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位于长沙望城区靖港古镇保健街。湖南是天下建立共产党构造最早的地域之一。靖港及其周边地域的刘畴西、周炳文、何章杰、周以栗、郭亮、李灿英、袁仲贤、谭希林等,都是在20世纪20年月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晚期党员。</h3><h3> 旧址为民国风格的建筑,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是出自毛主席的作品。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是原地下省委在靖港设立的临时办事处。1927年,长沙城发生了“马日事变”,大部分党组织和工农团体遭到破坏,一万多名中共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被屠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入低潮。1930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几经转移后迁到靖港这栋屋内,当时这里是一个米厂,驻守机关的是省委委员王首道的夫人王绍坤和她的妹妹王绍兰,两人公开的身份是望江楼鞋厂的女工(当时省委书记是宁迪卿,王首道是省委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来省委机关暴露,不得不再度转移,在转移途中由于叛徒出卖,王绍坤和王绍兰两姐妹被捕,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曾被誉为“革命母亲”的靖港优秀儿女陶承,在《我的一家》这本书中,把中共地下省委组织在靖港的活动作为书中主要的故事情节,详细描叙了这段历史。</h3> <h3>旧址全景图片来源网上</h3> <h3> 旧址大厅正中间为青年毛泽东雕像,1964年由中国美院的文楚中女教授所创作,原型就是当年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期的青年毛泽东。</h3> <h3> 这里还有一些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如粮票、布票、汽车票等票证,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具,如棉花锤、吹火筒、斗笠、蓑衣和木屐等。</h3> <h3>王首道光辉历程图片</h3> <h3> 旧址文物陈列馆还展出了一些文革时期文物</h3> <h3> 院内的毛主席手迹展览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毛主席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俗话说,字如其人,毛泽东的书法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因为其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因此自成一体,称为“毛体”。我们馆还珍藏了毛主席的几件代表作,如《沁园春 长沙》、《清平乐 六盘山》等。</h3> <h3>穿过院内毛泽东手迹展览馆就是陶承故居</h3> <h3> 陶承故居位于靖港古镇保健街,是一栋土砖老式房。</h3> <h3> 陶承原名刘桃英,1893年生于靖港。上世纪20年代她的先生欧阳梅当时在湖南省担任总工会秘书长,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转移至武汉,陶承携带子女,随梅先生一起投身于革命,之后以自己的一生经历写了一本书《我的一家》,发行600多万册,成为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的优秀教材,后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革命家庭》,由于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因此被誉为“革命母亲”。1986年7月11日,病逝于长沙。</h3> <h3>故居卧室</h3> <h3>陶承在给青少年讲革命故事</h3> <h3>陶承故居后院</h3> <h3>图文/青藤</h3><h3>时间/2019.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