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岁月

陈远志

<h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h3><h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h3><h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h3><h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h3><h3> 于是,一个想象中的画面,就在我脑海里呈现:秋天的水面上,大片的芦苇已经开花了,有个人影,模模糊糊在河对岸。那么近,又那么远,想要到她的身旁,非常不容易。</h3><h3>蒹葭苍苍,</h3><h3>白露为霜,</h3><h3>所谓伊人,</h3><h3>在水一方。</h3><h3> 为什么,一定是秋天呢?</h3><h3> 因为白露为霜了嘛,白露变成了霜。</h3><h3> 结霜的天气,说明是深秋了。</h3><h3> 秋天会给人带来悲伤、凄凉的心理感受。</h3><h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清冷的意境。</h3><h3> 蒹葭就是芦苇,芦苇迎风飘摇,河边风凉水冷,思念的人求之不得,这样的情景,即便是三千年前的人的悲伤和遗憾,今天的你跟我也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我们自己也都会有这种求之不得的经历。</h3><h3> 求之不得,当然是一种苦。</h3><h3> 把它跟生、老、病、死并列,算作人生八苦的一种。</h3><h3> 人很害怕这种求之不得,总想追求完美, 付出就想有回报。</h3><h3> 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有所求,要求必有所得,没有遗憾,就算你追求的东西得到了,这些东西还会让你觉得那么美、那么好吗?</h3><h3> 所以,人的心理是很矛盾的,越是求之不得的东西,就越是放不下,越是难忘。</h3><h3> 求不到,反而是一种人生动力,逼着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这就是屈原所说的“上下求索”。</h3><h3> 这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说“所谓伊人”是哪里人、什么样子、多大了。</h3><h3> 甚至,没说是男是女,就那么一个远远地站在芦苇深处的影子。</h3><h3> 正因为,形象不具体,反而,可以唤起每一个人心里的映射。</h3><h3> 他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东西,甚至是抽象的理想。</h3><h3> 这恰恰是能引起共鸣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你有一件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只要你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你就符合了所谓伊人、道阻且长、在水一方这个情景。</h3><h3> 这里最美的要数两个字,蒹葭。</h3><h3> 蒹葭就是芦苇。</h3><h3> 如果,把蒹葭替换成芦苇,“芦苇苍苍, 白露为霜”。也就没那么美了。</h3><h3> 首先,芦苇你太熟了,而陌生更能带来美感。</h3><h3>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那种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得不到的情况。</h3><h3> 那种情况下,你也许会感到失落和难过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