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馆《红色记忆经典油画》购藏全拍图集与评析

洪哥警影

<h3><b><font color="#ed2308">军事博物馆《红色记忆经典油画》购藏全拍图集与评析</font><br></b></h3><h3><b>—— 洪哥警影 翻拍画册 摘编评析 制作美篇</b></h3><div><b><br></b></div><h3><b>△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首都军事博物馆从馆藏油画中精选我国老中青三代著名画家创作的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这一历史阶段的50来幅经典作品,并先后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深圳、河南等地巡回展出,还编辑出版了《红色记忆1927-1949军事博物馆馆藏油画经典》画册。</b></h3><div><b></b><br></div><h3><b>这些精心挑选巡展并出版的美术作品,以中国革命为题材,以油画为主要手法,涵盖我党不同历史时期,重大事件、会议,以及战斗场景,都有典型的油画作品进行刻画,再现了自“八一”南昌起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人民解放军22年荡气回肠的革命奋斗史。其中,沈尧伊的《八七会议》,刘国枢的《飞夺泸定桥》,高虹的《决战前夕》,陈逸飞的《攻占总统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经典画作均在展览和画册中亮相,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价值。</b></h3><div><b></b><br></div><h3><b>军博红色军旅油画和红色记忆画册具有几大特点:一是作者多为中国油画界的重要画家,如董希文、何孔德、陈逸飞、彭彬、高泉、高宏、靳尚谊等,引领了中国美术的一个时代。二是这批参展的油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三是这批画作完整展现了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历程。四是作品凝聚了画家的真情实感,是历史的真实再现。其中《开国大典》《攻占总统府》等不少作品入选了教科书,11幅作品出过邮票。</b></h3><div><b></b><br></div><h3><b> “洪哥警影”本人从小以来,就极为爱好美术绘画尤其是军旅油画作品。这里是自己使用尼康D90相机+16-85VR镜头,翻拍咱2009年9月购于首都军事博物馆的《红色记忆1927-1949馆藏经典画册》画页图集及其作品评析。在此,谨向创作这些红色军旅经典油画的美术大师们深表敬意和谢意!</b></h3> <h3><b>△油画《南昌起义》253×176cm 莫朴 1957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南昌起义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壮举。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以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共2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从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油画《南昌起义》,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浩然之气。</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南昌起义》成功地解决了革命历史画创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和在真实性基础上的精神层面的发掘。首先,作者在还原历史的原貌上下功夫,对时间、环境、人物、道具等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并亲临起义遗址进行实地写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更着力于这一重大事件的精神深度的把握。作品采取横幅形式展开画卷,刻画了40多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领袖到士兵,均安置有度,一丝不苟。在构图的处理上,十分巧妙地将画面中心的煤气灯作为主要光源,烘托了起义前夜的气氛;前敌委员会的指挥部已搬到了江西大旅社的门前,参谋人员手持话筒,紧张地等待着命令;周恩来面容严峻地立在桌前,高高举起有力的右手,似乎正在进行总动员:簇拥在他周围的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表情平静而坚定,体现出领导者们沉着果断的大无畏精神;振臂而呼的起义军战士们群情激昂,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灯光由低处向四周放射,不仅突出了起义领导者们的形象,而且增加了画面庄严神秘的氛围。逆光而立的士兵高举着红旗,被强烈的光线勾勒出颇具张力的轮廓,犹如一尊雕塑:当空飞舞的旗帜,像一把利剑,直刺黑暗的夜空。作者用奔放而简练的笔法凝聚了这一永恒的历史瞬间,在人物造型、色彩运用、景物安排上,都匠心独具、大巧若拙,于平淡、真实、自然、朴素之中焕发出一股神奇的力量。 </b></div> <h3><b>△油画《八七会议》 210×170cm 沈尧伊 2000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为革命失败后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状态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继续革命的目标和出路。“八七”会议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重大转变。油画《八七会议》,展示了共产党人面对血雨腥风和白色恐怖的笼罩,依旧淡定从容,谋划中国革命的未来。毛泽东以其独特的睿智,慷慨激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b></div><div><b></b><br><b>【艺术特色】油画《八七会议》以群像的方式再现了会议的场景。构图上突出了毛泽东的形象,会议的场面也根据史实,突出了夏季和白区的特点。毛泽东手扶椅背的站立姿态,显示了他难平的心境,似乎正在诚恳地向与会者阐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思想。会场人物的组合比较生活化,人物的服饰突出了时代性和历史感。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等人的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与会人物的目光大都集中在毛泽东身上,或专注倾听,或凝神沉思,或专心记录,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人物造型吸收了一些版画的表现方式,强调了人物轮廓线的处理,明暗转折分明,色调对比强烈。被风掀动的窗帘,既使静止的画面有了些微动感,又对当时的局势做了巧妙的暗示。作品采用厚涂法,虽然白色、浅色是主调,但画面却显得肌理丰富,质感很强。<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div> <h3><b>△油画《秋收起义》 270×214cm 何孔德、高泉、纪晓秋、陈玉先 1973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27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3个团共约5000人,在湘、赣两省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在毛泽东的力主坚持下,秋收起义放弃了左派国民党旗帜,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11日,起义部队兵分三路,分别从江西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以图合力攻取长沙。相继遭到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顽强抵抗,进攻受挫,损失巨大。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有部署,命令部队停止进攻,使部队避免了更大的牺牲。油画《秋收起义》,历史地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毅然高举革命旗帜,率领工农革命军,义无反顾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进攻。<br></b><br></div><div><b>【艺术特色】油画《秋收起义》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画面充分突出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他手拿斗笠,阔步向前的姿态豪情满天,他微昂的头颅、深邃的目光、坚定的表情,显得高瞻远瞩。右侧一组行军的战士,他们充满信心的表情,表达出他们对领袖的信赖;中景肩扛梭镖的儿童和身着起义军服的士兵,回望领袖的欣喜神情,充满景仰之情;左侧齐步向前的两名赤卫队员,肩扛土炮,身背大刀,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充满时代的审美特色,场面恢弘有气势,主体人物高大突出,充满象征意味。造型具有戏剧效果,色彩浓烈,画面明亮,具有当年备受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典型特征。</b></div> <h3><b>△油画《平浏农民赤卫队》 145×221cm 李骞、项尔躬 195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平浏农民赤卫队,即湖南平江县和浏阳县工农义勇队。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分回湖南传达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初,毛泽东到达湘赣边界的安源、铜鼓地区组织部队,将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等武装力量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约5000人。9日,在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油画《平浏农民赤卫队》,反映在秋收起义中,平、浏工农义勇队作为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之一,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手持大刀、长矛等土制武器,奋勇当先,杀向敌人的情景。</b></h3><h3><br><b>【艺术特色】油画《平浏农民赤卫队》以一个极富动感的情节,展现了农民赤卫队的英姿和斗志。作者将农民赤卫队安排在增援的途中,起义军的伤员已被抬下,增援的队伍正在冲向前线。画面左上方两个简括的人物,将敌人来自何方、农民赤卫队是何任务交代得一目了然。前景一字排开的队伍是作者重点刻画的对象。虽然他们身着各色服装,拿着土枪、土炮、梭镖、农具等劣质武器,但是,他们奋不顾身奔赴前线的勃勃英姿,充满英雄的豪情和坚忍不拔的斗志。冲在最前的壮汉,赤膊上阵,他手持砍刀,飞身前行;与之并行的农友,臂戴红袖章,肩扛土枪,紧随其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他们古铜色皮肤上的高光发出刺眼光亮,投射在红土地上的浓重身影,衬托着急行军的队伍更加生动,气势更加雄浑。横“V”字形的构图,既使画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冲击力,又使队伍有了藏与露的对比与节奏。油画语言质朴率真,充满激情。虽然有些地方的处理略显粗糙,但整体效果充满阳刚之气,视觉效果非常强烈。</b><br></h3> <h3><b>△油画《文家市》 368×199cm 高虹、彭彬、何孔德、韩柯 1960 作</b></h3><h3> </h3><h3><b>创作背景:在秋收起义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前委书记毛泽东力排众议,毅然改变原定计划,断然命令部队停止进攻长沙,迅速向浏阳文家市集中。