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山

Nyf

<h3> 北京市</h3><h3> 八达岭</h3><h3> 万里长城的奇迹 </h3><h3>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h3><h3>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h3><h3> 八达岭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h3><h3><br></h3> <h3> 天津市<br></h3><h3> 盘山</h3><h3> 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h3><h3> 文人墨客竞游于此</h3><h3> 乾隆帝曾感慨:</h3><h3>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h3><h3> 盘山,古名徐无山。又名四正山、无终山、盘龙山。 地处蓟县官庄乡北部,距县城西北12.5公里。属燕山山脉南部分支出系,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主峰挂月峰,海拔高度864.4米。坡度一般大于35°,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盘山由于岩石组级垂直节理发育,具有典型“球状风化”特点,故形成奇峰林立,怪石嵯峨的独特景观。土壤类型主要为粗骨性褐土,大于750米的山地局部为山地棕壤。植被类型为油松针叶林群落,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群落。盘山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山花烂漫、燕舞蝶飞;夏天,峰峦叠翠、瀑布腾空;深秋,层林尽染、百果飘香;严冬,玉岭琼峰、青松增翠。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名胜古迹,怎能不让人陶醉其间! 盘山以山深谷邃、怪石奇松、清泉秀木、寺庙古塔著称,被誉为“京东第一山”和中国十五名山之一。盘山风景诸多,其中以“三盘”、“五峰”、“八石”著称。<br></h3> <h3> 河北省<br></h3><h3> 祖山</h3><h3> 群山之祖,画境诗天。</h3><h3> 群山之祖祖山原始森林峡谷,原名老岭,位于秦皇岛市西北25公里处,即华北著名旅游金三角(北京、承 德、秦皇岛)及小金三角(祖山、北戴河、山海关)之中;同时,又处于经济发展势头最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区域,毗邻京、津、唐、辽地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及濒临野生动物保护区。</h3><h3> 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高崖飞瀑,气贯长虹;原始花卉,世间罕见;绝壁深涧,云海翻腾。广达118平方公里的室外仙境,原始古朴、自然和谐、风光如画、气象万千。被专家誉为“以北京为圆心、以500公里为半径区域内最佳山岳旅游资源”,共有八大景区、113个自然景点。</h3><h3>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h3><h3> 祖山上的怪坡,上坡时不用踩油门,车自动住坡上走。</h3><h3> 这条路是河北太祖山的一条路,这条路长约150米的长坡,这条路奇怪就是奇怪在,上这条路的坡不用踩油门。</h3> <h3> 山西省<br></h3><h3> 恒山</h3><h3> 恒山,被人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h3><h3> 恒山的位置及山系构成</h3><h3> 广义的恒山,或称恒山山脉,大致西南-东北走向延伸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河北省张家口市南部。最高峰为代县、应县边界处的馒头山,海拔2426米。狭义的恒山,位于恒山山脉中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h3><h3>恒山主脉位于桑干河以南,滹沱河上游谷地与灵丘盆地之间,呈北东走向延伸,向东伸入河北省境,为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的分界。西南与吕梁山脉之云中山相接,其西隔恢河与管涔山相望。恒山山西省境内绵延约200公里。浑河以北又伸出一支,以六棱山为最高,海拔2375米。六棱山向东北延伸至河北省,分为两支,北支六棱山相接,在阳原县与蔚县之间,称熊耳山。南支在蔚县南部,称蔚县南山,东接小五台山。河北省境内延伸近100公里(地图实测)。因此恒山山脉东西长近300公里。</h3> 狭义的恒山,即恒山主峰地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恒山景区面积147.51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359.62平方公里。 <h3> 内蒙古<br></h3><h3> 阴山</h3><h3> 阴山,位于蒙阴县城南2.5公里处。海拔417米,面积2平方公里。因在蒙阴县城附近而得名.山体由石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构成。<h3> 山南悬崖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口朝南偏西,名仙人洞。洞深19米,宽15米,高4.5米,可容100多人。四壁奇丽,顶部穹隆。古人称“若隆冬居之则忘其寒,盛夏居之则清气逼人”。为汉承宫隐居处,内有碑碣、浮雕等,古称“南山仙洞,为蒙阴八景之一。<br></h3></h3> <h3> 辽宁省</h3><h3> 千山</h3><h3> 无峰不奇,无石不峭</h3><h3> 无庙不古,无处不幽</h3><h3>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h3><h3> 千山,又称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 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h3> <h3> 吉林省<br></h3><h3> 长白山</h3><h3> 人生不上长白山,实属一大憾事。<h3> 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h3> 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h3> <h3> 黑龙江省<br></h3><h3> 威虎山</h3><h3> 惯匪“座山雕”的巢穴</h3><h3> 威虎山原为无名高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是黑龙江省张广才岭伸向牡丹江边余脉的峻峰,海拔757米,总面积40万平方米,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城以北40公里处。</h3><h3> 1947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小分队进山剿匪,英雄侦察员杨子荣深入敌巢,小分队最后以少胜多,智歼全部匪徒。1967年发现和确定该无名高地为当年座山雕的巢穴遗址后,开始进行保护和建设,并将“威虎山”三字石刻在山顶岩石上。由于小说《林海雪原》也讲到这段历史,以它为艺术原型的威虎山才更被人关注。</h3><h3> 威虎山森林公园春季风光秀丽,冬季皑皑白雪,茫茫林海,呼啸猛虎,巍巍长城,是AAA级旅游景点。沿着花摇草拽的山间小路,爬上虎背般的威虎峰顶,南望群山,北瞩江川,游目驰怀,遐想万千。若是在夏季,眼前山花浪漫,脚下翠草茸茸。耳畔泉鸣鸟啼,登临者无不心旷神怡。<br></h3> <h3> 江苏省<br></h3><h3> 云台山</h3><h3> 李白:明日不归沉碧海,</h3><h3> 白云愁色满苍梧。</h3><h3> 苏轼: 郁郁苍梧海上山,</h3><h3> 蓬莱方大有无间。