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戴河区为期两周的语文听课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听课分两部分:教研员高丽君老师负责毕业班听评课,教研员马素梅老师负责七八年级青年教师听评课。发展中心主任潘进全程跟进,提振了老师们教学的积极性。活动效果很好。</h3> <h3>高老师在一中与周学超、徐波两位老师课后研讨。</h3> <h3>二中,高老师听苏艳彦、田蓥、陈红艳老师的复习课,并利用课间给教师们以指导。</h3> <h3>卢中,潘主任、高老师、牛海龙校长在听黄金艳老师的课,高老师进行课后指导。</h3> <h3>三中,潘主任、红军校长、高老师在听周旭老师的课,课后高老师给予指导。</h3> <h3>四所中学毕业班听课结束后,高老师做了针对性、指导性极强的总结。</h3><h3>一中:</h3><h3>优点:整个学情基本稳定,学习状态还不错,周学超校领导工作繁忙,徐波老师是高考家长,都是双重身份,但是没有怠惰毕业班工作非常尽心用力。</h3><h3>不足:从上次考试情况看,优等生几乎没有,不是特别紧张投入,差生比较多,影响整体成绩。作文差距有点大</h3><h3>二中:</h3><h3>优点:田蓥、红艳、苏艳彦老师们非常用心,尽其所能的搞好复习工作,大部分学生学习有劲头积极主动。</h3><h3>不足:一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复习没有跟着老师走。课堂上老师又不注意关注学生,导致复习效率低</h3><h3>三中:周旭、欢欢也是毕业班老教师,但是工作仍用心尽力,且虚心求教。学生学习状态积极稳定。</h3><h3>不足:理解和认知能力略差,欠缺答题经验。</h3><h3>卢中:</h3><h3>优点:韩颖、黄金艳两位老师虚心好学,肯于研究。尽管学生底子差,还是尽心尽力的往上拽。学生学习整体看还是可以的。</h3><h3>不足:学生基础不扎实,复习效率不高。家长学生对中考重视不够。</h3><h3>建议:</h3><h3>1. 最后阶段的冲刺,既是比拼实力又是比拼态度,老师要抓住学生,才能抓住成绩。调动积极性把学生内心动力激活,比老师用心备节课管用得多。</h3><h3>2. 综合性复习阶段,老师的备课关注点既要提炼精品训练题,又要动脑筋落实做题策略。多想办法提高复习效率。</h3><h3>3. 关注学生审题训练答题训练,如有的是一问一答,有的是两问两答并分析,好多因此而失分。</h3><h3>4. 同题材的不同类型的比较阅读,抓好异同点,强调突出点,这样复习效率是否更高?</h3><h3>5选试题一定要精挑细选,订正试卷不要关注答案“是什么”,而要问问“为什么”摸规律。归纳答题技巧。</h3><h3> 总之,辛苦诸位毕业班老师奋战最后一个月,争取把成绩提一个档,圆满完成今年的“中考”。</h3> <h3>与此同时,马老师对各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听评课,并及时对每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h3><h3>一中新入职教师许春玲《驿路梨花》,一中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听课活动,学超主任、润乔组长、春玲的师傅贺男老师参与点评。</h3><h3>马老师的点评:《驿路梨花》,经典小说名篇,篇幅不短,塑造的人物较多,思想性、艺术性强,一波三折,悬念迭出。做为入职不到一年的许老师,备课周到,重难点突出,对人物、故事情节的分析很细致,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到位,越来越成熟,值得表扬。改进处:1.教学目标要精准,既体现重难点,又适宜操作。2.教学设计要删繁就简,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不要因为内容多而面面俱到,开合要有度,不要重复。</h3><h3> 听了几次课,许老师的优点:谦虚好学,尊师敬长。她很有福气,工作在一个团结无私向上的团队里。每一次听课,全体语文教师都来听课、议课,这对她的成长十分有利。从中我也了解到,老教师们一直在用高老师初读、精读、品读的131模式来帮带新老师,有路径有方法,为一中的语文团队点赞!</h3> <h3>赵倩老师带病讲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马老师的点评:赵倩《我生活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王选先生,本文是先生的一篇演讲稿。先生涉猎领域很多,贡献极大,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国际4319号小行星以王选名字命名,以示对先生的纪念。 </h3><h3> 议论文与演讲稿教学方法不太一样,本文有一定的难度。赵老师公事颇多,染病未愈,仍坚持上班、准备做课,精神可嘉,谦虚好学,值得表扬。</h3><h3> 本堂课的优点:1.教学目标明了,任务完成顺畅。2.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深浅度把握较好,能尽最大努力启发引导学生参与互动。3.对文章例证及其语言特色分析详细。4.老师制作的漫画贴合文本内涵,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h3><h3> 给出建议:1.教学本文,一定要区分演讲稿与议论文的异同。演讲稿的针对性、鼓动性、感情的鲜明性等等较之议论文要强的多,要通过多读多举例多分析让学生明了。2.