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极大勇气,提出了部队放弃进攻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的正确主张。油画《文家市》,深刻展示了毛泽东面对挫折依旧从容、坚强、自信、乐观的革命豪情。</b></h3><h3><br><b>【艺术特色】油画《文家市》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馆后,为了补充陈列内容而创作的第一幅油画。画面围绕毛泽东并以收获战场的情景而展开,充满战斗胜利后的喜悦。毛泽东正在做战后总结,他陡立的身影以及经典的手势和笑容,既体现了伟人的高瞻远瞩的英明,又展示了他平易近人的质朴。红军和赤卫队员们驻足聆听他的教诲,近景中,一些工农战士和群众正在满心欢喜地清点收拾战利品。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戏剧效果,人物有节奏地向画面的主要视点——毛泽东聚拢,人物、道具的描绘生动准确,突出了事件地域及人物成分的交代;外光的运用非常迷人,受光面刻画得结实响亮,阴影和背光面的用笔率意透明,近处阔笔的草与远处黛紫色的山等细节的精心处理,均给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变化和温暖的视觉印记。</b><br></h3> <h3><b>△油画《三湾改编》 280×175cm 许宝中、李泽浩 197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由于部队中党的组织不健全,思想比较混乱;再加之弹药缺乏,没有给养,部队伤病员日渐增多,许多人情绪低落,离开了队伍。1927年9月29日,当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但是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又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三湾村,却给了工农革命军一个从容休整的绝好机会。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即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即将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实行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b></h3><h3><br></h3><h3><b>【艺术特色】油画《三湾改编》,画面构图平稳,毛泽东被塑造成一个指路者的形象。他一身灰布制服,严肃的表情和有力的手势,表明了所讲问题的重要意义。右侧由工农兵组成的红军队伍,列队肃立,虽然他们的着装并不统一,但精神面貌却焕然一新,体现了改编后,革命军队不同以往的新型官兵关系和作风纪律。左侧的自卫队员和群众也被讲话所吸引,纷纷围拢过来认真倾听。这幅画的难点在于右侧的红军队伍,队列的要求束缚了人物的动态,给人物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在通过不同服装和装备来打破单调的同时,更注重人物特征的刻画,抓取工人、士兵、农民不同的形象特点,在统一中求变化,丰富了画面形象和造型语言,使作品在庄重大度的主体格调中不失精微与生动。</b><br></h3> <h3><b>△油画《支部建在连上》 198×188cm 高泉 197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改编中,毛泽东提出了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革命军的领导,在全军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规定班、排设党小组,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同时还规定,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三湾改编,由于连以上各级都有了党组织,有了政治工作,因而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尤其是“支部建在连上”,确保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油画《支部建在连上》,反映了在三湾改编中,为使部队能够又快又好地真正理解和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毛泽东以春风化雨的朴素情怀,以坚定坦然的革命气质,细致入微地开展政治工作的情景跃然画中。</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支部建在连上》,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思想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瞬间。毛泽东形象的刻画有别于以往历史画中突出领袖形象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一盏马灯,将红军战士自然地围拢在毛泽东的身边。听众聚精会神、若有所思的表情,衬托着毛泽东如数家珍的神态和手势,显得更加亲切平易。夜晚室内的时间与环境,使构图显得更加紧凑而充实,平起平坐的人物设置,与作品的主旨非常贴切。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光影效果,既巧妙地突出了主要人物,又增添了画面的神圣感和隐喻性,同时油画材料的质感和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扎实传神的形象刻画,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使这个历史的瞬间显得真实可信,不同凡响。</b> <h3><b>△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230×160cm 招炽挺、赵淑钦、王孝柏 197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井冈山位于江西宁冈、永新、遂川和湖南酃县4县之交,是罗霄山脉中段主峰。它峰峦叠嶂,深涧纵横,林海莽莽,巍峨险峻,且远离国民党控制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是部队落脚和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场所。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决定率领秋收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进军。在江西宁冈县古城,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着重研究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落脚点和开展游击战争问题,作出了对原在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并统一了全军的思想。最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革命军终于踏上了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油画《向井冈山进军》刻画了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经过艰难跋涉,满怀胜利喜悦,跃上井冈山的辉煌一刻。</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向井冈山进军》,在审美上,追求史诗般的壮阔气势,突出领袖人物的重要地位。画面以开阔的视野和略高的视点来展开构图,前景的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走在队伍的前列,后续部队沿山脉由下而上,蜿蜒至透视的灭点,有千军万马之势。山间的白云汹涌激荡,预示着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画面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左低右高的人物布置,强调了行动的统一性和明确的方向感;毛泽东的位置在画面上既打破了斜线的单调,又起到了稳定画面中心的作用,因此显得异常高大醒目。作者在毛泽东形象的刻画上,突出了他革命家与诗人气质相结合的特征;起义队伍的表现,突出了他们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作品犹如一曲嘹亮的颂歌,把观众带回那“霹雳一声震天响”的红色年代。</b> <h3><b>△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 348×198cm 郑洪流 1977 作 </b></h3><div><b><br></b></div><div> <b>【创作背景】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井冈山地区军民,利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相互混战、井冈山地区敌人兵力相对空虚的大好时机,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团结并改造当地农民武装,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走上了一条立足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正确道路。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高高地站在雄伟的井冈山上,眺望远方,迎接胜利的曙光。</b></div><div><br><b>【艺术特色】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人物造型具有戏剧性,主要人物有“亮相”的神韵。如前景背负大刀,手拄梭镖的形象,虽然背对观众,但结实的身材、稳健的姿态,犹如雕塑般坚实刚劲。毛泽东的形象更是气宇轩昂,他习惯性的叉腰动作和前挥的左臂,既有诗人的豪情,又有战略家的气概。环绕在毛泽东周围的战士群众,形象的选择和位置的摆放也经过了精心安排,一组梭镖打破画面的均衡,使过于稳定的画面增添了动势和张力。作品朴实严谨,艺术语言大巧若拙,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理想主义色彩。</b></div> <h3><b>△油画《大别山农民起义》 276×166cm 严敦勋、翁元章 195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大别山农民起义,即黄麻起义。1927年11月14日晨,中共黄麻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领导黄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义勇队和群众两万余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一批反动官吏,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革命群众。随后成立了黄安县革命政府,并将黄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鄂东军的成立,是红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油画《大别山农民起义》,反映大别山农民起义军手持大刀、长矛等土制武器,奋勇当先,冲锋陷阵,攻克黄安城的战斗场面。</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大别山农民起义》选取起义队伍攻克城门的典型瞬间,反映了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行动。作者用“藏”的方式来构成画面,透过洞开的城门来展现起义战士的英勇和顽强。城门内狼藉景象全部隐在高墙的阴影里,前景里挥动木椽躬身冲锋的队员,和敌人滚抱在一起的战士,以及倒塌的半扇城门,地上零星的弹壳等细节,使大面积的暗影显得整体而不空洞。率先进入城门的一组人物,他们手持斧头、锄头、大刀、钢叉等原始的冷兵器,正在奋力追击逃窜之敌。逆光的造型,突出了他们动势极强的外轮廓,犹如一组气势恢弘的雕塑群像。右侧一名挥动手枪的指挥员生动逼真。阳光下,呐喊前进的起义大军,由于是透过城门进入画面的,虽然所占空间不大,人物也不多,但位置处在光亮处,视觉上却非常强烈显著,有以少胜多之妙。