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广州华阳教育集团2019届教育年会之“华阳杯”跨学科主题课程展示会

邓贝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2019年5月10日,在这初夏时节,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华阳教育集团2019届教育年会之“华阳杯”跨学科主题课程展示会。本次活动由华阳集团课程研发中心组织举办,围绕“跨学科主题式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华阳教育集团内各学校、各学科中进行,旨在通过某个主题的研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科间横纵联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次课程展示会有幸邀请到了以下嘉宾: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邹立波教研员,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雷晓晖教研员,华阳教育集团理事长周洁校长,华阳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校石牌小学陈玉娟校长,华阳教育集团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华阳小学郭丹副校长,华阳教育集团课程研发中心副主任、成员校侨乐小学申珣副校长。参加活动的有华阳教育集团全体大专科老师,来自西宁地区、省名校长跟岗学校、雷晓晖名教师工作室的老师和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见习老师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共有4个跨学科主题课程团队参赛:竹杆舞、粤·悦、我的电路我做主、华阳亭,分课程介绍、课例展示、实施反思三个环节进行比赛。</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赛开始前,由郑海洋老师和范诗伟老师为大家带来会歌《向往》,李榕老师在悠扬的歌声中翩翩起舞。</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着,华阳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校石牌小学陈玉娟校长为本次大赛致辞。</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竹竿舞》团队的展示正式拉开了大赛的帷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首先由易华杰老师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课程介绍,然后是卢茗浠老师和三年10班的孩子带来的《竹竿舞》课例展示。卢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自主创编组合节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利用竹竿设计了蚂蚁搬家的接力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教学中,卢老师善于激励孩子们,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文明,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孩子们上完课后个个意犹未尽。通过这堂课程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与方法,还体会到了节奏和团队合作对竹竿舞的重要性,更感受到了体育的快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反思和专家提问环节,邹老师和雷老师分别就“舞蹈属性的达成”和“如何体现项目式学习”提出了疑问,思维的碰撞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思考。</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个登场的是《粤·悦》团队,首先由李永珍副校长进行了课程介绍。<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后的课例展示环节上,卢桂珍老师借由百年校庆上的粤剧表演,带领学生穿越回百年前,运用教育戏剧串联体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粤剧唱、念、做、打及粤剧脸谱的魅力。一段声情并茂的粤语《木兰辞》、一曲诗情画意的《春日郊游》,让我们沉醉于广府文化的魅力之中。</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现场答辩时,专家们就“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融入程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疑问,面对专家们的提问,老师们条理清晰、对答如流。</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三个参赛团队是《我的电路我做主》,首先由邓贝老师进行了课程介绍。<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紧接着,陈锦璇老师和四年9班的孩子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例——《制作我们的电子贺卡》。陈老师结合五月份的母亲节,引导学生利用电学知识制作一张电子贺卡送给妈妈,在整节课中穿插工程设计的流程,并渗透了美育、感恩和工匠精神。<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课堂教学中,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一个学生自信大方的介绍自己的电路设计是模仿了红绿灯的原理时,下面掌声雷动,当我们看见展示在黑板上的贺卡时,我们深深感慨于学生的创造性,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一定能带给我们惊喜!<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场答辩环节,专家们就“融合课程与常规课程的区别”和“生本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实”提出了疑问,面对专家们的提问,老师们逻辑清晰、从容自信。</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个参赛团队是《华阳亭》,由马杏老师和李婷老师进行了课程介绍。<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后是彭羚老师和五年10班的孩子带来的视听盛宴——《华阳亭》,彭老师的课堂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由两位小主持带领同学们整理和汇报前期收集的资料,然后由小组介绍自己设计的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校园凉亭,学生们设计的凉亭各具特色,既有单檐亭,又有重檐亭;亭檐上的装饰丰富多彩,有阳光自信的太阳娃,也有象征守时诚信的公鸡,更有彰显“俯首甘为孺子牛”气度的牛像......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理念。<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反思与答辩环节,专家们就“课例中利用了不同学科的哪些核心理念”以及“如何看待生本理念的落实与教师的引领”提出了疑问,老师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也让我们对生本理念的落实有了更深的思考。</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活动的最后,邹立波教研员和雷晓晖教研员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点评。邹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大赛的意义,认为本次活动具备了自然度、深度以及效度。雷老师也充分赞扬了华阳健全的课程体系,以及包容的文化氛围,肯定了生本理念下学生思维的发展来自于各科教师日积月累的培养。</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次活动在相关专家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华阳教育集团全体大专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落幕。经过一天的学习,相信每一位老师对于跨学科融合课程以及生本理念的落实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感悟,也希望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实践、勇于开拓创新。期待来年我们能带来更多惊喜!</h3>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者:邓贝</p></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者:刘莎、余志敏、彭俏苑</p>

华阳

老师

课程

学生

教育

课例

集团

教研员

跨学科

生本