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不同文化之间,科尔多瓦

spring

<p class="ql-block">2019年前往西班牙之前三个月,我就开始上网做功课,还向所有去过西班牙的朋友咨询,我知道,功课做得越足,玩的满意度越高。</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值得去的地方很多,我们时间有限,花了很多时间定了个排得满满的计划,偏偏朋友打电话来说:"你的计划中还应该加上科尔多瓦Cordoba的大教堂"。我说:"挤不进去了"。他说:"这个教堂与众不同,世界上独一无二,它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建筑共同展现在一个教堂里,你们一定要去"。于是我们决定去。</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托莱多返回马德里转火车,然后一路南下来到了科尔多瓦,到达那已经很晚了。第二天一早出去,在附近的小广场上,首先看到的是这个罗马神庙遗留下来的残柱。</p> <p class="ql-block">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几百年里兴起了另一个帝国——阿拉伯帝国,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欧洲大陆上最强盛最富裕的帝国。公元711年,阿拉伯人登陆伊比利亚半岛,赶走了在此统治了300年的西哥特人,他们把这半岛上的都城定在了科尔多瓦。</p><p class="ql-block">走在科尔多瓦街头,到处可以看见桔子树,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如果是秋天,看到它们我不会稀奇,但现在己经过了一个冬天,是4月的春天啦。在后面我们拜访的另外两个地方,也看到了同样的满树桔子,这可能是整个安达卢西亚Andalusia地区的一道风景线吧。</p> <h3>穿行在老城的小巷中,感受着如今科尔多瓦的宁静和平。</h3> <p class="ql-block">商店橱窗里的小衣服,让我一下想起了西班牙的音乐和舞蹈弗拉明戈。那舞蹈散发着极度的欢乐,疯狂的热情,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小有名气的百花巷Calleja de las Flores不长,一眼就看得到头,走到这里就离大清真寺不远了,看百花巷尽头那个尖塔建筑,那就是大清真寺的柑桔塔了。</p> <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清真寺主教座堂的西班牙语是Mezquita-Catedral de Cordoba。看这名字就一头雾水,Mezquita是清真寺,而Catedral一般是指基督教堂。这里到底是清真寺还是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走进去看一看吧,进大门来到一个院子,叫桔园,桔园中有一座大水池,这里据说是当年用来净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大殿,第一眼看到的是众多圆形的石头柱子,每个柱子上有一个雕花基座,上面支撑着红白相间的双层拱卷结构的拱门。大殿中有856根这样的石柱,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地向远方展开,有如森林一般,蔚为壮观! 这分明是清真寺。 </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一转身,已经站在一座基督教堂面前,这不是基督教堂里常见的管风琴吗?</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基督教的主祭坛就矗立在这些成排成行的柱林中间。</p> <h3>唱诗班的坐椅是精雕细琢的桃木,椅背上刻着各种宗教故事。</h3> <h3>精雕细刻的大教堂天顶</h3>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又看到清真寺的 祈祷壁龛,它用了将近一顿半的马赛克镶嵌装饰而成,多么精致细腻!它位于青真寺深处,朝向麦加方向。</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真寺的围墙建立了35个基督教的礼拜堂,每个礼拜堂里都装饰得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这是基督教圣胡安礼拜堂里的雕塑,生动逼真。左右两侧红白相间的拱门是伊斯兰的风格,两种宗教建筑,紧紧相连。</p> <h3>圣特蕾莎礼拜堂也是圣器室,里面展示的全是精美的珍品。</h3> <h3>这件圣器室里的珍品金光灿烂,精致绝伦!</h3>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清真寺,这里也是基督教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拥相扶,彼此包容。这种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伊斯兰风格外墙隐藏着古老的故事,公元755年,有一位阿拉伯帝国王族后裔,率军登陆了伊比利亚半岛,他的名字叫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在他到达之前,这里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被穆斯林占领了,几股势力各有自己的地盘。他到达之后,很快就统一了全境,随后下令整修城市,开凿运河,改进农业,鼓励贸易,统一银币。</p><p class="ql-block">公元786年,是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下令建造这座科尔多瓦清真寺的,当时是倾举国之力,搜罗各方能工巧将,他甚至离开了城外的府邸,居住在城里大清真寺附近,以便亲自指导设计,监督进展。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清真寺又不断扩大,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二大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据李萍翻译的异城风情丛书西班牙一书中说,阿卜杜勒.拉赫曼的统治标志着中世纪最重要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曙光的到来。科尔多瓦是这个黄金时代的中心地区,堪称当时整个西欧最大、最富有、最具文化气息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哈甘二世时期建立了图书馆,藏书已达25万册,古希腊的书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其中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托勒密等人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金光闪闪的礼拜堂诉说着当年的风云变幻,科尔多瓦于1236年重新成为基督教统治地区,大清真寺开始了被改造成基督教堂的工程,到了16世纪初,当时的主教阿隆索.曼里克已经指挥拆除了三分之一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有一位君王下令终止改造工程,他就是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他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号称查理五世。其实当初也是他下令把清真寺改造成基督教堂的,现在又是他喊停。</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因为他的信仰改变了呢,完全不是,他仍然坚定地信仰基督教,只是因为那森林一般的清真寺柱子太独特太有气势了,是它们打动了这位君王的心。</p><p class="ql-block">卡洛斯一世在喊停时感叹:"你们造的,到处可见,但是你们拆掉的却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里曾经有1293根柱子,可容纳几万人。目前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其中的856根柱子的宏伟规模。世界上有很多教堂,但是像这样完美混搭的教堂在全球絕对是独一无二的,也只有在科尔多瓦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有人这样说:"抚摸那些传奇的石柱⋯⋯,聆听那些传奇的历史,仿佛在时空中穿越,不知今夕是何年。“</p><p class="ql-block">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俘虏了一些中国唐朝军队战俘,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术。阿拉伯人还组织了庞大的团队翻译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著作,又从印度人那里学习了数学。</p><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当年藏有大量丰富的图书,是图书馆,也是免费大学。曾经每天上万的人来这里看书,学习,交流,演讲,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从清真寺大教堂出来,走不多远就是科尔多瓦王宫,考虑下面的旅游还要去两个风格相似,规模更大的王宫,我们没有进去参观。</p><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的古罗马桥也不远,我们去了古桥。很难想象这个古桥是公元一世纪建造的,而且至今还保存得这样完好。我们走过古桥回头望去,一眼就看到那静静地伫立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大清真寺主教座堂,我们下午就要离开这里前往塞维利亚,再看一眼这大教堂吧,身在其中时的心灵震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