</b> <h3><b>△油画《广州起义》 200×130cm 何孔德、郑洪流 1962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利用粤、桂军阀混战、广州市内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于1927年12月11日,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杨殷等组织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以及广州工农武装联合举行了广州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镇压地主豪绅”等政治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建立革命政权的大胆尝试。油画《广州起义》,反映起义胜利后,人们奔走相告,欢庆胜利的场面。</b></h3><div><b><br></b></div><b>【艺术特色】油画《广州起义》选择了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广州市工人、农民和市民热烈拥戴革命政府的欢庆场面作为表现的主题。从整体看,它具有主题所必须的欢快气氛。如画面主体一组高举“广州苏维埃”匾牌,挥动红旗、欢欣鼓舞的起义军战士和工人赤卫队员,左侧是一组分发、搬运战利品的人物,右前景是张贴公告的女兵和儿童,右侧是准备巩固胜利成果的起义军队伍,这些颇具匠心的人物组合和情节设置,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说明和烘托作用。从细处看,它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如石墩顶端挥舞红旗的起义战士背影,怀抱公告、标语,喜不自禁奔跑的男孩等。虽然这幅作品场面复杂,人物众多,但艺术手法却十分统一,不拘谨,不琐碎,收放自如,重点突出。如画面街道建筑与树木、横幅、旗帜的描绘,粗放中不失精确,而远景中的众多人物,虽寥寥数笔,却神态毕现,体现了作者驾驭大场面绘画的杰出能力和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b> <h3><b>△油画:《洪湖黎明》 240×100cm 恽圻苍 195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28年初,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周逸群、贺龙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到湘西北组织游击战争。当他们路过洪湖地区时,把原有中共鄂中特委和鄂西特委领导的洪湖地区的3支游击队,共500多人集中起来,组成了工农革命军,领导开展游击战争,顺利打开了洪湖地区的斗争局面。油画《洪湖黎明》,反映了洪湖工农革命武装积极响应周逸群、贺龙的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向黑暗的反革命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终于拨开重重乌云,迎来灿烂的黎明。</b><br><b><br> </b></h3><h3><b>【艺术特色】油画《洪湖黎明》以大堤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赤卫队员由陆路向大堤开进,右边众多载着赤卫队员的小船,纷纷向岸边驶来。两路队伍会聚的中心是大堤中央贺龙率领的一干人马。情境的设置,应该是在贺龙的号令下,队伍正在集结途中。显然,作者在洪湖地区深入生活了很长时间,对水乡环境的描绘非常准确到位,波光粼粼的湖面、由远而近的渔船贯穿整幅画面的大堤。透视准确、画法简洁、充满节奏与韵味。中心人物贺龙头戴八角帽,胸挎望远镜,手持马鞭,脚蹬草鞋的形象,将这位以“两把菜刀”起家的革命将领的风采展现得惟妙惟肖。虽然,画面描绘的是黎明湖畔云涛涌动的天空,但整体氛围,仍然具有“太阳出来满天红,扛起梭标跟贺龙”(当年的歌谣)那种热火朝天闹革命的气氛。</b><br></h3> <h3><b>△油画《井冈山会师》 260×190cm 何孔德 1980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共1万余人,先后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会师后,朱、毛部队进行合编,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朱毛红军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增强了井冈山地区的工农武装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也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油画《井冈山会师》,真实记录下了两位巨人之手在井冈山紧紧相握,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亲密合作的精彩瞬间。</b><br><b><br></b></div><div><b>【艺术特色】油画《井冈山会师》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身穿红军军服的毛泽东与身穿起义军军服的朱德手牵手走在欢庆的军民中间,毛泽东的频频招手、朱德忠厚的笑容,都将人物的个性特征提炼得简练准确。两位伟人紧紧相握的手,既有“会师”的象征涵义,又起到了“画眼”的作用。由这一充满人情味的细节去展开画面,有小中见大之妙。周围两支会师的队伍和百姓喜气洋洋,虽然人物众多,但作者处理得各具神采,不腻不躁,率意中见功力,粗放中见精微。饱满的画面中,招展的红旗,炸响的鞭炮,给作品“会师”的主题增添了节日般的欢快氛围。</b><br></div> <h3><b>△油画《平江起义》 250×169cm 许宝中 1980 作</b></h3><div><br></div><div><b>【创作背景】:1928年7月22日,共产党员彭德怀、滕代远等以闹饷为名,毅然率领湖南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举行平江起义。这是在革命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动的一次重要起义,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起义后,相继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推动了湘鄂赣边区革命斗争的发展。油画《平江起义》,是彭德怀誓与国民党决裂,带领队伍,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写照。</b><br><b><br></b></div><div><b>【艺术特色】油画《平江起义》选取了彭德怀、滕代远二人带领起义军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的情节来展开画面。作者长年从事历史画创作,他以“历史画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态度来进行创作,从这幅作品的地点选择、地貌特点、人物服饰、道具等诸多元素中,不难发现实地写生和运用模特写生的痕迹,说明作者在前期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十分充分,落笔十分严谨。画面主体是起义队伍由县城向江边行进,由舢板搭建的木桥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彭德怀一身戎装走在队列前面,他的面部表情果敢而倔强,极富个性特征和魅力,挥动的右手似乎正在向驻足的群众打招呼;紧随其后的滕代远,形象稳健忠厚,目光坚定。作品吸收了苏联写实油画的优长,注重画面的素描关系,造型严谨,色彩沉稳。形象刻画也有所突破,减少了以往历史画较为浓重的戏剧效果,人物神态更加生活化,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揭示。</b></div> <h3><b>△油画《百色起义》 224×174cm 何克敌、刘汉 1957 作</b></h3><h3><b><br></b></h3><h3><b>【创作背景】1929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经过充分准备,领导在共产党影响下的广西国民党省政府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广西右江农军,举行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并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揭开了广西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革命新篇章。油画《百色起义》,反映起义胜利后,工农群众欢欣鼓舞,踊跃参加革命的情景。<br><br></b></h3><h3><b>【艺术特色】油画《百色起义》选取百色起义成功后,起义军战士与农民军欢庆胜利的场面来反映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行动。画面以人物群象为表现主体,右侧一名手扶枪托开怀而笑的士兵,与手握步枪目光炯炯的农民军,是作者着意突出的两位主要角色,他们代表了起义队伍的主要组成结构,戏剧化的姿态具有象征意味。背景欢呼起义的队伍,尽情表达着对胜利的喜悦。围观的壮族老人、妇女、孩童也显得欢欣鼓舞。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厚重统一,用笔朴拙有力,块面明确,体积感强;人物造型具有民间美术朴拙大方的特征,形象真实,贴近生活,有浓厚的乡土气息。</b><br></h3> <h3><b>△油画《古田会议》 405×260cm 何孔德 1972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29年12月28、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这是红军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确立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决议不但在红四军得到了贯彻落实,而且随后在其它各部红军中也先后照此执行了,大大加快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进程。油画《古田会议》,既庄严肃穆,又轻松愉快的画面氛围,寓意了会议将非同凡响;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自觉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光辉道路。</b><br><br></h3><h3><b>【艺术特色】油画《古田会议》再现了会议召开的一个历史片段。作者构图时将主席台推至中景,把描绘的重点放在前景和中景听报告的代表身上。会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代表神情专注,反应热烈。毛泽东虽着笔不多,却把他做完报告,等待听取意见和反应的神态表现得非常传神。有几位代表的形象刻画得尤其成功,如坐在用土砖临时搭建的矮凳上,背对观众的指挥员,右侧前景全副武装坐在背包上的战士,他们的形象作者曾作过专门的独幅写生,姿态、神情以及处理方式均经过反复推敲。作品艺术语言生动统一,将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传达得非常出色。</b><br></h3> <h3><b>△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220×400cm 孙立新 200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34年10月,历时1年之久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10月16日,红军各主力军团分别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告别苏区人民,越过于都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描绘了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与苏区群众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达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反映了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情谊。</b></h3><div><b><br></b></div><b>【艺术特色】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作者曾专门深入江西体验生活,寻找形象,实地写生。