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2019焦作市语文优质课观摩

岳春玲

<h3>  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语文课堂高效?习题训练的语文课堂高效?困惑迷茫中,2019年焦作市语文优质课观摩评比拉开了帷幕。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语文高效课堂的影子。</h3> <h3>一、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h3><h3> 老师设计朗读指导,学生在指导中一遍遍读,每读一遍就有一遍收获。</h3><h3> 万方中学李静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诵读部分由五个环节组成——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看句接句,看词接句,背诵。马村实验的侯素玲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在“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如何揭示出来的?”环节中,让学生找出反问句并品读,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读,读出排比的气势和节奏,读出句式的变化,读出层次的变化,读出情感的变化。经过六次朗读指导,这一环节的问题迎刃而解。理工大附中的常雪萍老师执教的《卖炭翁》,指导朗读分四步进行——读准字音,读出韵律(以上下句的形式出现,横版),读得顺畅(以段的形式出现,竖版),读出情感。更精妙的是光明中学周晓老师执教的《变色龙》一课,在“品对话,析人物”环节,老师出示两段范例,指导学生读,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绝”“好好”的重读,指导学生注意感叹号,注意语气,注意表情。两次范例后,学生选择其他四次变色过程中的任意一次朗读品味,把握人物形象。</h3> <h3>二、有写作指导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h3><h3>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训练的主线,对学生写作训练的课堂无疑是高效的。</h3><h3> 《古诗两首》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与联想,描绘诗歌的情景。《白杨礼赞》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赞美梅花来歌颂我们的边防战士,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片段。《卖炭翁》教学中,要求学生改写课本剧,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孤独之旅》教学中,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要求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变色龙》教学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写作训练:奥楚蔑洛夫要给将军写个小便条,解释一下事情的经过,他会怎样写?要求想象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字数100左右。</h3> <h3>三、有学法、写法指导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h3><h3>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一个指向内容,一个指向形式。</h3><h3> 《古诗两首》教学中,教师以《雁门太守行》为例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学第二首古诗《赤壁》。《卖炭翁》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学习了三类对比——突出人物形象的对比,强化矛盾心理的对比,深化文章主旨的对比。《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有叙事技巧的指导——制造悬念吊胃口,巧用曲折掀起伏。《变色龙》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朗读语气朗读方法的指导,对人物形象分析的指导。</h3> <h3>四、与中考对接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h3><h3> 教材只是个例子,用好教材,让语文教材与中考对接,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h3><h3> 《古诗两首》教学中,古诗词内容概括、情感把握、写法特点等与中考的对接。《卖炭翁》教学中抓关键句品析,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旨的方法。《孤独之旅》中小说情节的梳理。《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梳理情节,从“于勒”的角度,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角度。《变色龙》教学中,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写作手法。这些教学内容,无一不与中考对接。</h3><h3> 总之,有读书声的课堂,有写作指导的课堂,有学法、写法指导的课堂,与中考对接的课堂——窃以为,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h3>

语文课堂

教学

指导

学生

高效

课堂

老师

朗读

读出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