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广西边防一师(独立师)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英烈传(325) </h3><h3>黄长友烈士</h3> <h3> 黄长友,江苏省灌云县东辛农场人,1955年8月生,高中文化。1974年10月应征入伍,在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盐城军分区弶岗守备营2连服役。他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技术知识。遵纪守法,遵守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领导,团结战友。训练认真,刻苦钻研,军事技术知识提高很快,各训练科目都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1977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h3><h3> 1978年底,越南黎笋当局在我广西云南边境进行军事挑衅,无故枪杀我边境平民,抢夺我国边民财物。在其国内进行大规模反华排华活动,驱赶华侨。大搞地区霸权主义,出兵侵占柬埔寨,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并向我领土提出无理的主权要求。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央军委发出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命令,要求从南京军区选调一批骨干班长充实广西云南边防部队。黄长友知道后,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第一个报了名,向连首长写了请战书,积极要求上前线参战,他的请求,得到了部队的批准。1979年1月20日,黄长友与连队首长、战友告别,乘火车南下抵达广西南宁,他被调入广西军区独立师2团特务连担任八班班长。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在夺取高巴岭的进攻战斗中,班长黄长友带领罗木荣、孔德鹏、梁日龙等全班战士,担负主攻营3营7连的开路先锋,出色完成了开路、排雷、爆破任务,受到广西军区的嘉奖,战后,他荣立二等功。</h3><h3> 1979年3月16日,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后。我军奉中央军委命令,撤回了国内。但越南当局背信弃义,趁我边防部队后撤之际,占领了两国交界线上的许多骑线点。再次非法侵占广西边境的法卡山、靠茅山、罗坪大山和云南边境的老山、者阴山等中国边境地区,又在边境线上进行挑衅,不断制造流血事件。为了打击越军的嚣张气焰,中央军委发出了对越防御作战指示,全面收复法卡山、靠茅山等我边境战略要地。</h3><h3> 1979年自卫还击战,我军的反坦克地雷还比较落后,为做好对越防御作战准备,中央军委指示,加强反坦克地雷的研发及试验工作。1981年3月,广西军区接到军委指示,XX型号反坦克地雷研发完成,需交付部队进行实战化试验。广西军区把这一重任交由广西独立师2团特务连去完成。特务连受领任务后,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反坦克地雷试验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全军反坦克地雷的研发、使用及实战应用工作。连长杨胜亮,指导员覃显凡十分重视,命令工兵排认真做好反坦克地雷的试验工作。工兵排老排长黄长友主动承担这一重任,他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试验方案,报连首长审批实施。</h3><h3> 反坦克地雷——(简称ATmine),是一种用来炸毁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装甲汽车等装甲目标的地雷。反坦克地雷有TNT炸药、引信和发火装置组成。它的引信压发力为180—400公斤,只会被车辆触发。反坦克地雷可以阻止和攻击、割裂敌方坦克队形和瘫痪敌方坦克集群,是增大已方火力杀伤的有效作战兵器。据测算:布设10000枚炸履带和炸底甲的地雷场,就有毁伤4000辆坦克的潜在能力。而10000枚地雷的造价约为人民币2000—2500万元,仅相当于2辆坦克的价格。可见,使用反坦克地雷,增强我方火力杀伤,意义十分重大。</h3><h3> 原计划是调黄长友排长到团司令部任工兵任参谋。1981年3月19日上午,他带领新任工兵排排长罗木荣及班长孔德鹏、副班长梁日龙等战士在南宁市佛子岭进行反坦克地雷实战试验。“雷场”如战场,新研制的地雷,其性能、引信、发火装置等均未掌握,危险性十分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面对困难,面对危险,黄长友等战友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确保完成军区赋予的试验任务。他走在最前面,亲自指挥试验工作开展,根据试验方案,他们进行了严格分工,开展了多次模似试验,试验方案是可行的。上午约10时,正式试验开始,黄长友亲任总指挥。“各位战友,准备!各就各位,试验开始……。”然而,百密总有一疏,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黄长友等战友被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6岁。他牺牲后,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骨灰安葬在他的家乡江苏省灌云县烈士陵园。经上级军事部门鉴定,事故原因是地雷引信触发过早,责任在兵器研发工厂。英雄虽逝,英名永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h3><h3> 黄长友烈士牺牲后,他父母亲及家人十分悲痛,身心受到严重打击。父亲黄起明,农场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于2005年去世,享年84岁。母亲许英再,2002年去世,享年79岁。大哥黄长富,灌云县农垦局东辛农场工会主席,现退休。二哥黄长贵,64岁,农场某油厂厂长,现退休。大弟黄长余,62岁,现退休。二弟黄长年,60岁,现退休。小弟黄长青,56岁,1994年下岗,现自谋职业。其父母亲享受烈属优抚待遇,从1981年至父母亲去世,当地政府、民政部门逢年过节有对烈士亲属进行慰问,发放抚恤金。现大哥及弟弟生活好。(陈土清、黄广福、黄长青供稿) </h3><h3>黄长友烈士的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证书 </h3><h3><br></h3> <h3>黄长友烈士的立功喜报</h3><h3><br></h3> <h3>黄长友烈士的墓碑 </h3> <h3>黄长友烈士在家乡灌云的宣传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