构图时突出了红军与群众难舍难分的场面,背景是备鞍的战马,先头部队已经出发,阴霾的天空增添了画面悲剧的气氛。前景显著位置是一位指挥员与当地的老大娘相拥而立,指挥员深沉牵挂的表情衬托着老大娘佝偻的身躯和白发,拨动了观众心头的情感之弦。一位俯身紧紧搂抱红衣女孩的战士,是她的房客还是她的父亲?作者通过饱含情感的动作和细节,将许多想象的空间留给观众去填充解读。作者曾说:创作的过程也是自身精神升华的过程。红军战士的崇高信仰强烈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老区群众对红军的深情厚意深深感染了作者的画笔。“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归乡”,作者将送红军与盼红军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在创作中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作品传达出悲壮、沉厚的艺术力量。</b> <h3><b>△油画《强渡乌江》 180×130cm 魏传义 195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35年1月初,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突然改变行动计划,转向敌人兵力相对薄弱的贵州前进,并决心强渡乌江,向遵义地区前进。乌江是贵州省最大的河流,江面宽2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悬崖绝壁,素有“乌江天险”之称。1月2日上午,红军突击队乘坐60多个竹筏,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开始了强渡乌江的战斗。经过紧张激烈的战斗,红军一举突破了乌江天险,将国民党“追剿”大军甩在了乌江以北,为红军攻占遵义创造了有利战机。油画《强渡乌江》重现了红军指战员不畏牺牲,冒着枪林弹雨,进行强渡乌江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b></h3><h3><b><br>【艺术特色】油画《强渡乌江》从正面反映了这场战斗的激烈场景。右侧前景是一组登岸战斗的红军,中景是一队乘竹筏破浪前行的勇士,远景是硝烟和水柱。奋力登岸的四位战士是画面描绘的重点,他们的形象机警顽强,动态生动勇敢,构图呼应有致、节奏明快,突出了“强渡”的艰险,成功地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善战的风采。斜线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紧张激烈,悬岩、江水、远岸层次分明的处理,将战斗的过程交代得清晰而有戏剧性。</b></h3> <h3><b>△油画《遵义会议》 390×224cm 彭彬 1977 作</b></h3><div><br></div><b>【创作背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城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讨论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胜利完成长征,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油画《遵义会议》,真实再现了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后,全军上下如释重负的真情实感。</b><div><br><h3><b>【艺术特色】 油画《遵义会议》选取会议闭幕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步出会场,与等候在门外的战士与群众相见的情节。作者艺术地将原本较为狭窄的走廊拓宽,把毛主席刻意安排在中间位置,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刘少奇等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左侧的一组战士颇具戏剧化的造型,表达了红军战士对毛泽东的信赖和拥护。“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用这样一个想象的、理想化的场面来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具有十分典型的时代烙印。朴素的绘画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投入,使这幅作品成为同类题材中为人熟悉的作品之一。作者彭彬曾介绍说,为了形象地展现遵义会议,他多次到遵义地区采风、写生。至今,他还保留着当年的这些写生稿。这幅油画,他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创作完成于1977年, 1996年又进行修改,使画的内容进一步完善。</b></h3></div> <h3><b>△油画《飞夺泸定桥》 180×133cm 刘国枢 1957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第四团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的率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奋勇向泸定桥对岸冲去。当勇士们接近桥头时,丧心病狂的敌人突然点起冲天大火,企图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但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义无反顾,跳进火海,打退了守敌,胜利地夺占了大桥,攻克了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油画《飞夺泸定桥》,将红军勇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定格在了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之上,镶嵌于中国革命的史册。</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飞夺泸定桥》表现了长征途中一场异常艰险的战斗。作者为了展现地势的险恶,将铁索桥置于画面的上半部分,采用仰视的角度,来反映抢占桥头的红军勇士的神采,同时突出河水的湍急以及两岸的陡峭。其实这幅作品更像一幅有人物的历史风景画,作者在处理环境和战争气氛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用笔用色概略奔放,浑浊的河水突出了“急”字,陡峭的山体突出了“险”字,火焰硝烟突出了“难”字。横穿画面的铁索桥简明突出,桥上英勇向前的勇士夺人眼目,他们一手紧拉铁索,一手挥枪射击的英姿,虽然体量上并不大,但却形成了冲锋的阵势,有一股力扫千钧的力量感。作者刘国枢介绍他曾乘车翻越二郎山到泸定桥搜集素材。面对泸定桥实景,他联想到22位勇士神勇无比的英姿,内心激动不已。通过亲自观察体会,留下的感受就更为深刻。</b></div> <h3><b>△油画《红军到川北》 193×138cm 刘国枢 1957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川北是汉族和回、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该地区多为高山峡谷,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几乎与外界隔绝,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在红军到来之前,国民党大肆进行反动宣传,污蔑红军“普烧普杀”、“共产共妻”,甚至把红军说成“青面獠牙”的可怕面目,加重了川北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的疑惧,不少人为此弃家离去,遁入山林。红军进入川北地区后,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做到秋毫无犯,并热诚帮助群众背水劈柴,救疾治病,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没收军阀和汉官的财产分发给贫苦群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红军指战员用真诚感动了川北人民群众,赢得了他们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为艰难跋涉于长征中的红军获得了宝贵的回旋余地。虽衣衫褴褛,笑容却发自心底。川北群众对红军的到来抱以最热切的欢迎,这也是油画《红军到川北》所抒发的最真切的感受。</b></h3><h3><br><b>【艺术特色】油画《红军到川北》表现了一支红军宣传小队,正在村头用贴传单、写标语、做动员的方式来号召发动村民。扶老携幼的百姓们显然被红军的主张所吸引,虽然他们衣衫褴褛,识字不多,但红军战士简单明了的演讲却具有深深的感染力。右侧台阶上的红军战士是画面的主要角色,他面带诚恳的笑容,身体前倾,双手做着生动的手势,似乎在对老百姓耐心地做着说明工作。赤脚的儿童、破衣烂衫的汉子、拄着拐杖的老者,他们站在寒冷的雪地里,专注、热切地注视着演讲人,并被他描绘的未来所打动。作品场景开阔,情节选择准确,人物造型质朴,环境、道具、服饰具有地域特色。色调以传统油画的棕色调为主,注意大的色块与明暗的处理,手法粗犷简洁。站在木梯上书写标语的战士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作用,油漆未干的“平分土地”四个字,将画面的主题充分而巧妙地提炼了出来。作品通过生动的场面和形象,将“红军是穷人自己的军队”的内涵十分恰当地体现出来。</b><br></h3> <h3><b>△油画《红军过雪山》 275×100cm 艾中信 1957 作</b></h3><div><b><br></b></div><div><b> 【创作背景】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克服饥饿、疲劳和寒冷等极端困难,先后翻越了二十余座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高寒缺氧的大雪山,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奇迹。油画《红军过雪山》,反映的是中央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时的情景。蜿蜒曲折的红军队伍,艰难地跋涉在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夹金山上,像一座座耸立的丰碑。</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红军过雪山》在构思上,作者着意在“喜”和“尽开颜”上做文章,体现一种崇高美。过雪山诚然是无比艰辛的,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钢铁意志和豪迈精神,却更令人激动和服膺。因此,构图时作者独辟蹊径,采用宽阔的全景式风景布局,人物相对较小:那连绵的雪山、蔽日的长云、肆虐的飚风,充满了画面,而一队逶迤的红军战士却如丰碑一般屹立在积雪风暴间,缓慢却坚实地顶风而行,景和人物融为一体。在造型上,人物和景色处理得简洁洗练,有种雕塑的整体感,雪原高寒苍凉更衬托出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意志:生动感人的形象、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技法上,设色、笔法无拘无束,大方洒脱;深蓝间灰白的色彩基调凝重明快,节奏分明,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激昂场面;用色沉着,不取巧,不喧嚣;用笔稳重,不霸悍,不迟滞;人和景均用很见笔意的线和色写出,并多处兼用刮刀上布,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刚性力度。整幅画如严峻的史诗一般展开,大气磅礴的表现形式与气势恢宏的主题和谐统一,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b></div> <h3><b>△油画《红军过草地》 300×184cm 张文源 1977 作</b></h3><h3> </h3><h3><b><br></b></h3><h3><b>【创作背景】红军穿越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草地行军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饥饿、寒冷,以及布满鲜花的泥沼,它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但是,面对死亡的威胁,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他们依靠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依靠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用热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一曲团结奋斗、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b></h3><h3><b><br></b></h3><h3><b>【艺术特色】油画《红军过草地》的作者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了红军战士在环境恶劣的草地上艰难前进的场面。