</h3><h3> 江苏连云港云台山位于连云港东北部山岭,在连云港市郊。由锦屏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和鹰游山等互不连续的断块山组成。山体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东南侧平缓,西北侧陡削。其中玉女峰海拔625米,为江苏省最高点。除锦屏山外,在第四纪最后一次海浸时全为沉陷海中的岛屿,古称郁洲山或苍梧山。由于沂、沭水挟带泥沙的填积和黄河南徙夺淮入海后带来大量泥沙,黄淮三角洲范围日益扩大。1711年前云台山与大陆相连。1855年前后,中云台山、后云台山也相继与大陆连成一体。现鹰游山仍孤悬于东西连岛上。在鹰游山屏蔽下,鹰游门内风平浪静,有利建港,现已建成可停泊万吨轮的码头。连云港附近海岸为江苏省唯一岩岸区。连云港为陇海铁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段起点。 </h3> <h3> 安徽省</h3><h3> 黄山</h3><h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h3><h3>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h3><h3>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br></h3><h3>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山顶年均降水2369.3毫米。</h3> <h3> 江西省<br></h3><h3> 庐山</h3><h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h3><h3>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闪,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h3><h3>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3][4][5]。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h3><h3>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h3> <h3> 浙江省<br></h3><h3> 雁荡山</h3><h3> 海上名山、寰中绝胜。</h3><h3>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1],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h3><h3>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br></h3><h3>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总面积450平方公里。</h3><h3> 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h3><h3> 雁荡山属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5米。</h3><h3> 雁荡山地貌分三类:</h3><h3> 第一类是中山,海拔大于800米,主要分布在地质公园中央部位,西自雁湖,东至百岗尖一乌岩尖,构成分水岭。岩性为破火山中央侵入体一石英正长岩。</h3><h3> 第二类是低山,以岩性分三种。第一种,岩性为雁荡山火山第三、第四期喷发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受到NEE向断裂或劈理的作用,常呈锐峰、象形山(石)或由柱状节理组成的石柱山和V型峡谷。海拔在600~800米。第二种,岩性为雁荡山火山第二期喷溢的流纹岩。由3~5个岩流单元叠置的巨厚流纹岩层,是构成雁荡山风景地貌的主体。主要有叠蟑、方岩、石门、柱峰、岩洞、天生桥与蟑谷。海拔在600米以下。第三种,岩性为英安质(低硅)熔结凝灰岩,构成的山体坡度较缓,缺乏陡的岩壁,发育v型谷与涧溪,局部有象形石。处地质公园外圈,呈半环状分布。</h3><h3> 第三类是平原,分河谷冲积平原,分布于河流沿岸;洪积平原,分布于山间小盆地;海积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常构成滩涂湿地</h3> <h3> 福建省<br></h3><h3> 武夷山</h3><h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h3><h3>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以上。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br></h3><h3>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h3><h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h3><h3>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6]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h3><h3> </h3> <h3> 山东省<br></h3><h3> 泰山</h3><h3> “五岳之首”、“五岳之长”、</h3><h3> 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h3><h3>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h3><h3>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h3><h3>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h3><h3>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h3><h3> 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br></h3> <h3> 河南省<br></h3><h3> 嵩山</h3><h3>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h3><h3> 五岳-嵩山<br></h3><h3> 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中部的登封市境内,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与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湖南的衡山并称中华五岳,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h3><h3> 嵩山是历代皇帝祭岳巡游之地,所以留下了许多寺庙,是我国宗教及禅道的胜地。嵩山尤以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br></h3><h3>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后释迦牟尼佛第28代弟子达摩祖师得师傅般若多罗教化,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嵩山,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稳洽,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在这里广集徒众,首传禅宗。面壁九年后,创立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亦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h3><h3> 嵩山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成为历代帝王将相祭祀封禅,文人学士游宴讲学,高僧名道讲经传道的重要场所。