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继2017年阳泉聚会、2018年榆次聚会后,由华满同学首倡,振楷同学联络,志华同学积极筹备,平定师范中师41班同学2019年5月2日至4日在昔阳聚会。</h3> <h3>5月2日下午,同学们从榆次,阳泉、平定、北京……来到昔阳圆楼酒店。</h3> <h3>同学们在昔阳圆楼酒店报到后 ,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昔阳城“红旗一条街”。</h3> <h3> 昔阳县城有一条独具特色的老街——红旗一条街。红旗一条街原名上城街,全长六百米,呈南北走向,是老城唯一的主街,街道两边建筑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多数房子的房顶上筑有女儿墙,那制式的花边、镶嵌的标语、充满革命故事情节的装饰画给老街平添了许多生气和美感,处处彰显出特定年代的历史风采。</h3><h3> 徜徉在红旗一条街上,无形中会感染一种气势和力量。红红火火的政治标语,动感十足的文革宣传画,将人瞬间带入一个山呼海啸,激情燃烧的年代。墙上镌刻的马恩列斯毛的头像以及鲜艳的红五星依然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多快好省,力争上游”,“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文革年代激情四射的语录、口号仿佛仍在吹奏着时代的号角,读过历史的人们明白,这方土地的经历早已向世人诠释了这红色的厚重和不朽:</h3><h3>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丰碑式的人物,他们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环境中激扬着战天斗地的豪情,他们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华夏大地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h3><h3> 时至今日,这条老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火红的年代,让人找寻到一种精神的寄托。</h3> <h3>5月3日上午,同学们乘专车参观游览了大寨。</h3> <h3>大寨,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闻名的村子。20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几千万中国农民、几十个国家的总统亲赴大寨学习取经,大寨模式成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吃饭问题的典范。</h3> <h3>大寨,在以陈永贵为首的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藐视困难、治山引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不仅解决了几千年靠天吃饭的状况,且超额完成上交公粮。大寨的经验受到毛主席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和国家精神。</h3> <h3>周恩来纪念亭。</h3> <h3>农民副总理陈永贵。</h3> <h3>大寨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伟大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毛泽东时代倡导并实践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h3> <h3>同学们与宋立英老人合影。</h3> <h3>我们敬爱的胡树松老师,远在福建,耄耋之年不便参加弟子们聚会,但胡老师心系他的弟子,不远千里给弟子们寄来福建莆田优质龙眼(每人一包)。</h3> <h3>谢谢浏览,欢迎点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