列举事例论证方面,老师可以范举,更要让学生畅所欲言。3.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方面再斟酌斟酌或许更好。4.文本与现实要有开合:现在社会都在追星追偶像,而作者这颗星,才是全民族最应该追的,稍作展开,三言两语,思想观、事业观、名利观教育完成。</h3> <h3>三中,青年老师吉庆讲课《最苦与最乐》。与之教同轨的陈娜老师一直参与听评课。</h3><h3>马老师点评:吉庆老师的《最苦与最乐》,一篇议论文。吉老师貌美调柔,养眼;教态亲切,养心;谦虚好学,养德。教学设计依然是131模式,条理清晰,问题设计简洁明了,小组活动有序,道理分析深入浅出,议论文知识点渗透到位。要赞!</h3><h3> 梁启超的这篇文章,道理朴实,思想性很强;同时层次非常鲜明,段落衔接自然,多处排比句式使得语言生动准确,很有说服力。对本次课堂教学的建议:1.找准论点论据的同时,对平实的事例论证与生动的道理论证从语言及写法上一定要加以分析,让学生感受议论文语言独特的魅力:既有强大的说服力,又不失语言美。2.文章三观很正,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及人生观教育,所以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很好的展开一下,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苦与乐的真实感受,不管孩子们说的好否,师生真情互动,老师正确引导,孩子们将受益匪浅。这样的文章,不必特别拘泥于文本,要教活它,让文本的教育意义得以很好的呈现。3.教学风格以刚柔相济为好。菩萨低眉是常态,偶有金刚怒目亦不为坏。柔与力的结合要练。</h3> <h3>二中新入职教师张欣、林秀文老师分别讲授《陋室铭》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组长王静敏老师带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参与听评课,二年级雪娇、孙波老师亦全程参加。</h3><h3>马老师点评:两位新入职教师的两节常态课,各有千秋。其共同特点是:教学设计合理,小组活动有效果,师生、生生互动活跃、默契,文本解读到位,内涵得以凸显。同时二位老师谦虚好学,值得表扬。</h3><h3> 张欣老师的《陋室铭》,经典作品,意义深刻,德馨流芳。篇幅短小,易于操作。张老师授课亮点:1.教态亲切,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2.教学设计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让学生扮演刘禹锡与知县,模拟当时情境下的二人对话,对学生把握作者当时真实的心态、追求、德行有很好的帮助。有两组表演,可圈可点。3.目标明确,环节紧凑 ,不拖泥带水,任务完成较好。建议:1.对文体要有一定的讲解。2.老师在指导朗读方面应该范读,尤其是如本文类的经典古文。3.消文释义要夯实,不可一带而过,文中涉及到的典故要加以解读,文本内涵的剖析应再进一步。4.板书设计要突出中心:室陋德馨。</h3><h3> 林秀文老师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叙事散文,篇幅不短,以写人写事为主,叙议结合,中心突出,反映了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高贵品质。林老师授课亮点:1.很年轻的老师,很成熟的教法。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语言柔和,不温不火,娓娓讲来。上次研究课惊艳了大家,这次常态课依旧不错。2.长文教学不容易把握,而林老师却勇于突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合理设计活动板块,同时板块过度与衔接都很得当。3.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非常具有层次性,从分析写人写事入手,到品味事迹所蕴涵的人物的精神品质,到师生应该学习什么即学以致用,层层推进,学习效果很好。建议:1.根据文本内容,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等情况,合理展开,巧妙合理进行三观教育,对学生成长将会好处多多。2.板书虽紧扣中心,但句长词多,较乱,要学会拣择,言简意赅,一目了然。3.根据文章内容,可将一些先生的课外事例信手拈来,授课内容将更加丰富。4.课堂应有读书声。</h3><h3> 两位教师成长迅速,可喜可叹!继续!自身天赋为其一,高老师的辛勤指导亦密切。</h3> <h3>活动结束,两位教研员把这次听评课活动的总结与点评发到语文教师群,授课教师与教研员互动热烈,态度真诚,效果非常好。从听课中还了解到,高老师的131教学模式即初读、精读、品读对青年教师们的成长培养帮助很大,故应继续提倡。最后总结时,马老师又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语文教学千万不要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关乎学生品德的培养,关乎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千万不要让忽视成为共性。大家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h3><h3>这次活动对全区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