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游历嵩山时,划山下300户为“崇高邑”;公元682年,唐高宗为了便于常游嵩山,在嵩山的南麓建奉天宫,复设“嵩阳县”;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在嵩山举行了隆重的封禅大典,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h3><h3> 嵩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自古有中岳之称,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h3><h3>  嵩山自然景观优美,山体从东至西横卧,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共计72峰,峰峰有典。在72峰之外,山上还有谷、洞、潭、瀑等各类景致。夏季层峦叠嶂,满山俱是郁郁苍苍的林木;冬季雪后,漫山银装,景色佳绝。</h3><h3>嵩山名胜古迹遍布,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石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此外还有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h3><h3> 改革开放以来,嵩山风景名胜区经过20余年的整修、开发、建设,现已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资源齐全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现已形成八大各具特色的景区:一是少林寺景区,二是嵩阳书院景区,三是太室山景区,四是法王寺景区,五是中岳庙景区,六是卢崖瀑布景区,七是观星台景区,八是少室山景区。 </h3><h3>  近年来,嵩山风景名胜区根据其资源特色优势,现已开辟了登山游、武术游、考古游、宗教游、天文游、地质游、森林游、风情游等八大旅游线路,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是观光旅游、登山探险、考察研究、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h3><h3> 嵩山海拔高度1512米。</h3> <h3> 湖南省<br></h3><h3> 衡山</h3><h3> 南岳衡山</h3><h3>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h3><h3>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h3><h3>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多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h3><h3> 1982年,衡山风景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06年2月,衡山入选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2007年5月,衡山风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8月,衡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h3> 衡山主体部分位于中国湖南省偏东南部,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南面是衡阳盆地,东面是湘中盆地。<br></h3> <h3> 湖北省<br></h3><h3> 武当山</h3><h3> “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h3><h3>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 丹江口水库。</h3><h3>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h3><h3>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武当山和长城、丽江、周庄等景区一起入选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2010至2013年,武当山分别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入选最美 “国家地质公园”。</h3><h3> 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h3><h3>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h3> <h3> 广东省<br></h3><h3> 丹霞山</h3><h3>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h3><h3>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br></h3><h3>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h3><h3>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h3><h3>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h3><h3>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h3> <h3> 广西<br></h3><h3> 猫儿山</h3><h3> 华南第一高峰</h3><h3> 泰山之雄、华山之险</h3><h3> 庐山之幽、峨嵋之秀。</h3><h3> 猫儿山:五岭最大者四百里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神猫顶,为华南第一高峰,是“山海经第一山。峰顶为一花岗岩巨石,形似卧猫,故称猫儿山。猫儿山位于资源县中峰乡—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呈北东—南西走向。<br></h3><h3> 猫儿山西北方即两水苗族乡东南方有条较大的长沟,那是越城岭的中支和西侧支的分界起点。</h3><h3> 2016年1月25曰猫儿山景区、桂林逍遥湖景区、桂林罗山湖玛雅水上乐园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h3><h3> 猫儿山的日出 猫儿山是漓江、资江的发源地,四季旅游,各有特色,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登高,冬天赏雪,是游览、观光、猎奇、避暑的好地方。1993年,原桂林地区旅游局和兴安县旅游局联合开发猫儿山,首期投资116万元,建成山门、杜鹃园、铁杉公园、老山界、高山公园、十里峡谷等6个小景区,26个景点。1997年兴安县文化旅游局与原桂林地区林业局、兴安县供电局联合投资700万元兴建猫儿山避暑山庄,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修建装机160KW的猫儿山电站。</h3><h3>1996年10月2日,兴安县华江乡两位农民在山腹原始森林中采药时发现一处飞机残骸,经专家鉴定,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援华美军第375轰炸机中队所属一架轰炸机遗骸,引起世人关注。兴安县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多次深入实地清理飞机残骸,并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完成飞机遗骸移交工作,美国政府多次派出专家组和中国有关部门共同进一步寻找有关遗物。