因为作者有过重走长征路的体验,在环境的刻画上显得胸有成竹。变幻莫测的天空、布满沼泽的草地,表现得真实自然。右侧一组人物,步履艰难地在泥泞中前进,他们相互搀扶、鼓励的神情,表现出革命集体的温暖;中景的指挥员一边行进,一边听着藏族向导介绍地形,身边背枪的战士,仔细瞭望前方的情况;后景一组战士,正奋力将一匹陷入沼泽的驮马拉出险境;一杆红旗迎风招展,宣传员正在给后面的部队鼓劲呐喊。平缓的斜线构图将这几组精心构思的人物一字排开,取勇往直前之势;前景部队已经沐浴在阳光里,而后续部队仍被乌云笼罩的处理方式,既突出了光明前途的寓意,又非常符合草地风云瞬变的自然特征。作品继承了我国军事历史画的优良传统,主题明确,主次有序;内容充实、细节丰富等特点,技法上遵循写实的传统,通过人物的动态表情,配以真实考究的道具,来展现经过精心选择的情节和人物,以期再现事件的历史原貌和人物的精神状态。</b><br></h3> <h3><b>△油画《北上》 高泉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到达西康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组建红二方面军。7月上旬,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从甘孜出发共同北上,同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油画《北上》,反映红二、四方面军指战员告别甘孜群众,共同踏上漫漫征途,继续北上,向陕甘苏区进发。</b></h3><b><div><b><br></b></div>【艺术特色】油画《北上》,画面取景开阔,前景是一位红军指挥员与藏族同胞惜别的场景,全副武装的队伍,打着二、四方面军的旗帜,向画面深处的雪山行进,路边有相送的藏胞,墙壁上有“北上抗日”的标语。这些画面元素既表现了红军与藏民的融洽关系,又表现了红军北上的坚定决心。冬日的阳光照在草地上,散发着刺眼的光亮,一望无际的高原,投射下的朵朵云影,远山白雪皑皑,在这样纯净的自然美景中,红军队伍踏上了漫漫征程。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川北藏区的地域风光;用严谨的造型塑造了红军战士的行军背影,斗笠、油伞、军号、行军锅等道具刻画得准确而有时代气息;红军指挥员坚毅的神情和藏族老人难舍难分的表情,为这个宏大的场面注入了细节的感动,艺术地渲染了红军队伍如滚滚向前的铁流,奔向光明前程。</b> <h3><b>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 330×165cm 黄乃源、湛北新 1977 作</b></h3><div><b><br></b></div><h3> </h3><h3><b>【创作背景】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宣告了历时一年,纵横11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刚进入吴起镇时,当地群众误以为是匪军又来骚扰,几乎逃避一空,剩下一些老人。红军战士们首先把街道打扫干净,并到处张贴各种标语,对群众的财物秋毫无犯。宿营时宁可露宿野外、街头,也不入民宅。红军的一言一行,老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认定这群人是好人、自己人。不久,这些老人连夜将躲进山里的乡亲找了回来。第二天清晨,全镇男女老少个个笑容满面,热烈地握着战士们的手,向迎接救星一样兴高采烈,欣喜万分。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描绘了陕北人民热情迎接救星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央红军的情景。</b></h3><h3><br><b>【艺术特色】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从立意到构图均具有时代特征,这显然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理想场面。画面在中心位置塑造了三个具有说明意味的典型形象,毛泽东(代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身披大衣的老农(代表陕北人民)和身背驳壳枪的指挥员(代表陕北赤卫队),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毛泽东慈祥的表情和对方信赖的表情,构成了清晰的人民与救星的关系。近旁周恩来谦逊开怀的笑脸,两边战士群众簇拥、仰慕的神态,进一步烘托了现场的气氛。因为是雪景,地面的反光使背光处并不阴暗,所以作者将场面环境设置为逆光,这样既丰富了形象的层次,又强化了人物轮廓,很巧妙地突出了主体人物。色彩根据当地特点和人物服装的原貌,以暖灰调为主,穿插其间的黑色稳定了画面,红色的旗帜等道具使画面生动、热烈。整幅作品阳光的感觉,虔诚的心态,让人耳边油然响起《东方红》旋律。</b> <br></h3> <h3><b>△油画《三大主力会师》 331×164cm 蔡亮、张自嶷 1977 作</b></h3><h3><br></h3><h3><b> 【作品赏析】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表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油画《三大主力会师》,深刻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经过生死考验,像三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陕甘,战士们相聚时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b></h3><b><div><b><br></b></div>【艺术特色】油画《三大主力会师》,用壮阔的画面表现了这一令人激动的历史场面。画面以挥舞旗帜的红军奔跑、相拥在一起的场景为主线展开,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彩,有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有意外相见的惊奇,有喜极而泣的激动,有兴高采烈的呼喊……前景的陕北赤卫队员兴奋地将红军小号手举在空中,他们欢快的表情和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很多人都是通过这对经典的形象记住这幅画的。作者扎实的造型功力和精湛的油画技法更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人物组织节奏分明,形态准确生动,表情丰富传神;动态的构图,灰暖的色调,明快的光线,营造了一片欢乐的景象;精准概括的用色,气息贯通的用笔,与该画欢庆的主调十分和谐。既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昂扬和豪迈,又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浪漫和欢欣。</b> <h3><b>△油画《东渡黄河》局部 300×190cm 高泉 1995作</b></h3><div><b><br></b></div><b>【创作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下,国共两党终于实现了合作抗日局面。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自8月22日起,改编后的八路军由陕西三原等地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油画《东渡黄河》,反映的是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总部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时的情景。</b><div><b><br>【艺术特色】:油画《东渡黄河》,作者在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创作的一幅力作。画面重点刻画了朱德、左权、任弼时、邓小平的形象,他们身着八路军军装,置身在东渡的船舱里。朱德手持望远镜,目光严峻地注视着对岸;并肩而立的左权,双手后背,脸色凝重;坐在船帮上的任弼时,似乎陷入沉思;手插裤兜侧身而立的邓小平,显得成竹在胸。作者在揭示特定环境中特殊人物的性格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不仅在形象的外貌上追求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同时根据丰富的传记材料,努力挖掘出人物的个性魅力,将这组肩负着民族重任,整装待发的将领们的风采,展现得气度非凡、各具神韵。背景浑厚而平静的黄河与水中满载士兵的木船,有一种沉寂的紧张感。作品坚实的造型,大刀阔斧的用笔,单纯有力的色彩,产生了犹如雕塑般的力度和视觉感染力。</b></div> <h3><b>△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07×186cm 陈其、陈坚 1980年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以及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但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在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行动,保存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深刻展示了以陈毅为代表红色游击健儿在环境异常艰苦、情况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斗争情操。</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立意以陈毅的著名诗篇《梅岭三章》为参照,以陈毅的形象为主体,表现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生活。前景的粗藤和树荫里沉睡的战士,既点明了南方的环境又交代了当下形势的困苦与险恶。中景是抱臂而坐、陷入沉思的陈毅,林间的一束光线,将他气宇轩昂的形象突显在观众的视野里,他磐石般的姿态,有着“取义成仁今日事”的决绝,眉宇间有着“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气。这幅作品与那些注重场景的历史画有所不同,它采用竖构图,局部取景,突出人物的方式。陈毅的形象刻画得有深度,有战争环境的艰难,有指挥员的沉稳,有诗人的豪情。光线的处理也非常讲究,既有自然的合理性,又增添了画面凝重的氛围。黑色、灰色间穿插的绿色和白色,既有崇山峻岭诡谲的神秘气氛,又调节了画面的节奏和亮度。作品以娴熟、丰富的艺术语言,不但再现了“创业艰难百战多”残酷环境,而且传达出“人间遍种自由花”的烂漫。</b> <h3><b>△油画《平型关大捷》 150×218cm 任梦璋、杨为铭 1959年 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37年9月25日,为配合友军在平型关的防御作战,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伏击了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经过激烈战斗,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和威望。油画《平型关大捷》,充分展示了八路军指战员刚毅的神情,把满腔怒火化作出膛的子弹,给侵华日军以最猛烈的打击。</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平型关大捷》,采用竖幅、俯瞰的角度构图,突出了地势的险要和八路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画面上八路军战士居高临下、沿着关口逶迤排开。