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的前世今生

太极

<h3>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后人指出: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h3><h3> 冲着此盛名,我第二次来到南京秦准河畔,领略晚景风光。</h3> <h3>古秦淮门坊对联</h3><h3>十里繁华邀九州俊彦,</h3><h3> 六朝遗韵扬千载文光。</h3><h3>泊秦淮 .杜牧</h3><h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h3><h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h3> <h3></h3><h3>鸟衣巷门楼对联:</h3><h3>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h3><h3>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h3><h3>乌衣巷. 刘禹锡</h3><h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h3><h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h3><h3></h3><h3>《乌衣巷》是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意。</h3> <h3>古秦淮门楼的两面均有对联</h3><h3>淮水通幽灯摇画舫载歌去,</h3><h3>桃津临市月酿新诗舞韵归。</h3> <h3>历史悠久的秦淮河,流淌着文人墨客的优美诗篇。唐代杜牧的《泊秦淮》,李白的《留别金陵诸公》传诵至今,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会集古秦淮河畔,才子佳人,琴棋书画,吟诗赋词,轶事美谈,秦淮河从此声名远扬。</h3> <h3>秦淮河的夜晚灯红酒绿,煞是迷人,俗话说,到了南京 不到夫子庙,等于没有到南京;到夫子庙不去看秦淮河畔,等于没去夫子庙”...</h3> <h3>初识秦淮河,是民国时期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游览秦淮河的散文,(当时高中语文课并无此文,是我恩师李镇专门为我选的郭沬若的剧本《棠棣之花》后命我必读之作品。)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秦淮河在桨声灯影里的如梦的夜景。</h3> <h3>再遇秦淮河,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杜牧。他站在晚唐的金陵城上,手捻长髯,沧凉悲愤地吟诵“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向我们渲染着秦淮河的厚重沧桑,痛斥着“商女”的没心没肺。</h3> <h3>今天再见秦淮河,导游已是清未戏剧家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扇子轻摇之下,送来了袅娜着幽幽清雅、摇曳着侯方域与李香君之情的香风和香风中血染桃花的国恨家仇的传奇。</h3><h3>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生于164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六十四世孙。孔尚任于青少年之际,正值明清易代,战乱频仍。他目睹山河破碎,曾想隐居不仕。但后来清政权逐渐稳定,他也改变了初衷。当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他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受到皇帝赏识,以后奉召到京任国子监博士。</h3><h3> 他想通过“场上歌舞,局外指点”,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的目的。换句话说,孔尚任是要表现南明亡败的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写下中国四大戏曲名剧之《桃花扇》。</h3> <h3>江南贡院,夫子庙就在秦淮河畔。</h3> <h3>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南京民俗文化、小吃夜市集中地。秦淮八绝,十里珠帘,明清时代,市井繁荣。大照壁110米,全国照壁之最。</h3> <h3>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繁华一梦。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描述的确如是。</h3> <h3>因三国时期的孙吴部队驻扎此地,官兵身着黑衣,此地便被称为乌衣巷。</h3> <h3>鸡鸣寺</h3><h3>四百八十寺之首,南京最古老、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樱花成海,日落时分风景优美。</h3> <h3>“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h3><h3>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h3> <h3>登 凤 凰 台 杨万里 </h3><h3>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h3> <p>1977高考理化考到满分,坐这张状元椅看来也有资格了。</p> <p>2019年4月25日崇荣,小蜜蜂游览撰文并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