绝壁上挖有好几道堑壕,堑壕前布有铁丝网和大量地雷,每隔二三十米还有明碉、暗堡和堑壕相连,易守难攻。</h3> <h3>经过将近70年风雨的侵袭,我们只能看到硝烟过后残缺不全的战场痕迹</h3> <h3>兰州攻坚战第二道战壕</h3> <h3>从凌晨到下午1点,经过七八个小时拉锯式的争夺,我军以伤亡惨重的代价拿下第二道战壕,胜利在望</h3> <h3>这是兰州战役军事作战地图,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指挥的“兰州战役”在四个战场上同时打响——以沈家岭、狗娃山为中心的城西南战场;以营盘岭、皋兰山为中心的城南战场;以马家岭、古城岭为中心的城东南战场;城区战场。第一野战军集结4个兵团12个军共34万兵力,总兵力占绝对优势;而国民党方面是当时全国最凶残、最顽固、战斗力在西北最强的马步芳军事集团。马步芳曾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扬言:“保住西北大局唯在于同共军决战一场,而兰州有南山屏障、黄河天堑,是决战的好地方。”宣称要“破产保产,拼命保命,挽救危局,确保西北。”</h3> <h3>兰州攻坚战我军突破第三道战壕</h3> <h3>有“兰州锁钥”之称的沈家岭,是兰州战役的主战场,在解放兰州战役中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史上以追击战和运动战相配合,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大兵团城市攻坚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斗之激烈、付出代价之惨重都是大西北解放进程中空前绝后的。牺牲也最为壮烈。</h3> <h3>在这场英勇壮烈的沈家岭攻坚战里,解放军与敌鏖战14个小时,打退敌人排、连、营大小反扑30余次,歼敌3300多人,俘虏500多人。</h3> <h3>碑文上刻录对于那场恶战的介绍</h3> <h3>陈列在战争遗址文化馆的作战部署地图</h3> <h3>烈士纪念碑</h3> <h3>高射炮</h3> <h3>红色驿站文化广场纪念馆</h3> <h3>战士们留下的遗物</h3> <h3>军功章</h3> <h3>手榴弹,子弹</h3> <h3>敌军向我方埋下的地雷</h3> <h3>战士们用过的遗物</h3> <h3>兰州战役是我军为解放全西北而与敌进行的一次决战,也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87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部42360人,其中俘敌24630人,毙伤13480人,起义1250人,投诚3000人,这一胜利,使西北其他反动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而且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利用“二马”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h3> <h3>兰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胜利。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中共第一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正确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英明战略决策和党的各项政策,具体组织和指挥了战役,为夺取兰州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h3> <h3>兰州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是人民解放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兰州战役的结果,是令人悲喜交加的。愿祖国和平,繁荣昌盛,不再有战火硝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