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欧洲之旅【法国篇】

大漠烽燧

卢浮宫 欧洲之旅路线图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简介】 </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收藏了从意大利十三世纪初的绘画到十九世纪德拉克洛瓦等画家七个世纪的欧洲绘画,规模和质量上都堪称世界第一。可是,它在文艺复兴时期左右的浪漫派意大利作品方面没有梵蒂冈博物馆那么有声有色。卢浮宫绘画馆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国画家作品、三分之一来自外国画家,14—19世纪的各种画派的作品均有展出。 比较杰出的作品有:富凯的《查理七世像》15世纪、达•芬奇的《岩间圣母》16世纪、拉斐尔的《美丽的园丁》16世纪、勒南的《农家》17世纪、里戈的《国王路易十四像》18世纪、路易•达维的《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19世纪、德拉克鲁瓦的《肖邦像》19世纪、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19世纪等。在所有绘画作品中最为杰出、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达•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又称《永恒的微笑》,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蒙拉丽莎端庄俊秀,脸上含着深沉、温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含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又略呈揶揄之状,虽然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更妙的在于, 这副名画之前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是微笑地注视着你,生动异常、仿佛她就在你身边。</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卢浮宫大门口处,有守备执勤人员向我们举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19日(周一) </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大巴车去巴黎市卢浮宫,途中堵车快到10点30分办理好手续后;我们才进入卢浮宫。(来自北京的领队王丽女士要求我们12点50分在卢浮宫门口集合)所以要想看完所有宫内藏品是不可能的,我计算了一下没有时间仔细观赏了;直接开拍! </p> <p class="ql-block"> 《垂死的奴隶》</p> <p class="ql-block"> 《抗争的奴隶》</p> <p class="ql-block"> 《Braschi的安提诺乌斯》 </p> <p class="ql-block"> 《 垂死的塞内加》 </p><p class="ql-block"> 塞内加是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悲剧作家。曾任尼禄皇帝的导师及顾问,公元62年躲避政治斗争而隐退;但仍于公元65年被尼禄皇帝逼迫自杀。这件作品用墨绿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和许多的古罗马雕塑不一样人物是有眼球的。人物的面部表情绝望、右手前伸,双膝弯曲、仿佛是在请求宽恕。</p> <p class="ql-block"> 《胜利女神雕像》 </p><p class="ql-block"> 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那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 《蒙娜丽莎》 </p><p class="ql-block"> 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随岁月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 受难的耶稣</p> <p class="ql-block"> 《圣母和天使》</p> <p class="ql-block">   《圣母加冠》 </p><p class="ql-block"> 此画是圣母升天后的的一段情节,描述了耶稣基督将圣母从受祝福的众人中擢拔出来,对她表达天国的欢迎。圣母通过九级颜色各异的大理石台阶登上基督的王座,在那里她的右边有个位置是留个她的。圣母低头跪下接受了她荣耀的圣子手中的王冠,环绕他的是一群天兵、由天使音乐家和圣徒组成。</p> <p class="ql-block"> 《圣母子被天使围绕》</p> <p class="ql-block"> 《圣人环绕圣母子》上图 </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佛郎西斯科•佩塞利若1422—1457年作品。</p> <p class="ql-block"> 圣母怀中的耶稣</p> <p class="ql-block"> 圣母玛利亚与圣婴耶稣</p> <p class="ql-block"> 《阿波罗和玛息阿》</p><p class="ql-block"> 作者:佩鲁吉诺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壁画家</p> <p class="ql-block"> 耶稣经典语录 </p> <p class="ql-block"> 圣经里圣母圣子的故事有多种版本。</p> <p class="ql-block">  对于你来说,你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圣经里有太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是为世人的罪付清赎价。</p> <p class="ql-block">   《喂母乳的圣母子》</p><p class="ql-block"> 作者:巴尔纳巴意大利1370年作品。 这是一幅传统的圣母子题材,画家接受热那亚人委托而作的拜占庭风格画。 </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时代,活着的不是人(神爱世人)。</p> <p class="ql-block">  《莎乐美接受施洗礼者约翰的头颅》</p><p class="ql-block"> 圣经题材描述的是:希律王与兄妻埃洛特通奸为约翰所斥,记恨在心。一天希律王生日欢宴,乘兴许诺女儿莎乐美要什么给什么;女儿问母亲要什么?母亲埃洛特提出要约翰的头。 希律王对约翰一向有敬畏之感,自己既已出言无法收回即下令取约翰首级。画中正是描绘这一情节…</p> <p class="ql-block"> 《圣母子与圣安娜》</p><p class="ql-block"> 达•芬奇1513—1515年作品。</p> <p class="ql-block">  《巴卡斯蒂利昂伯爵像》右下图 </p><p class="ql-block"> 拉斐尔的这幅作品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政治家、外交家兼学者于一身的形象特征,他那黑亮、锋利而又平和的眼神好像能够看穿一切;他那微红、紧闭、外柔内刚的双唇,显示了他自信、果断、严谨和善辩的机巧;微微翘起的下巴、那浓密整齐的络腮胡须,显示了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特有的风范:那黑色的礼帽、白色的衬衣、灰黑色的素装,反映了被画者在当时主张摈弃艳装;提倡素装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我和好友申广泉在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绘画馆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限制!我几乎是在快步一个接一个尽可能多的拍照(我知道此生不可能再有机会来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失了【镇馆三宝】只看到了两件!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级版的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展厅的窗前掀开窗帘拍摄到卢浮宫外景(2018年的3月欧洲出现了极端天气,谁会想到后来我们去阿尔卑斯山遭遇到了暴风雪)</p>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大鹏制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