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绞胎瓷艺术 感受厚重焦作

山阳时讯

<h3><font color="#010101">  5月14日,本报老年记者走进绞胎瓷博物馆,参观绞胎瓷艺术,了解绞胎瓷文化,领略焦作厚重的历史。 当天下午4时许,本报老年记者一行30多人来到位于人民路怀庆药都的中国非物质遗产当阳峪绞胎瓷博物馆参观,这里楼上楼下数百平方米大的展览馆陈列了许多绞胎瓷艺术精品,个个制作精良,造型别致,令老年记者们大开眼界。中国陶瓷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乃至中国的象征。&nbsp;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泥相交拉坯成型,一胎一面不可复制,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表里如一,有瓷中君子的美誉。绞胎瓷艺术大师、金谷轩绞胎瓷公司总经理柴站柱为老年记者们讲述焦作这个地名的由来,并介绍了绞胎瓷艺术的前世今生。他说,我市修武县当阳峪村在宋代就有瓷都之称,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nbsp;“真好,没想到绞胎瓷如此神奇,我们焦作的历史如此厚重!”老年记者们纷纷赞叹不已。大家纷纷拍照,仔细观看,参观活动让老年记者们开阔了眼界,领略古山阳的厚重文化,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情怀。</font><br></h3> 老年记者采访系列 <h3>文:韩永立</h3><h3>图:王灵璞 韩永立</h3> <h3>欢迎加入焦作日报老年记者团!</h3><h3>电话:13939145487(微信同号)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