此事得到自治区政府的通报表彰和美国专家组的好评。</h3><h3> 桂林猫儿山:五岭最大者四百里越城岭山脉的最高峰神猫顶,为华南第一高峰。峰顶为一花岗岩巨石,形似卧猫,故称猫儿山。猫儿山地处县中峰乡—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交界处。呈北东—南西走向,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1990年陆定一在老山界题碑赞誉猫儿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嵋之秀。</h3><h3><br></h3><h3></h3> <h3> 陕西省<br></h3><h3> 华山</h3><h3> “西岳华山”、“华夏之根”</h3><h3>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h3><h3>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h3><h3>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h3><h3>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中国黄河50景”之一。</h3><h3> 华山海拔最高为2154米。</h3> <h3> 甘肃省<br></h3><h3> 鸣沙山</h3><h3> 鸣沙山有两奇:</h3><h3> 人若从山顶下滑,</h3><h3> 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h3><h3> 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h3><h3> 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h3><h3>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h3><h3>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h3><h3> 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h3> <h3> 青海省<br></h3><h3> 昆仑山</h3><h3> 又称昆仑虚</h3><h3> 中国第一神山</h3><h3> 万祖之山</h3><h3> 昆仑丘或玉山收起</h3><h3>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h3><h3>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山又号昆仑丘,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h3><h3> 昆仑山海拔平均为5500~6000米,最高处6860米。</h3><h3> 昆仑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h3><h3>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h3> <h3> 宁夏<br></h3><h3> 六盘山</h3><h3> 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h3><h3>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h3><h3> 狭义的六盘山为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h3><h3> 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h3><h3> 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h3> <h3> 新疆<br></h3><h3> 天山</h3><h3> 世界七大山系之一,横跨四国。</h3><h3> 天山,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h3><h3>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h3><h3> 2013年06月21日,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2017年7月10—17日,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就西部天山山脉申遗在内的6个自然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h3><h3> 中国境内天山山脉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山势西高东低,山体宽广。天山北脉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等;天山中脉(主干)有阿拉喀尔山、那拉提山、艾尔温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脉有科克沙尔山、哈尔克山、贴尔斯克山、喀拉铁克山等。</h3> <h3> 四川省<br></h3><h3> 峨眉山</h3><h3> “峨眉天下秀”</h3><h3>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h3><h3>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h3><h3>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h3><h3> 峨眉山为蚀余山,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h3><h3>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h3> <h3> 云南省<br></h3><h3> 玉龙雪山</h3><h3> 纳西族人的“神山”</h3><h3> 玉龙雪山为云南省丽江市境内雪山群,在丽江北面约15千米处,全长75千米,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隔江西与中甸雪山、东与绵绵山相并列,北自三江口,向南延伸到北纬27°,如扇面向古城展开。全山的13座山峰由南向北纵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最高处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发育有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温带海洋性冰川。</h3><h3>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h3><h3> 1984年,云南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001年,玉龙雪山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h3> <h3> 西藏<br></h3><h3> 喜马拉雅山</h3><h3> “世界之巅”</h3><h3>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km,宽200~350km。</h3><h3>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nbsp;(又名圣母峰,藏语名:Qomolangma) ,是藏语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达8844.43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