前景的一组战士大多处在背光的位置,人物动态大、动感强,剪影般的塑造方式,突出了人物外轮廓的力量感和体积的完整性,使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有势如破竹的冲击感。作品注重战争氛围的描绘,远处的崇山峻岭和连绵的古长城,关上形成包围之势的八路军战士,关下硝烟四起,垂死挣扎的日军,层次分明,火药味浓郁。画法颇具写意风范,笔调奔放,阔笔挥洒,充满激情。明快的光线及一气呵成的山景和烟云,既增强了战场激烈火爆的气氛,又展现了油画材质厚重细腻的艺术特色。</b><br> <h3><b>△油画《抗日战歌响彻太行山》 235×275cm 汤小铭 1977年 作</b></h3><div><br></div><div><b>【创作背景】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前后,日军继续向华中、华北等内陆进攻。为了坚持华北持久抗战,支持全国抗战局面,11月13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刘少奇等,要求八路军进一步发挥独立自主精神,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力争山西省的大多数乡村成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多打小胜仗,以振奋士气。为此,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并以太行山为依托,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油画《抗日战歌响彻太行山》,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八路军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努力下,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b><br><b><br></b></div><div><b>【艺术特色】油画《抗日战歌响彻太行山》,借鉴了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的意境构思画面,作品描绘了一个太行军民集会誓师的激昂场景。一名八路军指挥员站在石碾上,指挥着抗日军民高唱抗日战歌,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彭湃激越的表情和姿态非常具有鼓动性。前景中一位背对观众的壮汉,手持大刀脚踏残垣,好似在整装待发;右侧一名武工队员,一边纵情歌唱,一边挽起衣袖,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中景的村干部,腰插手榴弹,左手握拳,投入地打着节拍……这些经过精心布置和组合的人物,其精神状态准确地反映了太行军民的抗日决心和斗志。背景是千山万壑,铜壁铁墙般的巍巍太行,作者用阔笔和刮刀,将山体刻画得坚实辉煌,犹如不朽的丰碑。灿烂的阳光洒在全副武装的集会者身上,给这个场景增添了庄严的效果和昂扬的气势。作品具有一种气壮山河的浩然之气,它把观众带入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耳边响起:“看吧,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的嘹亮歌声。</b><br></div> <h3><b>△油画《游击队青纱帐逞英豪》 444×244cm 韦启美 1977年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活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广阔的敌后战场,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抗日游击健儿用各种各样的游击战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油画《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反映抗日游击队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出其不意地袭击日军的情景。</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作品的题目和内容源自《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华北地区游击队英勇抗战的战斗场面。作品选择游击队员冲出青纱帐的激烈声面为表现主体,构图强化了冲锋的动势,前景拉地雷的壮汉与回身投掷手榴弹的女队员,在视觉上使向右冲击的队伍有了支点和平衡,整个构图像挽弓待发的箭,充满张力。中景挥动手枪呐喊出击的指挥员英姿勃发,手持劣质装备的队员神兵天降般涌出青纱帐,他们的眼里满是复仇的怒火。左侧硝烟之中,敌人猝不及防地被炸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画面洋溢着激昂的英雄主义情调。“河东河北高粱熟了”,“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那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等词意通过游击队员的生动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用色高度洗练、概括。人物古铜色的面孔,简约、强烈的光影效果,充满浓郁的情感因素;昂然而立的丛丛高粱,直刺青天的伟岸姿态,既是一种写实又是一种象征。作者将“人、情、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追求作品意外之意,形外之韵,不愧是一幅意境深邃、艺术手法完备的革命历史画佳作。</b></div> <h3><b>△油画《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301×194cm 沈广耀 1977年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日本帝国主义恃强躏弱,发动侵华战争,激起极大的民族仇恨。在敌强我弱,武器装备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同仇敌忾,英勇奋战。敌后方人民群众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利用缴获日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浴血奋战,誓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八年抗战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魂魄,展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坚韧与刚强。油画《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消灭日本侵略者,取得战斗胜利后的喜悦之情。</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从画面的环境设置和人物装束看,作者是以活跃在冀中的雁翎队抗日传奇故事为背景的。这是一次成功的芦苇荡伏击战,胜利的军民满载缴获的武器弹药凯旋而归。晚霞映照着芦苇荡,人们欢快的表情写在脸上,湖中的小船向岸边缓缓靠来,大家为胜利而欢呼。由于这幅作品没有承载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因此,构图上显得相对自由和开放,人物塑造也更加轻松自然,在光感、色彩、笔触、体积感上注重发挥了油画的特质,色彩的表现意味比较浓重,芦苇的刻画非常潇洒,果敢的用笔,干脆的节奏,使人能够领略到主题之外的形式美感。晚霞照耀下,芦苇丛暗处泛紫的群青色,颇具浪漫的意味,给艰苦的环境注入了抒情的韵味,画面成功地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情绪,这既是胜利的喜悦,收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喜悦,也是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念的喜悦。 </b> <h3><b>△油画《地雷战》 202×156cm 彭彬 1964年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从1941年起,日军开始转变军事策略,实施大规模的残酷“扫荡”,企图摧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群众性的游击战法,不断打击敌人。其中地雷战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所创。他们就地取材,制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地雷,展开灵活多样的地雷战,炸得日军血肉横飞,胆战心惊,防不胜防。油画《地雷战》,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镇定自若,用各种土制地雷“欢迎”和“犒劳”日军。</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地雷战》以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景象。作品将时间设置在秋收季节,背景是“鬼子来抢粮了”。画面主体描绘了区村干部和民兵在村头埋设地雷,准备伏击敌人的场面。通报敌情的干部,手扶铁锹、目光坚定的队长,肩挎地雷的民兵骨干,手拿烟袋、沉着冷静的老支书……对那些熟悉电影《地雷战》的观众来说,这些形象都不陌生。油画将这些典型形象集中在一个统一的空间里,用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艺术地展现了他们英勇顽强的风采英姿。背景抢运粮食的军民,村头大树上了望的儿童团员,紧张埋雷的众民兵,以及种类不同的地雷、埋雷的工具、“小心地雷”的警示牌等道具,都将观众带入了烽火岁月。作者写实功底扎实,艺术语言朴实自然,色彩沉稳大方,继承并深化了传统革命历史画的优良特点和品质。</b></div> <h3><b>△油画《延安整风报告》 218×161cm 纪晓秋、陈玉先 1972年 作</b></h3><div><br></div><div><b>【创作背景】1942年2月,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和在中央宣传部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长达3年的整风运动。其目的是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克服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消除教条主义的影响;其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延安整风,使党内的思想取得了一致,使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使全党能够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取得空前团结的局面。</b><br><br></div><div><b>【艺术特色】油画《延安整风报告》,选取毛泽东在延安礼堂为参加整风人员作报告的场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片断,从礼堂里的横幅标语“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革命学风”来推断,作者表现的是毛泽东在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毛泽东以他经典的姿态和手势,正在向与会者侃侃而谈。台下是聚精会神的听众,他们或埋头记录,或凝神听讲,或会心微笑……这些形象和情景的设置、刻画在同类题材里均不陌生,画面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作品构图平稳,主要人物突出,色彩亮丽,尽情歌颂的主导思想发自内心。会场的亮度被艺术地加工成比室外光还要强烈,给人以如浴阳光的温暖感受。朴素实在的绘画语言,虽缺乏技法的完备与娴熟,但却充满感情,那种景仰的态度与画面传达的主题浑然一体,因此,作品有难以复制的历史感和时代性。</b></div> <h3><b>△油画《扩大解放区》 276×253cm 肖锋、邱瑞敏、宋韧 1977年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43年至1945年8月,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武装针对日军后方相对空虚之际,展开局部攻势作战,不断扩大解放区,壮大抗日武装力量。至1945年春,全国已有解放区18个,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550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余人,不仅在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英、美盟军的对日作战,而且也为对日军展开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的武装力量。油画《扩大解放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展开攻势作战,不断消灭日军,扩大解放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后的喜悦情景。</b></h3><h3><b><br></b></h3><h3><b>【艺术特色】油画《扩大解放区》,采用综合的方法表达主题。画面前景突出了胜仗归来,军民手拿肩扛战利品,欢欣鼓舞的景象。右上角是在烽火台上欢呼胜利的人群,左下角远景,是押解敌俘远去的队伍剪影。这种近似打破空间的处理方式,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准确地传达了“扩大”的含义。而前景人物背后浓烈的硝烟,将原本分割的两块串联了起来,并通过透视的调整,给人以同一时空的联想。典型人物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构图上的起承转合非常自然巧妙,前景与背景的呼应,增强了画面壮阔的景象和胜利气氛。作者的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长民族之气,扬解放区军民之威</b>,<b>充沛的情感因素在画面中体现得一目了然。</b></h3> <h3><b>△油画《转战陕北》 456×205cm 高虹 1957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意孤-行,悍-然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3月,国民党军以25万人的兵力向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企图达到攻占延安、摧-毁共产党的指挥中心。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仅为1.6万余人,双方兵力极为悬-殊。但是,毛泽东高瞻远瞩,决定亲自率领撤离延安,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转战陕北达371天,行程1000余公里,并继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油画《转战陕北》,反映了毛泽东在极端艰苦和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依然乐观自信,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b><br><br><b>【艺术特色】油画《转战陕北》,作者将重大历史事件与深刻主题投放在平凡的场面里,在真实的描绘中,得以意味深长地深化延展。作品以路遇的情节建构画面,在泥泞中行军的毛泽东、周恩来与一队坚持敌后斗争的战士和群众不期而遇,毛、周二人步履虽显疲-惫,但开朗的笑容和沉静的心态与路边略显诧-异的人物形成对比与呼应,把领袖人物安排在群像之间,这在以往的革命历史画中是不多见的,幅画中的领袖形象显得尤为平实生动;阴霾的天空既是雨后真实的写照,也是当时严峻态势的一种象征,在这样的情境中,毛泽东的泰然自若和审时度势就更加显得意义重大。该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div> <h3><b>△油画《决战前夕》 276×233cm 高虹 1964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47年7月至9月,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相继由内线转向外线,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构成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经过半年的作战,共歼敌75万余人,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一伟大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和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油画《决战前夕》,是以西北野战军进入战略反攻的第一个胜仗——沙-家店战役及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时期,毛泽东在其所住窑洞地图前巍然站立沉思为创作背景,展现毛泽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伟大气魄。<br><br>【艺术特色】油画《决战前夕》描绘了引领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在陕北农村一间简陋的窑洞中沉思的表情和稳健的姿态,突显出一代伟人不可动摇的坚定性格和运筹帷幄的气度风范,塑造了一个哲人与军事战略家决胜千里之外的典型形象。在画中时代风貌、环境特征、人物精神得到了高度集中的体现。作者将历史关节点上的大较量、大决战前夕的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连空气都凝-固在思考中。沉稳低调的色彩、凝重朴素的笔调、设置有序的道具、含而不露的光线,营造出一种一触即发的神圣氛围,预示着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的到来,静穆中蕴涵有宏大的意境与分量感。作者的精心处理使得该创作完美,在中国军事历史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b></div> <h3><b>△油画《党的十二月会议》 280×200cm 靳尚谊 1977作</b></h3><h3><b><br></b></h3><h3><b>【创作背景】为了全面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了中央扩大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阐明了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明确宣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b><br><br><b>【艺术特色】油画《党的十二月会议》表现了毛泽东正在做报告的场景。朴素简陋的会议室,中国共产党的精-英们济济一堂,毛泽东诗人般的风采和对未来的预言,使与会者如浴春风。用绘画来表现会议,必须解决人物众多和构图单调的难题。作为主角的毛泽东显然是画面的中心,但与会人物与之呼应的神情与姿态也非常重要,作者在这幅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刻画形象的能力和掌控构图的技巧,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室内,给画面赋予了一个充满意-味的暖色调,使这个场景既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节奏,又有了回味与象征的意义。</b><br></h3> <h3><b>△油画《暴风骤雨》 370×215cm 尹戎生 1977作</b></h3><div><b><br></b></div><h3><b>【创作背景】1947年秋,我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土地工作会议,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后,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很快在全国各解放区蓬勃开展,大批农民获得土地,获得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解放,并由此而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b></h3><h3><b><br>【艺术特色】《暴风骤雨》是一幅表现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运动的著名油画。这幅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情绪激昂,成功地表现了土地革命运动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群众的精神状态。创作过程十分严谨认真,画面前景的地-契、账-本都是根据博物馆收藏的实物对景写生的,画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根据现实中的模-特写生创作而成。因此,作品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突出,使人有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b><br></h3> <h3><b>△油画《攻克锦州》 任梦璋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 1969年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等地区向国民党军发起了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其中攻克锦州为战役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战局的关键。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完全截断了东北地区国民党军的陆上退路,形成了关门歼敌的有利态势,从而为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油画《攻克锦州》,展示了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锦州之敌发起攻击的情景。</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攻克锦州》,是一幅典型的战争场景绘画,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发扬了英雄主义的精神,用极-端外化的情绪与动态,反映出我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了增强画面的气魄和感染力,构图在横向上尽量展开,人物整体组合如离弦之箭,箭端是左侧先锋战士的刺刀尖。二十几个主体人物,造型非常讲究,各个生龙活虎。那些经过反复比较、提炼的动态和神情,既有现场的紧张性和紧迫感,又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右侧一组处在城墙暗影里的战士刻画得尤为出彩,如额头缠着绷带,怒视前方,端着刺刀躬身冲击的英俊战士;停步侧身,右手紧握手雷弹,嘴衔拉环的投弹能手等,这些战术动作准确、停顿瞬间颇具美感和力度的姿态,几乎成为同类题材中的样-板形象。背景残-破的城墙硝烟,以及硝烟笼罩下厮杀的人群,炮-弹掀起的气浪,把画面的气氛引向了高潮。作品具有摧枯拉朽的震撼力量。</b><br></div> <h3><b>△油画《节节胜利》 328×202厘米 张洪祥、崔森林 1977年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起了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敌55.5万余人。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战场兵力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大决战。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得到了解放。油画《节节胜利》,表现了后方人民群众在前方人民解放军取得节节胜利消息的鼓舞下,踊跃支前的情景。</b></div><div><b><br>【艺术特色】油画《节节胜利》选择前线捷报传来,人们聚集在村头打谷场聆听喜讯的场景来展开。晴朗的天空下,妇救会正组织留村的妇幼和老人做军鞋、碾米磨面、筹备物资。区干部带回了前线节节胜利的消息,妇救会主任放下手中正在装袋的军粮,兴奋地念着捷报;周围的乡亲也被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所吸引,纷纷围拢过来;由男人们组成的支前小车队和担架队,也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计,满心欢喜地听着从前线传来的好消息。作品构图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沂蒙风情,人物的打扮、装束具有地域特征,人物的精神面貌淳朴、阳光。位居画中的读报姑娘和中年妇女,右侧身背幼儿驻足仰面的女孩背影,左侧树阴下穿针引线的大嫂等女性形象,不论是正面、侧面或是背影,都刻画得个性分明,楚楚动人。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将“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意境十分充分地传达了出来。</b></div> <h3><b>△油画《激战天津》 492×183厘米 刘天呈、张胜、邓乃容、孙建平1977年作</b></h3><h3><br></h3><h3><b>【创作背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经过64天紧张激烈的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52万余人。其中,天津战役是整个战役最紧张、最激烈的一仗,共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的解放,使北平守敌25万余人陷于绝-境,从而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油画《激战天津》,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面对坚固设防,重兵把守的天津城,发扬敢打必胜的精神,誓把敌人干净彻底消灭的激战场面。</b></h3><br><b>【艺术特色】油画《激战天津》表现的是在夜幕下,我军为完成拦腰斩断敌军的战略计划,在碉堡工事坚固的金-汤桥头与敌人激战的情形。作者在如何表现近战、夜战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为了更好地展开画面和表达主题,作者用宽影幕式的构图,把金-汤桥引桥铁架纳入画面,并以桥上一辆燃-烧的装-甲车的火-焰作为画面的主要光源。前景横置在废-墟中的敌军尸-体,在以往的战争画中不大常见,这对体现战场的激烈性、真实性和残-酷性起到了一定的视觉刺-激作用。主体人物强烈的明暗对比、夜幕下大面积暗部景物的微-妙变化、铁桥的质感、背景城市略带神-秘的面貌、雾一样的海河水和直冲云天的浓重硝烟,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和观赏。</b> <h3><b>△油画《和平解放北平》 371×214厘米 邓家驹、沈尧伊、张汝为、吴长江1977年</b></h3><h3><br></h3><h3><b>【创作背景】天津解放后,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25万人已完全陷于绝-境。为了保护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我军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的震慑下,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并于1949年1月21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31日,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油画《北平和平解放》,反映北平和平解放后,成了欢乐的海洋,市民兴高采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情景。</b></h3><div><br></div><b>【艺术特色】油画《和平解放北平》,将进城的一些经典场景和情节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从左至右分别是:威武的骑兵队列,受-勋的英雄连队走在步兵队伍前列,队列之间的两辆坦-克车的炮塔上,分别是手持毛泽东、朱德-像的士兵和群众,铺有车轨的道路两旁,是燃放鞭炮、高呼口号、载歌载舞的各界欢迎群众,两边电线杆横拉的大幅标-语和正阳门城楼上欢庆的彩旗,将胜利的喜悦推向了顶-点。这幅作品清楚明确地交代了地点事件,营造的气氛也十分热烈,众多人物的塑造不概念、有节奏,构图疏-密结合,舒朗大方,成功地记录、反映了古-都的和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欢欣。</b> <h3><b>△油画《攻占总统府》 460×335cm 陈逸飞、魏景山 1977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越过长江天-堑,势如破-竹,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及长江以南发起攻-击,荡-涤尘-埃。23日,南京宣告解放。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一部攻占国民党总统府。解放军战士迅速登上总统府楼顶,将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升起。至此,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宣告灭-亡。油画《攻占总统府》,寓-意着一个旧-政权被踩-于脚下,将一去不复返;而一个新政权,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旗,即将诞生。</b><br><br><b>【艺术特色】油画《占领总统府》,构图的视平线定得较高,既便于塑造主体的人物形象,又能在背景上展现宏大的场面,可将远处的钟山和南京-城的建筑尽收眼底。画面着力塑造了一组不同年龄、经历和性格的普通战士群像,宛如一座士兵的丰碑。处在中心的那一位是身经百战、老练精-悍的战士,他扯下了千疮-百孔的国民党-旗,正挥臂展开红旗准备升上高空,面对着阳光下鲜血染红的旗帜,老战士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指挥员伸出戴着手表的手-腕,为的是记住这令人难忘的时刻;司号员已记不清多少次吹响过胜利的号声,现在他激动地脱下军帽,目不转睛地向红旗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处在画面最前方的小战士,双手紧握步枪昂首挺立,威武地向红旗行注目礼;画面右方的一个战士,额前还留着昔日出生入死的弹-片,他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回头召唤同伴们赶快上来参加这个胜利的盛典,左侧的一队战士,一面往上冲,一面为迎风飘扬的红旗而欢呼;广阔的背景硝-烟弥漫,人民解放军的洪流势如破竹,冲进总-统府,直-捣敌人的老-巢。画面浓-郁的历史感,形象的真实性,油画独特的表现魅力与英雄主义理想和审美追求交-织在一起,其社会影响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div> <h3><b>△油画《开国大典》310×176cm 董希文 1953 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建立一个新中国,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结果。1949年10月1日,在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面对蔚蓝的天空,面对辽阔的大地,面对沸腾的海洋,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迎来了历史上一个新世纪的开始!油画《开国大典》,形象地描绘了开国大典风和日丽、辉煌欢畅的场景,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人民豪情激越,迎接辉煌灿烂的未来 。</b><br><br><b>【艺术特色】油画《开国大典》记录了开国元-勋们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毛主席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时刻。作者为了把握建国庆典庄严喜庆的气氛,以现实主义手法为基调,大胆地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构图法则,删-减了影响主体形象的柱子和宫-灯,扩大了画面的空间,使城楼上的领袖与广场上的群众遥相呼应,既庄重神圣,又热烈欢庆,取得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人物安排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做了合理的艺术处理,毛泽东和后排的领袖-们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形象也突破透视缩小的限-制,略-微加高了几分,做到主次分明。一字排开的领-袖-人物也根据所任职务进行了相应的组合调整。为了塑造好领袖-人物的群像,作者在写生、速写均不可能的前提下,通过收集现有照片和参考电影资料等方法,先将所选照片转化为构图需要的美术形象,然后再根据画面光线和角度的要求进行艺术处理,以此求得所有人物在画面上的和谐统一。他不仅把领袖-们外在的仪表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体现了出来。当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观赏这幅画时评价极高,称它“是中国,是大国。”</b></div> <h3><b>△油画《解放一江山岛》 230×139cm 彭彬 1957作</b></h3><div><b><br></b></div><div><b>【创作背景】为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打击美-国政府企图和台湾国民党 蒋 介石 集团进行所谓“共同防-御”台湾和沿海岛屿的阴谋,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月18日进行了我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陆海空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江山岛攻坚战。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指战员密切协同,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优良战斗作风,越过海峡,登上海岛。经过7个小时紧张激烈的战斗,终于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一江山岛主峰,使国民党吹-嘘的“美-国造击不-沉的军舰”——一江山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油画《解放一江山岛》,展现了人民解放军战士为解放一江山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奋勇跃上海滩,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的战斗情景。<br></b><br><b>【艺术特色】油画《解放一江山岛》,因为画面空间的平面特征,要将人物、艇船、飞机等尽收眼底,还要考虑构图紧凑、透视合理、场面宏大等因素,给作者组织结构画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画面的艺术处理没有刻意强化人物的动态和战争激烈的氛围,而是通过对服装(如陆、海军战士的区别)、装备(如卡-宾枪、登陆舰)、环境(如海岸、硝烟)等细节的严谨刻画,来体现这场战斗的特殊性和时代特征。在塑造抢滩登陆的士兵时,作者重点表现了他们的沉着机智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更加注重瞬-间的真实感以及人物的形象完美性。在处理这类战争题材的画卷时,作者除了充满绘画的热情外,在整体与局部的掌控上,显得准确又自信,尤其是在光-阴的调度和环境的描绘上,更加显得放松又自如,时代的烙-印十分显著。</b></div> <h3><b>【备注】“洪哥警影”本人从小以来,就极为爱好美术绘画尤其是军旅油画作品。以上是自己使用尼康D90相机+16-85VR镜头,翻拍咱2009年9月购于首都军博的《红色记忆1927-1949馆藏经典画册》画页。在此,谨向创作这些红色军旅经典油画的美术大师们深表敬意和谢意!</b><br></h3><div><b><br></b></div><h3><font color="#ed2308"><b>激情阅赏红色记忆油画作品, </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永恒传承人民军队革命精神!</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